节能高效起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44974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节能高效起动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压缩机用的起动器,具体地说是一种节能高效起动器。
背景技术
目前制冷压缩机配套使用的起动器大多为普通的PTC起动器,该类起动器的最大 缺陷在于PTC电阻串接于起动回路中,起动结束后PTC电阻始终处于通电发热状态而产生 较大的功耗。随着低碳经济和节能环保的要求日益增长,市埸准入的制冷压缩机的能耗等 级也越来越高,研制开发低功耗甚至无功耗的PTC起动器成了起动器生产厂家的唯一途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起动程序结束 后电路中功耗会自动减小的节能高效起动器。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将起动电路设置成具有主起动回路和辅助起 动回路的,在起动程序结束后通过双向可控硅关断主起动回路,使主起动回路上的起动PTC 热敏电阻不通电,不产生功耗,仅在在辅助起动回路的控制PTC热敏电阻通电,产生很小的 功耗来实现降低能耗的目的。其具体结构包括基座1和后盖9构成的外壳,安装于外壳内的 起动PTC热敏电阻7、控制PTC热敏电阻8,双向可控硅4、N连体插座5、S插座6、起动PTC 电极2、控制PTC电极2,而所述的N连体插座是由插套5-1、起动PTC电极5_2组合而成、 控制PTC电极5-3、插片5-4,S插座由插套6-1、插片6_2组合而成,起动PTC热敏电阻7的 一极通过起动PTC电极2与双向可控硅4的A2极相连,控制PTC热敏电阻8的一极通过控 制PTC电极3与双向可控硅4的控制极G相连另一路极通过电阻电极5-3与N连体插座5 相连形成起动回路,双向可控硅4的Al极与S插座6相连并与N连体插座5、副PTC电阻 8共同组成用双向可控硅4控制通断的触发起动回路,起动器起动时触发起动回路导通, 起动结束时触发起动回路断开,辅助起动回路导通;而它的各个电子元件在外壳内腔中的 设置可以是这样的,N连体插座5、S插座6分置两侧其端子穿过基座1的底板凸出在外,起 动PTC热敏电阻7在上,双向可控硅4在下置于N连体插座5和S插座6的之间,控制PTC 电极2则位于起动PTC热敏电阻7 —侧,即起动PTC热敏电阻7与N连体插座5之间,起动 PTC电极2贴装于起动PTC热敏电阻7相对S插座6此侧面,控制PTC电极2贴装于控制 PTC热敏电阻8相对起动PTC热敏电阻7此侧面;而N连体插座5和S插座6的一端可以 是通过插套与压缩机主、副绕组的M、S极相连的;N连体插座5、S插座6的另一端也可以是 设置为插片接入电源及连接压缩机的运行电容的;还有外壳的基座1内可以设置有分隔墙 用于形成容纳起动PTC热敏电阻7、控制PTC热敏电阻8,双向可控硅4、N连体插座5、S插 座6、起动PTC电极2、控制PTC电极2的安装槽,在起动PTC热敏电阻7安装槽内还可以设 有限位块1-14和限位块1-15,控制PTC热敏电阻8安装槽内也还可以设有限位块1-16,N 连体插座5、S插座6安装槽内还可以设有插套定位槽1-8和定位槽1-9以及插片限位挡墙1-10和限位挡墙1-11 ;另外双向可控硅4控制热敏电阻在25°C下的电阻为1000-2000 Ω, 体积为30mm2以下,并且在85°C -110°C之间的电阻为25°C下电阻的二倍;在外壳的盖板9 内起动PTC热敏电阻7、控制PTC热敏电阻8、N连体插座5的位置相应处可以设有相配合 的限位块;外壳的基座1外侧壁左右两侧还可以设置有锁扣销1-13,后盖板9外侧壁左右 两侧设置有相匹配的锁扣9-5 ;外壳的基座1和后盖板9的装配结合面上四周还可以设置 有相配合的凸框1-7、凹槽9-4。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节能的起动器,串接了一个高性能、大阻值、小体积的PTC电阻 和一个双向可控硅组成控制回路,当接通电源通电时起动PTC热敏电阻和控制PTC热敏电 阻都处于低温、低阻值状态,通过控制回路的电流触发双向可控硅导通,使压缩机正常起 动,随着起动PTC热敏电阻、控制PTC热敏电阻温度的升高PTC电阻阻值增大,使通过控制 回路的电流减小而使双向可控硅关断,起动PTC热敏电阻不再通电,也不再产生功耗,整个 起动器仅在控制PTC热敏电阻上产生一个很小的功耗,其功耗比普通起动器节能80%以 上,还有经过对各电子元器件的合理布置达到了结构紧凑、体积小、安装制造容易、元件接 触导通可靠、起动性能好、寿命长的效果。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零部件三维分解图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基座三维图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后盖三维图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N连体插座三维图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S插座三维图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基座内各零部件装配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气接线图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插片外形图图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二插片外形图图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插片外形图图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四插片外形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 的技术方案,但对本实用新型并没有限制。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高效节能的起动器,由图1至图6中可知,包括基座1、后盖9构成的 外壳、N连体插座5、S插座6、双向可控硅4、起动PTC热敏电阻7、控制PTC热敏电阻8、起 动电极2和控制电极3。N连体插座由插套5-1、起动PTC电极5-2、控制PTC电极5_3、插片 5-4组合而成,S插座由插套6-1、插片6-2组合而成,起动PTC电极5_2与起动PTC热敏电 阻7、控制PTC电极5-3与控制PTC热敏电阻8的导通是触点式的接触,起动PTC热敏电阻 7的一极通过起动电极2与双向可控硅4的A2极相连,另一极与N连体插座5的电极5_2 相连,控制PTC热敏电阻8的一极通过控制电极3与双向可控硅4的控制极G相连,另一极与N连体插座5的电极5-3相连,双向可控硅4的Al极与S插座6_4相连,通电后触发信 号通过双向可控硅4控制PTC热敏电阻8提供到双向可控硅4的控制极G,使双向可控硅 4处于通电流状态,并使起动电流通过起动PTC热敏电阻7流过辅助绕组成形回路。N连体 插座可按客户要求锁孔5-6 ;S插座可按用户要求配置锁孔6-3、容锡槽6-4。基座1上分别 设置有N连体插座5安装槽1-1和S插座6安装槽1-2、起动PTC电阻安装槽1_3和控制 PTC电阻安装槽1-4、双向可控硅4安装槽1-12、起动PTC电极安装槽1_5和控制PTC电极 安装槽1-6、插套定位槽1-8和1-9以及插片限位挡墙1-10和限位挡墙1-11、基座1与后 盖9结合面上四周设置有凸框1-7、基座1左右两侧设置有倒锁扣销1-13,起动PTC电阻安 装槽1-3的底部设有前后二限位块1-14、左右设有限位块1-15 ;控制PTC电阻安装槽的底 部设有限位块1-16,后盖9设置有起动PTC电阻限位块9-1和控制PTC电阻限位块9_2、N 连体插座5限位块9-3 ;结合面上设置有凹框9-4、左右两侧设置有锁扣9-5及两个插套与 压缩机密封接线柱插销孔9-6 ;从布局上看,外壳内腔中N连体插座5、S插座6分置两侧其 端子穿过基座1的底板凸出在外,起动PTC热敏电阻7、双向可控硅4置于N连体插座5和 S插座6的之间,双向可控硅4位于N连体插座5的插套5-l、S插座6的的插套6_1此端, 控制PTC电极3是位于起动PTC热敏电阻7与N连体插座5之间,起动电极2贴装于起动 PTC热敏电阻7相对S插座6此侧面,控制PTC电极3贴装于控制PTC热敏电阻8相对起动 PTC热敏电阻7此侧面。外壳的基座1内设置有分隔墙用于形成容纳起动PTC热敏电阻7、控制PTC热敏电 阻8,双向可控硅4、N连体插座5、S插座6、起动PTC电极2、控制PTC电极3的安装槽,起 动PTC热敏电阻7和控制PTC热敏电阻分别装入基座1内腔的起动PTC热敏电阻7安装槽 和控制PTC热敏电阻8安装槽1-3和1-4内;N连体插座5和S插座6分别装入基座1内腔 的电极安装槽1-1和1-2内;双向可控硅4装入基座1内腔的1-12槽内;起动PTC电极、控 制PTC电极分别装入基座1内腔的起动PTC电极、控制PTC电极安装槽1-5和1-6内。双向 可控硅4的控制极G与控制PTC电极3焊接在一起,双向可控硅4的A2极与起动PTC电极 2焊接在一起,双向可控硅4的Al极与S插座5焊接在一起。起动PTC热敏电阻7的一极 通过起动PTC电极2与双向可控硅的A2极相连,控制PTC热敏电阻8的一极通过控制PTC 电极3与双向可控硅4的控制极G相连另一路极通过控制PTC电阻电极5-3与N连体插座 5相连形成起动回路,双向可控硅4的Al极与S插座6相连并与N连体插座5、控制PTC热 敏电阻8共同组成用双向可控硅4控制通断的触发起动回路,起动器起动时触发起动回路 导通,起动结束时触发起动回路断开,辅助起动回路导通。起动PTC热敏电阻7装入安装槽1-3后通过基座1内腔的限位块1_14、限位块 1-15和后盖9内腔的限位块9-1保证起动PTC热敏电阻7的安装位置正确。控制PTC热 敏电阻8装入安装槽1-4后通过基座1内腔的限位块1-16和后盖9内腔的限位块9-2保 证控制PTC热敏电阻8的安装位置正确。N连体插座5、S插座6安装槽内还设有插套定位 槽1-8和定位槽1-9以及插片限位挡墙1-10和限位挡墙1-11。起动PTC热敏电阻7装入 安装槽后,起动PTC热敏电阻7的一端与N连体插座上的5-2接触,另一端与起动PTC电极 2接触,在基座1内起动PTC热敏电阻7在安装槽左右两侧限位块1-15的作用下居中且使 两侧电极与起动PTC热敏电阻7保持足够的压力,以保证电极与PTC之间良好的接触与导 通性能;控制PTC热敏电阻8装入安装槽后,其一端与N连体插座上的控制PTC电极5-3接触,另一端与控制PTC电极3接触,在限位块的作用下确保位置准确并保证电极与PTC电阻 间有足够的压力以保证良好的接触与导通;双向可控硅4装入安装槽后其控制极G与控制 PTC电极通过焊接连接,A2极与起动PTC电极2焊接在一起,Al极与S插座6焊接在一起; N连体插座5、S插座6装入对应安装槽后,其上的插片分别穿过基座1上的插片孔1-17、插 片孔1-18、插片孔1-19用于对外连接;后盖板9装到基座1上时,基座1装配结合面上四 周的凸框1-7与盖板9装配结合面上四周的凹框9-4配合,这方案既可以确保装配位置的 准确,更重要的是能使本实用新型形成密封,可防止其它杂质、粉尘、潮湿气体及其它有害 气体进入装配型腔内,有效地防止内部零部件受潮、氧化等不良后果的产生,延长产品的使 用寿命;盖板9上左右两侧的锁扣9-5与基座1两侧的锁扣销1-13配合,该形式的锁扣拆 装方便、锁紧可靠;如图7所示,N连体插座5和S插座6的一端通过插套与压缩机主、副绕组的M、S 极相连,另一端设置为插片接入电源及连接压缩机的运行电容。具体的对外连接方式为压 缩机上接线柱M、S通过盖板9上的插销孔分别插入到N、S插座6的插套内,使起动器串接 到压缩机的辅助绕组中,N连体插座5的另一端的两个插片中的一个接入电源的零线,这样 便构成了导通回路;N连体插座5的另一插片和S插座6供压缩机的运行电容连接用,电极 可按压缩机厂家所配用的电源、电容连接插头设置为4. 8或6. 3的宽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效节能的起动器中双向可控硅控制热敏电阻在25°C下的 电阻为1000-2000 Ω,体积为30mm2以下,并且在85°C _110°C之间的电阻为25°C下电阻的 二倍。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高效节能的起动器的外连接插片可以是设置为一插片 的。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高效节能的起动器的外连接插片可以是设置为二插片 的。如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高效节能的起动器的外连接插片可以是设置为三插片 的。如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高效节能的起动器的外连接插片可以是设置为四插片 的。
权利要求1.一种节能高效起动器,它包括基座[1]和后盖[9]构成的外壳,安装于外壳内的起 动PTC热敏电阻[7]、控制PTC热敏电阻[8],双向可控硅W]、N连体插座[5]、S插座W]、 起动PTC第一电极[2]、控制PTC第一电极[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连体插座[5]由插套 [5-1]、起动PTC第二电极[5-2]、控制PTC第二电极[5-3]、插片[5_4]组合而成,S插座[6] 由插套W-1]、插片[6-2]组合而成,起动PTC第二电极[5-2]与起动PTC热敏电阻[7]、控 制PTC第二电极[5-3]与控制PTC热敏电阻[8]的导通是触点式的接触,起动PTC热敏电 阻[7]的一极通过起动PTC第一电极[2]与双向可控硅[4]的A2极相连,另一极与N连体 插座[5]的起动PTC第二电极[5-2]相连,控制PTC热敏电阻[8]的一极通过控制PTC第 一电极[3]与双向可控硅[4]的控制极G相连,另一极与N连体插座[5]的控制PTC第二 电极[5-3]相连,双向可控硅W]的Al极与S插座[6-4]相连,通电后触发信号通过双向 可控硅[4]控制PTC热敏电阻[8]提供到双向可控硅[4]的控制极G,使双向可控硅[4]处 于通电流状态,并使起动电流通过起动PTC热敏电阻[7]流过辅助绕组形成回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高效起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腔中N连体插座 [5]、S插座[6]分置两侧其端子穿过基座[1]的底板凸出在外,起动PTC热敏电阻[7]、双 向可控硅[4]置于N连体插座[5]和S插座W]的之间,双向可控硅[4]位于N连体插座 的插套[5-1]、S插座的的插套W-1]此端,控制PTC第一电极[3]是位于起动PTC热敏电 阻[7]与N连体插座[5]之间,起动PTC第一电极[2]贴装于起动PTC热敏电阻[7]相对S 插座[6]此侧面,控制PTC第一电极[3]贴装于控制PTC热敏电阻[8]相对起动PTC热敏 电阻[7]此侧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高效起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连体插座[5]和S插 座W]的一端通过插套与压缩机主、副绕组的M、S极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高效起动器,其特征在于N连体插座[5]、S插座[6]的另 一端设置为插片接入电源及连接压缩机的运行电容。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节能高效起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基座1 内设置有分隔墙用于形成容纳起动PTC热敏电阻[7]、控制PTC热敏电阻[8],双向可控硅 [4]、N连体插座[5]、S插座[6]、起动PTC第一电极[2]、控制PTC第一电极[3]的安装槽, 所述的起动PTC热敏电阻[7]安装槽内还设有限位块[1-14]和限位块[1-15],控制PTC热 敏电阻[8]安装槽内还设有限位块[1-16],N连体插座[5]、S插座[6]安装槽内还设有插 套定位槽[1-8]和定位槽[1-9]以及插片限位挡墙[1-10]和限位挡墙[1-1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能高效起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向可控硅[4]控制PTC 热敏电阻[8]在25°C下的电阻为1000-2000 Ω,体积为30mm2以下,并且在85°C _110°C之 间的电阻为25°C下电阻的二倍。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能高效起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盖板[9]内起动PTC 热敏电阻[7]、控制PTC热敏电阻[8]、N连体插座[5]的位置相应处设有相配合的限位块。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节能高效起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基座[1]外侧壁左 右两侧设置有锁扣销[1-13],后盖板[9]外侧壁左右两侧设置有相匹配的锁扣[9-5]。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节能高效起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基座[1]和后盖板 [9]的装配结合面上四周设置有相配合的凸框[1-7]、凹槽[9-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高效起动器。它包括外壳,安装于外壳内的起动PTC热敏电阻、控制PTC热敏电阻,双向可控硅、N组合连体插座、S组合插座、起动PTC电极、控制PTC电极,起动PTC热敏电阻的一极通过起动电极与双向可控硅的极相连,控制PTC热敏电阻的一极通过控制电极与双向可控硅的控制极G相连;其N组合连体插座、S插座分置两侧其端子穿过基座的底板凸出在外,起动PTC,双向可控硅置于N连体插座和S插座间,控制PTC则位于起动PTC一侧,控制PTC与N连体插座之间,起动电极贴装于起动PTC相对S插座此侧面,控制PTC电极贴装于控制PTC相对起动PTC此侧面。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安装方便、元件接触导通可靠、起动性能好、寿命长的特点。
文档编号H02P1/42GK201830189SQ20102004985
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5日
发明者朱德宇, 汪健, 陈金满 申请人:朱德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