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动器自动组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68532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一种起动器自动组装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起动器自动组装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压缩机上的起动器进行组装时,均是由人工通过简单工具一个个进行组装,此工序耗费人力多、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高,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起动器自动组装机,能够对起动器进行自助组装。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起动器自动组装机的方法,通过该方法组装能够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

一种起动器自动组装机,包括平面机架,所述平面机架上设有能够绕中心转动的分度盘,所述分度盘上设有检测机构安装盘,所述平面机架与所述检测机构安装盘相互固定,所述分度盘和所述检测机构安装盘同心,所述分度盘上设有10个工位,10个工位上设有10个相同的治具,所述10个治具中的9个连续治具上面依次分别设有外壳上料机构、左端子上料机构、右端子上料机构、磁片上料机构、端子有无料检测机构、磁片拉力检测机构、后盖上料机构、压装机构和下料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安装盘上设有检测机构。

优选地,所述外壳上料机构包括外壳振盘、与所述外壳振盘相连的外壳分料机构和与所述外壳分料机构相连的外壳上料机械手;所述左端子上料机构包括左端子振盘、与所述左端子振盘相连的左端子分料机构和与所述左端子分料机构相连的左端子上料机械手;所述右端子上料机构包括右端子振盘、与所述右端子振盘相连的右端子分料机构和与所述右端子分料机构相连的右端子上料机械手;所述磁片上料机构包括磁片储料机构、与所述磁片储料机构相连的磁片搬运机构和与所述磁片搬运机构相连的磁片压装机构;所述后盖上料机构包括后盖振盘、与所述后盖振盘相连的后盖分料机构和与所述后盖分料机构相连的后盖上料机械手;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下料机械手和下料运输线。

优选地,所述外壳上料机构、所述左端子上料机构、所述右端子上料机构和所述后盖上料机构上还设有矫正治具,所述外壳上料机械手、所述左端子上料机械手、所述右端子上料机械手和所述后盖上料机械手上分别设有一对夹持头;任意夹持头分别与相应的矫正治具、相应的治具相对设置。

优选地,一对所述夹持头平行设置。

优选地,所述夹持头为梯形块。

优选地,所述磁片储料机构包括磁片安装孔和磁片的顶杆。

优选地,所述磁片压装机构包括拨爪和压装机。

优选地,所述平面机架上还设有操作箱。

一种上述起动器自动组装机的工作方法,

第一步:人工把外壳、左端子、右端子、后盖分别倒入外壳振盘、左端子振盘、右端子振盘和后盖振盘内;并把磁片整筒装入治具并卡入磁片储料机构中;

第二步:所述外壳上料机械手的一对夹持头,其中一个夹持头将外壳分料机构上的外壳夹起放入校正治具内矫正,同时另一个夹持头将放入校正治具内矫正后的外壳夹起放入治具内;

第三步:分度盘旋转1个工位,所述左端子上料机械手的一对夹持头,其中一个夹持头将左端子分料机构上的左端子夹起放入校正治具内矫正,同时另一个夹持头将放入校正治具内矫正后的左端子夹起放入外壳内;

第四步:分度盘再旋转1个工位,所述右端子上料机械手的一对夹持头,其中一个夹持头将右端子分料机构上的右端子夹起放入校正治具内矫正,同时另一个夹持头将放入校正治具内矫正后的右端子夹起放入外壳内;

第五步:分度盘再旋转1个工位,磁片储料机构内顶杆一个一个顶出分料,磁片搬运机构吸起放入压装机构中,压装机构通过拨爪拔开左端子弹片、右端子弹片把磁片压入左端子、右端子之间;

第六步:分度盘再旋转1个工位,端子有无料检测机构检测通过探针探测外壳上有无左端子、右端子;

第七步:分度盘再旋转1个工位,磁片拉力检测机构通过气夹夹持磁片来检测;

第八步:分度盘再旋转1个工位,所述后盖上料机械手的一对夹持头,其中一个夹持头将后盖分料机构上的后盖夹起放入校正治具内矫正,同时另一个夹持头将放入校正治具内矫正后的后盖夹起放入外壳上;

第九步:分度盘再旋转1个工位,压装机构将外壳和后盖进行压装组合;得到起动器,检测机构检测起动器是否安装好;

第十步:分度盘再旋转1个工位,下料机械手抓取成品放入下料运输线;良品直接沿运输线流出,不良品通过不良品导料机构导入废品放置箱;

第十一步:分度盘再旋转1个工位,光纤检测治具是否为空位,有物品就报警停机,检测为空位则转入下一工位安装外壳;

第十二步:以上往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能够对起动器进行自助组装,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起动器自动组装机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起动器自动组装机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外壳上料机械手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磁片上料机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磁片压装机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磁片压装机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只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起动器自动组装机,包括平面机架24,所述平面机架24上设有能够绕中心转动的分度盘21,所述分度盘21上设有检测机构安装盘23,所述平面机架24与所述检测机构安装盘23相互固定,所述分度盘21和所述检测机构安装盘23同心,所述分度盘21上设有10个工位,10个工位上设有10个相同的治具,所述10个治具中的9个连续治具上面依次分别设有外壳上料机构、左端子上料机构、右端子上料机构、磁片上料机构、端子有无料检测机构15、磁片拉力检测机构16、后盖上料机构、压装机构22和下料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安装盘23上设有检测机构。

所述外壳上料机构包括外壳振盘5、与所述外壳振盘5相连的外壳分料机构4和与所述外壳分料机构4相连的外壳上料机械手3;所述左端子上料机构包括左端子振盘8、与所述左端子振盘8相连的左端子分料机构7和与所述左端子分料机构7相连的左端子上料机械手6;所述右端子上料机构包括右端子振盘11、与所述右端子振盘11相连的右端子分料机构10和与所述右端子分料机构10相连的右端子上料机械手9;所述磁片上料机构包括磁片储料机构14、与所述磁片储料机构14相连的磁片搬运机构13和与所述磁片搬运机构13相连的磁片压装机构12;所述后盖上料机构包括后盖振盘18、与所述后盖振盘18相连的后盖分料机构19和与所述后盖分料机构19相连的后盖上料机械手20;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下料机械手1和下料运输线2。

所述外壳上料机构、所述左端子上料机构、所述右端子上料机构和所述后盖上料机构上还设有矫正治具,所述外壳上料机械手、所述左端子上料机械手、所述右端子上料机械手和所述后盖上料机械手上分别设有一对夹持头31;任意一对夹持头31分别与相应的矫正治具、相应的治具相对设置。

如图3所示,一对所述夹持头平行设置。

如图3所示,所述夹持头31包括底部设有夹持手指311,所述夹持手指为梯形块。

如图4所示,所述磁片储料机构包括磁片安装孔和磁片的顶杆。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所述磁片压装机构包括拨爪和压装机。

所述平面机架上还设有操作箱17。

一种上述起动器自动组装机的工作方法:

第一步:人工把外壳、左端子、右端子、后盖分别倒入外壳振盘、左端子振盘、右端子振盘和后盖振盘内;并把磁片整筒装入治具并卡入磁片储料机构中;

第二步:所述外壳上料机械手的一对夹持头,其中一个夹持头将外壳分料机构上的外壳夹起放入校正治具内矫正,同时另一个夹持头将放入校正治具内矫正后的外壳夹起放入治具内;

第三步:分度盘旋转1个工位,所述左端子上料机械手的一对夹持头,其中一个夹持头将左端子分料机构上的左端子夹起放入校正治具内矫正,同时另一个夹持头将放入校正治具内矫正后的左端子夹起放入外壳内;

第四步:分度盘再旋转1个工位,所述右端子上料机械手的一对夹持头,其中一个夹持头将右端子分料机构上的右端子夹起放入校正治具内矫正,同时另一个夹持头将放入校正治具内矫正后的右端子夹起放入外壳内;

第五步:分度盘再旋转1个工位,磁片储料机构内顶杆一个一个顶出分料,磁片搬运机构吸起放入压装机构中,压装机构通过拨爪拔开左端子弹片、右端子弹片把磁片压入左端子、右端子之间;

第六步:分度盘再旋转1个工位,端子有无料检测机构检测通过探针探测外壳上有无左端子、右端子;

第七步:分度盘再旋转1个工位,磁片拉力检测机构通过气夹夹持磁片来检测;

第八步:分度盘再旋转1个工位,所述后盖上料机械手的一对夹持头,其中一个夹持头将后盖分料机构上的后盖夹起放入校正治具内矫正,同时另一个夹持头将放入校正治具内矫正后的后盖夹起放入外壳上;

第九步:分度盘再旋转1个工位,压装机构将外壳和后盖进行压装组合;得到起动器,检测机构检测起动器是否安装好;

第十步:分度盘再旋转1个工位,下料机械手抓取成品放入下料运输线;良品直接沿运输线流出,不良品通过不良品导料机构导入废品放置箱;

第十一步:分度盘再旋转1个工位,光纤检测治具是否为空位,有物品就报警停机,检测为空位则转入下一工位安装外壳;

第十二步:以上往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