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布线的母线盒及装有该母线盒的电路分配转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15456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层布线的母线盒及装有该母线盒的电路分配转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中的专用器件,具体涉及一种100A及以 下的用于抽出式开关设备MCC柜中小电流1/2单元抽屉用的多层布线的母线盒,本实用新 型还涉及装有该母线盒的电路分配转接器。
背景技术
根据电器设计要求,电路分配转接器具有三相或三相四线两类,电路分配转接器 内有A、B、C三相和A、B、C、N三相四线两种布线。现有的小电流1/2单元抽屉的电路分配 转接器的一次进出线均采用单层平面式布线设计,目前使用的电路分配转接器有塑壳结构 1/2单元电路分配转接器和金属外壳结构1/2单元抽屉电路分配转接器二种1、塑壳结构1/2单元电路分配转接器(以下简称转接器),该种结构形式的转接 器目前只有国内GCS型抽出式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ABB公司MNS型抽出式低压成套开关设 备在原设计中使用。对于单层二个1/2单元抽屉的相间分配都是用单层平面布线方式转 接,进出线每极相线均需由左面的抽屉转接到右面抽屉。即右面抽屉的A、B、C三相对应转 接到左面抽屉的A、B、C三相,进出各三根母线相连,在一个平面上转接,在高度方向上增大 了布线面积。对于100A及以下使用的铜母线进出线长度的连接相应也会增加,铜材浪费较 大。而且平面布线的六根母线在同一平面上布线,占用了大部分高度空间,因而,如加保护 N线,三相四线在原尺寸175高度内是无法实现的。,2、金属外壳结构1/2单元抽屉电路分配转接器(以下简称转接器),该结构型式转 接器用于GCK型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经济型MNS和GCS型柜,其宽度和高度尺寸同塑壳结 构转接器。由于金属结构转接器需要保证有足够的电气间隙和绝缘距离,以及接插深度,它 的厚度尺寸由塑壳结构的45毫米增加到85毫米,这样对于空间体积不大的1/2单元抽屉 来说,使用深度空间减少了。它也和塑壳结构转接器一样只能做到三相转接,三相四线就更 没有实现的可能。图20-22为现有的设置在电路分配转接器内部的母线盒的结构示意图,该母线盒 采用单层平面式布线设计,具体为该母线盒包括绝缘的第一限位板23’,绝缘的第二限位 板24’,进线铜母线20’和出线铜母线19’,所述第一限位板23’上设有三个出线母线槽 25’、三个进线母线槽251’,三个出线母线出口 26’和三个进线母线出口 27’,所述第二限位 板24’上设有进线插头罩30’,所述进线铜母线20’上设有进线插片291’,所述第一限位板 23’和第二限位板24’相互扣合形成腔体。该母线盒的进线铜母线20’和出线铜母线19’ 均分布在绝缘的第一限位板23’上,为了保证进线铜母线20’和出线铜母线19’之间的电 气间隙,现有第一限位板23’无法再增加出线母线槽25’和进线母线槽251’,以实现三相四 线的布线方式。另外现有的电路分配转接器的金属结构外壳的两侧面与金属外壳后板是一体结 构,呈U状,对于540-550毫米宽度的板材使用,必须保证一定厚度才能保证其接插强度的 要求,增加了成本,且在半成品的储存运输过程中占用较大空间,增加了存储运输成本。[0007]现用于与1/2单元抽屉内的电缆线与电路分配转接器的出线铜母线和/或进线铜 母线连接方式如图20和图22所示出线铜母线出线端与抽屉进出线插片29’插接,出线铜 母线出线端和抽屉进出线插片29’插接后套装在抽屉进线插口内,抽屉进线插口设置在电 路分配转接器的金属结构外壳上。进线铜母线出线端与抽屉进出线插片29’插接,进线铜母 线出线端和抽屉进出线插片29’插接后套装在抽屉出线插口内,抽屉进线插口设置在电路 分配转接器的金属结构外壳上。使用时与电路分配转接器1/2单元抽屉的电缆线连接的接 线片48插接在抽屉进出线插片29’的安装部分15’。由于出线铜母线出线端和进线铜母线 出线端需要与抽屉进出线插片29’插接作为整体套入设置在电路分配转接器的金属结构外 壳上的抽屉进线插口和抽屉出线插口内,而非将出线铜母线出线端和进线铜母线出线端直 接伸出电路分配转接器的金属结构外壳,因而增加了电路分配转接器的厚度空间,缩短了, 1/2单元抽屉的深度空间;此外上述连接方式中出线铜母线和/或进线铜母线通过抽屉进 出线插片29’与接线片48接接,进出线铜母线和抽屉进出线插片29’之间形成动接点,抽 屉进出线插片29’和接线片48之间也形成动接点,使用过程中动接点温升较高,可靠性也 较之固定接点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铜排布线100A电路分配转接器无法在 现有的规格尺寸条件下实现三相四线的布线方式、电路分配转接器的外壳运输存储不便、 现有的金属外壳电路分配转接器的厚度空间较大的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层 布线的母线盒及装有该母线盒的电路分配转接器,该电路分配转接器能够兼容三相及三相 四线布线的布线方式,厚度空间小,使用时电路中动接点少,并金属外壳运输存储空间占用 空间小,降低了成本。一种设置在电路分配转接器内的母线盒,包括由绝缘的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相 互扣合形成的腔体;所述第一限位板上设有出线母线出口和进线母线出口,所述第一限位 板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出线母线;所述第二限位板上设有进线母线插接口和出线母线连接 口 ;在进线母线与所述进线母线插接口对应的位置设置与所述进线母线电连接的进线母线 接插件,进线母线出线端伸出所述第一限位板的所述进线母线出口,所述出线母线与所述 出线母线连接口对应的位置电连接有出线母线连接件,所述出线母线连接件穿过所述出线 母线连接口伸出所述第二限位板之外,出线母线出线端穿过所述第一限位板的所述出线母 线出口伸出所述第一限位板;所述进线母线叠放在所述出线母线远离第一限位板的一侧;所述进线母线与所述出线母线之间设置有绝缘的限位条(28),所述进线母线与所 述出线母线之间通过绝缘的限位条实现绝缘。所述第一限位板内侧设有绝缘的出线母线槽,所述出线母线设置在所述出线母线 槽内。所述绝缘的限位条的截面为槽型,所述进线母线(20)安装在所述绝缘的限位条 的凹槽内。所述进线母线和所述出线母线的截面为由两短侧边和连接在所述两侧边之间的 长中间段构成的“工”型,所述进线母线与所述出线母线的叠放形式为以所述中间段平行于所述第一限位板的方式叠置。所述出线母线出线端由所述出线母线的端部部分弯折成垂直于所述第一限位板 的方式构成;所述进线母线出线端由进线母线的端部部分弯折成垂直于所述第一限位板的 方式构成。所述进线连接件包括进线插片和与所述进线插片电连接的进线弯板,所述进线弯 板与进线母线固定电连接。所述进线插片与所述进线弯板之间采用插接方式电连接;在所述进线弯板和进线 插片的连接部位设有绝缘的进线支撑块;在所述进线母线接口的外侧设置有插头罩;所述 进线母线连接件位于所述插头罩内,所述进线支撑块位于所述进线母线连接件与所述插头 罩之间用于进线插片的定位。所述进线母线的横截面为由两短侧边和连接在所述两侧边之间的长中间段构成 的“工”型,所述进线母线的所述中间段与所述出线母线之间为叠置关系;所述进线弯板平 行于所述进线母线的所述中间段叠置的形式设置在所述进线母线上,在所述进线弯板与所 述进线母线的所述中间段之间设有导电用垫板。出线母线连接件为一个用于接插电连接的接线板,接线板包括安装部分和连接 部;所述接线板的连接部从所述出线母线的侧面朝向所述出线母线连接口向所述出 线母线连接口延伸,并通过安装部分伸出所述出线母线连接口 ;所述安装部分的板面折向 与所述出线母线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在所述接线板的所述安装部分与所述出线母线之 间留有供所述进线母线穿过的通道;所述接线板靠近所述通道的部分上设有绝缘的出线支撑块,所述出线支撑块和所 述绝缘的限位条用于进线母线和出线母线之间的绝缘。所述出线母线的截面为由两短侧边和连接在所述两侧边之间的长中间段构成的 “工”型,所述进线母线与所述出线母线的所述中间段之间为叠置的叠放形式;所述接线板 的连接部为带有折弯边的形状,所述接线板的折弯边平行于所述出线母线的所述中间段的 叠置的形式固定电连接在所述出线母线上;所述接线板与所述出线母线的所述中间段之间 设有导电用垫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上的出线母线槽为三个或四个,分别设置A、B、C相或A、B、C、N相 出线母线相,在各所述出线母线上分别叠放对应的A、B、C相或A、B、C、N相所述进线母线。与所述设置在电路分配转接器内的母线盒配合使用的设置在电路分配转接器内 的副母线盒,包括第一副限位板,所述第一副限位板上设有副出线母线出口 ;第二副限位板,所述第二副限位板上设有接线出口,所述第二副限位板与所述第 一副限位板扣合形成盒体;副出线母线,所述副出线母线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盒体中,另一端伸出所述副出线 母线出口 ;副接线板,所述副接线板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二副限位板的接线出口,垂直于所述 第二副限位板且平行于所述接线板设置,所述副接线板伸入所述盒体的部分与所述副出线 母线固定电连接。
7[0029]所述副出线母线的截面为由两短侧边和连接在所述两侧边之间的长中间段构成 的“工”型;所述副接线板伸入所述盒体的部分平行于所述副出线母线的所述中间段的叠置 的形式固定电连接在所述副出线母线上;所述副接线板与所述副出线母线的所述中间段之 间设有导电垫板。一种电路分配转接器,包括金属外壳和设置在所述金属外壳内的上述母线盒,所 述的金属外壳包括金属外壳后板、所述金属外壳后板的两端边缘分别可拆卸连接两个金属 侧板的一侧边,所述两个金属侧板的相对侧边的边缘分别可拆卸地与金属外壳面板的两端 边缘安装连接; 所述金属外壳后板和/或金属外壳面板上设有支撑柱;所述母线盒的进线插头罩和出线母线连接口,以及所述副母线盒的副出线母线分 别穿过成型在所述金属外壳后板上的相应开口;所述金属外壳面板上设有抽屉进线插口和抽屉出线插口,所述母线盒的进线母线 出线端从所述抽屉进线插口穿出,所述母线盒的出线母线出线端及副出线母线出线端从所 述抽屉出线插口穿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母线盒采用叠层方式布线,克服了平面布线占用高度空间过大的缺 陷,空间利用率得到了提高。使得在现有电路分配转接器高度尺寸范围内,可同时兼容三相 及三相四线布线的技术难题,多层布线还减少了平面布线时走线的长度,节约了铜母线的 使用材料。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分配转接器是将上述母线盒设置在金属外壳内,所述的金属外 壳面板上设有抽屉进线插口和抽屉出线插口,所述的母线盒的进线铜母线出线端套装在抽 屉进线插口内,所述的母线盒的出线铜母线出线端套装在抽屉出线插口内。由于出线铜母 线出线端和进线铜母线出线端直接套入电路分配转接器的金属结构外壳上的抽屉进线插 口和抽屉出线插口,因而减小了电路分配转接器插接方向的空间,使转接器的厚度尺寸由 原85毫米减少到45毫米,增加了单元抽屉的深度使用空间,便于在小抽屉内元器件的布 放。现有的电路分配转接器上与出线铜母线出线端和进线铜母线出线端插接的抽屉进出线 插片为24片,因而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分配转接器由于出线铜母线出线端和进线铜母线出 线端与动插头之间省去了抽屉进出线插片,节约了大量的铜金属原料,大大降低了制造成 本。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分配转接器的金属外壳为组装式结构,是由金属外壳后板、两 个金属侧板和金属外壳面板组装而成,其内部设有支撑柱,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在保证使 用强度的要求下,可减薄金属外壳后板和金属外壳面板厚度0. 5毫米,由原来的2. 0毫米厚 冷板改为1. 5毫米厚冷板即可,节省了近1/4的材料用量,而且组合式结构还节省了仓储空 间和半成品运输成本。

图1是本实用新型母线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母线盒的装配爆炸图;图3是第一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0041]图4是本实用新型母线盒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三相四线布线方式母线盒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进出线铜母线叠加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进线铜母线与动插片的插接示意图;图8是三相电路分配转接器适配的进出线动插头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三相电路分配转接器适配的进出线动插头的装配爆炸图;图10是三相四线电路分配转接器适配的进出线动插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三相四线电路分配转接器适配的进出线动插头装配爆炸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电路分配转接器的装配爆炸图图13是动插片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动插片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与图14所示动插片相配合的进出线动插头装配爆炸图;图16是动插片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图16所示动插片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18是与图16所示动插片相配合的进出线动插头装配爆炸图;图19是与本实用新型的母线盒配合使用的副母线盒的结构示意图;图20是现有的母线盒的装配爆炸图;图21是现有母线盒第一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2是现有的进线铜母线与动插片的插接示意图。其中1、偏压件,2、插接端,3、动插片,4、动插片限位台阶,5、动插片安装孔,6、接线孔, 7、容置孔,8、动插片插口外壳,9、安装销,,10、安装座安装孔,11、接线螺栓,12、螺栓头限位 孔,13、螺栓限位块,14、安装孔限位台阶15、安装部分,,16、插接片翼限位台阶,17、插接片 翼,18、缝隙,19、出线母线,20、进线母线,21、动插片插口端壳,22、安装座,23、第一限位板, 24、第二限位板,25、出线母线槽,26、出线母线出,27、进线母线出口,28、绝缘的限位条,29、 进线插片,30进线插头罩,31,接线板,32出线母线连接口,33、出线母线出线端,34、进线母 线出线端,35、垫板,36、出线支撑块,37、进线弯板,38、母线盒,39、进线支撑块,40、金属外 壳后板,41、金属外壳面板,42,金属侧板,43、支撑柱,45抽屉进线插口,46、抽屉出线插口, 47、插接口,48、接线片,49、二次接线插件,50、副母线盒,51、动插片安装凹槽,52、插片限位 凸台,53插片凹槽,61、第一副限位板,62、副出线母线出口,63第二副限位板,64、接线出 口,65、副出线母线,66、副接线板,15’、安装部分,19’、出线铜母线,20’、进线铜母线,23’、 第一限位板,24’第二限位板,25’、出线母线槽,251’、进线母线槽,26’、出线母线出口,27’ 进线母线出口,29’、进出线插片,291’、进线插片,30’、进线插头罩,48、接线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母线盒包括绝缘的第一限位板23和绝缘的第二限位 板24相互扣合形成的腔体,第一限位板23上设有出线母线出口 26和进线母线出口 27,第 二限位板24设有进线母线插接口和出线母线连接口 32,在进线母线20与所述进线母线接口对应的位置设置与所述进线母线20电连接的进线母线连接件。第一限位板23的内侧设 有出线母线槽25,所述出线母线19设置在所述出线母线槽25内,所述进线母线20叠放在 所述出线母线19远离第一限位板23的一侧,进线母线20与出线母线19之间设置有绝缘 的限位条28,所述进线母线20与所述出线母线19之间通过绝缘的限位条28实现绝缘。与 进线母线20连接的进线插片29安装在第二限位板24外侧的进线母线插接口内,所述的进 线母线插接口为进线插头罩30,进线母线出线端34伸出所述第一限位板23的进线母线出 口 27中;出线母线19与所述出线母线连接口 32对应的位置电连接有出线母线连接件,所 述出现母线连接件为接线板31。接线板31穿过第二限位板24的出线母线连接口 32伸出 第二限位板24之外,出线母线出线端33穿过在第一限位板23的出线母线出口 26伸出第 一限位板23。所述出线母线出线端33由所述出线母线19的端部部分弯折成垂直于所述第 一限位板23的方式构成;所述进线母线出线端34由进线母线20的端部部分弯折成垂直于 所述第一限位板23的方式构成。如图2和图6所示,绝缘的限位条28的截面为槽型,进线母线20安装在绝缘的限 位条28内,接线板31设置在与出线母线出线端33相对的出线母线19的另一端,接线板31 包括安装部分和连接部,连接部为带有折弯边的形状,所述接线板31的折弯边平行于所述 出线母线19的所述中间段的叠置的形式固定电连接在所述出线母线19上,该固定电连接 方式为铆合连接或焊接方式。接线板31的折弯边与线母线19 ;所述接线板31的连接部从 所述出线母线19的侧面朝向所述出线母线连接口 32向所述出线母线连接口 32延伸,并通 过安装部分伸出所述出线母线连接口 32 ;其安装部分的板面折向与所述出线母线19的延 伸方向垂直的方向,在所述接线板31的安装部分与所述出线母线19之间设有绝缘的出线 支撑块36,出线支撑块36和出线母线19之间形成供所述进线母线20穿过的通道,所述出 线支撑块36和所述绝缘的限位条28共同用于进线母线20和出线母线19之间的绝缘。所 述出线母线19的截面为由两短侧边和连接在所述两侧边之间的长中间段构成的“工”型, 所述进线母线20与所述出线母线19的叠放形式为以所述中间段平行于所述第一限位板23 的方式叠置。所述接线板31与所述出线母线19的所述中间段之间设有导电用垫板35。如图2和图7所示,所述进线接插件包括进线插片29和与进线弯板37,进线插片 29与所述进线弯板37之间采用插接方式电连接;在所述进线弯板37和进线插片29的连 接部位设有绝缘的进线支撑块39 ;在所述进线母线接口的外侧设置有插头罩30 ;所述进线 母线连接件位于所述插头罩30内,所述进线支撑块39位于所述进线母线连接件与所述插 头罩30之间用于进线插片29定位,并套装在第二限位板24外侧的进线插头罩30内。所 述进线母线20的截面为由两短侧边和连接在所述两侧边之间的长中间段构成的“工”型, 所述进线母线20的所述中间段以平行于所述第一限位板23的方式与所述出线母线19之 间为叠放设置;所述进线弯板37平行于所述进线母线20的所述中间段叠置的形式铆合或 焊接在所述进线母线20上,在所述进线弯板37与所述进线母线20的所述中间段之间设有 导电用垫板35。,图2和图3所示的母线盒为三相布线,第一限位板23内侧的出线母线槽25为3 个,安装时将3根截面为“I”型的出线母线安装在第一限位板23上的出线母线槽25内,分 别设置A、B、C相,3根截面为“ I,,型的进线母线分别叠放在对应的A、B、C相的出线母线远 离第一限位板23的一侧,进线母线与出线母线之间为截面为槽型的绝缘的限位条28,进线母线安装在绝缘的限位条28内;与进线母线连接的进线插片29安装在第二限位板24外侧 的进线插头罩30内,进线母线出线端34套入第一限位板23的进线母线出口 27中;出线母 线的接线板31穿过第二限位板24的出线母线连接口 32伸出第二限位板24之外,出线母 线出线端33穿过在第一限位板23的出线母线出口 26伸出第一限位板23之外。其中进线 插片29为双面开口插片,其结构同背景技术的进线插片29’。图12所示为三相电路分配转接器,包括金属外壳和设置在金属外壳内的图2所示 的母线盒38,其中金属外壳包括金属外壳后板40,金属外壳后板40的两端边缘分别可拆卸 连接的两个金属侧板42的一侧边,所述的两个金属侧板42的相对侧边的边缘分别可拆卸 地与金属外壳面板41的两端边缘安装连接;金属外壳后板40和/或金属外壳面板41上设 有支撑柱43 ;母线盒38的进线插头罩30和出线母线连接口 32分别穿过成型在所述金属 外壳后板40上的相应开口 ;金属外壳面板41上设有2个抽屉进线插口 45和2个抽屉出 线插口 46,母线盒的进线母线出线端34套装在抽屉进线插口 45内,母线盒的出线母线出 线端33套装在位于两个抽屉进线插口 45之间的抽屉出线插口 46内,另一个抽屉出线插口 46用于与副母线盒50内设有的出线母线的出线端套装。使用时MCC柜垂直母线与进线插 头罩30内的进线插片29插接,金属外壳面板41设有2个二次插接件49,其中1个二次插 接件49穿过金属外壳的腔体并伸出金属外壳后板40,另一个二次插接件49与设置在金属 外壳后板40上二次插接件49通过电缆线连接,另一个抽屉出线插口 46与副母线盒50套 接,所述的副母线盒与设置在电路分配转接器内的母线盒配合使用并设置在电路分配转接 器内,其结构如图19所示包括第一副限位板61,所述第一副限位板61上设有副出线母线 出口 62 ;所述第二副限位板63上设有接线出口 64,所述第二副限位板63与所述第一副限 位板61扣合形成盒体;副出线母线65,所述副出线母线65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盒体中,另一 端伸出所述副出线母线出口 62;副接线板66,所述副接线板66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二副限位 板63的接线出口 64,垂直于所述第二副限位板63且平行于所述接线板31设置,所述副接 线板66伸入所述盒体的部分与所述副出线母线65固定电连接。所述副出线母线65的截 面为由两短侧边和连接在所述两侧边之间的长中间段构成的“工”型;所述副接线板66伸 入所述盒体的部分平行于所述副出线母线65的所述中间段的叠置的形式固定电连接在所 述副出线母线65上;所述副接线板66与所述副出线母线65的所述中间段之间设有导电垫 板35。如图8、图9和图13所示为与三相电路分配转接器适配的进出线动插头,包括动插 片3,所述动插片3为导电材料制成,具有插接端2和安装部分15,在所述插接端2有从所 述安装部分15纵向伸出的两个插接翼片17构成,在所述两个插接翼片17之间构成沿所述 动插片3的轴向延伸的插接槽47 ;在所述动插片3的安装部分15上有与所述插接槽47贯 通方向相同的方向成型有动插片安装孔5 ;在所述动插片3的安装部分15和的所述容置孔 7的侧壁上还设有相互配合的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动插片3上的动插 片限位台阶4和设置在所述容置孔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动插片3的动插片限位台阶4适配 的安装孔限位台阶14。所述动插片限位台阶4设置在所述插接翼片17的与所述插接槽47 相对的侧边上。两所述插接翼片17朝向所述插接槽47的侧面上分别设有插接片翼限位台 阶16,两个插接片翼限位台阶16相对地设置,并且两个插接片翼限位台阶16之间留有缝隙 18。偏压件1,设置在所述动插片3的所述插接端2处,所述偏压件1对所述动插片3的所述插接端2处于所述插接槽47两侧的部分施加朝向所述插接槽47的偏压力;安装座22,成型有容纳所述动插片3的容置孔7,所述动插片3的所述安装部分15 可晃动但不可脱出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座的所述容置孔7中;所述动插片3的所述安装部分 15与相应的电缆线直接固定地电连接。在安装座22上成型有与所述动插片安装孔5相对 应的安装座安装孔10 ;—个安装销9穿过所述动插片安装孔5和所述安装座安装孔10,将 所述动插片3枢转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座22的所述容置孔7中;所述动插片3与所述容置孔 的侧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动插片3的安装部分15突出于动插片插口外壳8的动插片接 线壳端21,所述安装部分15的端部与螺栓限位块13配合,所述螺栓限位块13上设有与接 线孔6相适配的螺栓头限位孔12,接线螺栓11穿过接线孔6和螺栓头限位孔12 ;所述接线 孔6用于与电路分配转接器1/2单元抽屉的电缆线连接。所述动插片3的所述安装部分15 上与所述插接端2相对的一端部分设有接线孔6,所述电缆线通过所述接线孔6与所述动插 片3直接固定地电连接。图4和图5所示的母线盒为三相四线布线,第一限位板23上的出线母线槽25为4 个,安装时将4根截面为“I”型的出线母线安装在第一限位板23上的出线母线槽25内,分 别设置A、B、C、N相,4根截面为“I”型的进线母线分别叠放在对应的A、B、C、N相的出线母 线远离第一限位板23的一侧,进线母线与出线母线之间为截面为槽型的绝缘的限位条28, 进线母线20安装在绝缘的限位条28内;其余部件安装方式同三相布线的母线盒。三相四 线电路分配转接器包括三相四线布线的母线盒38和金属外壳,其连接方式与三相电路分 配转接器基本相同。图10图11和图12所示为与三相四线电路分配转接器适配的进出线 动插头,包括动插片3和动插片壳体22,其中动插片3和动插片插口外壳8均为4个。每个 动插片3和动插片插口外4壳之间的插接关系同三相电路分配转接器适配的进出线动插头 相同。图14和图15为进出线动插头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与图11的动插片3 相比,所述安装部分15在所述安装座中可晃动但不可脱出地安装结构为在所述动插片3 的安装部分15的侧边上有与所述插接槽47贯通方向相同的方向成型有动插片安装凹槽 51 ;在所述安装座22上成型有与所述动插片安装凹槽51相对应的安装座的安装座安装孔 10 ;每个所述安装座安装孔10中设置一个安装销9穿过所述动插片安装凹槽51和所述安 装座安装孔10,所述动插片安装凹槽51与所述安装座安装孔10和/或所述安装座安装孔 10与所述安装销9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动插片3与所述容置孔的侧壁之间也留有间隙,使得 所述动插片3可晃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座22的所述容置孔中。图16-18所示为进出线动插头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与图11的动插片3 相比,所述动插片限位台阶4为在所述安装部分15通过冲压成型而形成插片限位凸台52, 同时在动插片3的另一面形成插片凹槽53,所述的容置孔7内设有与所述动插片3的插片 限位凸台52相适应的安装孔限位台阶14,所述的动插片3与所述的动插片插口外壳8通过 安装销9定位,所述安装销9穿过动插片安装孔5和安装座安装孔10。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技术方案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 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 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 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所确定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一种设置在电路分配转接器内的母线盒,包括由绝缘的第一限位板(23)和第二限位板(24)相互扣合形成的腔体;所述第一限位板(23)上设有出线母线出口(26)和进线母线出口(27),所述第一限位板(23)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出线母线(19);所述第二限位板(24)上设有进线母线插接口和出线母线连接口(32);在进线母线(20)与所述进线母线插接口对应的位置设置与所述进线母线(20)电连接的进线母线接插件,进线母线出线端(34)伸出所述第一限位板(23)的所述进线母线出口(27),所述出线母线(19)与所述出线母线连接口(32)对应的位置电连接有出线母线连接件,所述出线母线连接件穿过所述出线母线连接口(32)伸出所述第二限位板(24)之外,出线母线出线端(33)穿过所述第一限位板(23)的所述出线母线出口(26)伸出所述第一限位板(23);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母线(20)叠放在所述出线母线(19)远离第一限位板(23)的一侧;所述进线母线(20)与所述出线母线(19)之间设置有绝缘的限位条(28),所述进线母线(20)与所述出线母线(19)之间通过绝缘的限位条(28)实现绝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在电路分配转接器内的母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板(23)内侧设有绝缘的出线母线槽(25),所述出线母线(19)设置在所 述出线母线槽(25)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在电路分配转接器内的母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的限位条(28)的截面为槽型,所述进线母线(20)安装在所述绝缘的限位条 (28)的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置在电路分配转接器内的母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的限位条(28)的截面为槽型,所述进线母线(20)安装在所述绝缘的限位条 (28)的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设置在电路分配转接器内的母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母线(20)和所述出线母线(19)的截面为由两短侧边和连接在所述两侧边之 间的长中间段构成的“工”型,所述进线母线(20)与所述出线母线(19)的叠放形式为以所 述中间段平行于所述第一限位板(23)的方式叠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设置在电路分配转接器内的母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母线出线端(33)由所述出线母线(19)的端部部分弯折成垂直于所述第一限 位板(23)的方式构成;所述进线母线出线端(34)由进线母线(20)的端部部分弯折成垂直 于所述第一限位板(23)的方式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设置在电路分配转接器内的母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母线(20)上设有进线连接件,所述进线连接件包括进线插片(29)和与所述 进线插片(29)电连接的进线弯板(37),所述进线弯板(37)与进线母线(20)固定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设置在电路分配转接器内的母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插片(29)与所述进线弯板(37)之间采用插接方式电连接;在所述进线弯板 (37)和进线插片(29)的连接部位设有绝缘的进线支撑块(39);在所述进线母线接口的外 侧设置有插头罩(30);所述进线母线连接件位于所述插头罩(30)内,所述进线支撑块(39) 位于所述进线母线连接件与所述插头罩(30)之间用于进线插片(29)的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设置在电路分配转接器内的母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母线(20)的横截面为由两短侧边和连接在所述两侧边之间的长中间段构成的“工”型,所述进线母线(20)的所述中间段与所述出线母线(19)之间为叠置关系;所述进 线弯板(37)平行于所述进线母线(20)的所述中间段叠置的形式设置在所述进线母线(20) 上,在所述进线弯板(37)与所述进线母线(20)的所述中间段之间设有导电用垫板(3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设置在电路分配转接器内的母线盒,其特征在于出线母线连接件为一个用于接插电连接的接线板(31),接线板(31)包括安装部分和 连接部所述接线板(31)的连接部从所述出线母线(19)的侧面朝向所述出线母线连接口(32) 向所述出线母线连接口(32)延伸,并通过安装部分伸出所述出线母线连接口(32);所述安 装部分的板面折向与所述出线母线(19)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在所述接线板(31)的所 述安装部分与所述出线母线(19)之间留有供所述进线母线(20)穿过的通道;所述接线板(31)靠近所述通道的部分上设有绝缘的出线支撑块(36),所述出线支撑 块(36)和所述绝缘的限位条(28)用于进线母线(20)和出线母线(19)之间的绝缘。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置在电路分配转接器内的母线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线母线(19)的截面为由两短侧边和连接在所述两侧边之间的长中间段构成的“工”型,所述进线母线(20)与所述出线母线(19)的所述中间段之间为叠置的叠放形式; 所述接线板(31)的连接部为带有折弯边的形状,所述接线板(31)的折弯边平行于所述出 线母线(19)的所述中间段的叠置的形式固定电连接在所述出线母线(19)上;所述接线板 (31)与所述出线母线(19)的所述中间段之间设有导电用垫板(35)。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置在电路分配转接器内的母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板(23)上的出线母线槽(25)为三个或四个,分别设置A、B、C相或A、B、 C、N相出线母线(19)相,在各所述出线母线(19)上分别叠放对应的A、B、C相或A、B、C、N 相所述进线母线(20)。。
13.与权利要求1至12任意一项所述设置在电路分配转接器内的母线盒配合使用的设 置在电路分配转接器内的副母线盒(50),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副限位板(61),所述第一副限位板(61)上设有副出线母线出口(62); 第二副限位板(63),所述第二副限位板(63)上设有接线出口(64),所述第二副限位板(63)与所述第一副限位板(61)扣合形成盒体;副出线母线(65),所述副出线母线(65)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盒体中,另一端伸出所述副 出线母线出口 (62);副接线板(66),所述副接线板(66)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二副限位板(63)的接线出口(64),垂直于所述第二副限位板(63)且平行于所述接线板(31)设置,所述副接线板(66) 伸入所述盒体的部分与所述副出线母线(65)固定电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设置在电路分配转接器内的副母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副 出线母线(65)的截面为由两短侧边和连接在所述两侧边之间的长中间段构 >成的“工”型; 所述副接线板(66)伸入所述盒体的部分平行于所述副出线母线(65)的所述中间段的叠置 的形式固定电连接在所述副出线母线(65)上;所述副接线板(66)与所述副出线母线(65) 的所述中间段之间设有导电垫板(35)。
15.一种电路分配转接器,包括金属外壳和设置在所述金属外壳内的由权利要求1-14 任一所限定的母线盒(3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外壳包括金属外壳后板(40)、所述金属外壳后板(40)的两端边缘分别可拆卸连接两个金属侧板(42)的一侧边,所述两个金属侧板(42)的相对侧边的边缘分别可 拆卸地与金属外壳面板(41)的两端边缘安装连接;所述金属外壳后板(40)和/或金属外壳面板(41)上设有支撑柱(43); 所述母线盒(38)的进线插头罩(30)和出线母线连接口(32),以及所述副母线盒的副 出线母线(65)分别穿过成型在所述金属外壳后板(40)上的相应开口 ;所述金属外壳面板(41)上设有抽屉进线插口(45)和抽屉出线插口(46),所述母线 盒的进线母线出线端(34)从所述抽屉进线插口(45)穿出,所述母线盒的出线母线出线端 (33)及副出线母线(65)出线端从所述抽屉出线插口(46)穿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层布线的母线盒及装有该母线盒的电路分配转接器,所述的电路分配转接器包括金属外壳和设置在所述金属外壳内的母线盒,所述的母线盒包括包括绝缘的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相互扣合形成的腔体;所述第一限位板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出线母线,在所述出线母线远离第一限位板的一侧叠放所述进线母线;所述进线母线与所述出线母线之间设置有绝缘的限位条,所述进线母线与所述出线母线之间通过绝缘的限位条实现绝缘。装有该母线盒的电路分配转接器不仅可以实现三相四线的布线方式,而且结构简单,插接可靠性高,动接点少,使用与之对应的动插头后可有效降低电路分配转接器的厚度。
文档编号H02B11/02GK201766304SQ20102018342
公开日2011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0日
发明者吴细雷, 周金隆, 曾雄文, 车良琛 申请人:周金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