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原边绕组电流源型多输入全桥变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29999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单原边绕组电流源型多输入全桥变换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率变换器中的一种单原边绕组电流源型多输入全桥变换器,属于电 力电子变换器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化石能源的不断紧缺和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 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分布式发电系统已成为研究热点,直直变换器是其中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而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其随气候和地区的差异变化较 大,电力供应不稳定、不连续,另外,燃料电池输出电压随负载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为了确保 连续可靠地给负载供电,需要多种新能源优势互补构成联合供电系统。由于系统中有多个输入源,每种输入源的电压并不稳定,所以需要直直变换器对 电压进行调节。直直变换器按输入源数可分为两类单输入直直变换器和多输入直直变换 器。在大多数场合由于只有一个输入源,因此只采用单输入直直变换器,而新能源联合供电 系统有多个输入源,因此,既可以采用多个单输入直直变换器,也可采用一个多输入直直变 换器。在一些中小功率且输入新能源发电装置靠近的场合,如使用多个单输入直直变换器, 就会使结构变得复杂,且成本较高。在这种应用场合,为了简化电路结构,可以用一个多输 入直直变换器代替多个单输入直直变换器。在需要隔离的大功率应用场合,全桥变换器因为其结构简单的特点被广泛应用。 现有的多输入全桥变换器可利用磁通耦合实现多输入,但是该变换器原边绕组数与输入源 数相同,开关管器件数量多,结构复杂且成本高,控制方法比较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出一种单原边绕组电流源型多输入全桥变 换器。该变换器是由N个输入通道电路、全桥变换器电路和输出整流电路组成,N为大于 1的自然数,其中每个输入通道电路均是由直流源、电感、开关管和二极管组成,直流源的正极连接 电感的一端,电感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开关管的漏极和二极管的阳极,开关管的源极连接直 流源的负极,N个输入通道电路中的二极管的阴极相互连接,N个输入通道电路中的直流源 的负极相互连接;全桥变换器电路是由四个全桥开关管和变压器组成,第一和第三全桥开关管的漏 极相连并连接N个输入通道电路中的二极管阴极的连接点,第二和第四全桥开关管的源极 相连并连接N个输入通道电路中的直流源负极的连接点,第一全桥开关管的源极分别连接 第二全桥开关管的漏极和变压器原边绕组的同名端,第三全桥开关管的源极分别连接第四 全桥开关管的漏极和变压器原边绕组的异名端;输出整流电路是由四个整流二极管和滤波电容组成,第一整流二极管的阳极分别连接第二整流二极管的阴极和变压器副边绕组的同名端,第三整流二极管的阳极分别连接 第四整流二极管的阴极和变压器副边绕组的异名端,第一整流二极管的阴极分别连接第三 整流二极管的阴极、滤波电容的一端和负载的一端,第二整流二极管的阳极分别连接第四 整流二极管的阳极、滤波电容的另一端和负载的另一端。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在输入输出实现隔离的条件下减少了输入侧的绕组数,简化了变压器的设计, 进而减小了变换器的体积;(2)减少了变换器开关管的数量,简化了电路结构;(3)输入端电流连续,脉动较小,多个输入源可同时或分时向负载供电,大大增加 了变换器的控制策略,使控制多样化。


图1为本发明变换器的电路结构原理图。图2 图9为双输入时本发明变换器各开关模态的等效电路原理图。以上附图中的符号名称1、2、N为输入通道电路的编号;20为全桥变换器电路;30 为输出整流电路;Vinl,2...N、Lli2...,, Qu2...,, D1,2...N分别为输入通道电路中的直流源、电感、开 关管、二极管;O11 Qm4分别为第一至第四全桥开关管Aj2分别为变压器的原边和副边绕 组;Dki Dk4分别为第一至第四整流二极管;Cf为滤波电容风为负载;V。为变换器的输出 电压。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引入脉冲电流源单元(Pulsating Current Source Cell,PCSC)的概念,将 Boost型PCSC (输入通道)并联后直接替代全桥变换器的输入,构成单原边绕组电流源型多 输入全桥变换器。如图1所示,本发明变换器的电路结构是由N个输入通道电路、全桥变换器电路 20和输出整流电路30组成,N为大于1的自然数,其中每个输入通道电路均是由直流源、 电感、开关管和二极管组成,直流源的正极连接电感的一端,电感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开关管 的漏极和二极管的阳极,开关管的源极连接直流源的负极,N个输入通道电路中的二极管的 阴极相互连接构成N个输入通道电路的正输入端,N个输入通道电路中的直流源的负极相 互连接构成N个输入通道电路的负输入端;全桥变换器电路20是由四个全桥开关管Q111 Qffl4和变压器组成,变压器包括变压器原边绕组W1和变压器副边绕组W2,第一和第三全桥开 关管Qml、Qm3的漏极相连并连接N个输入通道电路中的二极管阴极的连接点,第二和第四全 桥开关管Qm2、Qm4的源极相连并连接N个输入通道电路中的直流源负极的连接点,第一全桥 开关管Qml的源极分别连接第二全桥开关管Qm2的漏极和变压器原边绕组W1的同名端,第三 全桥开关管O13的源极分别连接第四全桥开关管Qm4的漏极和变压器原边绕组W1的异名端; 输出整流电路30是由四个整流二极管Dki Dk4和滤波电容Cf组成,四个整流二极管Dki Dk4组成全桥整流电路结构,第一整流二极管Dki的阳极分别连接第二整流二极管Dk2的阴极 和变压器副边绕组W2的同名端,第三整流二极管Dk3的阳极分别连接第四整流二极管Dk4的阴极和变压器副边绕组W2的异名端,第一整流二极管Dki的阴极分别连接第三整流二极管 De3的阴极、滤波电容Cf的一端和负载&的一端,第二整流二极管Dk2的阳极分别连接第四 整流二极管Dk4的阳极、滤波电容Cf的另一端和负载&的另一端。输入通道电路1 N中,直流源与电感构成脉冲电流源,D1U为阻塞二极管;全 桥变换器电路20中,全桥开关管O11与Qm4组成互补导通的桥臂,全桥开关管Qm2与Qm3组成 互补导通的桥臂;N个输入通道电路中的开关管的电压应力最大值为nV。,全桥变换 器电路20中的四个全桥开关管O11 Qm4的电压应力最大值也为nV。,η为变压器原副边绕 组匝数比(n = W1 W2),V0为本变换器的输出电压。下面以双输入为例,并结合图2 图9对本发明变换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具体分析。在分析之前先作如下假设①所有开关管和二极管均为理想器件,不考虑开关时 间、导通压降;②所有电感、电容和变压器均为理想元件。根据开关管Q” ( 及O11 Qm4的开关状态,可将变换器分为以下八种工作模态。1.开关模态I [如图2所示]在此模态下,输入通道1单独供电,输入通道2的电感L2充电储能。开关管( 、Qml、 Qm4开通,二极管D1、Dki、Dk4导通,开关管Q1、Qm2、Qm3关断,二极管D2、Dk2、Dk3反偏截止。直流 源Vinl的电压通过电感L1加在变压器原边绕组W1上,电感L1电流线性上升,副边绕组W2同 名端为正,再经过电容Cf滤波给负载IU共电。同时,直流源Vin2的电压加在电感L2两端,电 感L2储能。2.开关模态II [如图3所示]在此模态下,输入通道1单独供电,输入通道2的电感L2充电储能。开关管%、Qm2、 Qm3开通,二极管D1Ji^Dk3导通,开关管QrQfQm4关断,二极管D2、Dki、Dk4反偏截止。直流 源Vinl的电压通过电感L1加在变压器原边绕组W1上,电感L1电流线性上升,副边绕组W2同 名端为负,再经过电容Cf滤波给负载&供电。同时,直流源Vin2的电压加在电感L2两端,电 感L2储能。3.开关模态III [如图4所示]在此模态下,输入通道2单独供电,输入通道1的电感L1充电储能。开关管%、Qml、 Qffl4开通,二极管D2、DK1、Dk4导通,开关管Q2、Qffl2, Qffl3关断,二极管D^ DK2、Dk3反偏截止。直流 源Vin2的电压通过电感L2加在变压器原边绕组W1上,电感L2电流线性上升,副边绕组W2同 名端为正,再经过电容Cf滤波给负载IU共电。同时,直流源Vinl的电压加在电感L1两端,电 感L1储能。4.开关模态IV [如图5所示]在此模态下,输入通道2单独供电,输入通道1的电感L1充电储能。开关管QpQf Qm3开通,二极管D2、DK2、De3导通,开关管Q2、Qml、Qm4关断,二极管D1、Dki、Dk4反偏截止。直流 源Vin2的电压通过电感L2加在变压器原边绕组W1上,电感L2电流线性上升,副边绕组W2同 名端为负,再经过电容Cf滤波给负载IU共电。同时,直流源Vinl的电压加在电感L1两端,电 感L1储能。5.开关模态V [如图6所示]在此模态下,输入通道1和2联合供电。开关管Qml、Qm4开通,二极管DpDyD^Dli4 导通,开关管Qp Q2> Qm2、Qffl3关断,二极管DK2、De3反偏截止。直流源Vinl的电压通过电感L1加在变压器原边绕组W1上,电感L1电流线性上升;直流源Vin2的电压通过电感L2加在变压 器原边绕组W1上,电感L2电流线性上升。副边绕组W2同名端为正,再经过电容Cf滤波给负 载&供电。6.开关模态VI [如图7所示]在此模态下,输入通道1和2联合供电。开关管Qm2、Qm3开通,二极管DpD2Ai^Dk3 导通,开关管91、92、01111、01114关断,二极管01 1、01 4反偏截止。直流源Vinl的电压通过电 感!^加在变压器原边绕组W1上,电感L1电流线性上升;直流源Vin2的电压通过电感L2加在 变压器原边绕组W1上,电感L2电流线性上升。副边绕组W2同名端为负,再经过电容Cf滤波 给负载&供电。7.开关模态VII [如图8所示]该模态下,输入通道1和输入通道2的电感Lp L2充电储能。开关管Qp Q2开通, 全桥开关管O11 Qm4均关断,二极管DpD2反偏截止,整流二极管Dr1、DK2、DK3、Dm导通,副边 绕组W2上的能量通过DK1、De2, DK3、De4分流给负载&释放能量。8.开关模态VIII [如图9所示]该模态下,输入通道1和输入通道2的电感Lp L2充电储能。开关管Qp Q2开通, 全桥开关管O11 Qm4均关断,二极管Di、D2、Dei, DK2、DK3、De4反偏截止,电感Li、L2中储存的 能量已经释放完毕,负载&的电流由电容Cf提供。由以上分析可知,本发明变换器的开关管数量大大降低,变换器的控制策略也可 以有多种选择,当N个输入通道电路中的开关管同时关断时,所有直流源并联给负载供电, 同时本变换器的变压器只有一个原边绕组,有利于简化变压器的设计,进而减小变换器的 体积。
权利要求
1.一种单原边绕组电流源型多输入全桥变换器,其特征在于该变换器是由N个输入通道电路、全桥变换器电路00)和输出整流电路(30)组成,N 为大于1的自然数,其中所述N个输入通道电路中的每个输入通道电路均是由直流源、电感、开关管和二极管 组成,直流源的正极连接电感的一端,电感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开关管的漏极和二极管的阳 极,开关管的源极连接直流源的负极,所述N个输入通道电路中的二极管的阴极相互连接 构成N个输入通道电路的正输入端,N个输入通道电路中的直流源的负极相互连接构成N个 输入通道电路的负输入端;全桥变换器电路00)是由四个全桥开关管(O11 Qm4)和变压器组成,第一和第三全桥 开关管(Qml、Qm3)的漏极相连并连接N个输入通道电路中的二极管阴极的连接点,第二和第 四全桥开关管(Qm2、Qm4)的源极相连并连接N个输入通道电路中的直流源负极的连接点,第 一全桥开关管(Qml)的源极分别连接第二全桥开关管(Qm2)的漏极和变压器原边绕组(W1) 的同名端,第三全桥开关管(Qm3)的源极分别连接第四全桥开关管(Qm4)的漏极和变压器原 边绕组(W1)的异名端;输出整流电路(30)是由四个整流二极管(Dki Dk4)和滤波电容(Cf)组成,第一整流 二极管(Dki)的阳极分别连接第二整流二极管(Dk2)的阴极和变压器副边绕组(W2)的同名 端,第三整流二极管(Dk3)的阳极分别连接第四整流二极管(Dk4)的阴极和变压器副边绕组 (W2)的异名端,第一整流二极管(Dki)的阴极分别连接第三整流二极管(Dk3)的阴极、滤波电 容(Cf)的一端和负载( )的一端,第二整流二极管(Dk2)的阳极分别连接第四整流二极管 (De4)的阳极、滤波电容(Cf)的另一端和负载(Rl)的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原边绕组电流源型多输入全桥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N 个输入通道电路中的开关管的电压应力最大值为nV。,η为变压器原副边绕组匝数比,V0为 本变换器的输出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原边绕组电流源型多输入全桥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全桥变换器电路00)中的四个全桥开关管(Q111 OJ的电压应力最大值为nV。,η为变压 器原副边绕组匝数比,V0为本变换器的输出电压。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原边绕组电流源型多输入全桥变换器,属于电力电子变换器领域。该变换器是由N个输入通道电路、全桥变换器电路(20)和输出整流电路(30)组成,N为大于1的自然数,每个输入通道电路均是由直流源、电感、开关管和二极管组成,N个输入通道电路中所有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接,所有直流源的负极相连接,全桥变换器电路(20)由四个全桥开关管和一个变压器组成,输出整流电路(30)由全桥整流电路和滤波电容组成。本发明变换器的变压器原边只有一个绕组,开关管的个数为4+N,变换器体积小、结构简单,当输入通道中的开关管同时关断时,直流源并联给负载供电,实现了多个输入源同时或分时向负载供电。
文档编号H02M3/335GK102064705SQ20111002108
公开日2011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9日
发明者张 杰, 王勤, 阮新波 申请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