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驱动电源过压保护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44162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Led驱动电源过压保护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压保护电路技术,具体涉及LED驱动电压过压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LED驱动电源过压保护电路。如果输出电压超过一个稳压二极管D3的钳位电压,稳压二极管D3反向击穿导通,光耦U2的1脚和2脚有电流流过,3脚和4脚导通,那么,VCC电压经过二极管Dl整流后经电阻R9限流后直接加到主控IC Ul的电流检测端口 “6”,该端口的电压经电阻R9、R10和Rll分压得到,当该电压大于1. 8V 时,主控IC Ul锁定,关闭输出。但是,上述的保护电路的成本较高,体积较大,不利于产品的小型化。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成本低、体积小、结构简单的 LED驱动电源过压保护电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LED驱动电源过压保护电路,包括输入电路、输出电路以及主控IC,输出电路与主控IC的电压输出端口连接,还包括一二极管D5及一稳压二极管ZDl,所述二极管D5与稳压二极管ZDl串接,串接的二极管D5与稳压二极管ZDl跨接于输入电路与主控IC的电流检测端口。作为优选,所述输入电路通过滤波电路与串接的二极管D5、稳压二极管ZDl连接。 所述滤波电路由一二极管D6构成。作为优选,所述主控IC的电流检测端口还连接有电阻R2,所述电阻R2与电阻R3 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2与主控IC的电流检测端口的连接处通过电容 C4接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采用光耦器件,来实现过压保护功能,既节省了成本,又减小了体积,更不会存在安规问题,因此,具有成本低、体积小、结构简单的优点。

图1为现有技术的LED驱动电源过压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LED驱动电源过压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一种LED驱动电源过压保护电路,包括输入电路、输出电路主控IC U3、一二极管D5以及一稳压二极管ZD1。所述输入电路为变压器Tl的次级线圈。所述输出电路由电阻R1、场效应管Q1、二极管D2、电容C5、电阻R4、变压器T2的初级线圈构成,电容C5与电阻R4并联后与电阻R1、场效应管Q1、二级管D2串联,变压器T2的初级线圈的一端与电容C5、电阻R4连接,变压器T2的另一端与场效应管Ql连接。输出电路与主控IC U3的电压输出端口“2”连接,具体为输出电路的电阻Rl与主控IC U3的电压输出端口“2”连接。所述二极管D5与稳压二极管ZDl串接,串接的二极管 D5与稳压二极管ZDl跨接于输入电路与主控IC U3的电流检测端口 “3”。所述输入电路通过滤波电路与串接的二极管D5、稳压二极管ZDl连接。所述滤波电路由一二极管D6构成。所述主控IC U3的电流检测端口 “3”还连接有电阻R2,所述电阻R2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2与主控IC U3的电流检测端口 “3”的连接处通过电容C4接地。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还与场效应管Ql连接。本实施例的过压保护过程如下由于变压器Tl的次级线圈绕组(VCC绕组)与变压器T2的初级线圈绕组(输出绕组)的相位相同,两绕组的电压与其两绕组的匝数比成正比,如果输出电压过高,VCC的电压同样也会升高。即当VCC电源升高到稳压二极管ZDl的钳位电压时,稳压二极管ZDl反向击穿导通,VCC电压直接加到电阻R2和电阻R3,主控IC U3的电流检测端口 “3”电压大于某电压值时(例如1.8V),主控IC U3停止输出工作,从而实现过压保护功能。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
的一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LED驱动电源过压保护电路,包括输入电路、输出电路以及主控IC,输出电路与主控 IC的电压输出端口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二极管D5及一稳压二极管ZDl,所述二极管 D5与稳压二极管ZDl串接,串接的二极管D5与稳压二极管ZDl跨接于输入电路与主控IC 的电流检测端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驱动电源过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电路通过滤波电路与串接的二极管D5、稳压二极管ZDl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驱动电源过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电路由一二极管D6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驱动电源过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IC的电流检测端口还连接有电阻R2,所述电阻R2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驱动电源过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电阻R2与主控IC的电流检测端口的连接处通过电容C4接地。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LED驱动电源过压保护电路,包括输入电路、输出电路以及主控IC,输出电路与主控IC的电压输出端口连接,还包括一二极管D5及一稳压二极管ZD1,所述二极管D5与稳压二极管ZD1串接,串接的二极管D5与稳压二极管ZD1跨接于输入电路与主控IC的电流检测端口。本实用新型具有成本低、体积小、结构简单的优点。
文档编号H02H3/20GK202004427SQ20112002876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7日
发明者杨建东 申请人:新宝电机(东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