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端子的绕线管和电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66843阅读:5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端子的绕线管和电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于电动机的带端子的绕线管和设有该带端子的绕线管的电动机。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的步进电动机设有固定在旋转轴上的驱动用磁铁、与驱动用磁铁的外周面相对置的极齿、以及配置于极齿外周侧的驱动用线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在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步进电动机中,通过将导线卷绕到由绝缘材料构成的绕线管上而形成驱动用线圈。该步进电动机中所使用的绕线管,如图6所示的绕线管101那样,设有:形成为带凸缘的圆筒状的圆筒部101a、形成为扁平的长方体状的端子板101b、以及形成为四角柱状的两个端子101c。端子板IOlb形成为从构成圆筒部IOla轴向的一端的凸缘部IOld的外周端朝向与轴向垂直相交的方向(图6的上方)竖立。另外,端子板IOlb被形成为相比凸缘部IOld朝向轴向的外侧(图6的纸面内侧)突出。当将图6中的端子板IOlb的上表面设为端子板IOlb的上表面时,端子IOlc被形成为从端子板IOlb的上表面朝向与圆筒部IOla的轴向垂直相交的方向竖立。一般是按照以下的顺序将导线102卷绕到绕线管101上。即,首先将导线102的一端侧卷绕并固定在一个端子IOlc上。之后,将导线102卷绕在圆筒部IOla的外周面上。然后,将导线102的另一端侧卷绕并固定在另一个端子IOlc上,并将用于固定部分之后的导线102切断。通过以上的顺序将导线102卷绕到绕线管101上。另外,一般情况下,向绕线管101卷绕导线102的作业是使用绕线机自动地进行。另外,在图6中,省略了被卷绕并固定在端子IOlc上的导线102的两端侧的图示。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报、特开2008-263691号

发明内容
近年来,在小型步进电动机的市场上,对于步进电动机的进一步小型化的要求变高。为了将步进电动机在轴向上小型化,本申请发明人认为将图6所示现有的绕线管101如图7所示那样缩短圆筒部IOla与端子IOlc在轴向上的距离LlO是有效的,并对此进行了研究。但是,本申请发明人发现:当简单地缩短圆筒部IOla与端子IOlc在轴向上的距离LlO时,存在发生下述那样的不良情况的危险,即,在向绕线管101卷绕导线102时导线102卡在端子IOlc的端面上的不良情况。具体而言,假如使用图6进行说明,则在如图7所示那样缩短了圆筒部IOla与端子IOlc在轴向上的距离LlO的情况下,存在发生下述那样的不良情况的危险,即,在向圆筒部IOla卷绕导线102时导线102例如卡在一个端子IOlc的顶端面(图6的上端面)上这样的不良情况。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卷绕有导线的卷绕部与端子之间的距离短,也能够防止卷绕导线时导线卡在端子上的带端子的绕线管。另外,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设有该带端子的绕线管的电动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带端子的绕线管的特征在于,具备:卷绕部,其呈筒状且外周侧卷绕有导线;端子板,其形成于卷绕部的轴向的一端侧;以及多个端子,其从端子板朝向与卷绕部的轴向大致垂直相交的方向突出;在端子的顶端形成有相对于卷绕部的轴向倾斜的倾斜面,倾斜面以向卷绕部卷绕导线时与端子的顶端发生接触的导线仅朝向卷绕部滑落的方式倾斜。在本发明的带端子的绕线管中,在端子的顶端形成有相对于卷绕部的轴向倾斜的倾斜面,并且,该倾斜面以向卷绕部卷绕导线时与端子的顶端发生接触的导线仅朝向卷绕部滑落的方式倾斜。即,在本发明中,在端子的顶端形成有以向卷绕部卷绕导线时与端子的顶端发生接触的导线仅朝向卷绕部滑落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但是,并未形成有以向卷绕部卷绕导线时与端子的顶端发生接触的导线朝向卷绕部侧的相反侧滑落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因此,端子与卷绕部之间的距离变短,即使在向卷绕部卷绕导线时导线与端子的顶端发生接触,导线也容易朝向卷绕部滑落。因此,在本发明中,即使卷绕部与端子之间的距离短,也能够防止卷绕导线时导线卡在端子上。另外,本发明的“倾斜面”中并不包含下述那样的微小的凸面(convexsurface),即,在端子通过树脂成形而形成的情况下,在树脂成形用的金属模加工过程中,在端子的顶端边缘必然形成的微小的凸面(例如曲率半径为0.05_ 0.1mm左右的凸面)。S卩,在端子的顶端形成有当端子通过树脂成形而形成时在金属模加工过程中必然形成于端子的顶端边缘的微小的凸面,并且,该凸面以向卷绕部卷绕导线时与该凸面发生接触的导线朝向卷绕部侧的相反侧滑落的方式倾斜的情况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在本发明中,倾斜面例如以随着朝向卷绕部的轴向的另一端侧而靠近卷绕部的方式倾斜。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端子的顶端仅由倾斜面构成。在这些情况下,端子能够形成为与端子的突出方向垂直相交的剖面形状呈多角形或圆形,一般来说,能够形成为与端子的突出方向垂直相交的剖面形状实质上为四角形。在如上述那样端子的顶端仅由倾斜面构成的情况下,当向卷绕部卷绕导线时导线与端子的顶端发生接触时,导线必定与倾斜面接触。因此,即使在向卷绕部卷绕导线时导线与端子的顶端发生接触,导线也更容易沿着倾斜面朝向卷绕部滑落。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卷绕导线时导线卡在端子上。具体而言,优选倾斜面的倾斜角度相对于卷绕部的轴向设定为45°以下的角度。在本发明中,倾斜面例如被形成为平面状。另外,在本发明中,倾斜面也可以形成为曲面状。在这些情况下,在向卷绕部卷绕导线时与倾斜面发生接触的导线容易沿着倾斜面滑动,其结果是,与倾斜面发生接触的导线更容易朝向卷绕部滑落。另外,与倾斜面被形成为曲面状的情况相比较,在倾斜面被形成为平面状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形成倾斜面。在本发明中,优选端子由树脂形成。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能够与一般由树脂形成的卷绕部和端子板呈一体地形成端子。因此,端子的形成变得容易。具体而言,能够利用树脂并通过一体成形而形成卷绕部、凸缘部、端子板以及多个端子,其中,上述凸缘部形成于卷绕部的轴向的两端且呈圆环状,上述端子板形成于该卷绕部的上述轴向的一端侧,上述多个端子从端子板突出。
在本发明中,优选端子的卷绕部侧的侧面与端子板的卷绕部侧的侧面之间的间隔设定为端子在上述卷绕部的轴向上的尺寸的一半以下,另外,优选端子板相对于端子朝向上述卷绕部的轴向两侧突出的尺寸之和设定为上述端子在上述卷绕部的轴向上的尺寸以下。另外,优选端子的相对于卷绕部侧为相反侧的侧面与端子板的相对于卷绕部侧为相反侧的侧面之间的间隔设定为端子在上述卷绕部的轴向上的尺寸的一半以下。在本发明中,即使在向卷绕部卷绕导线时导线与端子的顶端发生接触,导线也朝向卷绕部滑落,因此,即使缩短端子与卷绕部之间的距离,或者,即使缩小端子板在上述卷绕部的轴向上的尺寸,也能够防止卷绕导线时导线卡在端子上。在本发明中,优选在端子板上形成有端子板侧倾斜面,其中,上述端子板侧倾斜面以向卷绕部卷绕导线时与端子板发生接触的导线仅朝向卷绕部滑落的方式倾斜。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即使在向卷绕部卷绕导线时导线与端子板发生接触,导线也容易朝向卷绕部滑落。因此,能够防止卷绕导线时导线卡在端子板上。在本发明中,优选端子板具有配置于卷绕部侧的第一侧面和配置有端子的底端的第二侧面,端子板侧倾斜面形成于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的边界处,并且,端子板侧倾斜面以随着朝向卷绕部的轴向的另一端侧而靠近卷绕部的方式相对于卷绕部的轴向倾斜。在向卷绕部卷绕导线时,导线最容易与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边界发生接触。因此,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防止卷绕导线时导线卡在端子板上。该情况下,优选构成为端子板侧倾斜面与第二侧面的界线位于相比端子的卷绕部侧的侧面更靠近卷绕部侧的相反侧的位置上。在本发明中,优选端子板具有配置于卷绕部侧的第一侧面和配置有端子的底端的第二侧面,第二侧面由端子板侧倾斜面构成,并且第二侧面以随着朝向卷绕部的轴向的另一端侧而靠近卷绕部的方式相对于卷绕部的轴向倾斜。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当卷绕导线时导线与第二侧面发生接触时,导线必定与端子板侧倾斜面接触。因此,即使卷绕导线时导线与第二侧面发生接触,导线也更容易沿着作为端子板侧倾斜面的第二侧面朝向卷绕部滑落。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卷绕导线时导线卡在端子板上。在本发明中,优选端子板具有配置于卷绕部侧且呈平面状的第一侧面,端子具有配置于卷绕部侧且呈平面状的第三侧面,并且,第一侧面和第三侧面配置在同一平面上。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与第三侧面相比第一侧面更加偏向卷绕部侧的相反侧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在轴向上将带端子的绕线管小型化。另外,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防止卷绕导线时导线卡在端子板上。本发明的带端子的绕线管能够使用于具备驱动用线圈和驱动用磁铁的电动机中,其中,上述驱动用线圈是将导线卷绕到卷绕部上而形成的,上述驱动用磁铁配置于带端子的绕线管的内周侧。在该电动机中,即使卷绕部与端子之间的距离短,也能够防止卷绕导线时导线卡在端子上。因此,能够在防止卷绕导线时导线卡在端子上的同时在轴向上将电动机小型化。(发明效果)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即使卷绕导线的卷绕部与端子之间的距离短,也能够防止卷绕导线时导线卡在端子上。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动机的局部剖视图。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绕线管的图,㈧为立体图,⑶为侧视图。图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端子的形状的侧视图。图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端子的形状的图,㈧为立体图,(B)为俯视图,(C)为侧视图。图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端子板的形状的立体图。图6是用于说明现有技术涉及的绕线管的构成及其问题点的图,(A)为立体图,(B)为主视图(其中,导线102是本申请发明人为了说明而追加的假想图)。图7是用于说明由本申请发明人进行研究的例子所涉及的绕线管的构成及其问题点的侧视图。(符号说明)I 电动机3 驱动用磁铁15 驱动用线圈16 绕线管(带端子的绕线管)16a卷绕部16b端子板16c 端子16g倾斜面16f上侧面(第二侧面、端子板侧倾斜面)16h前侧面(第三侧面)16 j前侧面(第一侧面)16r、16s、16t、16u倾斜面(端子板侧倾斜面)X 卷绕部的轴向Xl 卷绕部的轴向的另一端侧X2 卷绕部的轴向的一端侧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电动机的整体构成)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动机I的局部剖视图。本方式的电动机I是所谓的PM (Permanent magnet、永磁)型步进电动机。该电动机I具备转子4、定子6以及框架7,其中,转子4具有旋转轴2和驱动用磁铁3,定子6具有在驱动用磁铁3的径向外侧对置配置的极齿5,框架7在旋转轴2的输出侧安装于定子6上。另外,电动机I具备轴承8、轴承9以及板簧10,其中,轴承8支承旋转轴2的输出侧的端部,轴承9支承旋转轴2的反输出侧(输出侧的相反侧)的端部,板簧10作为施力部件对旋转轴2施加朝向输出侧的力。旋转轴2由丝杠2a和轴部2b构成,其中,丝杠2a形成旋转轴2的输出侧部分,轴部2b形成旋转轴2的反输出侧部分且呈细长的圆柱状。丝杠2a的外周面上形成有阳螺纹,并且,丝杠2a与螺母部件11卡合。驱动用磁铁3是永久磁铁,并且形成为大致圆筒状。该驱动用磁铁3被固定在配置于定子6内部的旋转轴2的轴部2b的外周面上。驱动用磁铁3的外周面沿着圆周方向交替地被磁化成N极和S极。定子6设有第一定子部组12和第二定子部组13,第一定子部组12与第二定子部组13被配置成在轴向上重叠。第一定子部组12设有外定子磁芯14、绕线管16、内定子磁芯17以及壳体18,其中,绕线管16是卷绕驱动用线圈15的带端子的绕线管,内定子磁芯17与外定子磁芯14将绕线管16夹在中间。第二定子部组13与第一定子部组12同样地设有外定子磁芯14、作为卷绕有驱动用线圈15的带端子的绕线管的绕线管16、内定子磁芯17以及壳体18。绕线管16整体形成为带凸缘的大致圆筒状。绕线管16的外周面上卷绕有导线,通过将导线呈大致圆筒状地卷绕在绕线管16的外周面上而形成驱动用线圈15。在绕线管16的内周侧,以沿着圆周方向邻接的方式配置有多个极齿5,在极齿5的内周侧配置有驱动用磁铁3,其中,上述多个极齿5分别形成在外定子磁芯14和内定子磁芯17上。关于绕线管16的详细构成之后进行叙述。壳体18将外定子磁芯14、驱动用线圈15、绕线管16以及内定子磁芯17的外周侧覆盖。该壳体18例如以与外定子磁芯14的外周边缘相连的方式与外定子磁芯14呈一体地形成。轴承8固定在由金属薄板形成的框架7的侧面部7a上。轴承9固定在定子6的反输出侧。板簧10安装在定子6的反输出侧。在板簧10的中心部上形成有弹簧部10a,该弹簧部IOa与旋转轴2的反输出端相抵接而对旋转轴2施加朝向输出侧的力。(绕线管的构成)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绕线管16的图,(A)为立体图,⑶为侧视图。绕线管16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形成。另外,绕线管16具备卷绕部16a、端子板16b、以及从端子板16b突出的两个端子16c,其中,卷绕部16a的外周侧卷绕有构成驱动用线圈15的导线,端子板16b形成于卷绕部16a的中心轴CL方向(轴向)上的卷绕部16a的一端侧。卷绕部16a、端子板16b以及端子16c呈一体地形成,并且,卷绕部16a、端子板16b以及端子16c均由树脂一体形成。另外,本方式的绕线管16通过利用金属模的树脂成形而形成。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相互垂直相交的三个方向分别设为X方向、Y方向以及Z方向,并且,将X方向设为“前后方向”,将Y方向设为“左右方向”,将Z方向设为“上下方向”。另外,将Xl方向侧设为“前侧”,将X2方向侧设为“后侧”,将Z I方向侧设为“上侧”,将Z2方向侧设为“下侧”。进而,将由X方向和Y方向形成的平面设为“XY平面”,将由Y方向和Z方向形成的平面设为“YZ平面”,将由Z方向和X方向形成的平面设为“ZX平面”。在本方式中,卷绕部16a的中心轴CL方向(轴向)与前后方向一致。卷绕部16a被形成为在前后方向的两端设有圆环状的凸缘部16d、16e的带凸缘的圆筒状,其中,上述前后方向为卷绕部16a的中心轴CL的轴向。端子板16b被形成为前后方向上扁平的长方体状。另外,端子板16b的左右方向的宽度比上下方向的宽度宽。该端子板16b被形成为从构成卷绕部16a的后端部的凸缘部16e的上端侧朝向上方竖立。该情况下,既可以构成为作为端子板16b的卷绕部16a侧的侧面的前侧面16j与凸缘部16e的卷绕部16a侧的侧面为同一面(参照图2(B)),也可以形成为使端子板16b的前侧面16 j从比凸缘部16e的卷绕部16a侧的侧面稍微后退的位置处竖立(参照图1)。另外,端子板16b形成为相比卷绕部16a的后端面(也就是凸缘部16e的后面)朝向后侧突出,但是,为了不使端子板16b在中心轴CL的轴向上的尺寸变大,而将端子板16b的后侧面161相对于端子16c的突出量尽可能小地进行设定。即,将端子16c的后侧面16i与端子板16b的后侧面161之间的间隔设定为端子16c在中心轴CL的轴向上的尺寸的一半以下,另外,将端子板16b相对于端子16c朝向中心轴CL的轴向两侧突出的尺寸之和设定为端子16c在上述轴向上的尺寸以下。端子板16b的前后两侧面与YZ平面大致平行,端子板16b的左右两侧面与ZX平面大致平行,端子板16b的上下两侧面与XY平面大致平行。端子16c实质上形成为四角柱状。另外,两个端子16c被形成为以在左右方向上相隔规定间隔的状态从端子板16b的上侧面16f朝向上侧竖立,端子16c的下端(底端)连接在端子板16b的上侧面16f上。S卩,两个端子16c被配置为相互大致平行,且从上侧面16f朝向上方突出。端子16c的前后两侧面(中心轴CL方向的两侧面)与YZ平面大致平行,端子16c的左右两侧面与ZX平面大致平行。另一方面,构成端子16c的顶端的上侧面形成为相对于前后方向(也就是卷绕部16a的轴向)倾斜的倾斜面16g。即,在端子16c的顶端形成有相对于前后方向且向卷绕部16a侧倾斜的一个倾斜面16g,并且,端子16c的顶端上并未形成有与中心轴CL方向平行的平坦面,而仅由倾斜面16g构成。S卩,在端子16c的顶端上,从端子16c的后侧面16i朝向端子16c的前侧面16h而形成有倾斜面16g。倾斜面16g被形成为平面状。另外,倾斜面16g随着朝向形成有卷绕部16a的前侧而向下倾斜。即,倾斜面16g以随着朝向前侧而靠近卷绕部16a的方式倾斜。倾斜面16g相对于前后方向的倾斜角度Θ为45°以下。例如,倾斜角度Θ为30°左右。也可以使倾斜面16g的倾斜角度Θ大于45° ,但是,在将自端子16c的后侧面16i至前侧面16h为止形成为倾斜面16g的情况下,会导致端子16c从端子板16b突出的长度变得非常长,或者,导致卷绕并固定导线的一端侧的端子16c部分变得非常短,因此,倾斜面16g的倾斜角度Θ优选为45°以下。端子16c的前侧面16h配置于相比端子板16b的前侧面16j更靠后侧的位置上。具体而言,端子板16b的卷绕部16a侧侧面即前侧面16j与端子16c的卷绕部16a侧侧面即前侧面16h之间在前后方向(中心轴CL方向)上的距离L(参照图2(B))被设定为端子16c在中心轴CL的轴向上的尺寸的一半以下。另外,端子16c的后侧面16i配置于相比端子板16b的后侧面161更靠前侧的位置上,端子16c的左右方向的外侧面配置于相比端子板16b的左右侧面更靠左右方向内侧的位置上。另外,端子板16b的前侧面16j与凸缘部16e的前面配置在同一平面上。在两个端子16c中的一个端子16c上卷绕有构成驱动用线圈15的导线的一端侧,在另一个端子16c上卷绕有导线的另一端侧。导线的两端侧卷绕在端子16c的下端侧。例如,导线的两端侧从端子16c的下端卷绕至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导线的中间部分卷绕在卷绕部16a的凸缘部16d与凸缘部16e之间。如上所述,本方式的绕线管16通过利用金属模的树脂成形而形成,从而在倾斜面16g与前侧面16h的边界处和端子16c的左右方向的外侧面与倾斜面16g的边界处,形成有在树脂成形用的金属模加工过程中必然形成的微小的凸面(convex surface)(例如曲率半径为O. 05mm O.1mm左右的凸面)。另一方面,倾斜面16g与后侧面16i的边界配置于金属模的分型面上,从而在倾斜面16g与后侧面16i的边界处未形成有在树脂成形用的金属模加工过程中必然形成的微小的凸面。另外,在电动机I中,如图1所示,在端子板16b上固定有用于向驱动用线圈15供给电流的柔性印刷电路板等的电路板21。端子16c插通在形成于电路板21上的贯通孔中。卷绕在端子16c的下端侧的导线的两端侧与形成于电路板21上的馈电用图形分别通过焊锡22而被电连接。(导线的卷绕顺序)在以上那样构成的电动机I中,以绕线管16固定在绕线机的旋转轴上的状态将导线卷绕到绕线管16上。具体而言,首先,在固定有绕线管16的绕线机的旋转轴停止的状态下,将导线的一端侧卷绕并固定在一个端子16c上。然后,使绕线机的旋转轴进行旋转而使绕线管16旋转,从而将导线卷绕在卷绕部16a的凸缘部16d与凸缘部16e之间。然后,将导线的另一端侧卷绕并固定在另一个端子16c上,并将用于固定部分之后的导线切断,从而完成向绕线管16卷绕导线的作业。(本方式的主要效果)如以上所说明,在本方式中,在端子16c的顶端形成有随着从端子16c的后侧(后侧面16i)朝向前侧(前侧面16h)而向下倾斜的倾斜面16g,并且,端子16c的顶端仅由该倾斜面16g构成。即,在本方式中,在端子16c的顶端形成有随着朝向作为卷绕部16a侧的前侧而向下倾斜的倾斜面16g,但是,并未形成有随着朝向后侧而向下倾斜的倾斜面。因此,绕线管16在前后方向上被薄型化,从而能够缩短卷绕部16a与端子16c之间在前后方向(中心轴CL方向)上的距离(更加具体的是卷绕部16a的卷绕有导线的部分与端子16c在前后方向上的距离)L(参照图2(B)),其结果是,即使在向卷绕部16a卷绕导线时导线与端子16c的顶端发生接触,导线也沿着倾斜面16g滑动,从而变得容易朝向卷绕部16a滑落。因此,在本方式中,即使将绕线管16薄型化,也能够防止卷绕导线时导线卡在端子16c上。(端子的变形例)图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端子16c的形状的侧视图。图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端子16c的形状的图,(A)为立体图,(B)为俯视图,(C)为侧视图。在上述方式中,倾斜面16g被形成为平面状。除此之外,例如如图3(A)所示,倾斜面16g也可以形成为曲面状。具体而言,倾斜面16g也可以形成为凸面状。在倾斜面16g被形成为曲面状的情况下,倾斜面16g也随着朝向前侧而向下倾斜。另外,与倾斜面16g被形成为曲面状时相比较,在倾斜面16g被形成为平面状时,能够容易地形成倾斜面16g。在上述方式中,端子16c的顶端仅由相对于前后方向倾斜的倾斜面16g构成。除此之外例如,只要在向卷绕部16a卷绕导线时导线的位置不会偏离至端子16c的中心轴CL方向上的后半侧,则如图3(B)所示,也可以将端子16c顶端的后侧形成为与XY平面大致平行的平行面16k,并由相对于前后方向倾斜的倾斜面16g构成端子16c顶端的前侧。该情况下,倾斜面16g构成端子16c的上侧面的前侧部分,平行面16k构成端子16c的上侧面的后侧部分,其中,上述上侧面构成端子16c的顶端。另外,该情况下,优选预先将平行面16k在中心轴CL方向上的长度设为端子16c在中心轴CL方向上的宽度的约1/3以下。另外,在端子16c的顶端仅由倾斜面16g构成的情况下,当向卷绕部16a卷绕导线时导线与端子16c的顶端发生接触时,导线必定与倾斜面16g接触。因此,与端子16c的顶端由平行面16k和倾斜面16g构成的情况相比较,在端子16c的顶端仅由倾斜面16g构成的情况下,能够更加靠近卷绕部16a而配置端子16c,另外,即使在向卷绕部16a卷绕导线时导线与端子16c的顶端发生接触,导线也更容易沿着倾斜面16g朝向卷绕部16a滑落。另外,倾斜面16g也可以由倾斜角度不同的多个倾斜面构成。例如如图3(C)所示,也可以由两个随着朝向前侧而向下倾斜并且倾斜角度互不相同的第一倾斜面16m和第二倾斜面16η构成倾斜面16g。该情况下,第一倾斜面16m既可以形成为平面状,也可以形成为曲面状。另外,第二倾斜面16η既可以形成为平面状,也可以形成为曲面状。另外,如图4所示,倾斜面16g也可以由三个倾斜面16p、16q、16q构成,其中,该三个倾斜面16p、16q、16q是通过 对与上述方式的倾斜面16g同样地形成的倾斜面的左右两端侧进行倒角而形成。该情况下,在从上侧观察时的形状呈等腰三角形的平面状的倾斜面16p的左右两侧分别配置有倾斜面16q。倾斜面16p随着朝向前侧而向下倾斜,倾斜面16q随着朝向左右方向的外侧而向下倾斜。在该情况下,端子16c的顶端也未形成有随着朝向后侧而向下倾斜的倾斜面,因此,即使在向卷绕部16a卷绕导线时导线与端子16c的顶端发生接触,导线也容易朝向卷绕部16a滑落。另外,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由通过对与上述方式的倾斜面16g同样地形成的倾斜面后端侧的左右两端侧进行倒角而形成的三个倾斜面16p、16q、16q构成倾斜面16g,但是,也可以由通过对与上述方式的倾斜面16g同样地形成的倾斜面前端侧的左右两端侧进行倒角而形成的三个倾斜面构成倾斜面16g。如图2 图4所示,只要倾斜面16g以向卷绕部16a卷绕导线时与端子16c的顶端发生接触的导线仅朝向卷绕部16a滑落的方式倾斜,则即使将绕线管16薄型化,也就是通过使端子板16b在中心轴CL方向上的厚度变薄而将端子16c以靠近卷绕部16a的状态配置,也能够得到能够防止卷绕导线时导线卡在端子16c上这样的效果。(端子板的变形例)图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端子板16b的形状的立体图。在上述方式中,端子板16b的上侧面16f与前侧面16j以相互垂直相交的方式相连。除此之外,例如如图5(A)所示,也可以在端子板16b的上侧面16f与前侧面16j的边界处形成有随着朝向前方而向下倾斜的倾斜面16r。由于在向卷绕部16a卷绕导线时导线最容易与上侧面16f和前侧面16j之间的边界接触,因此,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防止卷绕导线时导线卡在端子板16b上。另外,能够有效地防止下述情况,即,在向卷绕部16a卷绕导线时,与端子16c的倾斜面16g接触并沿着倾斜面16g滑落的导线卡在端子板16b上的情况。该情况下,以倾斜面16r与上侧面16f的界线处于端子16c的前侧面16h的后侧的方式形成倾斜面16r。另外,该情况下,前侧面16j为配置于卷绕部16a侧的第一侧面,上侧面16f为配置有端子16c的底端的第二侧面。另外,倾斜面161■是以下述方式倾斜的端子板侧倾斜面,即,在向卷绕部16a卷绕导线时与端子板16b发生接触的导线仅朝向卷绕部16a滑落的方式。另外,如图5(B)所示,端子板16b的上侧面16f本身也可以形成为随着朝向前方而向下倾斜的倾斜面。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即使在卷绕导线时导线与端子板16b的上侧面16f发生接触,导线也沿着倾斜的上侧面16f滑动,从而变得容易朝向卷绕部16a滑落。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卷绕导线时导线卡在端子板16b上。另外,该情况下,前侧面16j为配置于卷绕部16a侧的第一侧面。另外,上侧面16f为配置有端子16c的底端的第二侧面,并且,是以向卷绕部16a卷绕导线时与端子板16b发生接触的导线仅朝向卷绕部16a滑落的方式倾斜的端子板侧倾斜面。另外,如图5(C)所示,也可以在端子板16b的上侧面16f与端子板16b的左右两侧面的边界处分别形成有随着朝向左右方向的外侧而向下倾斜的倾斜面16s。另外,如图5(D)所示,也可以在端子板16b的前侧面16j与端子板16b的左右两侧面的边界处分别形成有随着朝向左右方向的外侧而向后倾斜的倾斜面16t。该情况下,也优选以倾斜面16t与端子板16b的左右两侧面的界线分别处于端子16c的前侧面16h的后侧的方式形成倾斜面16t0在上述情况下,当向卷绕部16a卷绕导线时导线与端子板16b发生接触时,发生接触的导线也沿着倾斜面16s或倾斜面16t滑动,从而变得容易朝向卷绕部16a滑落。因此,能够防止卷绕导线时导线卡在端子板16b上。另外,在图5(C)所示的例子中,倾斜面16s是以向卷绕部16a卷绕导线时与端子板16b发生接触的导线仅朝向卷绕部16a滑落的方式倾斜的端子板侧倾斜面。另外,在图5(D)所示的例子中,倾斜面16t是以向卷绕部16a卷绕导线时与端子板16b发生接触的导线仅朝向卷绕部16a滑落的方式倾斜的端子板侧倾斜面。在上述方式中,端子16c的前侧面16h配置于相比端子板16b的前侧面16j更靠后侧的位置上。除此之外,例如如图5(E)所示,也可以将端子16c的前端面16h与端子板16b的前侧面16j形成于同一平面上。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与前侧面16h配置于相比前侧面16j更靠后侧的位置上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在前后方向上将绕线管16小型化。另外,能够有效地防止向卷绕部16a卷绕导线时导线卡在端子板16b上。另外,该情况下,前侧面16j为配置于卷绕部16a侧的第一侧面,前侧面16h为配置于卷绕部16a侧的第三侧面。另外,在前侧面16h和前侧面16j形成于同一平面上的情况下,如图5(F)所示,也可以在上侧面16f与前侧面16j的边界且端子板16b的左右方向的外侧形成有随着朝向前方而向下倾斜的倾斜面16u。该情况下,当向卷绕部16a卷绕导线时导线与端子板16b发生接触时,发生接触的导线沿着倾斜面16u滑动,从而变得容易朝向卷绕部16a滑落。另外,该情况下,倾斜面16u是以向卷绕部16a卷绕导线时与端子板16b发生接触的导线仅朝向卷绕部16a滑落的方式倾斜的端子板侧倾斜面。在上述方式中,端子板16b的上侧面16f和前侧面16j被形成为平面状。除此之夕卜,例如上侧面16f和/或前侧面16j既可以形成为曲面状,也可以形成波面状。(其他实施方式)上述方式是本发明的适宜方式的一例,但是并不限于此,能够在不改变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实施。在上述方式中,端子16c与卷绕部16a及端子板16b呈一体地形成。除此之外,例如端子16c也可以与卷绕部16a及端子板16b分开形成并固定在端子板16b上。另外,该情况下,端子16c既可以由树脂形成,也可以由金属形成。另外,与端子16c与卷绕部16a及端子板16b分开形成的情况相比较,在端子16c与卷绕部16a及端子板16b呈一体地形成的情况下,端子16c的形成变得容易。另外,例如在端子16c由金属形成并且通过切削加工等而形成的情况下,存在下述那样的危险,即,在倾斜面16g上产生毛刺,从而使得向卷绕部16a卷绕导线时与端子16c的顶端发生接触的导线难以滑动。相对于此,在端子16c通过树脂成形而形成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在倾斜面16g上产生毛刺,从而能够消除上述问题。另外,在端子16c通过树脂成形而形成的情况下,由于导线容易沿着倾斜面16g滑动,因此,能够防止导线的损伤或断线。另外,在上述方式中,端子16c实质上被形成为与端子的突出方向垂直相交的剖面形状呈四角形的四角柱状,但是,也可以使用其他的多角形或圆柱形的端子16c。在这些情况下,也预先在端子16c的顶端设置倾斜面16g,由此,即使在向卷绕部16a卷绕导线时导线与端子16c的顶端发生接触,也能够使导线沿着倾斜面16g朝向卷绕部16a滑落。在上述方式中,在绕线管16上形成有两个端子16c,但是,也可以在绕线管16上形成有三个以上的端子16c。另外,在上述方式中,两个端子16c相互大致平行,但是,两个端子16c也可以不平行。在上述方式中,卷绕部16a被形成为具有圆环状的凸缘部16d、16e的带凸缘的圆筒状。除此之外,例如卷绕部16a也可以形成为带凸缘的四角筒状或六角筒状等的多角筒状。另外,凸缘部16d、16e也可以形成为四角环状或六角环状等的多角环状。在上述方式中,端子板16b被形成为扁平的长方体状,但是,端子板16b也可以形成为扁平的长方体状以外的其他形状。例如,端子板16b也可以形成为如日本特开2004-147426号公报中公开的端子板那样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具有凹凸。在上述方式中,在倾斜面16g与后侧面16i的边界处未形成有在树脂成形用的金属模加工过程中必然形成的微小的凸面。除此之外例如,也可以在倾斜面16g与后侧面16i的边界处形成有在树脂成形用的金属模加工过程中必然形成的微小的凸面。此时的凸面被形成为在向卷绕部16a卷绕导线时与该凸面发生接触的导线朝向后侧(也就是卷绕部16a侧的相反侧)滑落,但是,该凸面并不包含在本发明的“倾斜面”中。即,在倾斜面16g与后侧面16i的边界处形成有在树脂成形用的金属模加工过程中必然形成的微小的凸面的情况,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在上述方式中,转子4设有一个驱动用磁铁3,但是,转子4所设有的驱动用磁铁3的数量也可以是两个以上。另外,在上述方式中,定子6由第一定子部组12和第二定子部组13构成,但是,定子6既可以由一个定子部组构成,也可以由三个以上的定子部组构成。另外,在上述方式中,电动机I为步进电动机,但是,本发明的带端子的绕线管也能够适用于步进电动机以外的其他电动机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带端子的绕线管,其特征在于,具备: 卷绕部,其呈筒状且外周侧卷绕有导线; 端子板,其形成于所述卷绕部的轴向的一端侧;以及 多个端子,其从所述端子板朝向与所述卷绕部的轴向大致垂直相交的方向突出; 在所述端子的顶端形成有相对于所述卷绕部的轴向倾斜的倾斜面, 所述倾斜面以向所述卷绕部卷绕所述导线时与所述端子的顶端发生接触的所述导线仅朝向所述卷绕部滑落的方式倾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端子的绕线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面以随着朝向所述卷绕部的轴向的另一端侧而靠近所述卷绕部的方式倾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端子的绕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的顶端仅由所述倾斜面构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端子的绕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被形成为平面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端子的绕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的倾斜角度相对于所述卷绕部的轴向为45°以下的角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端子的绕线管,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卷绕部的轴向的两端形成有圆环状的凸缘部, 所述端子板被形成为在所述轴向上扁平的长方体状, 所述端子板与所述凸缘部呈一体地形成并设置于所述凸缘部的外周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端子的绕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的与所述端子的突出方向垂直相交的剖面形状实质上为四角形。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端子的绕线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的相对于所述卷绕部侧为相反侧的侧面和所述端子板的相对于所述卷绕部侧为相反侧的侧面之间的间隔,被设定为所述端子在所述轴向上的尺寸的一半以下。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端子的绕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被形成为曲面状。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端子的绕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的倾斜角度相对于所述卷绕部的轴向为45°以下的角度。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端子的绕线管,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卷绕部的轴向的两端形成有圆环状的凸缘部, 所述端子板被形成为在所述轴向上扁平的长方体状, 所述端子板与所述凸缘部呈一体地形成并设置于所述凸缘部的外周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带端子的绕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的与所述端子的突出方向垂直相交的剖面形状为多角形和圆形中的任意一种形状。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带端子的绕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的与所述端子的突出方向垂直相交的剖面形状实质上为四角形。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带端子的绕线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的相对于所述卷绕部侧为相反侧的侧面和所述端子板的相对于所述卷绕部侧为相反侧的侧面之间的间隔,被设定为所述端子在所述卷绕部的轴向上的尺寸的一半以下。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带端子的绕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的所述卷绕部侧的侧面与所述端子板的所述卷绕部侧的侧面之间的间隔,被设定为所述端子在所述卷绕部的轴向上的尺寸的一半以下。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带端子的绕线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板相对于所述端子朝向所述卷绕部的轴向的两侧突出的尺寸之和,被设定为所述端子在所述卷绕部的轴向上的尺寸以下。
17.如权利要求1 16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端子的绕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由树脂形成。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带端子的绕线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卷绕部、凸缘部、端子板以及多个端子利用树脂并通过一体成形而形成,其中, 所述凸缘部形成于所述卷绕部的轴向的两端且呈圆环状, 所述端子板形成于所述卷绕部的所述轴向的一端侧, 所述多个端子从所述端子板突出。
19.如权利要求1 16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端子的绕线管,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端子板上形成有端子板侧倾斜面,其中,所述端子板侧倾斜面以向所述卷绕部卷绕所述导线时与所述端子板发生接触的所述导线仅朝向所述卷绕部滑落的方式倾斜。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带端子的绕线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板具有配置于所述卷绕部侧的第一侧面和配置有所述端子的底端的第二侧面, 所述端子板侧倾斜面形成于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的边界处,并且,所述端子板侧倾斜面以随着朝向所述卷绕部的轴向的另一端侧而靠近所述卷绕部的方式相对于所述卷绕部的轴向倾斜。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带端子的绕线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板侧倾斜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的界线位于相比所述端子的所述卷绕部侧的侧面更靠近所述卷绕部侧的相反侧的位置上。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带端子的绕线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板具有配置于所述卷绕部侧的第一侧面和配置有所述端子的底端的第二侧面, 所述第二侧面由所述端子板侧倾斜面构成,并且,所述第二侧面以随着朝向所述卷绕部的轴向的另一端侧而靠近所述卷绕部的方式相对于所述卷绕部的轴向倾斜。
23.如权利要求1 15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端子的绕线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板具有配置于所述卷绕部侧且呈平面状的第一侧面, 所述端子具有配置于所述卷绕部侧且呈平面状的第三侧面, 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配置在同一平面上。
24.一种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 16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端子的绕线管, 将所述导线卷绕到所述卷绕部上而形成的驱动用线圈,以及 配置于所述带端子的绕线管的内周侧的驱动用磁铁。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板上形成有端子板侧倾斜面,其中,所述端子板侧倾斜面以向所述卷绕部卷绕所述导线时与所述端子板发生接触的所述导线仅朝向所述卷绕部滑落的方式倾斜。
26.—种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带端子的绕线管,将导线卷绕到卷绕部上而形成的驱动用线圈,以及配置于所述带端子的绕线管的内周侧的驱动用磁铁; 所述带端子的绕线管具有: 所述卷绕部,其呈筒状且外周侧卷绕有所述导线, 端子板,其形成于所述卷绕部的轴向的一端侧,以及 多个端子,其从所述端子板朝向与所述卷绕部的轴向大致垂直相交的方向突出;所述带端子的绕线管的所述卷绕部、凸缘部、端子板以及多个端子利用树脂并通过一体成形而形成,其中,所述凸缘部形成于所述卷绕部的轴向的两端且呈圆环状,所述端子板形成于所述卷绕部的所述轴向的一端侧,所述多个端子从所述端子板突出; 在所述端子的顶端形成有相对于所述卷绕部的轴向倾斜的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以向所述卷绕部卷绕所述导线时与所述端子的顶端发生接触的所述导线仅朝向所述卷绕部滑落的方式倾斜。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板上形成有端子板侧倾斜面,其中,所述端子板侧倾斜面以向所述卷绕部卷绕所述导线时与所述端子板 发生接触的所述导线仅朝向所述卷绕部滑落的方式倾斜。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的带端子的绕线管,即使卷绕有导线的卷绕部与端子之间的距离短,也能够防止卷绕导线时导线卡在端子上;该带端子的绕线管(16)具备卷绕部(16a),其呈筒状且外周侧卷绕有导线,端子板(16b),其形成于卷绕部(16a)的轴向的一端侧,以及多个端子(16c),其从端子板(16b)朝向与卷绕部(16a)的轴向大致垂直相交的方向突出;在端子(16c)的顶端形成有相对于卷绕部(16a)的轴向倾斜的倾斜面(16g),倾斜面(16g)以向卷绕部(16a)卷绕导线时与端子(16c)的顶端发生接触的导线仅朝向卷绕部(16a)滑落的方式倾斜。
文档编号H02K15/00GK103078450SQ20121039611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5日
发明者上松郁夫 申请人: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