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充电并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72058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蓄电池充电并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蓄电池充电用装置,尤其是能实现蓄电池之间串并联转换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动车等设备是将多块蓄电池串联在一起进行充电,使用一段时间后因个别蓄电池存储电量下降而导致整组蓄电池无法充满,或者存在过充鼓包等损坏蓄电池的现 象。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克服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的蓄电池充电并联装置。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措施ー种蓄电池充电并联装置,包括充电座、至少ニ个蓄电池,还包括至少ニ个继电器,第一蓄电池正极与第一继电器一转换触点连接后与正极常闭触点相连接,第一蓄电池负极与第一继电器另ー转换触点连接后与负极常闭触点相连接;第二蓄电池正极与第二继电器一转换触点连接后与正极常闭触点相连接,第二蓄电池负极与第二继电器另ー转换触点连接后与负极常闭触点相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负极常闭触点与所述第二继电器正极常闭触点相连接,第一继电器正极常开触点与第二继电器正极常开触点相连接,第一继电器负极常开触点与和第二继电器负极常开触点相连接;第ー继电器线圈与第二继电器线圈并联连接在充电座的正负极之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继电器触点间的连接,实现蓄电池工作时串联而充电时并联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

图I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详述。如图所示,ー种蓄电池充电并联装置,包括充电座I、至少ニ个蓄电池2、3,还包括至少ニ个继电器4、5,第一蓄电池2正极与第一继电器4 一转换触点连接后与正极常闭触点6相连接,第一蓄电池2负极与第一继电器4另ー转换触点连接后与负极常闭触点8相连接;第二蓄电池3正极与第二继电器5 —转换触点连接后与正极常闭触点10相连接,第ニ蓄电池3负极与第二继电器5另ー转换触点连接后与负极常闭触点12相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负极常闭触点8与所述第二继电器正极常闭触点10相连接,第一继电器正极常开触点7与第二继电器正极常开触点11相连接,第一继电器负极常开触点9与和第二继电器负极常开触点13相连接;第一继电器线圈4与第二继电器线圈5并联连接在充电座I的正负极之间。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以两组蓄电池为例,当蓄电池不充电正常工作时,通过第一继电器负极常闭触点8与第二继电器正极常闭触点10的连接实现了蓄电池之间的串联连接,第一继电器正极常开触点7与第二继电器负极常闭触点12共同组成蓄电池组的输出端14。当蓄电池充电时,第一继电器与第二继电器的正负极常开触点分别闭合,因为第一继电器的正极常开触点7与第二继电器的正极常开触点11相连接,第一继电器的负极常开触点9与第二继电器的负极常开触点13相连接,从而实现了蓄电池之间的并联连接,防止了蓄电池无法充满或过充现象。从而大大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维护成本并可减少环境污染。本实用新型根据需要在蓄电池与继电器连接之间安装有保险丝,在电路中还安装有LED指示灯及限流电阻。本实用新型同样可以实现ニ个以上蓄电池同时充电时的并联转 换,电路根据蓄电池的个数配以同样数量的继电器个数,电路连接原理与两个蓄电池连接原理相同,第一继电器正极常开触点与最后ー个继电器负极常闭触点共同组成蓄电池组的输出端,给用电设备供电。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以上具体实施方式
,凡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1 一种蓄电池充电并联装置,包括充电座、至少二个蓄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二个继电器,第一蓄电池正极与第一继电器正极常闭触点相连接,第一蓄电池负极与第一继电器负极常闭触点相连接;第二蓄电池正极与第二继电器正极常闭触点相连接,第二蓄电池负极与第二继电器负极常闭触点相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负极常闭触点与所述第二继电器正极常闭触点相连接,第一继电器正极常开触点与第二继电器正极常开触点相连接,第一继电器负极常开触点与和第二继电器负极常开触点相连接;第一继电器线圈与第二继电器线圈并联连接在充电座的正负极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电池充电并联装置,包括充电座、至少二个蓄电池,还包括至少二个继电器,第一蓄电池正极与第一继电器正极常闭触点相连接,第一蓄电池负极与第一继电器负极常闭触点相连接;第二蓄电池正极与第二继电器正极常闭触点相连接,第二蓄电池负极与第二继电器负极常闭触点相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负极常闭触点与所述第二继电器正极常闭触点相连接,第一继电器正极常开触点与第二继电器正极常开触点相连接,第一继电器负极常开触点与和第二继电器负极常开触点相连接;第一继电器线圈与第二继电器线圈并联连接在充电座的正负极之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继电器触点间的连接,实现蓄电池工作时串联而充电时并联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
文档编号H02J7/00GK202405839SQ20122004129
公开日2012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7日
发明者支新忠 申请人:支新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