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源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76539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能源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能源转化输出的能源机。
背景技术
目前的动力机,主要是把热能、化学能等变为机械能,在转变过程中会伴随着废弃物的排放,而且这些能量的来源基本上是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长时间的大规模使用,将造成这些能源的枯竭。在使用这些能源时,随着废气、废物的排放,使得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不断地恶化,如酸雨、河流污染、地质酸化等。另外,这些动力机存在转化效率低、费用较高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能源转化输出的能源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能源机,包括固定底座,安装于固定底座上的主动力装置、副动力装置、主发电机、副发电机和飞轮装置,所述飞轮装置包括安装于主动力装置和主发电机之间的第一飞轮和动力转接盘,以及安装于主发电机与副动力装置之间的第三飞轮;所述主动力装置、第一飞轮、动力转接盘、主发电机、第三飞轮之间通过传动轴和传动带依次传动连接,所述动力转接盘与主发电机安装于同一传动轴;所述副发电机分别与副动力装置、第三飞轮传动连接,所述副动力装置与第三飞轮传动连接;所述主发电机分别与主动力装置和副动力装置电连接,主动力装置与外部电源电连接;当主动力装置通电后,主动力装置驱动第一飞轮转动,第一飞轮带动动力转接盘、主发电机和第三飞轮运动,同时,副动力装置给予第三飞轮转动方向的动力,第三飞轮和副动力装置同时带动副发电机运动。其中,所述能源机还包括变速箱,所述变速箱安装于主动力装置和第一飞轮之间,所述主动力装置、变速箱、第一飞轮依次传动连接。其中,所述主动力装置包括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所述副动力装置包括第三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分别与变速箱传动连接。其中,所述变速箱设有六至八道变速装置。进一步地,所述变速箱设有七道变速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飞轮的重量小于第三飞轮的重量。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飞轮的重量为110至120公斤;所述第三飞轮的重量为130至140公斤;所述动力转接盘的重量为30至40公斤。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飞轮的重量为115公斤;所述第三飞轮的重量为135公斤;所述动力转接盘的重量为35公斤。其中,所述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的额度功率相同;第一电动机的额定功率大于第三电动机的额定功率。进ー步地,所述第一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为15千瓦,第三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为10千瓦;所述主发电机的功率为50千瓦,副发电机的功率为30千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能源机操作方便,当能源机各组件的运动稳定后,飞轮的运动受到惯性离心力的影响,节省了动カ机构的动力,节约了能源;而且,能源机使用时无污染、适用范围广泛、没有环境限制。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能源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另一角度示意图。11一第一电动机,12—第二电动机,13 一第二电动机,21—王发电机,22—副发电机, 31—第一飞轮,32一动カ转接盘,33—第二飞轮,4 ー变速箱,5—固定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进ー步的说明。如图I和图2所示,一种能源机,包括固定底座5,安装于固定底座5上的主动カ装置、副动カ装置、主发电机21、副发电机22和飞轮装置,所述飞轮装置包括安装于主动力装置和主发电机21之间的第一飞轮31和动カ转接盘32,以及安装于主发电机21与副动カ装置之间的第三飞轮33 ;所述主动力装置、第一飞轮31、动カ转接盘32、主发电机21、第三飞轮33之间通过传动轴和传动带依次传动连接,所述动カ转接盘32与主发电机21安装于同一传动轴;所述副发电机22分别与副动カ装置、第三飞轮33传动连接,所述副动力装置与第三飞轮33传动连接;所述主发电机21分别与主动カ装置和副动カ装置电连接,主动カ装置与外部电源电连接;当主动カ装置通电后,主动カ装置驱动第一飞轮31转动,第一飞轮31带动动カ转接盘32、主发电机21和第三飞轮33运动,同吋,副动カ装置给予第三飞轮33转动方向的动力,第三飞轮33和副动カ装置同时带动副发电机22运动。其中,所述能源机还包括变速箱4,所述变速箱4安装于主动力装置和第一飞轮31之间,所述主动力装置、变速箱4、第一飞轮31依次传动连接。其中,所述主动力装置包括第一电动机11和第二电动机12,所述副动力装置包括第三电动机13 ;所述第一电动机11和第二电动机12分别与变速箱4传动连接。其中,所述变速箱4设有六至八道变速装置。进ー步地,所述变速箱4设有七道变速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飞轮31的重量小于第三飞轮33的重量,所述动カ转接盘32的重量小于第一飞轮31的重量。进ー步地,所述第一飞轮31的重量为110至120公斤;所述第三飞轮33的重量为130至140公斤。[0033]更进一歩地,所述第一飞轮31的最佳重量为115公斤;所述第三飞轮33的最佳重量为135公斤,所述动カ转接盘32的最佳重量为35公斤。主发电机21左右都设有飞轮,保证了运动的平衡,減少了摩擦力;飞轮的转动稳定后,惯性离心カ与动カ机构提供的动カ共同维持飞轮的转速,节省了动カ机构的动力。其中,所述第一电动机11和第二电动机12的额度功率相同;第一电动机11的额定功率大于第三电动机13的额定功率。进ー步地,所述第一电动机11的额定功率为15千瓦,第三电动机13的额定功率为10千瓦;所述主发电机21的功率为50千瓦,副发电机22的功率为30千瓦。能源机工作时,先给第一电动机11和第二电动机12通电,第一电动机11和第二电动机12通过变速箱4变速,同时带动第一飞轮31转动,第一飞轮31带动动力转接盘32、 主发电机21、第三飞轮33运动,第三飞轮33带动副发电机22运动;由于第三电动机13与 主发电机21电连接,通电后第三电动机13与动カ转接盘32同时带动第三飞轮33运动,且通电后第三电动机13与第三飞轮33同时带动副发电机22运动。当能源机的主发电机21的电压达到380V、电流达到50A、转速稳定在1500转/分钟时,断开电源,同时关闭第一电动机11或第二电动机12,能源机经过O. 5秒的切換,飞轮在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下转动,带动主发电机21运动,以此保证了整个能源机的运动。本实用新型的能源机操作方便,当能源机各组件的运动稳定后,飞轮的运动受到惯性离心力的影响,节省了动カ机构的动力,节约了能源;而且,能源机使用时无污染、适用范围广泛、没有环境限制。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能源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座,安装于固定底座上的主动力装置、副动力装置、主发电机、副发电机和飞轮装置,所述飞轮装置包括安装于主动力装置和主发电机之间的第一飞轮和动力转接盘,以及安装于主发电机与副动力装置之间的第三飞轮;所述主动力装置、第一飞轮、动力转接盘、主发电机、第三飞轮之间通过传动轴和传动带依次传动连接,所述动力转接盘与主发电机安装于同一传动轴;所述副发电机分别与副动力装置、第三飞轮传动连接,所述副动力装置与第三飞轮传动连接;所述主发电机分别与主动力装置和副动力装置电连接,主动力装置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当主动力装置通电后,主动力装置驱动第一飞轮转动,第一飞轮带动动力转接盘、主发电机和第三飞轮运动,同时,副动力装置给予第三飞轮转动方向的动力,第三飞轮和副动力装置同时带动副发电机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能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源机还包括变速箱,所述变速箱安装于主动力装置和第一飞轮之间,所述主动力装置、变速箱、第一飞轮依次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力装置包括第一电动机和第 二电动机,所述副动力装置包括第三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分别与变速箱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设有六至八道变速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能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设有七道变速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能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飞轮的重量小于第三飞轮的重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能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飞轮的重量为110至120公斤;所述第三飞轮的重量为130至140公斤;所述动力转接盘的重量为30至40公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飞轮的重量为115公斤;所述第三飞轮的重量为135公斤;所述动力转接盘的重量为35公斤。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的额度功率相同;第一电动机的额定功率大于第三电动机的额定功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能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为15千瓦,第三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为10千瓦;所述主发电机的功率为50千瓦,副发电机的功率为30千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能源转化输出的能源机,包括主动力装置、副动力装置、主发电机、副发电机和飞轮装置,所述飞轮装置包括安装于主动力装置和主发电机之间的第一飞轮和动力转接盘,以及安装于主发电机与副动力装置之间的第三飞轮;所述主动力装置、第一飞轮、动力转接盘、主发电机、第三飞轮之间通过传动轴和传动带依次传动连接,所述动力转接盘与主发电机安装于同一传动轴;所述副发电机分别与副动力装置、第三飞轮传动连接,所述副动力装置与第三飞轮传动连接;所述主发电机分别与主动力装置和副动力装置电连接,主动力装置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节约能源,无污染,适用范围广泛。
文档编号H02K53/00GK202652044SQ20122015578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3日
发明者王心范, 彭钊源 申请人:王心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