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电机冷却水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78257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驱动电机冷却水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驱动电机,具体的说是ー种驱动电机的冷却水套。
背景技术
现代电机受电磁负荷、布置空间的限制,普遍具有能量密度高,体积小,转速高,发热量大的特点。作为纯电动汽车核心技术之ー的驱动电机不仅要具有大的起动转矩,还要有宽广的恒功率速度范围(即较高的弱磁能力),并且在电机的转速范围内具有较高的效率。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在负载较大或者持续爬坡时等エ况下运行吋,电机将产生大量的
热量。如果电机内部的热量不能及时被周围冷媒带出,则会缩短电机的寿命,降低运行效率,甚至导致永磁材料因过热而出现不可逆的退磁,而目前最通用的冷却水套仅为简单的螺旋式水套(參见图I ),其换热面积有限,降温效果仍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ー种结构简单、换热效果好,加工制造成本低,可有效降低电机重量,节能降耗的驱动电机的冷却水套。技术方案包括设于壳体上的壳体水路及水路进口和水路出口,所述壳体两侧装有端盖,所述壳体水路有多条,沿壳体轴向平行布置,所述两侧端盖上均开有多个可将相邻两条壳体水路连通的导流弯槽,所述两侧端盖上的导流弯槽对应错列布置。所述壳体水路的截面为圆形、圆角矩形或扇形。通过两侧端盖的导流弯槽,将相邻的两根壳体水路连通,所述两侧端盖上的导流弯槽的错列布置是指假使A、B、C三根平行的壳体水路上,一侧端盖上的导流弯槽将A与B连通,则另ー侧端盖上的导流弯槽则将B与C连通,这种连接方式,可将若干个壳体水路全部连通,并在壳体上形成连续的“S”水路,这样可大大的增加水套的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有利于降低水路内的流阻。并且这种结构更方便冷却水路的进ロ及出口的位置布置,可根据具体需要将冷却水路的进、出口布置在同一侧的端盖上,或者也可以分别布置在两侧端盖上,便于安装。由于增加了冷却水路的换热面积,也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电机的重量,減少设备或车辆的负载。

图I是本实用新型冷却水套展开示意图;图2是电机壳体截面示意图;图3是电机前端盖内侧面示意图;图4是电机后端盖内侧面示意图;图5是电机壳体和前后端该装配示意图;图6是水路截面为圆角矩形的壳体径向截面;图7是水路截面为扇形的壳体径向断面;[0014]图8是水路截面为圆形的壳体径向断面;图9为现有电机冷却水套的展开示意图。其中,I 一壳体、2 —前端盖、3 —后端盖、4 一水路进ロ、5 —水路出口、6 —壳体水
路、7 —导流弯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作进ー步解释说明參照图I 一 8,电机由壳体I及前端 盖2和后端盖3组成,所述壳体I上设有多条沿壳体I轴向平行布置壳体水路6,所述前端盖2和后端盖3上开有多个可将相邻两条壳体水路6连通的导流弯槽7,所述前端盖2上的导流弯槽7与后端盖上的导流弯槽7错列布置。所述壳体I上还设有水路进ロ 4和水路出ロ 5,本实施例中水路进ロ 4和水路出ロ 5在壳体I的同一侧,根据需要也可以设置分别设置在两侧。工作原理,參见图1,冷却水由水路进ロ 4流入,经其中一条壳体水路6进入前端盖5中的ー个导流弯槽7,然后再经由与前一条壳体水路相邻的壳体水路6进入后端盖3中的ー个导流弯槽7,以此类推,最后流经最后一条壳体水路6再由水路出ロ 5排出,完成为电机冷却降温的过程。
权利要求1.一种驱动电机冷却水套,包括设于壳体上的壳体水路及水路进口和水路出口,所述壳体两侧装有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水路有多条,沿壳体轴向平行布置,所述两侧端盖上均开有多个可将相邻两条壳体水路连通的导流弯槽,所述两侧端盖上的导流弯槽对应错列布置。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驱动电机冷却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水路的截面为圆形、圆角矩形或扇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驱动电机冷却水套,解决了现有驱动电机冷却水套其换热面积有限,降温效果仍有待提高的问题。技术方案包括设于壳体上的壳体水路及水路进口和水路出口,所述壳体两侧装有端盖,所述壳体水路有多条,沿壳体轴向平行布置,所述两侧端盖上均开有多个可将相邻两条壳体水路连通的导流弯槽,所述两侧端盖上的导流弯槽对应错列布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换热效果好,加工制造成本低,可有效降低电机重量,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文档编号H02K5/20GK202586603SQ20122020212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8日
发明者章国光, 夏青松, 郭军朝, 邓丽梅, 史建鹏 申请人:东风汽车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