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81694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机,更加详细地说涉及电动机中的馈电线等各种配线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在电动机中,在沿电动机轴 线方向延伸的筒状电动机壳体的内侧固定有筒状的定子,在该定子的内侧以能够旋转的方式配置有具备旋转轴的转子。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这种电动机的构成。专利文献I的定子具备定子铁心和卷绕在该定子铁心上的驱动线圈。在定子的电动机轴线方向的一端侧配置有用于向驱动线圈供电的配线基板。另外,在旋转轴的反输出侧的轴端部上设有检测旋转轴的转速或角度位置等的编码器(encoder)。编码器具备传感器用磁铁,其安装在旋转轴的轴端部上;磁传感器,其与传感器用磁铁相接近而配置;传感器基板,其搭载磁传感器;传感器盖,其将传感器用磁铁、磁传感器以及传感器基板覆盖。专利文献I :日本公报、特开2009-290915号

实用新型内容在专利文献I中,在电动机壳体上形成有用于使馈电线穿过的插通孔,并将穿过该插通孔的馈电线引入到配线基板并连接在配线基板上。在电动机壳体的外周面上安装有将插通孔从外侧进行覆盖的盖部件。馈电线穿过盖部件与电动机壳体之间的间隙并与电动机壳体平行地被引出。但是,在这样的构成中,虽然能够将馈电线沿着电动机壳体的外周面朝向确定的方向引出,但是,由于并未将馈电部件相对于电动机壳体加以固定,因此,存在馈电线发生偏移的危险。因此,无法有效地进行馈电线的设置操作以及与此相对应的连接操作。另外,在专利文献I的图1(a)中,编码器的传感器输出线穿过形成于传感器盖上的孔而被引出至外部,但是,由于被引出至电动机外部的传感器输出线未被固定,因此,存在传感器输出线发生摆动从而无法有效地进行连接操作的危险。进而,该传感器输出线朝向与上述馈电线不同的方向延伸而未被一起捆扎。因此,存在无法有效地进行多根配线的处理的危险。鉴于以上问题点,本实用新型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从电动机引出至外部的馈电线或输出线等配线在电动机壳体外部以不会发生位置不正的方式简单地加以固定的结构。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机设有具备转子和定子的电动机主体部,收容该电动机主体部的电动机壳体,以及安装在上述电动机主体部上的检测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电动机壳体具备朝向其外周侧突出的配线固定部,向设置在上述电动机主体部上的驱动线圈供电的馈电线和从上述检测器引出的输出线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配线,通过固定部件而被固定在该配线固定部上。[0010]在本实用新型中,例如,上述馈电线和上述输出线这两种配线通过上述固定部件被固定在上述配线固定部上。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形成有朝向电动机壳体的外周侧突出的配线固定部,并将向设置在电动机主体部上的驱动线圈供电的馈电线、或者从检测器引出的输出线通过固定部件固定在该配线固定部上。根据该构成,能够容易地固定引出至电动机壳体外部的配线。另外,由于是使用固定部件来固定配线,因此,能够抑制配线的位置不正和配线被拔出。此外,由于能够将向电动机主体部供电的馈电线和检测器的输出线一起进行固定,因此,能够将这些配线以相互不会发生位置不正的方式加以固定。因此,配线的处理及其连接操作容易。在本实用新型中,上述固定部件具有收缩性,通过上述固定部件的收缩力或收缩变形而将上述馈电线和上述输出线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配线紧固在上述配线固定部上。根据该构成,相比仅进行捆扎时能够更加牢固地进行固定,因此,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配线的位置不正。·作为这样的固定部件,能够使用通过其弹性收缩力或热收缩变形而将上述馈电线和上述输出线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配线紧固在上述配线固定部上的部件。具体地说,能够使用将热收缩性原料形成为筒状的热收缩管。另外,上述固定部件例如由以聚烯烃、含氟聚合物以及热塑性弹性体的至少任意一种作为主原料的树脂原料形成。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上述馈电线和上述输出线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配线通过具有弹性的粘接部件被粘接在上述配线固定部上。根据该构成,能够通过粘接而更加牢固地固定配线。另外,由于能够通过粘接部件临时固定,因此,固定操作容易,并能够正确地固定配线。进而,即使配线被拉伸,由于粘接部件能够进行伸缩,因此,粘接部分也难以剥落,从而配线不易发生偏移。另外,由于通过固定部件进行紧固时粘接部件弹性变形,因此,能够更加牢固地固定配线。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上述配线固定部具备将其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覆盖的包覆部件,并且,该包覆部件具有弹性,并沿着上述配线固定部的被该包覆部件覆盖的部分而配置上述馈电线和上述输出线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配线。根据该构成,能够防止配线被制造配线固定部时形成于配线固定部的边缘部分上的毛刺损伤。另外,在配线固定部由金属制成时,利用树脂等的包覆部件将其表面覆盖,由此使配线的粘接强度提高。在本实用新型中,上述包覆部件例如由以聚烯烃、含氟聚合物以及热塑性弹性体的至少任意一种为主原料的树脂原料形成。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在上述配线固定部的固定有上述馈电线和上述输出线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配线的部分上形成有缩颈部。该情况下,例如上述馈电线和上述输出线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配线,通过卷绕在上述缩颈部位置上的捆扎带而被捆扎。根据该构成,由于通过在缩颈部处利用捆扎带将配线加以捆扎等能够牢固地进行固定,因此,能够更加有效地防止配线的位置不正。在本实用新型中,能够采用如下那样的构成,S卩,上述配线固定部具备形成有内侧面和外侧面的板状部分,并且,沿着上述内侧面配置上述馈电线,同时,沿着上述外侧面配置上述输出线,上述固定部件将上述馈电线和上述输出线这两种配线固定在上述板状部分上,其中,上述内侧面与上述电动机壳体的外周面相对,上述外侧面朝向该内侧面的相反侦U。根据该构成,能够容易地沿着配线固定部而配置馈电线和输出线,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固定。另外,能够通过板状部分将馈电线和输出线分开而整齐地进行固定。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上述配线固定部具备将上述板状部分的上述内侧面和上述外侧面覆盖的包覆部件。根据该构成,能够防止配线被制造配线固定部时形成于配线固定部的边缘部分上的毛刺损伤。另外,在配线固定部由金属制成时,利用树脂等的包覆部件将其表面覆盖,由此使配线的粘接强度提高。另外,该情况下,优选上述馈电线和上述输出线通过具有弹性的粘接部件被粘接在上述包覆部件上,另外,优选上述板状部分、上述包覆部件、上述馈电线以及上述输出线通过从外周侧卷绕的捆扎带而被捆扎。进而,优选上述固定部件形成为具有收缩性的筒状,通过上述固定部件的收缩力或收缩变形而从外周侧将上述馈电线、上述输出线以及上述捆扎带紧固在上述板状部分上,另外,优选上述馈电线和上述输出线通过具有弹性的粘接部件被粘接在上述固定部件的内周面上。根据该构成,能够更加有效地防止配线的位 置不正。在本实用新型中,例如上述配线固定部具备突出板部和固定板部,其中,上述突出板部朝向上述电动机壳体的径向外侧突出,上述固定板部从上述突出板部的前端起与上述电动机壳体的外周面平行地延伸。在本实用新型中,能够采用如下那样的构成,S卩,上述电动机壳体具备筒状外壳和轴承保持架,上述配线固定部从上述轴承保持架的外周边缘突出,其中,上述筒状外壳沿电动机轴线方向延伸,上述轴承保持架安装在该筒状外壳的一端侧,并保持将上述转子的旋转轴旋转自如地加以支承的轴承。根据该构成,能够容易地形成配线固定部。该情况下,优选上述馈电线被连接在配置于上述筒状外壳内的基板上,并且,在上述筒状外壳的一端和上述轴承保持架的与该一端相对的部分之间的间隙中安装有衬套,上述馈电线从上述基板朝向上述衬套侧被引出,并穿过形成于上述衬套上的贯通孔,从而被引出至上述电动机壳体的外部。根据该构成,由于能够在将馈电线从电动机壳体引出的位置处通过衬套对馈电线加以保持,因此,即使在与配线固定部不同的位置上也能够保持馈电线,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谋求防止馈电线脱落和抑制馈电线的位置不正。在本实用新型中,能够采用如下那样的构成,S卩,电动机还设有用于使上述转子的旋转停止的制动器,并且,向该制动器的配线与上述馈电线和上述输出线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配线一起通过上述固定部件被固定在上述配线固定部上。根据该构成,能够将制动器的配线与馈电线和输出线一起以相互不会发生位置不正的方式加以固定。在本实用新型中,例如上述配线固定部具备与上述电动机壳体的外周面相对的内侧面和朝向该内侧面的相反侧的外侧面,并且上述配线固定部通过从上述外侧面朝向上述内侧面进行冲切的压力加工而形成。(实用新型效果)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容易地进行引出至电动机壳体外部的配线的固定。另外,由于是使用固定部件来固定配线,因此,能够抑制配线的位置不正。

图I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动机的外观的说明图,在此,图1(a)是电动机的侧视图,图1(b)是从反输出侧观察电动机的后视图。图2是图I的电动机的纵剖面图。图3是从反输出侧观察筒状外壳的后视图。图4是从反输出侧观察第一轴承保持架的后视图。图5是表示从电动机壳体引出的配线的固定结构的说明图,在此,图5(a)是配线固定部的俯视图,图5(b)是配线固定部的侧视图,图5 (c)是表示将配线固定在配线固定部上的状态的俯视图,图5(d)是表示将配线固定在配线固定部上的状态的剖面图。(符号说明)I 电动机 IA 电动机主体部10 电动机壳体11 筒状外壳Ila 圆筒部Ilb 连接板部12 第一轴承保持架12a 端板部12b 轴承保持部13 第二轴承保持架13a 端板部13b 外侧筒部13c 轴承保持部13d 内侧筒部13e 圆环状板部14 编码器盖14a 圆形底部14b 圆筒部15 切口部16 衬套16a 贯通孔17 配线固定部17a 突出板部17b 固定板部(板状部分)17c 内侧面17d 外侧面17e 缩颈部18 突出板部19 接地线20 定子21 定子铁心[0067]22绝缘部件23驱动线圈24配线基板25馈电线26连接器30转子31旋转轴31a大径部分·[0075]31b第一中径部分31c第一小径部分31d最小径部分3 Ie第二中径部分31f第二小径部分32驱动用磁铁41第一轴承42第二轴承50编码器(检测器)51传感器用磁铁52磁敏元件53传感器基板54基板架54a环状凸缘部54b外侧筒部54c环状底板部54d内侧筒部55磁铁保持部56传感器输出线57切口部58衬套58a贯通孔59连接器60固定部件61包覆部件62粘接部件63捆扎带D宽度尺寸dl外径尺寸d2外径尺寸L电动机轴线[0106]LI 反输出侧L2 输出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电动机轴线方向的一侧设为“反输出侧(旋转轴突出侧的相反侧)”进行说明,将电动机轴线方向的另一侧设为“输出侧(旋转轴突出侧)”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所参照的附图中,以“L”表示电动机轴线,以“LI”表示电动机轴线方向的一侧(反输出侧),以“L2”表示电动机轴线方向的另一侧(输出侧)。(整体构成)图1(a)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动机的侧视图,图1(b)是从反输出侧观察电动机的后视图。另外,图2是电动机的纵剖面图。本例的电动机I是输出转矩较大的永磁型同步电动机。电动机I具备电动机壳体10 ;电动机主体部1A,其形成于电动机壳体10的内侧;编码器50,其配置于电动机主体部IA的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一侧LI上。电动机主体部IA具备筒状的定子20和以能够旋转的方式配置在定子20内侧的转子30。编码器50检测转子30的转速或角度位置。(电动机壳体)电动机壳体10具备筒状外壳11,其开口朝向电动机轴线L方向;第一轴承保持架12,其配置在筒状外壳11的反输出侧LI ;第二轴承保持架13,其配置在筒状外壳11的输出侧L2。筒状外壳11的两端呈被第一轴承保持架12和第二轴承保持架13大致覆盖的结构。在电动机壳体10的反输出侧LI的端部上,以将第一轴承保持架12覆盖的方式安装有呈有底筒状的编码器盖14,编码器50收容在该编码器盖14的内侧。图3是从反输出侧LI观察筒状外壳11的后视图,图4是从反输出侧LI观察第一轴承保持架12的后视图。筒状外壳11和第一轴承保持架12由铁系金属制成。如图2所示,筒状外壳11具备圆筒部Ila和从圆筒部Ila的反输出侧LI的端部朝向径向内侧弯曲的连接板部lib。如图3所示,除了与后述的切口部15相同的角度位置之外,连接板部Ilb形成于圆筒部Ila的整个圆周上。如图2、图4所示,第一轴承保持架12具备圆环状的端板部12a和轴承保持部12b,其中,上述圆环状的端板部12a从反输出侧LI与筒状外壳11的连接板部Ilb重叠并被螺钉固定,上述轴承保持部12b形成于端板部12a的中央部分。另外,连接板部Ilb和端板部12a上形成有螺钉固定用的螺纹孔,但是,在图3、4中对于连接板部Ilb和端板部12a的螺纹孔均省略了图示。轴承保持部12b从端板部12a的内周侧边缘部分朝向输出侧L2呈圆筒状地延伸,其前端朝向径向内侧弯曲,并在其中央处形成有圆形开口。轴承保持部12b的内周侧保持有由球轴承构成的第一轴承41的活圈。在圆筒部Ila的反输出侧L I端部的圆周方向上的一部分上形成有朝向输出侧L2切开的切口部15。通过该切口部15,在筒状外壳11的反输出侧LI的端部和第一轴承保持架12的与该端部相对的部分(端板部12a外周边缘上的与切口部15为同一角度位置的部分)之间形成间隙,在该间隙中安装有衬套(bush) 16。衬套16上形成有贯通孔16a。向后述定子20供电的馈电线25穿过该贯通孔16a,并以被衬套16保持的状态被引出至电动机壳体10的外部。如图2、图4所示,在端板部12a的外周边缘上的与筒状外壳11的切口部15相对的部分上形成有配线固定部17。配线固定部17具备突出板部17a和固定板部17b (板状部分),其中,上述突出板部17a从端板部12a的外周边缘部分起朝向径向外侧仅突出规定尺寸,上述固定板部17b从突出板部17a的前端朝向输出侧L2弯曲并与圆筒部Ila的外周面平行地延伸。在本方式中,突出板部17a和固定板部17b形成为其厚度与端板部12a相同并且具有固定宽度的板状,配线固定部17作为整体呈将固定宽度的直线状的板状片弯曲成L字状的形状。固定板部17b与圆筒部Ila的外周面之间空出有与衬套16的贯通孔16a相连的间隙。在第一轴承保持架12上的沿圆周方向与配线固定部17相邻的位置上也形成有突出板部18,从与该突出板部18在圆周方向上重叠的位置引出接地线19 (参照图1(b))。 第二轴承保持架13由铝系金属或镁系金属等导热系数高于筒状外壳11所使用的铁系金属的金属材料形成,并被形成为其厚度比筒状外壳11和第一轴承保持架12厚。第二轴承保持架13具备端板部13a,其从电动机轴线L方向观察的轮廓形状呈大致四角形;外侧筒部13b,其从该端板部13a的径向外侧部分朝向反输出侧LI突出;轴承保持部13c,其形成于端板部13a的中央部分。轴承保持部13c具备内侧筒部13d和圆环状板部13e,其中,上述内侧筒部13d从端板部13a的内周侧边缘部分朝向反输出侧LI呈圆筒状地延伸,上述圆环状板部13e从该内侧筒部13d的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中途位置朝向径向内侧突出。在内侧筒部13d的、相比圆环状板部13e处于反输出侧LI的部分上保持有由球轴承构成的第二轴承42的活圈。圆环状板部13e的中心处形成有圆形开口,转子30的旋转轴31从该圆形开口朝向输出侧L2突出。(定子)定子20具备环状的定子铁心21和驱动线圈23,并被固定在筒状外壳11的内侧,其中,上述环状的定子铁心21上等角度等间隔地设有朝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多个凸极,上述驱动线圈23通过绝缘部件22被卷绕在定子铁心21的各凸极上。驱动线圈23的绕线卷绕开始端和卷绕结束端的两个末端配置在定子铁心21的反输出侧LI的端部。定子铁心21的反输出侧LI的端部上配置有配线基板24,驱动线圈23的绕线末端连接在该配线基板24上。配线基板24上形成有配线连接用的端子和配线图形。另外,配线基板24上连接有经由该配线基板24向驱动线圈23的绕线等供电用的馈电线25。馈电线25是利用绝缘性包覆部件将铜线等的导电性金属线包覆后的柔性配线,并且如上所述,在穿过夹在筒状外壳11与第一轴承保持架12之间的间隙中的衬套16的贯通孔16a后被引出至电动机壳体10的外部。S卩,在本方式中,由于衬套16本身以相对于电动机壳体10稳定的状态被保持,并且馈电线25被保持在该衬套16中,因此,馈电线25经由衬套16以稳定的状态从电动机壳体10被引出。配线基板24的安装位置相比衬套16的安装位置处于输出侧L2。馈电线25在被从配线基板24的反输出侧LI的面朝向反输出侧LI举起并朝向衬套16倾斜地引出之后,朝向径向外侧穿过衬套16的贯通孔16a,从而被抽出至电动机壳体10的外部。馈电线25在伸出电动机壳体10的外部之后其方向转向输出侧L2,并穿过固定板部17b与圆筒部Ila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朝向输出侧L2延伸。在馈电线25的前端部分上连接有连接器26。因此,能够经由连接器26、馈电线25以及配线基板24而从外部向定子20的驱动线圈23供电。另外,在配线基板24与第一轴承保持架12的轴承保持部12b之间,存在涂敷在配线基板24的锡焊部上的未图示的绝缘性粘接剂层和插入该绝缘性粘接剂层中的未图示的绝缘隔片。因此,即使在由金属材料构成第一轴承保持架12时,第一轴承保持架12与配线基板24上的配线图形也不会发生短路。(转子)转子30具备沿电动机轴线L方向延伸的旋转轴31和固定在该旋转轴31的外周侧的驱动用磁铁32,并以能够旋转的状态配置在定子20的内侧。旋转轴31在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中途部分设有其外周侧安装有驱动用磁铁32的大径部分31a。大径部分31a的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尺寸大于驱动用磁铁32的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尺寸,大径部分3 1a的输出侧L2的一部分从驱动用磁铁32露出。旋转轴31的大径部分31a的反输出侧LI上设有直径小于大径部分31a的第一中径部分31b。另外,第一中径部分31b的反输出侧LI上设有直径小于第一中径部分31b的第一小径部分31c。在第一小径部分31c中的与第一中径部分31b相邻接的位置上安装有由球轴承构成的第一轴承41的紧圈。第一小径部分31c的反输出侧LI上设有直径比第一小径部分31c更小的最小径部分31d。最小径部分31d上固定有保持后述编码器50的传感器用磁铁51的磁铁保持部55。旋转轴31的大径部分31a的输出侧L2上设有直径小于大径部分31a的第二中径部分31e。另外,第二中径部分31e的输出侧L2上设有直径小于第二中径部分31e的第二小径部分31f。在第二中径部分31e中的与大径部分31a相邻接的位置上安装有由球轴承构成的第二轴承42的紧圈。(编码器)本方式中的作为检测器的编码器50设置在有底筒状的编码器盖14的内侧,其中,上述有底筒状的编码器盖14配置在电动机壳体10的反输出侧LI的端部。编码器50具备传感器用磁铁51,其通过磁铁保持部55被安装在旋转轴31的反输出侧LI的轴端部上所设置的最小径部分31d上;磁敏元件52,其与传感器用磁铁51相对而配置;传感器基板53,其搭载磁敏元件52。传感器基板53在其输出侧L2的面上安装有磁敏元件52(磁阻元件、霍尔元件等),在反输出侧LI的面上安装有半导体装置等的电子部件。在此,传感器基板53通过基板架54被保持在电动机壳体10的第一轴承保持架12上。基板架54具备环状凸缘部54a,其被螺钉固定在第一轴承保持架12的端板部12a上;外侧筒部54b,其从环状凸缘部54a的内周边缘朝向反输出侧LI突出;环状底板部54c,其从外侧筒部54b的前端部起朝向径向内侧弯曲;内侧筒部54d,其从环状底板部54c的内周边缘朝向输出侧L2突出,传感器基板53固定在环状底板部54c的反输出侧LI的面上。环状底板部54c的反输出侧LI的面上配置有未图示的绝缘隔片,传感器基板53隔着该绝缘隔片被螺钉固定在环状底板部54c上。基板架54由SPCE (深冲用冷轧碳素钢薄板及钢带)或SPCC(—般用冷轧碳素钢薄板及钢带)材料等的磁性金属形成。因此,基板架54作为覆盖传感器用磁铁51和磁敏元件52的电磁屏蔽部发挥作用。另外,由于在基板架54与传感器基板53之间插入有绝缘隔片,因此,能够防止基板架54与形成于传感器基板53上的配线图形发生短路。在传感器基板53上,连接有利用绝缘性包覆部件将用于收发传感器信号的信号线包覆后的柔性传感器输出线56。另外,作为传感器输出线56,也可以使用具备信号线和供电用导电线两者的输出线。覆盖编码器50的有底筒状的编码器盖14,具备圆形底部14a和从该圆形底部14a的周缘朝向输出侧L2延伸的圆筒部14b。在圆筒部14b的圆周方向的一部分上形成有切口部57。切口部57与上述切口部15以及配线固定部17位于圆周方向的同一角度方向。通过该切口部57,在编码器盖14与第一轴承保持架12之间形成间隙,在该间隙中插有衬套58。在衬套58上形成有贯通孔58a。传感器输出线56穿过该贯通孔58a,并以被衬套58保持的状态而被弓I出至电动机壳体10的外部。传感器输出线56在伸出电动机壳体10的外部之后朝向突出板部17a的前端倾斜地延伸,之后其方向转向输出侧L2并沿固定板部17b朝向输出侧L2延伸。传感器输出线56的前端连接有连接器59。(配线固定结构)图5是从电动机壳体10引出的配线的固定结构的说明图,图5(a)是配线固定部17的俯视图(从图4的箭头A方向观察的图),图5(b)是配线固定部17的侧视图,图5(c)是表示将配线固定在配线固定部17上的状态的俯视图,图5(d)是表示将配线固定在配线固定部17上的状态的剖面图。在本方式中,在配线固定部17的突出板部17a末端部的反输出侧LI上安装有衬套58,在突出板部17a末端部的输出侧L2上安装有衬套16。由此,馈电线25和传感器输出线56夹着突出板部17a朝向圆周方向的同一角度方向被引出。馈电线25和传感器输出线56在伸出电动机壳体10的外部之后夹着固定板部17b朝向输出侧L2延伸。更加详细地说,固定板部17b具备与圆筒部Ila的外周面相对的内侧面17c和朝向内侧面17c的相反侧(也就是外周侧)的外侧面17d,馈电线25沿着内侧面17c延伸,传感器输出线56沿着外侧面17d延伸。配线固定部17被形成为固定板部17b和突出板部17a的宽度尺寸D(参照图5(a))大于馈电线25的外径尺寸dl和传感器输出线56的外径尺寸d2(参照图5(d))。另夕卜,配线固定部17的靠近前端的位置上形成有宽度小于其他部分的缩颈部17e。馈电线25和传感器输出线56,通过固定部件60以包括该缩颈部17e在内的规定长度被固定在固定板部17b上。固定板部17b的表面整体被具有弹性的包覆部件61覆盖。在本方式中,作为包覆部件61使用热收缩部件。该热收缩部件是将以聚烯烃、含氟聚合物、热塑性弹性体的至少任意一种作为主原料的树脂原料形成为筒状的热收缩管,其被构成为加热时朝向径向内侧收缩。另外,该热收缩部件在收缩固化后的状态下具有弹性。通过将固定板部17b插入包覆部件61 (热收缩管)中并进行加热而使包覆部件61 (热收缩管)收缩固化,从而成为包覆部件61紧贴在固定板部17b表面上的状态。另外,作为包覆部件61而使用的热收缩部件,也可以是将以聚烯烃、含氟聚合物、热塑性弹性体以外的其他材料为主原料的树脂原料形成为筒状的热收缩管。在此,配线固定部17与第一轴承保持架12呈一体地形成。由于第一轴承保持架12是利用金属模冲切金属板并进行压力加工而形成的,因此,在冲切加工端面的边缘部分上形成有毛刺。在本方式中,将形成第一轴承保持架12时的冲切方向设定为不使毛刺朝向保持在轴承保持部12b内周侧的第一轴承41侧突出。因此,内侧面17c成为毛刺面,在内侧面17c的边缘部分形成有毛刺。包覆部件61被安装成将作为毛刺面的内侧面17c整体进行覆盖。馈电线25和传感器输出线56相对于固定板部17b的内侧面17c和外侧面17d通过粘接部件62进行粘接。作为粘接部件62,使用具有弹性的双面胶带、或者固化后能够形成具有弹性的粘接剂层的粘接剂等。在将内侧面17c和外侧面17d覆盖的包覆部件61的表面上涂敷或者粘贴粘接部件62,并将馈电线25和传感器输出线56粘接在包覆部件61上。在本方式中,固定部件60使用与作为包覆部件61而使用的部件呈同一构成的热 收缩部件、即使用将热收缩性树脂原料形成为筒状的热收缩管。将馈电线25和传感器输出线56固定在固定板部17b上的操作如下那样进行。首先,以将固定板部17b覆盖的方式安装包覆部件61,并在包覆后的固定板部17b的内侧面17c和外侧面17d上涂敷或粘贴粘接部件62。接着,将馈电线25沿着内侧面17c配置于粘接部件62上并进行粘接。同样地,将传感器输出线56沿着外侧面17d配置于粘接部件62上并进行粘接。接着,利用卷绕在缩颈部17e位置处的捆扎带63将这些整体地加以捆扎。接下来,在捆扎完成的馈电线25和传感器输出线56的露出于外周侧的表面上涂敷或粘贴粘接部件62。然后,在将这些整体穿过筒状的固定部件60,并以缩颈部17e和捆扎带63通过固定部件60内侧的方式进行定位之后进行加热。由此,利用收缩固化后的热收缩部件将传感器输出线56和馈电线25紧固在固定板部17b上。(本方式的主要效果)如以上所说明,在本方式的电动机I中,使构成电动机壳体10的第一轴承保持架12的外周端一部分朝向径向外侧突出,并且,将该部分朝向输出侧L2折弯并使其沿电动机壳体10的外周面延伸,从而形成配线固定部17。而且,使从电动机主体部IA侧引出的馈电线25和从编码器50引出的传感器输出线56沿该配线固定部17延伸,并利用固定部件60将这些整体地加以紧固。这样的配线固定部17结构简单,并且能够容易地形成。另外,由于是使用固定部件60来固定配线(馈电线25和传感器输出线56),因此,能够抑制配线的位置不正或者配线被拔出。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配线的处理及其电连接操作。进而,能够容易地将多根配线一起进行固定,并且,所固定的配线的粗细或根数等也可以变更,因此,便于根据需要适宜地固定各种配线。另外,在本方式中,馈电线25和传感器输出线56穿过以稳定状态保持在电动机壳体10上的衬套16和衬套58的贯通孔16a和贯通孔58a,并以被衬套16和衬套58保持的状态从电动机壳体10被引出。因此,即使在与配线固定部17上的固定位置不同的位置上也能够谋求防止配线被拔出,从而防止配线被拔出的效果和抑制配线位置不正的效果高。特别是在本方式中,作为固定部件60而使用热收缩部件(热收缩管),其中,上述热收缩部件(热收缩管)利用热收缩性的树脂原料形成为筒状并且被加热时朝向径向内侧收缩。因此,能够使热收缩部件在规定长度范围内连续地紧贴在配线固定部17和配线上,从而能够牢固地进行紧固。另外,这样的固定部件60即使在利用捆扎带63捆扎之后进行安装时,也能够无缝地紧贴在配线和捆扎带63的表面上,因此,即使从捆扎带63上方也能够牢固地进行紧固。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配线的位置不正或者配线被拔出。此外,由于是以将捆扎带63完全覆盖的方式安装固定部件60,因此,能够防止捆扎带63被切断或者脱落,并且,能够将配线固定位置润饰得美观,从而使外观性提高。另外,在本方式中,在配线固定部17的固定板部17b上形成有缩颈部17e,并沿着该缩颈部17e利用捆扎带63将配线加以捆扎。因此,能够防止捆扎带63发生偏移,并且能够牢固地进行捆扎。进而,在本方式中,结合捆扎带63及固定部件60的紧固力和粘接部件62的粘接力来固定配线(馈电线25和传感器输出线56)。具体地说,在相对于固定板部17b粘接配·线之后,配线与固定部件60之间也通过粘接部件62进行粘接。因此,配线的固定力进一步被增强,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配线的位置不正或者配线被拔出。另外,由于作为粘接部件62而使用具有弹性的部件,因此,即使配线被拉,由于粘接部件62进行伸缩,因此,粘接部位难以剥落,从而配线不易发生偏移。进而,由于能够利用粘接部件62临时地固定配线,因此,固定操作容易,并且能够正确地固定配线。另外,由于在利用固定部件60进行紧固时粘接部件62弹性变形,因此,能够更加牢固地固定配线。另外,在本方式中,预先利用具有弹性的包覆部件61将固定板部17b的作为毛刺面的内侧面17c覆盖,并将配线固定在该包覆部件61上。因此,能够防止配线表面的包覆材料和配线主体(导电线或信号线)被通过冲切加工形成配线固定部17时形成于其端部边缘上的毛刺损伤。另外,粘接部件62相对于包覆部件61的粘接强度,大于将粘接部件62直接粘接在由铁系金属形成的固定板部17b表面时的粘接强度。因此,能够更加牢固地固定配线。(变形例)(I)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主旨的范围内能够以各种形态进行实施。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馈电线25和传感器输出线56这两种配线都固定在配线固定部17的固定板部17b上,但是,也可以仅将馈电线25和传感器输出线56的任意一种配线通过固定部件60固定在固定板部17b上。另外,也可以使被引出至沿圆周方向与配线固定部17相邻的位置上的接地线19沿着固定板部17b延伸,并将该接地线19单独地、或者与馈电线25和传感器输出线56的任意一种或两种配线一起通过固定部件60固定在固定板部17b上。另外,固定在配线固定部17上的配线并不限于上述三种,也可以是其他配线或者其他配线与上述配线的组合。例如,在设有相对于转子30的电磁制动器机构等的附属装置时,从该附属装置引出至电动机外部的配线也可以固定在固定板部17b上。另外,也可以在电动机I中设置与上述实施方式的编码器50不同构成的检测器,并将该检测器的输出线固定在固定板部17b上。[0165](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结合捆扎带63及固定部件60的紧固力和粘接部件62的粘接力来固定配线,但是,也可以省略捆扎带63或粘接部件62的任意一个部件。另外,也可以省略捆扎带63和粘接部件62这两个部件。(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固定部件60而使用形成为筒状的热收缩部件(热收缩管),但是,固定部件60也可以使用其他形态的热收缩部件。例如也可以采用如下那样的方法,即,将由热收缩树脂形成的捆扎带或带状的胶带部件卷绕在固定板部17b和沿该固定板部17b配置的配线上,并对该捆扎带或带状的胶带部件进行加热而使其收缩固化。另外,也可以采用如下那样的方法,S卩,将橡胶等的弹性原料形成为筒状,并将其以朝向径向外侧拉伸而使其扩展的状态与固定部件60同样地安装后,解除拉力而通过弹性收缩力使其朝向径向内侧收缩,由此将配线紧固在固定板部17b上。或者,也可以利用由弹性原料形成的捆扎带或胶带部件将配线捆扎在固定板部17b上从而进行紧固。这样,能够使用具有收缩性的各种原料并利用其收缩力或收缩变形来紧固配线。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由热收缩部件形成的包覆部件61将固定板部17b整体地进行覆盖,但是,也可以将包覆部件61安装成仅覆盖固定板部17b的毛刺面。或者,在无需考虑由毛刺引起的损伤时,也可以省略包覆部件61。例如,在将配线仅固定在外侧面17d上时,可以省略包覆部件61。另外,包覆部件61只要是具有能够使毛刺的尖端被掩埋程度的厚度且具有弹性的部件即可,并不限于热收缩部件。(5)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缩颈部17e的形状并不限于图5(a)那样的形状,可以在能够确保固定板部17b的强度的范围内适当地进行变更。另外,也可以形成多个缩颈部17e。(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配线固定部17从第一轴承保持架12的圆环状的端板部12a突出,但是,也可以构成为使配线固定部17从筒状外壳11的边缘突出。或者,也可以构成为使配线固定部17从编码器盖14的边缘突出。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与第一轴承保持架12呈一体地形成配线固定部17,但是,也可以在与第一轴承保持架12分开地形成配线固定部17之后进行接合。(7)配线固定部17的延伸方向并不限于上述那样的方向,能够适当地进行变更。即,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固定板部17b与筒状外壳11的圆筒部Ila的外周面平行地延伸,但是,也可以不是平行地延伸。(其他实施方式)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出了将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永磁型同步电动机中的例子,但是,也可以将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例如步进电动机或电磁式同步电动机等其他的同步电动机、或者感应电动机、整流子电动机、其他电动机中。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机,其设有 电动机主体部,其具备转子和定子; 电动机壳体,其收容该电动机主体部;以及 检测器,其安装在所述电动机主体部上; 所述电动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机壳体具备朝向其外周侧突出的配线固定部, 向设置在所述电动机主体部上的驱动线圈供电的馈电线和从所述检测器引出的输出线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配线,通过固定部件被固定在该配线固定部上。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线和所述输出线这两种配线通过所述固定部件被固定在所述配线固定部上。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件具有收缩性, 通过所述固定部件的收缩力或收缩变形,将所述馈电线和所述输出线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配线紧固在所述配线固定部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件通过其弹性收缩力或热收缩变形将所述馈电线和所述输出线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配线紧固在所述配线固定部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是将热收缩性原料形成为筒状的热收缩管。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件由以聚烯烃、含氟聚合物以及热塑性弹性体的至少任意一种作为主原料的树脂原料形成。
7.如权利要求1、2、4或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馈电线和所述输出线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配线,通过具有弹性的粘接部件被粘接在所述配线固定部上。
8.如权利要求1、2、4或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线固定部具备将其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覆盖的包覆部件, 该包覆部件具有弹性,并且 沿着所述配线固定部的被该包覆部件覆盖的部分而配置所述馈电线和所述输出线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配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包覆部件由以聚烯烃、含氟聚合物以及热塑性弹性体的至少任意一种作为主原料的树脂原料形成。
10.如权利要求1、2、4或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配线固定部的固定有所述馈电线和所述输出线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配线的部分上形成有缩颈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馈电线和所述输出线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配线,通过卷绕在所述缩颈部的位置上的捆扎带而被捆扎。
12.如权利要求1、2、4或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线固定部具备板状部分,其中,所述板状部分形成有与所述电动机壳体的外周面相对的内侧面和朝向该内侧面的相反侧的外侧面, 沿着所述内侧面配置所述馈电线,同时,沿着所述外侧面配置所述输出线, 所述固定部件将所述馈电线和所述输出线这两种配线固定在所述板状部分上。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线固定部具备将所述板状部分的所述内侧面和所述外侧面覆盖的包覆部件。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线和所述输出线通过具有弹性的粘接部件被粘接在所述包覆部件上。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部分、所述包覆部件、所述馈电线以及所述输出线通过从外周侧卷绕的捆扎带而被捆扎。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件被形成为具有收缩性的筒状, 通过所述固定部件的收缩力或收缩变形而从外周侧将所述馈电线、所述输出线以及所述捆扎带紧固在所述板状部分上。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馈电线和所述输出线通过具有弹性的粘接部件被粘接在所述固定部件的内周面上。
18.如权利要求1、2、4或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线固定部具备突出板部和固定板部,其中,所述突出板部朝向所述电动机壳体的径向外侧突出,所述固定板部从所述突出板部的前端起与所述电动机壳体的外周面平行地延伸。
19.如权利要求1、2、4或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机壳体具备筒状外壳和轴承保持架,其中,所述筒状外壳沿电动机轴线方向延伸,所述轴承保持架被安装在该筒状外壳的一端侧,并保持将所述转子的旋转轴旋转自如地加以支承的轴承, 所述配线固定部从所述轴承保持架的外周边缘突出。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馈电线被连接在配置于所述筒状外壳内的基板上, 在所述筒状外壳的一端和所述轴承保持架的与该一端相对的部分之间的间隙中安装有衬套, 所述馈电线从所述基板起朝向所述衬套侧被引出,并穿过形成于所述衬套上的贯通孔,由此被引出至所述电动机壳体的外部。
21.如权利要求1、2、4或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还设有用于使所述转子的旋转停止的制动器, 向该制动器的配线与所述馈电线和所述输出线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配线一起通过所述固定部件被固定在所述配线固定部上。
22.如权利要求1、2、4或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线固定部具备内侧面和外侧面,并且所述配线固定部通过从所述外侧面朝向所述内侧面进行 冲切的压力加工而形成,其中,所述内侧面与所述电动机壳体的外周面相对,所述外侧面朝向该内侧面的相反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机,能够将从电动机引出至外部的馈电线或输出线等配线在电动机壳体外部以不会发生位置不正的方式简单地加以固定;在该电动机(1)中,使构成电动机壳体(10)的第一轴承保持架(12)的外周端一部分朝向径向外侧突出,并将该部分朝向电动机(1)的输出侧(L2)折弯从而形成配线固定部(17);将馈电线(25)经由安装在第一轴承保持架(12)与筒状外壳(11)之间的间隙中的衬套(16)而引出至电动机壳体外部,另外,将编码器(50)的传感器输出线(56)经由安装在编码器盖(14)与第一轴承保持架(12)之间的间隙中的衬套(58)而引出至电动机壳体外部;将馈电线(25)和传感器输出线(56)沿着配线固定部(17)的固定板部(17b)加以配置,将这些整体穿过由热收缩部件形成的筒状的固定部件(60),并使固定部件(60)收缩固化,由此将两个配线紧固在固定板部(17b)上。
文档编号H02K5/22GK202663229SQ201220303099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7日
发明者草间健司 申请人: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