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及包含该马达的电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98259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马达及包含该马达的电器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马达及包含该马达的电器设备,该马达包括:定子;转子;马达机壳;第1轴承;第2轴承;第1托架;第2托架;其中,所述马达还具有:将所述第1托架和所述第2托架进行电导通的引线,所述引线配置在所述马达机壳的外侧,所述引线的一端通过第1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第1托架,所述引线的另一端通过第2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第2托架,从轴向观察所述马达时,在所述马达机壳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至少一个面上,所述引线的走线轨迹的中途具有1个以上的弯曲点。通过本实用新型的马达,使引线在马达机壳的两端面具有弯曲点,从而将引线拉伸,防止了引线在马达机壳外侧发生松弛弯曲,且消除了托架之间的电势差。
【专利说明】马达及包含该马达的电器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马达,尤其涉及一种马达及包含该马达的电器设备。
【背景技术】
[0002]如公知文献(日本公开2010-158152)所记载,通过树脂以嵌入的方式将定子覆盖的模制马达是一种公知技术。作为该马达的特征,对于定子侧沾水的防水性以及马达旋转时产生的定子的振动的防振、防噪音性具有良好的特性。
[0003]在上述公知文献所记载的方案中,该马达机壳为树脂材料,由此容易携带静电。并且,该方案使用了通过高频脉冲宽度调制(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控制驱动转换器的开关元件,因此,在保持输出侧和输出侧的反侧的滚珠轴承的两个托架之间会产生电势差,电流会流过轴以及滚珠轴承。由于有电流流过滚珠轴承,在滚珠轴承的外轮或内轮与滚珠之间的间隙会产生电火花,由此导致滚珠轴承的表面产生损伤,存在滚珠轴承寿命变短的问题(电蚀)。
[0004]在上述公知文献所记载的方案中,将两个托架之间进行短路,可以消除托架之间的电势差,从而没有电流流过。并且,在该公知文献所记载的方案中,将管脚端子通过树脂模制一体成型地配置在模制马达的内部。
[0005]但是,对于这样的结构,如果模具的精度不好的话,树脂成型后的完成品中存在管脚端子在非意图位置露出,发生水浸入到马达的问题。并且,由于需要使管脚端子连接到托架,需要使管脚端子的前端从模制马达漏出,因此,在模具成型上,不得不使用遮挡部件,从而增加了部件的数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6]考虑到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马达及包含该马达的电器设备,该马达采用了更加简单的制造方法,且减少了部件的数量。
[000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马达,所述马达包括:具有安装于层压钢板的线圈的定子;与所述定子对置,且具有轴的转子;容纳所述定子和所述转子的马达机壳;在所述转子的上方将所述轴支撑为能够旋转的第I轴承;在所述转子的下方将所述轴支撑为能够旋转的第2轴承;被安装在所述马达机壳的具有容纳所述第I轴承的轴承容纳部的第I托架;被安装在所述马达机壳的具有容纳所述第2轴承的轴承容纳部的第2托架;其中,所述马达还具有:将所述第I托架和所述第2托架进行电导通的引线,所述引线配置在所述马达机壳的外侧,所述引线的一端通过第I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第I托架,所述引线的另一端通过第2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第2托架,从轴向观察所述马达时,在所述马达机壳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至少一个面上,所述引线的走线轨迹的中途具有I个以上的弯曲点。
[0008]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第I固定部和所述第2固定部的至少一方为导电的端子。[0009]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马达机壳具有改变所述引线的走向的突起,所述弯曲点位于所述突起处。
[0010]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如第二方面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弓I线还具有连接所述端子的连接部,所述弯曲点位于所述连接部。
[0011]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如第四方面所述的马达,其中,在所述马达机壳上,在与所述连接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突起。
[001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马达机壳具有以壁部包围其周围的凹部,所述第I固定部以及与所述第I固定部相连的所述引线的一部分,和/或,所述第2固定部以及与所述第2固定部相连的所述引线的一部分配置在作为所述凹部的底面的导轨面上。
[001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如第六方面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马达通过螺丝将所述第I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第I托架,和/或,将所述第2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第2托架上,所述导轨面从将所述第I固定部和所述第2固定部以最短距离连线的方向朝固定所述螺丝的方向延展。
[001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马达,其中,在所述马达机壳的外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引线配置于所述凹槽内,在所述马达机壳的远离所述凹槽的端部的位置设置有突起,所述引线的弯曲点位于所述突起处。
[001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马达机壳由树脂覆盖所述定子的至少周向对置面以外的部分而形成,所述第I托架和/或所述第2托架的至少一部分不被所述树脂覆盖,所述第I固定部和/或所述第2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第I托架和/或所述第2托架的未被所述树脂覆盖的露出面上。
[001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如第九方面所述的马达,其中,在所述第I托架和/或所述第2托架的轴承容纳部的周边形成有缘部,所述缘部的至少一部分为所述露出面,在所述露出面上设置有固定所述第I固定部和/或所述第2固定部的固定孑U
[001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十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器设备,其中,所述电器设备具有前述任一方面所述的马达。
[00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使固定在马达的轴承托架之间引线在马达机壳的两端面具有弯曲点,从而将引线拉伸,防止了引线在马达机壳的外侧发生松弛弯曲,且消除了托架之间的电势差。
[0019]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002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马达的外观示意图;
[002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马达的剖面示意图;
[002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马达的第2托架侧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马达的第I托架侧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马达的螺丝固定示意图;
[0026]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马达的凹槽结构示意图;
[0027]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马达的托架的露出面的立体示意图;
[0028]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马达的托架的露出面的剖面示意图;
[0029]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马达的托架的侧面示意图;
[0030]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马达的托架的轴承保持部侧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参照附图,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本实用新型的前述以及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在说明书和附图中,具体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式,其表明了其中可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的部分实施方式,应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本实用新型包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全部修改变型以及等同物。
[0032]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将与图2所示的马达100的轴1021平行的方向称为“轴向”,将以轴1021为中心的圆周方向简称为“周向”。将以轴1021为中心的半径方向简称为径向。将轴向方向定义为上下方向,且将沿轴突出的方向称为为“下”,与其相反的方向称为“上”。将径向方向定义为内外方向,且将靠近马达中心的方向定义为“内”,将远离马达中心的方向定义为“外”。本说明书中的对各方向定义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方便,并不表示组装到实际的设备时的马达的方向。
[0033]实施例1
[003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马达,该马达包括:具有安装于层压钢板的线圈的定子;与所述定子对置,且具有轴的转子;容纳所述定子和所述转子的马达机壳;在所述转子的上方将所述轴支撑为能够旋转的第I轴承;在所述转子的下方将所述轴支撑为能够旋转的第2轴承;被安装在所述马达机壳的具有容纳所述第I轴承的轴承容纳部的第I托架;被安装在所述马达机壳的具有容纳所述第2轴承的轴承容纳部的第2托架。
[0035]图1是该马达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该马达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马达100包括:
[0036]定子101,其具有安装于层压钢板的线圈;
[0037]转子102,其与定子101对置,并且具有轴1021 ;
[0038]马达机壳103,其容纳定子101和转子102 ;
[0039]第I轴承104,其位于转子102的上方,并将轴1021支撑为可以旋转;
[0040]第2轴承105,其位于转子102的下方,并将轴1021支撑为可以旋转;
[0041]第I托架106,其被安装于马达机壳103上,且具有容纳第I轴承104的轴承容纳部1061 ;以及
[0042]第2托架107,其被安装于马达机壳103上,且具有容纳第2轴承105的轴承容纳部 1071。
[0043]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消除各托架之间的电势差,在马达机壳103的外侧配置有将该第I托架106和该第2托架107进行电导通的引线108,如图1所示,该引线108的一端通过第I固定部1081固定于第I托架106,该引线108的另一端通过第2固定部1082固定于第2托架107,并且,从轴向观察该马达时,在该马达机壳10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至少一个面上,该引线108的走线轨迹的中途具有I个以上的弯曲点(图未示)。
[0044]通过本实施例的马达的结构,将轴承的托架之间的引线配置在马达机壳外侧,因此,与在马达内部配置引线相比容易制造。并且,在马达机壳外侧配置引线的情况下,由于引线的长度存在偏差,容易发生引线的弯曲,由于引线的弯曲,在将马达组装到实际电器设备时,有发生引线被挂住的可能。通过本实施例的结构将引线的弯曲点向马达机壳的周向移动,将引线拉伸,能够防止引线在马达机壳外侧发生松弛弯曲。
[0045]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该第I固定部和该第2固定部的至少一方为导电的端子。由此,可以消除托架之间的电势差。
[0046]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该马达机壳上还设置有能够改变该引线的走向的突起,引线上的弯曲点可以位于该突起处,即,引线在与马达机壳的突起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弯曲点,利用该突起改变引线的走向,将引线拉伸,能够防止引线在马达机壳外侧发生松弛弯曲。在该实施方式中,该突起可以设置于马达机壳的外周面与底面的边界处,将引线的弯曲点按压在马达机壳的外周面和底面的边界处,通过摩擦力将导线固定,由此,不需要特定的固定部件。在该实施例中,该突起也可以设置于马达机壳的其它位置,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作为限制。
[0047]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该引线还具有连接该端子的连接部,引线上的弯曲点可以位于所述连接部,即,可以在引线的连接部的位置形成上述弯曲点,引线的连接部比端子更靠径向外侧,由此,通过端子的倾斜能够使引线的连接部处形成弯曲点,从而将引线拉伸,能够防止弓I线在马达机壳外侧发生松弛弯曲。
[0048]在该实施方式中,在马达机壳上,与该连接部对应的位置还可以设置有突起,进一步利用该突起和该连接部上的弯曲点改变引线的走向,将引线拉伸,能够防止引线在马达机壳外侧发生松弛弯曲。
[0049]图3是本实施例的马达的第2托架侧的结构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的马达的第I托架侧的结构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0050]如图3所示,在该实施方式中,引线31通过第2固定部32固定于第2托架33上,该第2固定部32为导电的端子。并且,该引线31具有连接部311,该连接部311用于连接该端子。根据以上实施方式,在该马达机壳上可以设置突起34,引线31在与该突起34对应的位置具有弯曲点312。根据以上实施方式,引线31也可以在连接部311处具有弯曲点312’,在该马达机壳的对应该弯曲点312’的位置可以设置突起34’。
[0051]如图4所示,在该实施方式中,引线41通过第I固定部42固定于第I托架43上,该第I固定部42为导电的端子。并且,该引线41具有连接部411,该连接部411用于连接该端子。根据以上实施方式,在该马达机壳上可以设置突起44,引线41在与该突起44对应的位置具有弯曲点412。根据以上实施方式,该引线41也可以在连接部411处具有弯曲点(图未示),在该马达机壳的对应该弯曲点(图未示)的位置可以设置突起(图未示)。[0052]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该马达机壳具有以壁部包围其周围的凹部,所述第I固定部以及与所述第I固定部相连的所述引线的一部分,和/或,所述第2固定部以及与所述第2固定部相连的所述引线的一部分配置在作为所述凹部的底面的导轨面上。
[0053]仍以图3和图4所示的结构为例。如图3所示,该马达机壳具有凹部35,该凹部35是由该马达机壳的壁部36包围其周围而形成,并且该第2固定部32和与该第2固定部32相连的引线31的一部分313配置在作为导轨面的该凹部35的底面351上。如图4所示,该马达机壳具有凹部45,该凹部45同样由该马达机壳的壁部46包围其周围而形成,并且该第I固定部41和与该第I固定部41相连的引线41的一部分413配置在作为导轨面的该凹部45的底面451上。
[0054]通过本实施方式的马达机壳的凹部的结构,能够将引线和端子容纳在该凹部内,防止该引线在马达机壳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因突出在外而被挂住。
[0055]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该马达通过螺丝将所述第I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第I托架,和/或,将所述第2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第2托架上,所述导轨面从将所述第I固定部和所述第2固定部以最短距离连线的方向向固定所述螺丝的方向延展。
[0056]图5是通过螺丝将固定部(例如端子)固定于托架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导轨面51朝螺丝52的拧紧方向延展。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螺丝将端子拧紧的情况下,由于受到该拧紧的力的作用,端子向拧紧方向转动。因此,在拧紧的同时,导线受到朝向拧紧方向的拉力的作用,从而导线被向作用力方向拉伸,拧紧后引线不发生弯曲。并且,导轨面以朝向螺丝拧紧方向延展的方式形成,对于同样的弯曲调整量,不需要多余的导轨面。
[0057]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该马达机壳的外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引线配置于所述凹槽内,在所述马达机壳的远离所述凹槽的端部的位置设置有突起,所述引线的弯曲点位于所述突起处。
[0058]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凹槽可以通过马达机壳的外周面上的凹陷结构来形成,也可以通过在马达机壳的外周面上设置两相对的突出部来形成,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作为限制。
[0059]图6是通过在马达机壳的外周面上设置两相对的突出部而形成凹槽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该马达机壳的外周面61上设置有两相对的突出部611,这两个相对的突出部611形成了凹槽612,引线62可以配置于该凹槽612内,并且,在该马达机壳的远离该凹槽612的端部的位置可以设置突起,该引线在该突起处发生弯曲,S卩,引线62的弯曲点位于该突起处。由此,能够规定引线的配置位置,并且,能够避免引线向马达机壳的周向移动。
[0060]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该马达机壳由树脂覆盖所述定子的至少周向对置面以外的部分而形成,所述第I托架和/或所述第2托架的至少一部分不被所述树脂覆盖,所述第I固定部和/或所述第2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第I托架和/或所述第2托架的未被所述树脂覆盖的露出面上。
[0061]在本实施方式中,该马达机壳由树脂覆盖形成,并且,该树脂覆盖了托架的大部分,仅露出用于固定引线的部分,由此,在托架被树脂覆盖的结构中,能够使引线与托架导通,并且具有能够防止引线在马达机壳外侧发生松弛弯曲的结构。
[0062]图7和图8是关于该露出面的位置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该托架的露出面71上固定有引线72,如图8所示,在被树脂覆盖的结构中,托架的一部分未被树脂覆盖,这部分作为托架的露出面81可以用于固定引线。
[0063]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该第I托架和/或该第2托架的轴承容纳部的周边形成有缘部,该缘部的至少一部分为所述露出面,在所述露出面上设置有固定所述第I固定部和/或所述第2固定部的固定孔。
[0064]图9是该托架的侧面示意图,图10是该托架的轴承保持部侧的示意图,如图9和图10所示,除了轴承容纳部91,该托架还具有缘部92,该托架被上述树脂覆盖,但其缘部92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其前端)不被上述树脂覆盖,这一部分上设置有上述露出面,该露出面上可以设置端子的固定部。另外,在该缘部的该露出面上,可以设置螺丝孔93,以供螺丝或者螺钉通过,以便通过螺丝或者螺钉将引线固定于该露出面上。由此在托架上形成缘部的特征,通过用树脂覆盖该缘部,在实现防水的功能的同时能够防止托架的旋转以及防止轴方向的拔出。并且,将缘部作为端子的安装部位能够有效地利用空间。
[0065]在本实施例中,仅以图1-图10为例说明了本实施例的马达的结构,但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作为限制。例如,上述端子可以是具有弹性的能够变形的材料,但是,其硬度要比引线的硬度大。再例如,上述端子使用由图示的用于与螺丝接触的螺丝接触部和向外侧突出的连接部构成的圆端子结构,但是,也可以采用没有连接部在螺丝接触部焊接引线的结构。再例如,上述突出部的长度既可以与马达机壳的轴向长度相同也可以比马达机壳的长度短。再例如,上述凹槽既可以是将马达机壳凹陷的槽,也可以由马达机壳向径向外侧突出的两个突出部形成的槽。
[0066]实施例2
[006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器设备,该电器设备具有实施例1所述的马达。
[0068]在本实施例中,该电器设备可以是空调机的室内机,但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作为限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实施例1的马达也可以作为空调机的室外机、饮水机、洗衣机等的马达使用,并且,也可以作为各种信息设备安装的马达、产业设备使用的马达等被使用。
[0069]以上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这些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也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马达,包括: 具有安装于层压钢板的线圈的定子; 与所述定子对置,且具有轴的转子; 容纳所述定子和所述转子的马达机壳; 在所述转子的上方将所述轴支撑为能够旋转的第I轴承; 在所述转子的下方将所述轴支撑为能够旋转的第2轴承; 被安装在所述马达机壳的具有容纳所述第I轴承的轴承容纳部的第I托架; 被安装在所述马达机壳的具有容纳所述第2轴承的轴承容纳部的第2托架; 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还具有: 将所述第I托架和所述第2托架进行电导通的引线,所述引线配置在所述马达机壳的外侧,所述引线的一端通过第I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第I托架,所述引线的另一端通过第2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第2托架,从轴向观察所述马达时,在所述马达机壳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至少一个面上,所述引线的走线轨迹的中途具有I个以上的弯曲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I固定部和所 述第2固定部的至少一方为导电的端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机壳具有改变所述引线的走向的突起, 所述弯曲点位于所述突起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线还具有连接所述端子的连接部, 所述弯曲点位于所述连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马达机壳上,在与所述连接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突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机壳具有以壁部包围其周围的凹部,所述第I固定部以及与所述第I固定部相连的所述引线的一部分,和/或,所述第2固定部以及与所述第2固定部相连的所述引线的一部分配置在作为所述凹部的底面的导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通过螺丝将所述第I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第I托架,和/或,将所述第2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第2托架上, 所述导轨面从将所述第I固定部和所述第2固定部以最短距离连线的方向朝固定所述螺丝的方向延展。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马达机壳的外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引线配置于所述凹槽内, 在所述马达机壳的远离所述凹槽的端部的位置设置有突起,所述引线的弯曲点位于所述突起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机壳由树脂覆盖所述定子的至少周向对置面以外的部分而形成,所述第I托架和/或所述第2托架的至少一部分不被所述树脂覆盖,所述第I固定部和/或所述第2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第I托架和/或所述第2托架的未被所述树脂覆盖的露出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I托架和/或所述第2托架的轴承容纳部的周边形成有缘部,所述缘部的至少一部分为所述露出面,在所述露出面上设置有固定所述第I固定部和/或所述第2固定部的固定孔。
11.一种电 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设备具有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马达。
【文档编号】H02K11/00GK203747580SQ201420119169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4日
【发明者】石川将之, 宫本将孝, 前野彰利, 川岛丈典 申请人:日本电产高科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