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舵盘形定子双转子永磁发电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411688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舵盘形定子双转子永磁发电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舵盘形定子双转子永磁发电机,其包括一个定子和安装在转子轴上且分别位于定子两侧的两个转子,转子包括一呈盘状的转子磁轭和以转子轴的中轴线为中心线间隔环设在转子磁轭内侧面上的2X个永磁转子极,X为正整数,永磁转子极轴向设置且2X个永磁转子极的极性交替排列,定子包括一环形支撑架和间隔环设在环形支撑架周圈、数量为2X的Y倍、由冷轧取向高硒硒钢片叠加并固接形成且轴向延伸的长条状定子铁芯单元,每片取向高硒硒钢片的取向方向与磁路的走向一致,Y为正整数,电枢绕组分成Y相绕制在定子铁芯单元上。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稳定、体积小、重量轻、铁损低和发电效率高的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舵盘形定子双转子永磁发电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机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舵盘形定子双转子永磁发电机。

【背景技术】
[0002]发电机基于电磁感应定律和电磁力定律,其构造的一般原则是用适当的导磁和导电材料构成互相进行电磁感应的磁路和电路,以产生电磁功率,达到能量转换的目的。由于在能量转换的过程中必然存在各种形式的能量损耗,导致能量转换效率的降低,如何最大限度的降低能量损耗以提升能量的转换效率,是发电机领域技术人员不断探索的技术问题。
[0003]常规的发电机一般包括壳体、定子、转子、转子轴和电枢绕组等,电枢绕组绕制在定子上,转子在转子轴的带动下旋转,使穿过电枢绕组的磁通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感应电动势。目前有多种形式的发电机,尽管各种发电机的发电原理相同,但是在整体构造、体积重量、制造成本以及最关键的发电效率上存在着极大的差异。
[0004]在专利申请号为200910186156.2、名称为“双转子轴向磁通切换型混合励磁同步发电机”的发明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双转子发电机,该双转子发电机利用“H”型单元定子铁芯拼装成圆形定子,在圆形定子的两侧同轴安装两个盘式转子,电枢绕组周向缠绕在“H”型单元定子铁芯的定子齿上,永磁体交错排列在相邻“H”型单元定子铁芯中间,永磁体切向充磁,永磁体上绕制励磁绕组,通入励磁绕组中的直流电产生周向磁场,增强或削弱永磁磁场。
[0005]上述轴向磁通切换型发电机的磁通走向是由永磁体N极出发,依次经“H”型单元定子铁芯、气隙、转子极、转子磁轭、相邻转子极、气隙、相邻“H”型单元定子铁芯,再回到永磁体S极,形成环形磁通回路。
[0006]可见,在轴向磁通切换型发电机的环形磁通回路中,有两个90度的转弯是在“H”型单元定子铁芯内完成,该种磁通回路设置存在两个严重的缺陷:1)定子铁芯只能采用无取向、导磁率低且铁损高的普通硅钢片冲制,在铁芯内,磁通路径还需要完成两个90度的转弯,这样就进一步加大加长了磁场的磁路,增加了磁场在铁芯内的涡流损耗(铁损包括磁性材料的磁滞损耗和润流损耗,磁滞损耗是指铁磁材料作为磁介质,在一定励磁磁场下产生的固有损耗;涡流损耗是指磁通发生交变时,铁芯产生感应电动势进而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呈旋涡状,称之为涡流,感应电流在铁芯电阻上产生的损耗就是涡流损耗),从而必然导致发电效率的降低;2)该磁通回路多占用了从“H”型单元铁芯定子齿到相邻定子齿之间的横向的磁路长度,使得定子铁芯的数量和长度均有了增加,同时,该多占用的横向磁路长度同样也是处在定子铁芯内,由于定子铁芯只能采用导磁率低、铁损高的普通硅钢片冲制,其必然导致铁损的进一步增加。
[0007]上述两个缺陷对发电机的性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使得该发电机的发电效率只能达到80%。在结构上:1)该轴向磁通切换型发电机的定子采用了 “H”型单元铁芯,“H”型铁芯的制作需要在条形硅钢片的两端冲出两个凹口,在凹口内缠绕电枢绕组,该铁芯结构浪费了凹口部位的硅钢材料,其硅钢材料的利用率仅在75%左右;2)该轴向磁通切换型发电机的定子中设置永磁体和励磁绕组,增加了定子的体积和重量;3)该轴向磁通切换型发电机的转子轴采用非导磁的特殊材料,进一步增加了成本。
[0008]本案 申请人:试验用冷轧取向高硒硒钢片制作节能电机的研究已多年,曾获得过多项发明专利,其中一项专利号为200610043463.1、名称为“分相磁路发电机”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发电机,该发电机的定子铁芯使用冷轧取向高硒硒钢片叠压而成,定子磁极由铁芯柱和铁芯座组成,其中,铁芯座为燕尾形,其由高硒硒钢片分别向两侧均分形成,相邻铁芯座紧密邻接,由于采用了取向高硒硒钢片,磁通路径与高硒硒钢片的导磁方向一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铁损,发电效率可以达到86%。但是,仔细分析该分相磁路发电机的磁通路径可发现,整个磁通回路在定子铁芯内仍然存在两个90度的拐弯,该两个90度的拐弯对该分相磁路发电机的影响和前述轴向磁通切换型发电机中“H”型单元铁芯内的90度拐弯对轴向磁通切换型发电机的影响一样,会导致大量铁损以及定子体积和重量的增加,成为该分相磁路发电机在提升发电效率问题上的“瓶颈”。
实用新型内容
[0009]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稳定、体积小、重量轻、铁损低且发电效率高的舵盘形定子双转子永磁发电机。
[001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舵盘形定子双转子永磁发电机包括一个定子和安装在转子轴上且分别位于定子两侧的两个结构相同的转子,定子和两个转子同轴设置,其结构特点是所述转子包括一呈盘状的转子磁轭和以转子轴的中轴线为中心线间隔环设在转子磁轭内侧面上的2X个永磁转子极,X为正整数,永磁转子极轴向设置且2X个永磁转子极的极性交替排列,定子包括一环形支撑架和间隔环设在环形支撑架周圈、数量为2X的Y倍、由冷轧取向高硒硒钢片叠加并固接形成且轴向延伸的长条状定子铁芯单元,每片取向高硒硒钢片的取向方向与磁路的走向一致,Y为正整数,电枢绕组分成Y相绕制在定子铁芯单元上。
[0011]本实用新型永磁发电机的发电原理是:使用拖动电机带动转子轴转动,转子轴带动两个转子转动产生交变的磁场,使穿过电枢绕组的磁通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感应电动势。
[0012]上述结构中,其中的一条磁通回路为:磁通由左侧某一永磁转子极的N极出发,依次经由左侧气隙、其中一定子铁芯单元、右侧气隙、右侧永磁转子极、右侧转子磁轭、右侧相邻永磁转子极、右侧气隙、另一定子铁芯单元、左侧气隙、左侧相邻永磁转子极、左侧转子磁轭,再回到出发点永磁转子极的S极。
[0013]由上述磁通路径可知;I)利用左右两个转子上的永磁转子极与中间的定子铁芯单元形成畅通的环形磁路,利用长条形定子铁芯单元的结构,铁芯内的导磁路径为径直走向,与冷轧取向高硒硒钢片的取向一致,铁损最低;2)由于转子磁轭内无交变磁场,转子磁轭内的铁损与定子铁芯单元的铁损相比微乎其微,即铁损主要发生在定子铁芯单元内而不是转子磁轭内,在本实用新型中,将磁通回路的转弯全部设计在转子磁轭内而不是定子铁芯单元内,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铁损的发生;3)由于在定子铁芯单元内采用了直线式导磁的磁路,磁路在定子铁芯单元内不需要转弯,即在铁芯内不用留出供磁路横向转弯的空间,使得定子铁芯单元的体积可以缩小,从而使得铁芯的用料更省,节省了铁芯用料也必然使得整个定子的体积和重量得以减小;4)定子铁芯单元采用了该种直线式导磁的磁路,铁芯内没有任何拐弯,使得定子铁芯单元内的磁路最短,即发生铁损的路径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缩短,必然使得整个磁通回路上铁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降低。由上述可知,在本实用新型中,从设计原理和整体结构上均针对发电机最关键的发电效率问题,通过最大限度的降低铁损从而实现了大幅度提高发电效率的目的。
[0014]所述转子磁轭上以转子轴的中轴线为中心线间隔环设多个由非导磁材料制成的压块,压块通过由非导磁材料制成的定位销固定在转子磁轭上,永磁转子极可过盈安装在相邻压块之间。由于永磁转子极需要采用磁性极强的永磁体,其安装和固定均十分不便,本实用新型中,首先在转子磁轭上通过定位销间隔安装多块压块,再将永磁转子极挤紧安装在压块之间,最后再用强力胶将永磁转子极、压块和转子磁轭三者粘接为一体,可见,通过该种安装结构,通过压块将永磁转子极牢固限制住,永磁转子极的安装十分牢固,避免了其在高速转动中发生位置滑移,保证了转子结构的稳定性。由于采用了磁力极强的永磁体,节省了发电机励磁用的电功率,其可使发电机提闻5%左右的效率。
[0015]所述压块的内端面与转子磁轭贴合,压块外端的两侧各探出一条压沿,永磁转子极外端部的两侧开设有与上述压沿配合的沉台。采用该种结构,压块通过压沿将永磁转子极紧压在转子磁轭上,同时配合永磁转子极与压块之间的过盈安装结构以及强力胶的粘接作用,使得永磁转子极、压块和转子磁轭三者压粘为一体结构,永磁转子极的安装更加牢固。
[0016]所述环形支撑架包括圆环盘,圆环盘的外环面上间隔开设有多个径向延伸的缺口,定子铁芯单元的中部径向插装在缺口内,定子铁芯单元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探出缺口两侧,电枢绕组穿过定子铁芯单元之间的间隙并绕制在定子铁芯单元的端部上。采用该种安装结构,将定子铁芯单元的中部卡在圆环盘上,定子铁芯单元端部之间的间隔形成用于缠绕线圈的缠线沟,电枢绕组即绕在该缠线沟内。
[0017]所述定子铁芯单元中部的两侧设有与缺口对应卡装的卡口。设置卡口的结构,将定子铁芯单元稳定限制在缺口内,避免定子铁芯单元发生轴向滑移,使得定子铁芯单元与圆环盘卡装为一体结构,保证了定子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0018]所述圆环盘的两侧在与每个缺口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垂直固接有用于支撑定子铁芯单元端部的支撑耳板。由于定子铁芯单元为长条形且定子铁芯单元需要轴向设置,所谓轴向设置即是定子铁芯单元与转子轴的中轴线平行设置,定子铁芯单元不能发生偏斜,一旦定子铁芯单元发生偏斜,会导致磁路与冷轧取向高硒硒钢片的取向不一致,从而使得铁损增加。在两侧分别设置支撑耳板是为了保证定子铁芯单元的轴向设置,避免定子铁芯单元发生径向偏斜和松动,保证定子结构的稳定性。
[0019]所述定子铁芯单元之间在圆环盘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避免电枢绕组从定子铁芯单元间隙内滑出的挡线板,定子铁芯单元端部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将挡线板限制在定子铁芯单元间隙内的铁芯挡沿。由前述可知,定子铁芯单元端部之间的间隙形成了缠线沟,该缠线沟的两端均敞口,为了避免电枢绕组中的线圈从缠线沟的敞口处滑脱,故而专门设置挡线板,使得该缠线沟形成可供电枢绕组的线圈穿过的通道,保证了结构的稳定。同时,挡线板的固定则是由铁芯挡沿来完成,具体操作时,先缠好电枢绕组之后再将挡线板插装在铁芯挡沿的内侧即可。
[0020]在本实用新型中,发电机的功率与永磁转子极的数量、铁芯单元的叠厚以及宽度呈正比例关系,依据实际情况并考虑制造成本,永磁转子极优选为使用八个,即X取整数4,定子铁芯单元的数量则根据发电机的相数来定,由于常见的发电机为单相、两相和三相,因此,在永磁转子极使用八个的情况下,定子铁芯单元的数量优选为八个、十六个或二十四个,即Y取整数1、2或3。
[002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稳定、体积小、重量轻、铁损低和发电效率高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纵向剖面图;
[002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转子设置八个永磁转子极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定子和转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图3中的环形支撑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定子和转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图5所示的定子和转子的平面展开示意图;
[0029]图7为图5中虚线圆A内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0]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定子铁芯单元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舵盘形定子双转子永磁发电机的一种实施方式为包括一个定子4和安装在转子轴2上且分别位于定子4两侧的两个转子3,定子4与两个转子3同轴设置。如图1所示,发电机还包括壳体1、前后两个端盖5以及安装在转子轴2端部的皮带轮6,转子轴2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两个端盖5之间,转子轴2穿过定子4的中心孔,两个转子3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转子轴2上。其中,转子3包括一呈盘状的转子磁轭31和以转子轴2的中轴线为中心线间隔环设在转子磁轭31内侧面上的2X个永磁转子极32, X为正整数,永磁转子极32轴向设置且2X个永磁转子极32的极性交替排列,所谓极性交替排列是指用于形成永磁转子极32的各永磁体的极性N极和S极交替向外设置,即如图2所示的排列结构。定子4包括一环形支撑架41和间隔环设在环形支撑架41周圈、数量为2X的Y倍、由冷轧取向高硒硒钢片叠加并固接形成且轴向延伸的长条状定子铁芯单元42,每片取向高硒硒钢片的取向方向与磁路的走向一致,Y为正整数,电枢绕组7分成Y相绕制在定子铁芯单元42上。
[0032]显然,本实用新型中,发电机的功率与永磁转子极32的数量、定子铁芯单元42的叠厚和宽度呈正比例关系,但是,永磁转子极32的数量也不能没有限制的盲目增加,综合考虑功率的提高效果和增加转子极后的成本增加以及转速的需要,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永磁转子极32的数量为八个,即X取整数4。定子铁芯单元42的数量则根据发电机的相数来定,由于常见的发电机为单相、两相和三相,因此,在永磁转子极32使用八个的情况下,定子铁芯单元42的数量优选为八个、十六个或二十四个,即Y取整数1、2或3。其中,两相和三相的定子转子结构分别如图3和图5中所示。
[0033]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于前述的三相发电机也可制作成同步发电机或电动机来使用,当作为电动机使用时,电枢绕组连接电源,作为输入,转子轴作为输出轴使用。
[0034]参照附图,转子磁轭31上以转子轴2的中轴线为中心线间隔环设多个由非导磁材料制成的压块33,压块33通过由非导磁材料制成的定位销34固定在转子磁轭31上,所述永磁转子极32过盈安装在相邻压块33之间,永磁转子极32、压块33和转子磁轭31三者粘接为一体。其中,定位销34可采用铜或铝制成,压块33可采用电木等硬质塑性材料制成。由于永磁转子极32需要采用磁性极强的永磁体,例如钕铁硼永磁材料,利用该种磁性极强的永磁体的可以省去发电机励磁用的功率损耗,使发电效率提高5%左右,但是,由于永磁转子极32的磁性极强,其安装和固定均十分不便。本实用新型中,首先在转子磁轭31上通过定位销34间隔安装多块压块33,再将永磁转子极32挤紧安装在压块之间,最后再用强力胶将永磁转子极32、压块33和转子磁轭31三者粘接为一体,可见,通过该种安装结构,通过压块33将永磁转子极32牢固限制住,永磁转子极32的安装十分牢固,避免了其在高速转动中发生位置滑移,保证了转子结构的稳定性。
[0035]参照附图,压块33的内端面与转子磁轭31贴合,压块33外端的两侧各探出一条压沿331,永磁转子极32外端部的两侧开设有与上述压沿331配合的沉台,其中,图7中示意出了压沿331。采用该种结构,压块33通过压沿331将永磁转子极32紧压在转子磁轭31上,同时配合永磁转子极32与压块33之间的过盈安装结构以及强力胶的粘接作用,使得永磁转子极32、压块33和转子磁轭31三者压粘为一体。
[0036]参照附图,环形支撑架41包括圆环盘,圆环盘的外环面上间隔开设有多个径向延伸的缺口 410,定子铁芯单元42的中部插装在缺口 410内,定子铁芯单元42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探出缺口 410,电枢绕组7穿过定子铁芯单元42之间的间隙并绕制在定子铁芯单元42的端部上。将定子铁芯单元42的中部卡在圆环盘的缺口 410内,定子铁芯单元42端部之间的间隔形成用于缠绕线圈的缠线沟,电枢绕组即绕在该缠线沟内。其中,由于定子铁芯单元42为长条形且定子铁芯单元42需要轴向设置,所谓轴向设置即是定子铁芯单元42与转子轴的中轴线平行设置,定子铁芯单元42不能发生偏斜,一旦定子铁芯单元42发生偏斜,会导致磁路与冷轧取向高硒硒钢片的取向不一致,从而使得铁损增加。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圆环盘的两侧在与每个缺口 410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垂直固接有用于支撑定子铁芯单元42端部的支撑耳板411。在两侧分别设置支撑耳板411即是为了保证定子铁芯单元42的轴向设置,避免定子铁芯单元42发生偏斜,保证定子的结构稳定性。
[0037]前述支撑耳板411的结构可避免定子铁芯单元42发生径向偏斜,对于定子铁芯单元42的轴向滑移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如图8所示,在定子铁芯单元42中部的两侧设有与缺口 410对应卡装的卡口 420。设置卡口 420的结构,将定子铁芯单元42稳定限制在缺口 410内,避免定子铁芯单元42发生轴向滑移,使得定子铁芯单元42与圆环盘卡装为一体结构。其中,对于卡口的形成,如图8所示,在每片冷轧取向高硒硒钢片的两侧各间隔设置两个三角形卡块,各片高硒硒钢片摞叠之后,两三角形卡块之间的间隙即形成了卡Π 420。
[0038]参照附图,定子铁芯单元42之间在圆环盘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避免电枢绕组7从定子铁芯单元42间隙内滑出的挡线板43,定子铁芯单元42端部的两侧分别具有可将上述挡线板43限制在定子铁芯单元42间隙内的铁芯挡沿421。由前述可知,定子铁芯单元42端部之间的间隙形成了缠线沟,该缠线沟的两端均敞口,为了避免电枢绕组7中的线圈从缠线沟的敞口处滑脱,故而专门设置挡线板43,使得该缠线沟形成可供电枢绕组的线圈穿过的通道。挡线板43采用塑料片或竹片等制成,其形状为扇形或倒梯形,挡线板43的固定则是由铁芯挡沿421来完成,具体操作时,先缠好电枢绕组7之后再将挡线板43插装在铁芯挡沿421的内侧即可。对于铁芯挡沿421的形成,可在制作定子铁芯单元42时将冷轧取向高硒硒钢片制成“I”形的条状,其高硒硒钢片原材料的利用率能达到98%左右。
[0039]图6中示意了定子和转子的展开图,图中的虚线箭头示意了其中一条磁通回路:磁通由左侧某一永磁转子极32的N极出发,依次经由左侧气隙、其中一定子铁芯单元42、右侧气隙、右侧永磁转子极32、右侧转子磁轭31、右侧相邻永磁转子极32、右侧气隙、另一定子铁芯单元42、左侧气隙、左侧相邻永磁转子极32、左侧转子磁轭31,再回到出发点永磁转子极32的S极。
[0040]由上述磁通路径可知;1)利用左、右两个转子3上的永磁转子极32与中间的定子铁芯单元42形成畅通的环形磁路,利用长条形定子铁芯单元42的结构,铁芯内的导磁路径为径直走向,与冷轧取向高硒硒钢片的取向一致,铁损最低;2)由于转子磁轭31内无交变磁场,使转子磁轭31的铁损与定子铁芯单元42的铁损相比微乎其微,即铁损主要发生在定子铁芯单元42内而不是转子磁轭31内,在本实用新型中,将磁通回路的转弯全部设计在转子磁轭31内而不是定子铁芯单元42内,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铁损的发生;3)由于在定子铁芯单元42内采用了直线式导磁的磁路,磁路在定子铁芯单元42内不需要转弯,即在铁芯内不用留出供磁路横向转弯的空间,使得定子铁芯单元42的体积可以缩小,从而使得铁芯的用料更省,节省了铁芯用料也必然使得整个定子4的体积和重量得以减小;4)定子铁芯单元42采用了该种直线式导磁的磁路,铁芯内没有任何拐弯,使得定子铁芯单元42内的磁路最短,即发生铁损的路径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缩短,必然使得整个磁通回路上铁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降低。
[0041]由上述可知,在本实用新型中,从设计原理和整体结构上均针对发电机最关键的发电效率问题,通过最大限度的降低铁损从而实现了大幅度提高发电效率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发电效率可达到96%以上,下面通过试验对本实用新型的发电效率进行验证。
[0042]试验条件:拖动电动机使用三相二级电动机,试验电动机的额定功率是2200W,额定电压是380V,额定电流是4.7A。本实用新型的舵盘形定子双转子永磁发电机使用三相发电机,永磁转子极设置八个,定子铁芯单元设置二十四个。同时,在试验中,本实用新型三相发电机的三相电枢绕组分成A、B、C三组分别引出,分别给三组试验负载供电,试验负载采用组合灯泡。
[0043]下面给出本实用新型的舵盘形定子双转子永磁发电机的两组试验数据。
[0044]舵盘形定子双转子永磁发电机第一组:
[0045]礙丽 PHfHTIsovElPwliiS^.'三指二親^交Se汚:A ■ 4.SA-;P=L 732UI xO, 75,.2200λB Tl 4.9A2239?
C 言I 4.2A
转子永道发^ITHSefflB载输出功率
eftA 组 72\' 1A' P=Ui:1-U2:2+I:3l3;J
■+:永链转子枝:;+个、宝子BH TiV 10.5A-246W
镜芯孝元二十匹个:《ClE TlV IlA...................................................羅縣................................................................................................................................................n.六.....丽;福........................................................................................
[0046]舵盘形定子双转子永磁发电机第二组:
[0047]
mtrnxm 变流HovllfFWlW^
(三相二级) 交流电流:A Ii 4.5A-P=L 732Π a.0, 75;)
2200W B.相 4.6A2141?'
C 相 3.9A
ItfilIfiiSTSciI_____ SHMWMiiibW"
电机Aia 73V 9.6A?::Ρ<ιΙιΟ?2<.3Γ3:』
f永變转子极八个、定子BH 72V 9.5A^oeaf
ft芯单元二十西个) C组70V 9.7A

206?3141^00^9?7
[0048]下面是分相磁路发电机的发电效率试验,供比对使用。
[0049]
试验电动机 SaMTisovI ilSWEWiiH^
(三相二a) 交流电流:Afl4.7A -P=L 732U1--S0, 75 >
2200?' B 相4.5A 23061


C 相4.SA
分相想3发电机 5-- W^MfiseElW?
直汽嗖汽:90.15ΛI (P=UO
…漏I涵:丽;研......
[005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做若干的更改和修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舵盘形定子双转子永磁发电机,包括一个定子(4)和安装在转子轴(2)上且分别位于定子(4)两侧的两个结构相同的转子(3),定子(4)与两个转子(3)同轴设置,其特征是所述转子(3)包括一呈盘状的转子磁轭(31)和以转子轴(2)的中轴线为中心线间隔环设在转子磁轭(31)内侧面上的2X个永磁转子极(32),X为正整数,永磁转子极(32)轴向设置且2X个永磁转子极(32)的极性交替排列,定子(4)包括一环形支撑架(41)和间隔环设在环形支撑架(41)周圈、数量为2X的Y倍、由冷轧取向高硒硒钢片叠加并固接形成且轴向延伸的长条状定子铁芯单元(42 ),每片取向高硒硒钢片的取向方向与磁路的走向一致,Y为正整数,电枢绕组(7)分成Y相绕制在定子铁芯单元(42)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舵盘形定子双转子永磁发电机,其特征是所述转子磁轭(31)上以转子轴(2)的中轴线为中心线间隔环设多个由非导磁材料制成的压块(33),压块(33)通过由非导磁材料制成的定位销(34)固定在转子磁轭(31)上,永磁转子极(32)安装在相邻压块(33)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舵盘形定子双转子永磁发电机,其特征是所述压块(33)的内端面与转子磁轭(31)贴合,压块(33)外端的两侧各探出一条压沿(331),永磁转子极(32)外端部的两侧开设有与上述压沿(331)配合的沉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舵盘形定子双转子永磁发电机,其特征是所述环形支撑架(41)包括圆环盘,圆环盘的外环面上间隔开设有多个径向延伸的缺口(410),定子铁芯单元(42)的中部径向插装在缺口(410)内,定子铁芯单元(42)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探出缺口(410)的两侧,电枢绕组(7)穿过定子铁芯单元(42)之间的间隙并绕制在定子铁芯单元(42)的端部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舵盘形定子双转子永磁发电机,其特征是所述定子铁芯单元(42)中部的两侧设有与缺口(410)对应卡装的卡口(420)。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舵盘形定子双转子永磁发电机,其特征是所述圆环盘的两侧在与每个缺口(410)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垂直固接有用于支撑定子铁芯单元(42)端部的支撑耳板(411)。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舵盘形定子双转子永磁发电机,其特征是所述定子铁芯单元(42)之间在圆环盘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避免电枢绕组(7)从定子铁芯单元(42)间隙内滑出的挡线板(43);定子铁芯单元(42)端部的两侧分别具有可将上述挡线板(43)限制在定子铁芯单元(42)间隙内的铁芯挡沿(421)。
8.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舵盘形定子双转子永磁发电机,其特征是所述转子(3 )共包括八个永磁转子极(32 ),定子(4 )包括八个定子铁芯单元(42 )。
9.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舵盘形定子双转子永磁发电机,其特征是所述转子(3 )共包括八个永磁转子极(32 ),定子(4 )包括十六个定子铁芯单元(42 )。
10.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舵盘形定子双转子永磁发电机,其特征是所述转子(3)共包括八个永磁转子极(32),定子(4)包括二十四个定子铁芯单元(42)。
【文档编号】H02K16/02GK204013144SQ201420503289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3日
【发明者】肖振霞, 肖光娟, 肖光铃 申请人:肖振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