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线张力调节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414000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电线张力调节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电线张力调节装置,包括底板,及设置在底板左右两侧的挂钩,及设置在底板前方的第一定轮、活动轮与第二定轮,及设置在底板内部的弹性器,所述底板中央设置有通孔,且通孔的旁边设置有卡槽,所述活动轮设置在第一定轮与第二定轮的中间,且活动轮圆弧表面设置有第三线槽,活动轮底面设置有卡道,所述活动轮卡道与通孔旁边的卡槽配合连接,所述弹性器中间设置有弹簧,且弹性器一端与底板相连,另一端与活动轮相连;该新型电线张力调节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能够很好的调节室外电线、电缆的张力,有效的延长电线、电缆的使用寿命,并极大的降低电线、电缆因张力而造成的安全隐患。
【专利说明】
一种新型电线张力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电线张力调节装置。
[0002]

【背景技术】
[0003]目前,电工在对室外的电线、电缆进行安装设置时都不能让电线、电缆进行直接连通,往往都会在电线、电缆的中间设置有多根连接用的电线杆或电线铁塔,这样虽然能够降低电线张力带来的影响,但这极大的增加对电线、电缆的安装成本,还大大的增加了对地面的使用面积。在电线、电缆的安装过程中,对电线、电缆的张力调节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不能很好的调节电线、电缆的张力,这会极大的影响电线、电缆的质量,大大的降低对电线、电缆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还能够对电线、电缆的张力进行很好调节的新型电线张力调节装置。
[0005]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电线张力调节装置,包括底板,及设置在底板左右两侧的挂钩,及设置在底板前方的第一定轮、活动轮与第二定轮,及设置在底板内部的弹性器,所述底板中央设置有通孔,且通孔的旁边设置有卡槽,所述活动轮设置在第一定轮与第二定轮的中间,且活动轮圆弧表面设置有第三线槽,活动轮底面设置有卡道,所述活动轮卡道与通孔旁边的卡槽配合连接,所述弹性器中间设置有弹簧,且弹性器一端与底板相连,另一端与活动轮相连。
[0006]作为优选,所述底板为长方形结构,且底板内部中空,使得弹性器能够很好的安放在底板内部,并且有效降低底板的重量,从而让底板能够很好的挂在电线或电缆上。
[000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定轮圆弧表面设置有第一线槽,第二定轮圆弧表面设置有第二线槽,使得电线或电缆能够很好的安放在第一线槽与第二线槽内,有效的避免在长时间后电线移出第一定轮与第二定轮的弧形表面。
[000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定轮与第二定轮设置在底板正前方,且第一定轮、第二定轮都与底板相连接,这使得第一定轮与第二定轮能够很好的安放在底板上,从而能够很好的通过第一定轮与第二定轮对电线或电缆进行引导。
[0009]作为优选,所述挂钩一端与底板相连接,挂钩另一端设置有卡件,使得该新型电线张力调节装置能够很好的挂在电线或电缆上,便于该装置对电线或电缆张力的调节。
[0010]作为优选,所述通孔位于活动轮的后面,且设置在底板内部的弹性器贯穿通孔与活动轮相连,使得弹性器能够很好的控制活动轮,从而能够通过弹性器对电线或电缆的张力进行调节。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电线张力调节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由于活动轮上设置有第三线槽,这使得电线或电缆能够很好的通过第三线槽对活动轮进行缠绕,有效的防止缠绕在活动轮上的电线或电缆因长时间的使用而移出活动轮,从而能够很好的通过活动轮对电线或电缆的张力进行控制与调节;活动轮上的卡道与底板上的卡槽通过配合连接,这使得活动轮能够进行旋转移动,而底板内部设置有弹性器,弹性器中央又设置有弹簧,且弹性器一端与底板相连,另一端与活动轮相连,这使得弹簧的回弹与形变的特性能够带动活动轮进行正反旋转,并通过活动轮的旋转对电线或电缆进行控制,从而有效的对电线或电缆的张力进行调节,极大的避免因电线、电缆的张力而影响其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线张力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线张力调节装置中弹性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线张力调节装置中活动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线张力调节装置中底板的中央局部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8]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新型电线张力调节装置,包括底板1,及设置在底板I左右两侧的挂钩5,及设置在底板I前方的第一定轮2、活动轮3与第二定轮4,及设置在底板I内部的弹性器6,所述底板I中央设置有通孔11,且通孔11的旁边设置有卡槽12,所述活动轮3设置在第一定轮2与第二定轮4的中间,且活动轮3圆弧表面设置有第三线槽31,活动轮3底面设置有卡道32,所述活动轮3卡道32与通孔11旁边的卡槽12配合连接,所述弹性器6中间设置有弹簧61,且弹性器6 —端与底板I相连,另一端与活动轮3相连。
[0019]所述底板I为长方形结构,且底板I内部中空,使得弹性器6能够很好的安放在底板I内部,并且有效降低底板I的重量,从而让底板I能够很好的挂在电线7或电缆上。
[0020]所述第一定轮2圆弧表面设置有第一线槽21,第二定轮4圆弧表面设置有第二线槽41,使得电线7或电缆能够很好的安放在第一线槽21与第二线槽41内,有效的避免在长时间后电线7移出第一定轮2与第二定轮4的弧形表面。
[0021]所述第一定轮2与第二定轮4设置在底板I正前方,且第一定轮2、第二定轮2都与底板I相连接,这使得第一定轮2与第二定轮4能够很好的安放在底板2上,从而能够很好的通过第一定轮2与第二定轮4对电线7或电缆进行引导。
[0022]所述挂钩5 —端与底板I相连接,挂钩5另一端设置有卡件51,使得该新型电线张力调节装置能够很好的挂在电线7或电缆上,便于该装置对电线7或电缆张力的调节。
[0023]所述通孔11位于活动轮3的后面,且设置在底板I内部的弹性器6贯穿通孔11与活动轮3相连,使得弹性器6能够很好的控制活动轮3,从而能够通过弹性器6对电线7或电缆的张力进行调节。
[0024]对该新型电线张力调节装置进行安装使用时,首先将电线7的一端从第一定轮2与第二定轮4上通过,将电线7缠绕在活动轮3上,并让电7线放置在第一线槽21、第二线槽41与第三线槽31内,避免电线7在长时间的使用后掉出第一定轮2、第二定轮4与活动轮3 ;再将底板I左右两侧的挂钩5放置在电线7上,让该装置能够很好的放置在电线7上,且设置在底板I内部的弹性器6中央设置有弹簧61,而弹簧61具有回弹与形变的特性,其就能够通过设置在底板I内部的弹性器6对活动轮3进行正反转的调节,从而通过活动轮3的旋转对缠绕在活动轮3上电线7的张力进行有效的调节。
[002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电线张力调节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由于活动轮上设置有第三线槽,这使得电线或电缆能够很好的通过第三线槽对活动轮进行缠绕,有效的防止缠绕在活动轮上的电线或电缆因长时间的使用而移出活动轮,从而能够很好的通过活动轮对电线或电缆的张力进行控制与调节;活动轮上的卡道与底板上的卡槽通过配合连接,这使得活动轮能够进行旋转移动,而底板内部设置有弹性器,弹性器中央又设置有弹簧,且弹性器一端与底板相连,另一端与活动轮相连,这使得弹簧的回弹与形变的特性能够带动活动轮进行正反旋转,并通过活动轮的旋转对电线或电缆进行控制,从而有效的对电线或电缆的张力进行调节,极大的避免因电线、电缆的张力而影响其使用寿命。
[00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电线张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及设置在底板左右两侧的挂钩,及设置在底板前方的第一定轮、活动轮与第二定轮,及设置在底板内部的弹性器,所述底板中央设置有通孔,且通孔的旁边设置有卡槽,所述活动轮设置在第一定轮与第二定轮的中间,且活动轮圆弧表面设置有第三线槽,活动轮底面设置有卡道,所述活动轮卡道与通孔旁边的卡槽配合连接,所述弹性器中间设置有弹簧,且弹性器一端与底板相连,另一端与活动轮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线张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为长方形结构,且底板内部中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线张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轮圆弧表面设置有第一线槽,第二定轮圆弧表面设置有第二线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线张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轮与第二定轮设置在底板正前方,且第一定轮、第二定轮都与底板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线张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一端与底板相连接,挂钩另一端设置有卡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线张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位于活动轮的后面,且设置在底板内部的弹性器贯穿通孔与活动轮相连。
【文档编号】H02G7/02GK204103410SQ201420572351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日
【发明者】黄向前, 黄淑芳, 钟小英, 叶新英, 王荣辉, 丘红莉 申请人:广东梅雁吉祥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