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功率放大器的供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0370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用于功率放大器的供电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技术领域

下面的描述涉及向用于无线通信的功率放大器供电的供电设备。



背景技术:

允许大量信息被传输的无线通信方案近来已经变得更为普遍。当前在无线通信中已使用的以及意在未来使用的无线传输信号的特性具有宽频带和高峰均功率比。

相应地,信号带宽增加。为了提高在这样的环境中的系统的整体效率,有必要使通过功率放大器的直流电力消耗减小。

然而,当功率放大器被通常设计时,为了保证线性,存在功率放大器被从最大功率点减小几分贝的缺点。由于效率在较低功率设置处下降,所以这会导致系统的整体效率下降。

先前解决这样的问题的尝试(诸如,通过包络跟踪方法)可能是有问题的,问题在于被处理的信号带宽是不显著宽的,并且即使处理宽带宽的信号,这样的电路和配置也是相对复杂的。



技术实现要素:

提供该发明内容用于以简化的形式介绍在以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描述的构思的选择。该发明内容不意在标识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意在用于帮助确定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根据总体方面,一种供电设备,包括:转换器,被配置为将输入电力转换为驱动电力;检测器,被配置为将驱动电力从转换器传输至功率放大器,并且包括在驱动电力的检测路径上形成的电感器,并且被配置为检测驱动电 力的功率信息以产生检测信号;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输入到功率放大器的信号的包络信号以及检测信号,控制转换器的电力转换。

检测器可包括:第一检测路径,被配置为通过连接至电感器的输入端的电阻器检测驱动电力的电压信息;第二检测路径,被配置为通过连接至电感器的输出端的电容器检测电感器的电流信息。

检测器可被配置为:对通过第一检测路径的第一信号和通过第二检测路径的第二信号进行划分,并将划分后的检测信号反馈至控制器。

控制器可包括:第一比较器,被配置为将检测信号与包络信号进行比较;第二比较器,被配置为将第一比较器的比较结果与基准信号进行比较以向转换器提供控制信号。

转换器可包括多电平转换器。

转换器可包括三电平转换器。

控制器可包括:第一比较块,被配置为:将包络信号与检测信号进行比较,并且将比较结果与基准信号进行比较以提供控制转换器的电力转换的第一控制信号;第二比较块,被配置为:将包络信号与检测信号进行比较,并且将比较结果与通过将基准信号相移180°获得的信号进行比较以提供控制转换器的电力转换的第二控制信号。

根据另一总体方面,一种供电设备,包括:多个电源模块,被配置为供应驱动电力,其中,每个电源模块包括:转换器,被配置为将输入电力转换为驱动电力;检测器,被配置为将驱动电力从转换器传输至功率放大器,并且包括在驱动电力的检测路径上形成的电感器,并且被配置为检测驱动电力的信息以产生检测信号;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输入到功率放大器的信号的包络信号以及检测信号,控制转换器的电力转换。

检测器可包括:第一检测路径,被配置为通过连接至电感器的输入端的电阻器检测驱动电力的电压信息;第二检测路径,被配置为通过连接至电感器的输出端且共同连接至电源模块的电容器检测电感器的电流信息。

检测器还可被配置为:对通过第一检测路径的第一信号和通过第二检测路径的第二信号进行划分,并将划分后的检测信号反馈至控制器。

控制器可包括:第一比较器,被配置为将检测信号与包络信号进行比较;第二比较器,被配置为将第一比较器的比较结果与基准信号进行比较以向转换器提供控制信号。

转换器可包括多电平转换器。

转换器可包括三电平转换器。

控制器可包括:第一比较块,被配置为:将包络信号与检测信号进行比较,并且将第一比较块的比较结果与基准信号进行比较以提供控制转换器的电力转换的第一控制信号;第二比较块,被配置为:将包络信号与检测信号进行比较,并且将第二比较块的比较结果与通过将基准信号相移180°获得的信号进行比较以提供控制转换器的电力转换的第二控制信号,其中,输入到每个电源模块的控制器的基准信号的相位与通过将基准信号相移获得的信号的相位彼此不同。

根据另一总体方面,一种控制电源的方法,包括:启动电力转换器以将输入电力转换为驱动电力;监测检测器以识别驱动电力的操作特性来产生检测信号;执行控制器以基于检测信号以及输入到功率放大器的信号来调节转换器的电力转换。

所述方法还可包括:根据输入到功率放大器的信号产生包络信号,其中,基于包络信号和检测信号适应性地调节电力转换。

所述监测检测器以识别驱动电力的操作特性的步骤可包括:通过操作分压器和电感器来识别电压特性和电流特性,以产生检测信号。

所述方法还可包括:以针对复极点的补偿方式,将高频零点信号插入检测信号,以增加信号的带宽。

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共同启动连接至共享的比较器的电力转换器,并且启动共享的比较器将通过对应的电力转换器中的每一个转换的各个驱动电力进行比较,以调整电力转换器的转换来在电力转换器之间以基本上等效的方式提供驱动功率。

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利用驱动电力对功率放大器供电;启动功率放大器对输入到其的信号进行放大以产生放大的信号;将放大的信号无线地传输至远程终端。

通过以下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以及权利要求,其他特征和方面将是清楚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用于功率放大器的供电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2是示出根据图1中示出的实施例的用于功率放大器的供电设备的电路图。

图3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用于功率放大器的供电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4是示出根据图3中示出的另一实施例的用于功率放大器的供电设备的电路图。

图5A至图5D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用于功率放大器的供电设备的操作的等效电路图。

图6A至图6C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用于功率放大器的供电设备的带宽的增加的曲线图。

图7A和图7B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用于功率放大器的供电设备中的信号的环路增益和带宽的增大的示图。

图8A至图8C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用于功率放大器的供电设备的供电电路的操作的等效电路图。

在整个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中,相同的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附图可不按照比例绘制,并且为了清楚、说明和方便起见,附图中的元件的相对大小、比例和描绘可被夸大。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来帮助读者获得对在此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全面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此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各种变化、修改和等同物将是明显的。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明显的是,在此描述的操作的顺序仅仅是示例,并且不限于在此阐述的顺序,而是除了必须按特定顺序发生的操作之外,也可以对在此描述的操作的顺序进行改变。此外,为了更加清楚和简洁,可省略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在此描述的特征可以以不同形式被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受限于在此所描述的示例。更确切地说,提供在此描述的实施例以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的和完整的,并将本公开的全部范围传达给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在整个说明书中,将理解的是,当元件(诸如,层、区域或晶圆(基底))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或“结合到”另一元件时,该元件可直接“在”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结合到”另一元件,或者可存在介于它们 之间的其他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时,不存在介于它们之间的元件或层。如在此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任意及所有组合。

将清楚的是,虽然在此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构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但是这些构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区域、层或部分进行区分。因此,在不脱离实施例的教导的情况下,以下讨论的第一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可被称为第二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

为了方便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之间的关系,在此可使用空间关系术语,诸如,“在……上方”、“上部”、“在……下方”、“下部”等。将理解的是,除了附图中绘出的方位外,空间关系术语还意在包含使用或运行中的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装置被翻转,那么被描述为“在”其他元件“上方”或“上部”的元件将被定位为“在”所述其他元件或特征的“下方”或“下部”。因此,术语“在……上方”可根据附图的特定方向而包含在“在……上方”以及“在……下方”两种方位。装置可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可相应地解释在此使用的空间关系术语描述。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并非意在限制。如在此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也意在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示。将进一步理解的是,当用在该说明书中时,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指定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的存在,但是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

例如,在附图中,由于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可能出现示出的形状的变形。因此,例如,实施例不应该被解释为受限于在此示出的区域的特定形状,而应该被解释为包括由制造导致的变形。下面的实施例也可由它们中的一个或组合构成。

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用于功率放大器的供电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参照图1,根据实施例的用于功率放大器的供电设备100包括转换器110、检测器120和控制器130。

转换器110将输入电力VDDP转换为功率放大器PA的驱动电力Vload并将转换后的驱动电力Vload提供给功率放大器PA。

转换器110包括门信号控制器111、信号处理器112和开关113。

门信号控制器111根据来自控制器130的控制信号产生门信号,信号处理器112通过对由门信号控制器111产生的门信号适当地执行信号处理来驱动开关113。开关113包括至少一个开关元件。

检测器120将功率放大器PA的驱动电力Vload传输至功率放大器PA,并检测与驱动电力Vload有关的信息。此外,检测器120包括传输驱动电力Vload的传输路径上的电感器并检测与所述电感器中流动的驱动电力Vload有关的电流信息。

基于由检测器120输出的检测信号以及输入到功率放大器PA的RF信号RF_in的包络信号,控制器130向转换器110提供控制转换器110的电力转换操作的控制信号。

控制器130包括第一比较器131和第二比较器132。

第一比较器131将包络信号与检测信号比较,并输出比较结果。根据包络信号与检测信号之间的电平(level)差,第一比较器131的输出信号的电流电平响应地增大或减小。

第二比较器132将第一比较器131的输出信号与基准信号比较,以产生并输出控制信号。

图2是示出根据图1中示出的实施例的用于功率放大器的供电设备的电路图。

参照图2,门信号控制器111根据来自控制器130的控制信号产生门信号。信号处理器112通过对由门信号控制器111产生的门信号执行信号处理来驱动开关113。

开关113包括至少一个开关,在多个实施例中,开关113包括在驱动电力端子VDDP与地之间串联连接的多个开关。例如,开关113包括在驱动电力端子VDDP与地之间串联连接的四个开关,并且转换器110被操作为三电平转换器。

为了分别操作所述四个开关,信号处理器112包括多个电平移位器和延时器以使来自门信号控制器111的门信号的电平移位或对来自门信号控制器111的门信号的电平引入延时。门信号的移位的或延时的电平通过多个放大器放大到能够驱动开关的适当的电平。

上述的三电平转换器具有较低的实际开关频率,但是可操作在较高的有 效开关频率下。

检测器120检测与驱动电力Vload有关的电压信息,并在传输驱动电力Vload的传输路径上包括电感器以检测与在所述电感器中流动的驱动电力有关的电流信息。

检测器120包括在传输驱动电力Vload的路径上形成的电感器L1以及电阻器R2和电容器C2,电阻器R2和电容器C2并联连接至电感器L1且彼此串联连接。此外,检测器120包括对检测到的电压进行分压的分压电阻器R3和R4。

检测器120将与驱动电力Vload有关的电压信息以及与电感器L1有关的电流信息反馈至控制器130,并插入高频零点以补偿复极点,从而增大信号的带宽。

下面将参照图5A至图5D以及图6A至图6D提供其描述。

在转换器110的开关113操作为具有彼此串联连接的四个开关的三电平转换器的示例中,控制器130包括第一比较块130A和第二比较块130B(如在图2中所示)。

第一比较块130A包括第一比较器130A1和第二比较器130A2,第二比较块130B包括第一比较器130B1和第二比较器130B2,第一比较器130A1和130B1将包络信号与检测信号比较并输出比较结果。第一比较器130A1和130B1的输出信号的电流电平根据包络信号与检测信号之间的电平差被增大或减小。

第二比较器130A2和130B2将第一比较器130A1和130B1的输出信号与基准信号比较,并输出控制信号。输入到第一比较块130A的第二比较器130A2的基准信号与输入到第二比较块130B的第二比较器130B2的基准信号具有大约180°的相位差。

在实施例中,基准信号为三角波信号,但是可采用任何适合的信号波形(诸如,方波或正弦波)。

第二比较器130A2和130B2提供用于占空比的控制信号,使得开关接通发生在与基准信号的电平高于第一比较器130A1和130B1的输出信号的电平的情况对应的时间期间。

图3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用于功率放大器的供电设备的示意性框图,图4是示出根据图3中示出的另一实施例的用于功率放大器的供电设备的电路 图。

根据依据另一实施例的用于功率放大器的供电设备200,用于功率放大器的供电设备200包括多个电源模块210和220。

由多个电源模块210和220输出的电力信号输入作为驱动功率被提供给功率放大器PA。

上面所描述的多个电源模块210和220中的每个的配置可与图1和图2中示出的供电设备100的配置相同或相似,并且相应地,为了清楚和简洁,此处将不再重复。检测器212和222以及控制器213和223的配置可与图1和图2中示出的配置略微不同。

上面描述的检测器212和222以及控制器213和223的配置中与图1和图2中示出的供电设备100的配置不同的部分将在下面更详细地描述。

作为示例,检测器212和222共用电容器C2。

检测器212包括电感器L1和电阻器R2。电感器L1和电阻器R2的前端彼此电连接。电感器L1的后端电连接至电容器C2的后端,电阻器R2的后端电连接至电容器C2的前端。

类似地,检测器222包括电感器L1和电阻器R2,电感器L1的前端和电阻器R2的前端彼此电连接。电感器L1的后端电连接至电容器C2的后端,电阻器R2的后端电连接至电容器C2的前端。

上述配置与图1和图2中示出的供电设备100的配置略微不同,但是技术效果是相似的,其中,与驱动电力Vload有关的电压信息以及与电感器L1有关的电流信息被反馈到控制器130,高频零点被插入以补偿复极点,从而增大信号的带宽。

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用于功率放大器的供电设备200包括比较器OP,并且控制器213和223中的每个从比较器OP接收信号。

比较器OP接收各自的转换器211和221的输出,并将接收到的输出相互比较,以向各自的控制器213和223的第一比较块213A和223A以及第二比较块213B和223B的第一比较器213A1、213B1、223A1和223B1的输出信号添加电流或从所述输出信号中减去电流,从而将电源模块配置为等效地输出功率。

各自的控制器213和223的第一比较块213A和223A以及第二比较块213B和223B的第二比较器213A2、213B2、223A2和223B2具有施加到其 的基准信号。基准信号可具有不同的相位。

例如,施加到各自的控制器213和223的第一比较块213A和223A以及第二比较块213B和223B的第二比较器213A2、213B2、223A2和223B2的基准信号具有例如0°、90°、180°和270°的相位差。

图5A至图5D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用于功率放大器的供电设备的操作的等效电路图。图6A至图6C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用于功率放大器的供电设备的带宽的增加的曲线图。

图5A在一个示例等效电路图中示出了与图4中示出的功率放大器对应的供电设备200的多个电源模块。检测器220被示出为图5B中示出的单个等效电路的电阻器R2P、分压电阻器R3和R4、电感器L1P以及电容器C2。图2中示出的用于功率放大器的供电设备100在图5B的等效电路图中被示出。

下面描述图5B的检测器的等效电路。检测器具有两个检测路径。

第一检测路径包括电阻器R2P以及分压电阻器R3和R4之间的连接点,第二检测路径包括电感器L1P、电容器C2以及分压电阻器R3和R4之间的连接点。

第一检测路径检测与驱动电力有关的电压信息,第二检测路径检测与电感器L1P有关的电流信息。

当通过叠加法分析图5B的等效电路时,图5B的等效电路图被示出为被分割(例如,如图5C和图5D中示出的)。因此,环路增益T被分为T①和T②以被计算,检测信号Vout也可被分为检测信号Vout1和Vout2(或下面等式中的Vout①和Vout②)。

通过分压电阻器R3和R4进行分压的检测信号Vout被输入到第一比较器的负极(-)端子,并且包络信号被输入到第一比较器的正极(+)端子。然而,为了分析环路增益,输入包络信号的第一比较器的正极(+)端子接地,并且第一比较器的负极(-)端子具有输入到其的任意设置的输入信号Vin。

控制器213将输入信号Vin与检测信号Vout进行比较,并将比较结果与基准信号VM进行比较,以提供控制转换器210的开关占空比D的控制信号。

当分析图5C时,下面的示例性等式1被提供。

<mrow> <mfrac> <msub> <mi>v</mi> <mn>1</mn> </msub> <msub> <mi>v</mi> <mrow> <mi>i</mi> <mi>n</mi> </mrow> </msub> </mfrac> <mo>=</mo> <msub> <mi>g</mi> <mi>m</mi> </msub> <mo>&CenterDot;</mo> <mo>{</mo> <msub> <mi>r</mi> <mrow> <mi>o</mi> <mn>1</mn> </mrow> </msub> <mo>&CenterDot;</mo> <mrow> <mo>(</mo> <msub> <mi>R</mi> <mn>1</mn> </msub> <mo>+</mo> <mfrac> <mn>1</mn> <mrow> <msub> <mi>sC</mi> <mn>1</mn> </msub> </mrow> </mfrac> <mo>)</mo> </mrow> <mo>}</mo> </mrow>

<mrow> <mfrac> <msub> <mi>v</mi> <mi>x</mi> </msub> <msub> <mi>v</mi> <mn>1</mn> </msub> </mfrac> <mo>=</mo> <mfrac> <mrow> <mi>D</mi> <mo>&CenterDot;</mo> <mi>V</mi> <mi>D</mi> <mi>D</mi> <mi>P</mi> </mrow> <msub> <mi>V</mi> <mi>M</mi> </msub> </mfrac> </mrow>

<mrow> <mfrac> <msub> <mi>v</mi> <mn>2</mn> </msub> <msub> <mi>v</mi> <mi>x</mi> </msub> </mfrac> <mo>=</mo> <mfrac> <mfrac> <mn>1</mn> <mrow> <msub> <mi>sC</mi> <mn>2</mn> </msub> </mrow> </mfrac> <mrow> <msub> <mi>R</mi> <mrow> <mn>2</mn> <mi>p</mi> </mrow> </msub> <mo>+</mo> <mfrac> <mn>1</mn> <mrow> <msub> <mi>sC</mi> <mn>2</mn> </msub> </mrow> </mfrac> </mrow> </mfrac> <mo>=</mo> <mfrac> <mn>1</mn> <mrow> <mn>1</mn> <mo>+</mo> <msub> <mi>sR</mi> <mrow> <mn>2</mn> <mi>p</mi> </mrow> </msub> <msub> <mi>C</mi> <mn>2</mn> </msub> </mrow> </mfrac> </mrow>

接下来,当分析图5D时,下面的等式2被提供。

<mrow> <mfrac> <msub> <mi>v</mi> <mn>1</mn> </msub> <msub> <mi>v</mi> <mrow> <mi>i</mi> <mi>n</mi> </mrow> </msub> </mfrac> <mo>=</mo> <msub> <mi>g</mi> <mi>m</mi> </msub> <mo>&CenterDot;</mo> <mo>{</mo> <msub> <mi>r</mi> <mrow> <mi>o</mi> <mn>1</mn> </mrow> </msub> <mo>&CenterDot;</mo> <mrow> <mo>(</mo> <msub> <mi>R</mi> <mn>1</mn> </msub> <mo>+</mo> <mfrac> <mn>1</mn> <mrow> <msub> <mi>sC</mi> <mn>1</mn> </msub> </mrow> </mfrac> <mo>)</mo> </mrow> <mo>}</mo> </mrow>

<mrow> <mfrac> <msub> <mi>v</mi> <mi>x</mi> </msub> <msub> <mi>v</mi> <mn>1</mn> </msub> </mfrac> <mo>=</mo> <mfrac> <mrow> <mi>D</mi> <mo>&CenterDot;</mo> <mi>V</mi> <mi>D</mi> <mi>D</mi> <mi>P</mi> </mrow> <msub> <mi>V</mi> <mi>M</mi> </msub> </mfrac> </mrow>

<mrow> <mfrac> <msub> <mi>v</mi> <mrow> <mi>l</mi> <mi>o</mi> <mi>a</mi> <mi>d</mi> </mrow> </msub> <msub> <mi>v</mi> <mi>x</mi> </msub> </mfrac> <mo>=</mo> <mfrac> <mrow> <mo>(</mo> <msub> <mi>R</mi> <mi>L</mi> </msub> <mo>&CenterDot;</mo> <mfrac> <mn>1</mn> <mrow> <msub> <mi>sC</mi> <mi>L</mi> </msub> </mrow> </mfrac> <mo>)</mo> </mrow> <mrow> <msub> <mi>sL</mi> <mrow> <mn>1</mn> <mi>p</mi> </mrow> </msub> <mo>+</mo> <mrow> <mo>(</mo> <msub> <mi>R</mi> <mi>L</mi> </msub> <mo>&CenterDot;</mo> <mfrac> <mn>1</mn> <mrow> <msub> <mi>sC</mi> <mi>L</mi> </msub> </mrow> </mfrac> <mo>)</mo> </mrow> </mrow> </mfrac> <mo>=</mo> <mfrac> <mn>1</mn> <mrow> <mn>1</mn> <mo>+</mo> <mi>s</mi> <mfrac> <msub> <mi>L</mi> <mrow> <mn>1</mn> <mi>p</mi> </mrow> </msub> <msub> <mi>R</mi> <mi>L</mi> </msub> </mfrac> <mo>+</mo> <msup> <mi>s</mi> <mn>2</mn> </msup> <msub> <mi>L</mi> <mrow> <mn>1</mn> <mi>p</mi> </mrow> </msub> <msub> <mi>C</mi> <mi>L</mi> </msub> </mrow> </mfrac> </mrow>

上述的等式1和等式2的结果分别在图6A和图6B中被示出。

当对上述的等式1和等式2求和时,得到下面的等式3。

<mrow> <mi>T</mi> <mo>=</mo> <mi>g</mi> <mi>m</mi> <mo>&CenterDot;</mo> <mi>r</mi> <mi>o</mi> <mn>1</mn> <mo>&CenterDot;</mo> <mfrac> <mrow> <mi>D</mi> <mo>&CenterDot;</mo> <mi>V</mi> <mi>D</mi> <mi>D</mi> <mi>P</mi> </mrow> <msub> <mi>V</mi> <mi>M</mi> </msub> </mfrac> <mo>&CenterDot;</mo> <mfrac> <msub> <mi>R</mi> <mn>4</mn> </msub> <mrow> <msub> <mi>R</mi> <mn>3</mn> </msub> <mo>+</mo> <msub> <mi>R</mi> <mn>4</mn> </msub> </mrow> </mfrac> <mo>&CenterDot;</mo> <mfrac> <mrow> <mn>1</mn> <mo>+</mo> <msub> <mi>sR</mi> <mn>1</mn> </msub> <msub> <mi>C</mi> <mn>1</mn> </msub> </mrow> <mrow> <mn>1</mn> <mo>+</mo> <mi>s</mi> <mrow> <mo>(</mo> <msub> <mi>r</mi> <mrow> <mi>o</mi> <mn>1</mn> </mrow> </msub> <mo>+</mo> <msub> <mi>R</mi> <mn>1</mn> </msub> <mo>)</mo> </mrow> <msub> <mi>C</mi> <mn>1</mn> </msub> </mrow> </mfrac> <mo>&CenterDot;</mo> <mrow> <mo>(</mo> <mfrac> <mn>1</mn> <mrow> <mn>1</mn> <mo>+</mo> <msub> <mi>sR</mi> <mrow> <mn>2</mn> <mi>p</mi> </mrow> </msub> <msub> <mi>C</mi> <mn>2</mn> </msub> </mrow> </mfrac> <mo>+</mo> <mfrac> <mn>1</mn> <mrow> <mn>1</mn> <mo>+</mo> <mi>s</mi> <mfrac> <msub> <mi>L</mi> <mrow> <mn>1</mn> <mi>p</mi> </mrow> </msub> <msub> <mi>R</mi> <mi>L</mi> </msub> </mfrac> <mo>+</mo> <msup> <mi>s</mi> <mn>2</mn> </msup> <msub> <mi>L</mi> <mrow> <mn>1</mn> <mi>p</mi> </mrow> </msub> <msub> <mi>C</mi> <mi>L</mi> </msub> </mrow> </mfrac> <mo>&CenterDot;</mo> <mfrac> <mrow> <msub> <mi>sR</mi> <mrow> <mn>2</mn> <mi>p</mi> </mrow> </msub> <msub> <mi>C</mi> <mn>2</mn> </msub> </mrow> <mrow> <mn>1</mn> <mo>+</mo> <msub> <mi>sR</mi> <mrow> <mn>2</mn> <mi>p</mi> </mrow> </msub> <msub> <mi>C</mi> <mn>2</mn> </msub> </mrow> </mfrac> <mo>)</mo> </mrow> </mrow>

上述的等式3在图6C中被示出,并且可以看出信号的带宽如图6C中示出的实线是增大的。

在等式3中,gm是比较块的第一比较器OTA(例如,130A1)的跨导,ro1是比较块的第一比较器OTA(例如,130A1)的输出阻抗,VDDP是输入电力的电压电平,VM是基准信号(例如,三角波)的幅值,R3和R4是反馈电阻器,R1和C1是比较块中的电阻器和电容器,R2、C2和L1是检测器(例如,120)的检测电阻器、检测电容器和电感器,RL和CL是负载(例如,RF功率放大器)的负载电阻器和负载电容器,s是拉普拉斯常数,T、T①和T②是环路增益。

图7A和图7B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用于功率放大器的供电设备中的信号的环路增益和带宽的增大的示图。

参照图7A,总的反馈系统的环路增益是开环增益A与反馈因子F的乘积。

环路增益等式(诸如,T(环路增益)=FA)被提供。参照图7B,环路增益的带宽确定闭合环路的3dB的频率和闭合环路的单位增益的频率。

因此,在环路增益的带宽增大的情况下,闭合环路的带宽增大,即,整个反馈系统的带宽增大。

图8A至图8C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用于功率放大器的供电设备的供电电路的操作的等效电路图。

图8A是图2中示出的根据实施例的用于功率放大器的供电设备100的转换器110的等效电路图。图8B是图3中示出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用于功率放大器的供电设备200的转换器210的等效电路图。

参照图8A,根据实施例的用于功率放大器的供电设备100被操作为具有四个开关Q1、Q2、Q3和Q4的三电平转换器。因此,例如,开关通过大约50MHz的实际开关频率而具有大约100MHz的有效开关频率。为了平稳地操作开关,提供至控制器的基准信号具有大约180°的相位差。

参照图8B,多个电源模块的各自的转换器的输出被组合以被传输至功率放大器。此外,因为多个电源模块的各自的转换器的输出被组合以被传输至功率放大器,所以每个电源模块的转换器包括两个开关Q1和Q2或者Q3和Q4以被操作为双电平转换器,但是为了一个操作为双电平转换器的电源模块向功率放大器供应驱动电力的情况做准备而具有减半的开关频率。

图8C示出了在图4中示出的包括分别具有操作为三电平转换器的转换器的多个模块的供电设备的转换器的等效电路图。即使例如通过将图8A和 图8B的供电设备彼此连接而使开关在大约25MHz的实际开关频率处操作,开关也可具有大约100MHz的有效开关频率。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例,信号带宽通过所提供的电路结构被增加。此外,有效的开关频率被增加以对包络信号更敏感,并且纹波电压被减小。

执行在此描述的操作的设备、单元、模块、装置、控制器和其他组件(例如,电源模块110、210、220,控制器130、213、223,门信号控制器111)通过硬件组件而实现。硬件组件的示例包括:处理器、传感器、发生器、驱动器以及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其他电子组件。在一个示例中,通过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或计算机来实现硬件组件。通过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元件(诸如,逻辑门阵列、控制器与算术逻辑单元、数字信号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编程逻辑阵列、微处理器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知晓的能够以限定的方式来响应并执行指令以获得预期结果的任何其他装置或装置的组合)来实现处理器或计算机。在一个示例中,处理器或计算机包括(或连接至)存储通过处理器或计算机执行的指令或软件的一个或更多个存储器。通过处理器或计算机实现的硬件组件执行指令或软件(诸如,操作系统(OS)和在OS上运行的一个或更多个软件应用程序),以执行在此描述的操作。硬件组件还响应于指令或软件的执行而访问、操纵、处理、创建并存储数据。为了简单起见,在此描述的示例的描述中可使用单数形式的术语“处理器”或“计算机”,但是在其他示例中,使用多个处理器或计算机,或者,处理器或计算机包括多个处理元件或多种类型的处理元件,或包括多个处理元件和多种类型的处理元件二者。在一个示例中,硬件组件包括多个处理器,在另一示例中,硬件组件包括处理器和控制器。硬件组件具有不同的处理构造中的任意一种或更多种,其示例包括:单个处理器、独立处理器、并行处理器、单指令单数据(SISD)多重处理装置、单指令多数据(SIMD)多重处理装置、多指令单数据(MISD)多重处理装置和多指令多数据(MIMD)多重处理装置。

执行在此描述的操作的方法可通过以上所述的执行在此描述的操作的指令或软件的处理器或计算机来执行。

为了单独或集体地指示或构造处理器或计算机作为机用计算机或专用计算机进行操作来执行如上所述的通过硬件组件和所述方法执行的操作,用于控制处理器或计算机以实现硬件组件并执行如上描述的方法的指令或软件被 编成计算机程序、代码段、指令或其任意组合。在一个示例中,指令或软件包括通过处理器或计算机直接地执行的机器代码,诸如,由编译器产生的机器代码。在另一示例中,指令或软件包括使用解释器通过处理器或计算机执行的高级代码。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中的程序员基于公开了执行通过如上所述的硬件组件和方法执行的操作的算法的附图中的框图和流程图以及说明书中的相应的描述,可容易地编写指令或软件。

用于控制处理器或计算机以实现如上描述的硬件组件并执行如上描述的方法的指令或软件以及任何相关联的数据、数据文件和数据结构被记录、存储或固定在一个或更多个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之中或之上。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例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快闪存储器、CD-ROM、CD-R、CD+R、CD-RW、CD+RW、DVD-ROM、DVD-R、DVD+R、DVD-RW、DVD+RW、DVD-RAM、BD-ROM、BD-R、BD-R LTH、BD-RE、磁带、软盘、磁光数据存储装置、光学数据存储装置、硬盘、固态盘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能够以非暂时性方式存储指令或软件以及任何相关联的数据、数据文件和数据结构并能够将指令或软件以及任何相关联的数据、数据文件和数据结构提供到处理器或计算机以使处理器或计算机能执行指令的任何装置。在一个示例中,指令或软件以及任何相关联的数据、数据文件和数据结构分布在连接网络的计算机系统上,以便通过处理器或计算机以分布式方式存储、访问和执行指令和软件以及任何相关联的数据、数据文件和数据结构。

尽管本公开包含特定的示例,但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清楚的是,在没有脱离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这些示例做出各种改变。这里所描述的示例将被视为描述性含义,而不是为了限制的目的。在每个示例中的特征或方面的描述将被认为是可适用于其他示例中的相似特征或方面。如果以不同的顺序执行描述的技术,和/或如果以不同的方式组合描述的系统、构造、装置或者电路中的组件和/或用其他组件或者它们的等同物来替换或者补充描述的系统、构造、装置或者电路中的组件,则可以获得适当的结果。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不是由具体实施方式限定的,而是由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并且在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所有变型将被解释为包含于本公开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