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式并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1185阅读:4813来源:国知局
可调节式并线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线的并线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并线时绕线松紧度可调的手动并线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电工领域中的电线并线通常有三种操作方式:第一种是人工用手直接并线,并线过程中对人手的伤害比较大,手指容易起泡,同时,人工并线后线头不牢靠,容易抽出电线,且并线效率低下。第二种是用钳子等常用工具进行弯线,弯线时容易对电线造成刮伤,且弯曲的线圈之间间隙较大,不美观。第三种是将具有电线卡位和容腔的套筒安装在电钻上,通过电钻驱动套筒旋转使外接线缠绕主线进而实现并线,其虽可提高并线效率,但实用性差,必须与电钻配套使用,不仅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而且也造成了其使用上的局限性,同时,其也不具有绕线松紧度调节功能。

如上所述,纵观目前市场上尚无一种专门用于电线并线且能够对绕线松紧度进行调节以及能带电操作的手动并线器存在,为此,有待于相关从业人员研究开发。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线可靠美观、并线效率高、能带电操作、使用方便、实用性强以及具有绕线松紧度调节功能的手动并线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可调节式并线器,包括一适合手握旋转的手柄,所述手柄一端固定或成形有一套管,所述手柄的中央开设有与所述套管内孔连通的第一容线孔,所述套管的管壁上设置有一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处安装有一调节钮,所述调节钮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孔并伸入所述套管内,另一端外露于所述套管,所述调节钮上开设有与所述套管内孔连通的第二容线孔。

进一步的,所述套管在与所述安装孔相对的一侧管壁上设置有用以方便电线插入所述第二容线孔的嵌线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套管为金属材质,所述手柄和调节钮均为绝缘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和调节钮均为绝缘塑料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孔为一螺纹连接孔,所述调节钮套装于该螺纹连接孔并与之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一端设置有螺纹连接部,所述套管套装于该螺纹连接部并与之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容线孔和第二容线孔均为贯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容线孔与第二容线孔相互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为空心圆柱体结构,其包括构成第一容线孔的内空心圆柱体和环绕内空心圆柱体设置的外空心圆柱体,所述内空心圆柱体的上端向上轴向延伸形成所述螺纹连接部,所述内、外空心圆柱体之间通过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加强筋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嵌线开口为一自上而下向外倾斜的斜开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创新性地开发出一种专用于电线并线的手动并线工具,其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并线时只需将外接线和主线分别放入相应的容线孔内,然后手动旋转手柄即可,而无需借助诸如电钻等辅助工具,因而使用起来不受外部条件的限制,实用性强,而且并线可靠美观,并线效率高。同时,其还可以通过调节钮来实现对绕线松紧度的调节,并且由于手柄和调节钮均为绝缘材质,因此其也可以实现带电操作,进一步提高了并线的方便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可调节式并线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可调节式并线器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可调节式并线器的左视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并线绕制后的成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述一种可调节式并线器,包括一适合手握旋转的手柄1,手柄1一端固定或成形有一套管2,手柄1的中央开设有与套管2内孔20连通的第一容线孔10,套管2的管壁上设置有一安装孔21,安装孔21处安装有一调节钮3,调节钮3一端穿过该安装孔21并伸入套管2内,另一端外露于套管2,调节钮3上开设有与套管2内孔20连通的第二容线孔31。

优选的,套管2在与安装孔21相对的一侧管壁上设置有用以方便电线插入第二容线孔31的嵌线开口22,嵌线开口22为一自上而下向外倾斜的斜开口,这样可以在保证套管强度的基础上使开口尽可能大。使用时,用户手指可从该嵌线开口22伸入套管2内而将电线折弯插入第二容线孔31。

优选的,套管2为金属材质,这样可以提高并线器的强度。手柄1和调节钮3均为绝缘材质,从而使得本实施例所述并线器可以带电操作。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手柄1和调节钮3均为绝缘塑料材质。

优选的,安装孔21为一螺纹连接孔,调节钮3套装于该螺纹连接孔并与之螺纹连接。使用时,通过调节钮3的旋进旋出可以实现绕线松紧度的调节,旋进为调紧,旋出为调松。当然,作为本发明的其它再选实施方式,调节钮3也可以采用拨动式结构等,只要保证其可以内外移动实现绕线松紧度调节即可。

优选的,手柄1一端设置有螺纹连接部11,套管2套装于该螺纹连接部11并与之螺纹连接,从而实现了手柄1与套管2之间的连接固定。

优选的,第一容线孔10和第二容线孔31均为贯通孔,这样使得本实施例所述并线器的使用不会受到电线长度的限制,使用时,若电线比较长,则可以从容线孔末端穿出。

优选的,第一容线孔10与第二容线孔31相互垂直,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绕线的可靠性,也方便产品的制作。

优选的,手柄1为空心圆柱体结构,因而非常适合手握旋转。其包括构成第一容线孔10的内空心圆柱体12和环绕内空心圆柱体12设置的外空心圆柱体13,内空心圆柱体12的上端向上轴向延伸形成所述螺纹连接部11,内、外空心圆柱体12、13之间通过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加强筋板14连接。该结构使得手柄1在保证强度的基础上,可以尽可能地节省材料。

本实施例所述可调节式并线器的操作方法如下,如图4和图5所示,以对三根电线进行并线举例说明:其中电线一和电线二为主线,自套管2内孔20插入在第一容线孔10内;电线三为外接线,自套管2内孔20插入在第二容线孔31内。并线时,用户用一只手抓住上述三根电线的外端,另一只手握住手柄1并旋转,即可使得电线三呈螺旋状缠绕在电线一和电线二外周,从而实现此三根电线的并线绕制。若需要调节电线三的缠绕松紧度,则只需将调节钮3相应的旋进或旋出即可。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发明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