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二极管仓散热效率的光伏接线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3735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高二极管仓散热效率的光伏接线盒。



背景技术:

光伏接线盒是广泛使用的光伏部件,光伏接线盒内固定有二极管,二极管的散热一直是影响光伏接线盒性能的重要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二极管仓散热效率的光伏接线盒,其二极管的安装槽与汇流仓间设有导热通槽,便于二极管散热;且各安装槽间也通过导热通槽贯通,能使各安装槽内的温度趋于一致,进而使各安装槽内的二极管工作在趋于一致的环境温度中,减小温度差异引起各二极管的性能差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提高二极管仓散热效率的光伏接线盒,包括有相互连接的下壳体和上壳体;

所述下壳体内设有汇流仓和用于安装二极管的二极管仓;

所述二极管仓内设有三个用于安装二极管的长方形安装槽: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位于第一安装槽、第三安装槽中间;

所述二极管仓内还设有第一导热通槽、第二导热通槽、第三导热通槽、第四导热通槽、第五导热通槽、第六导热通槽;

所述第一导热通槽,其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安装槽、汇流仓,并将第一安装槽与汇流仓贯通;

所述第二导热通槽,其两端分别连接第二安装槽、汇流仓,并将第二安装槽与汇流仓贯通;

所述第三导热通槽,其两端分别连接第三安装槽、汇流仓,并将第三安装槽与汇流仓贯通;

所述第四导热通槽,其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并将第一安装槽与第二安装槽贯通;

所述第五导热通槽,其两端分别连接第二安装槽、第三安装槽,并将第二安装槽与第三安装槽贯通;

所述第六导热通槽,其两端分别连接第三安装槽、第一安装槽,并将第三安装槽与第一安装槽贯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热通槽、第二导热通槽、第三导热通槽相互平行。

优选的,所述第四导热通槽、第五导热通槽位于同一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第四导热通槽垂直于第一导热通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热通槽、第二导热通槽、第三导热通槽、第四导热通槽、第五导热通槽、第六导热通槽的宽度为3~5mm。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热通槽、第二导热通槽、第三导热通槽、第四导热通槽、第五导热通槽、第六导热通槽的深度为2~4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二极管仓散热效率的光伏接线盒,其二极管的安装槽与汇流仓间设有导热通槽,便于二极管散热;且各安装槽间也通过导热通槽贯通,能使各安装槽内的温度趋于一致,进而使各安装槽内的二极管工作在趋于一致的环境温度中,减小温度差异引起各二极管的性能差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

如图1所示,一种提高二极管仓12散热效率的光伏接线盒,包括有相互连接的下壳体1和上壳体;

所述下壳体1内设有汇流仓11和用于安装二极管的二极管仓12;

所述二极管仓12内设有三个用于安装二极管的长方形安装槽:第一安装槽21、第二安装槽22、第三安装槽23;所述第二安装槽22位于第一安装槽21、第三安装槽23中间;

所述二极管仓12内还设有第一导热通槽31、第二导热通槽32、第三导热通槽33、第四导热通槽34、第五导热通槽35、第六导热通槽36;

所述第一导热通槽31,其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安装槽21、汇流仓11,并将第一安装槽21与汇流仓11贯通;

所述第二导热通槽32,其两端分别连接第二安装槽22、汇流仓11,并将第二安装槽22与汇流仓11贯通;

所述第三导热通槽33,其两端分别连接第三安装槽23、汇流仓11,并将第三安装槽23与汇流仓11贯通;

所述第四导热通槽34,其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安装槽21、第二安装槽22,并将第一安装槽21与第二安装槽22贯通;

所述第五导热通槽35,其两端分别连接第二安装槽22、第三安装槽23,并将第二安装槽22与第三安装槽23贯通;

所述第六导热通槽36,其两端分别连接第三安装槽23、第一安装槽21,并将第三安装槽23与第一安装槽21贯通。

所述第一导热通槽31、第二导热通槽32、第三导热通槽33相互平行。

所述第四导热通槽34、第五导热通槽35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第四导热通槽34垂直于第一导热通槽31。

所述第一导热通槽31、第二导热通槽32、第三导热通槽33、第四导热通槽34、第五导热通槽35、第六导热通槽36的宽度为3~5mm。

所述第一导热通槽31、第二导热通槽32、第三导热通槽33、第四导热通槽34、第五导热通槽35、第六导热通槽36的深度为2~4mm。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