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3398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伺服马达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伺服马达。
背景技术
:伺服马达是指在伺服系统中控制机械元件运转的发动机,是一种补助马达间接变速装置。伺服马达由于速度控制方便,位置精度非常准确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精度需求较高的场合。目前,现有技术中,伺服马达主要是靠脉冲来定位,即伺服马达接收到1个脉冲,马达轴就会旋转1个脉冲对应的角度,从而实现位移。因为伺服马达本身具备发出脉冲的功能,所以伺服马达每旋转一个角度,都会发出对应数量的脉冲,这样,和伺服马达接受的脉冲形成了呼应,这样系统就会知道发了多少脉冲给伺服马达,同时又收了多少脉冲回来,使得系统就能够很精确的控制马达的转动,从而实现精确的定位,定位精度可以达到0.001mm。但是这种单一方向的脉冲,由于力矩太大,马达转子的损耗和发热较严重,时间久了会影响脉冲的准确性,以及伺服马达的使用寿命。技术实现要素: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小转子损耗的伺服马达。一种伺服马达,包括外壳,固设于所述外壳内部的定子组件,贯穿所述外壳两端的转轴,设于所述转轴上的转子组件,以及设于所述转子组件上的导线,所述转子组件包括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所述定子组件包括第一定子和第二定子,所述第一定子与所述第二定子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定子包括圆环状的支架,及阵列设于所述支架内侧的磁体,所述磁体包括N极磁体和S极磁体,所述第一定子中的所述N极磁体与所述第二定子中的所述S极磁体在所述转轴的同一轴线方向上正对设置,所述第一转子与所述第二转子中所述导线中的电流方向相反。相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伺服马达中,由于所述第一定子中的所述N极磁体与所述第二定子中的所述S极磁体在所述转轴的同一轴线方向上正对设置,且所述第一转子与所述第二转子中所述导线中的电流方向相反,相当于将现有技术中的线圈均分到所述第一转子和所述第二转子中,所以能够减小所述转子组件和所述定子组件的直径,同时减小所述转子组件的损耗,以提高所述伺服马达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子的位置与所述第一转子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二定子的位置与所述第二转子的位置对应。进一步地,所述N极磁体和所述S极磁体等距相间设置,且所述N极磁体和所述S极磁体的数量相等。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子与所述第二转子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转子包括基座,垂直设于所述基座表面上的绕线杆,及设于所述绕线杆端部的防护部,所述基座的中心处设有轴孔。进一步地,所述绕线杆的数量为2n个,所述绕线杆在所述基座的表面上呈圆周阵列方式排列。进一步地,所述磁体的数量与所述绕线杆的数量相同,每一所述磁体正对每一所述绕线杆。进一步地,所述轴孔的直径与所述转轴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一转子通过所述轴孔设于所述转轴上。进一步地,所述绕线杆与所述防护部之间的夹角为直角或锐角当中的一种。进一步地,当所述第一定子中的所述N极磁体与所述第二定子中的所述N极磁体在所述转轴的同一轴线方向上正对设置时,所述第一转子与所述第二转子中所述导线中的电流方向相同。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伺服马达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转子组件与定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转子组件与定子组件的平面示意图。图4为图1中伺服马达的通电截面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伺服马达的通电截面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伺服马达100,100a外壳10定子组件11第一定子111,111a支架1111磁体1112N极磁体1113,1113aS极磁体1114第二定子112,112a转轴12转子组件13第一转子131,131a基座1311绕线杆1312防护部1313轴孔1314第二转子132,132a导线14,14a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伺服马达100,包括外壳10,固设于所述外壳10内部的定子组件11,贯穿所述外壳10两端的转轴12,设于所述转轴12上的转子组件13,以及设于所述转子组件13上的导线14。请参阅图2和图3,所述转子组件13包括第一转子131和第二转子132,所述第一转子131与所述第二转子132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转子131包括基座1311,垂直设于所述基座1311表面上的绕线杆1312,及设于所述绕线杆1312端部的防护部1313。所述基座1311的中心处设有轴孔1314,所述轴孔1314的直径与所述转轴12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一转子131通过所述轴孔1314设于所述转轴12上。所述导线14缠绕在所述绕线杆1312上以形成线圈,所述绕线杆1312与所述防护部1313的夹角为直角,以防所述第一转子131在旋转过程中,所述导线14被甩出。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绕线杆1312与所述防护部1313的夹角除了可以为直角之外,还可以为锐角。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绕线杆1312的数量为2n个,所述绕线杆1312在所述基座1311的表面上呈圆周阵列方式排列。请参阅图2和图3,所述定子组件11包括第一定子111和第二定子112,所述第一定子111与所述第二定子112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定子111包括圆环状的支架1111,及阵列设于所述支架1111内侧的磁体1112。所述磁体1112包括N极磁体1113和S极磁体1114,所述N极磁体1113和所述S极磁体1114等距相间设置,且所述N极磁体1113和所述S极磁体1114的数量相等。所述磁体1112的数量与所述绕线杆1312的数量相同,每一所述磁体1112正对每一所述绕线杆1312。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磁体1112的数量为2n个。请再参阅图2,所述第一定子111的位置与所述第一转子131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二定子112的位置与所述第二转子132的位置对应。请参阅图4,所述第一定子111中的N极磁体1113与所述第二定子112中的所述S极磁体1114在所述转轴12的同一轴线方向上正对设置,所述第一转子131与所述第二转子132中所述导线14中的电流方向相反。综上,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一定子111中的所述N极磁体1113与所述第二定子112中的所述S极磁体1114在所述转轴12的同一轴线方向上正对设置,所述第一转子131与所述第二转子132中所述导线14中的电流方向相反,相当于将现有技术中的线圈均分到所述第一转子131和所述第二转子132中,所以能够减小所述转子组件13和所述定子组件11的直径,同时减小所述转子组件13的损耗,以提高所述伺服马达100的使用寿命。请参阅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伺服马达100a,本实施例中所述伺服马达100a与第一实施例中所述伺服马达100大抵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子111a中的所述N极磁体1113a与所述第二定子112a中的所述N极磁体1113a在所述转轴12a的同一轴线方向上正对设置,所述第一转子131a与所述第二转子132a中所述导线14a中的电流方向相同。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