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3743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组件串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组件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光伏组件串。



背景技术:

现在光伏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效率、降低成本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传统的光伏组件串利用连接电缆将若干个相邻的光伏组件的正负极顺次对接串联,最终从光伏组件串的两端各引出1根电缆接至直流汇流箱或组串逆变器。该种光伏组件串的两个出线端口分别位于光伏阵列的两侧,即远离光伏阵列出线侧的端口需要额外引出一段电缆至光伏阵列的对侧。由于引出的电缆几乎接近每个光伏组件串的长度,增加了电缆的使用量和建设期的电缆成本,同时这段引出的电缆无形之中增加了运营期的电缆损耗,降低了光伏发电系统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组件串,充分利用光伏组件自带的连接电缆,无需额外的电缆引出线,不但节约了材料成本,而且降低了电缆损耗,增强了光伏发电系统的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该种光伏组件串通过电缆依次连接有若干组光伏组件单元,每组光伏组件单元包括四个光伏组件。第一光伏组件单元中通过电缆依次连接有第一光伏组件、第二光伏组件、第三光伏组件和第四光伏组件,第一光伏组件的负极通过电缆连接于第三光伏组件的正极,第一光伏组件的正极通过电缆连接于第二光伏组件的负极,第二光伏组件的正极通过电缆连接于第四光伏组件的负极。第二光伏组件单元中通过电缆依次连接有第五光伏组件、第六光伏组件、第七光伏组件和第八光伏组件,第五光伏组件的负极通过电缆连接于第七光伏组件的正极,第六光伏组件的正极通过电缆连接于第八光伏组件的负极。第三光伏组件单元中通过电缆依次连接有第九光伏组件、第十光伏组件、第十一光伏组件和第十二光伏组件,第九光伏组件的负极通过电缆连接于第十一光伏组件的正极,第十光伏组件的正极通过电缆连接于第十二光伏组件的负极。光伏组件串的同一端通过引接出的第一引出电缆和第二引出电缆连接至直流汇流箱或组串逆变器。

进一步的,相邻的光伏组件单元通过电缆依次连接,第一光伏组件单元中第三光伏组件的负极和第四光伏组件的正极分别通过电缆连接于第二光伏组件单元中第五光伏组件的正极和第六光伏组件的负极。第二光伏组件单元中第七光伏组件的负极和第八光伏组件的正极分别通过电缆连接于第三光伏组件单元中第九光伏组件的正极和第十光伏组件的负极。第三光伏组件单元中第十一光伏组件的负极和第十二光伏组件的正极分别通过第一引出电缆和第二引出电缆连接至直流汇流箱或组串逆变器。

为了使得光伏组件的综合性能得到高效的发挥,所述的光伏组件单元的组数为2~25之间的整数,实际个数可根据地域和需求的不同进行调整。

为了便于前述的光伏组件连接后高效的运行以及节省电缆的用量,同一光伏组件串中所有依次连接的光伏组件之间的距离均相等,为0~500㎜。进一步的,考虑到该种光伏组件串的连接方式,每个光伏组件的规格尺寸相同,电压和电流也相同。

前述的依次连接的光伏组件的摆放方向一致,使光伏组件的接线盒均在同一侧,设在同侧能够节省电缆,使得布线结构更加紧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充分利用了光伏组件自带的连接电缆,将若干个光伏组件的正负极相间隔交错串联,最终从光伏组件串同一端引接出两根电缆接至直流汇流箱或组串逆变器,布线机构也更加紧凑。光伏组件串的电缆引出端口均位于光伏组件串的同一侧,无需增加额外的电缆引出线,不但节约了材料成本,而且降低了电缆损耗,增强了光伏发电系统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实施例中光伏组件串的连接示意图;

图2是传统光伏组件串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光伏组件单元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一种实施例中第二光伏组件单元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一种实施例中第三光伏组件单元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另一种实施例中光伏组件串的连接示意图;

图7是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光伏组件单元的连接示意图;

图8是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二光伏组件单元的连接示意图;

图9是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三光伏组件单元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的含义:1-第一光伏组件,2-第二光伏组件,3-第三光伏组件,4-第四光伏组件,5-第五光伏组件,6-第六光伏组件,7-第七光伏组件,8-第八光伏组件,9-第九光伏组件,10-第十光伏组件,11-第十一光伏组件,12-第十二光伏组件,101-第一光伏组件单元,102-第二光伏组件单元,103-第三光伏组件单元,201-第一引出电缆,202-第二引出电缆。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该种光伏组件串通过电缆依次连接有若干组光伏组件单元,每组光伏组件单元包括四个光伏组件。第一光伏组件单元101中第一光伏组件1的负极通过电缆连接于第三光伏组件3的正极,第一光伏组件1的正极通过电缆连接于第二光伏组件2的负极,第二光伏组件2的正极通过电缆连接于第四光伏组件4的负极,第三光伏组件3的负极通过电缆连接于第二光伏组件单元102中第五光伏组件5的正极,第四光伏组件4的正极通过电缆连接于第二光伏组件单元102中第六光伏组件6的负极。第二光伏组件单元102中第五光伏组件5的负极通过电缆连接于第七光伏组件7的正极,第六光伏组件6的正极通过电缆连接于第八光伏组件8的负极,第七光伏组件7的负极通过电缆连接于第三光伏组件单元103中第九光伏组件9的正极,第八光伏组件8的正极通过电缆连接于第三光伏组件单元103中第十光伏组件10的负极。第三光伏组件单元103中第九光伏组件9的负极通过电缆连接于第十一光伏组件11的正极,第十光伏组件10的正极通过电缆连接于第十二光伏组件12的负极。

依次类推,将若干个光伏组件的正负极相间隔交错串联:即光伏组件的正极通过电缆连接于相间隔光伏组件的负极,光伏组件的负极通过电缆连接于相间隔光伏组件的正极,最终从光伏组件串的同一端引接出两根电缆接至直流汇流箱或组串逆变器。光伏组件单元为15组,使得光伏组件的综合性能得到更高效的发挥。同一光伏组件串中光伏组件的间距均为280㎜,使得光伏组件连接后高效的运行,也节省了电缆的用量。考虑到该种光伏组件串的连接方式,每个光伏组件的规格尺寸相同,电压和电流也相同。依次连接的光伏组件的摆放方向一致,使光伏组件的接线盒均在同一侧,即电缆均安装在光伏组件的同侧。设在同侧能够节省电缆,使得布线结构更加紧凑。

实施例2:如图6、图7、图8和图9所示,每组光伏组件单元包括四个光伏组件,第一光伏组件单元101中第一光伏组件1的正极通过电缆连接于第三光伏组件3的负极,第一光伏组件1的负极通过电缆连接于第二光伏组件2的正极,第二光伏组件2的负极通过电缆连接于第四光伏组件4的正极,第三光伏组件3的正极通过电缆连接于第二光伏组件单元102中第五光伏组件5的负极,第四光伏组件4的负极通过电缆连接于第二光伏组件单元102中第六光伏组件6的正极。第二光伏组件单元102中第五光伏组件5的正极通过电缆连接于第七光伏组件7的负极,第六光伏组件6的负极通过电缆连接于第八光伏组件8的正极,第七光伏组件7的正极通过电缆连接于第三光伏组件单元103中第九光伏组件9的负极,第八光伏组件8的负极通过电缆连接于第三光伏组件单元103中第十光伏组件10的正极。第三光伏组件单元103中第九光伏组件9的正极通过电缆连接于第十一光伏组件11的负极,第十光伏组件10的负极通过电缆连接于第十二光伏组件12的正极。

依次类推,将若干个光伏组件的正负极相间隔交错串联:即光伏组件的正极通过电缆连接于相间隔光伏组件的负极,光伏组件的负极通过电缆连接于相间隔光伏组件的正极,最终从光伏组件串的同一端引接出两根电缆接至直流汇流箱或组串逆变器。光伏组件单元为20组,使得光伏组件的综合性能得到有效发挥。同一光伏组件串中光伏组件的间距为400㎜,节省了电缆的用量。考虑到光伏组件串的连接方式,每个光伏组件的规格尺寸相同,电压和电流也相同。依次连接的光伏组件的摆放方向一致,使光伏组件的接线盒均在同一侧,即电缆均安装在光伏组件的同侧。设在同侧能够节省电缆,使得布线结构更加紧凑。

实施例3: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光伏组件串通过电缆依次连接有若干组光伏组件单元,每组光伏组件单元包括四个光伏组件。第一光伏组件单元101中第一光伏组件1的负极通过电缆连接于第三光伏组件3的正极,第一光伏组件1的正极通过电缆连接于第二光伏组件2的负极,第二光伏组件2的正极通过电缆连接于第四光伏组件4的负极,第三光伏组件3的负极通过电缆连接于第二光伏组件单元102中第五光伏组件5的正极,第四光伏组件4的正极通过电缆连接于第二光伏组件单元102中第六光伏组件6的负极。第二光伏组件单元102中第五光伏组件5的负极通过电缆连接于第七光伏组件7的正极,第六光伏组件6的正极通过电缆连接于第八光伏组件8的负极,第七光伏组件7的负极通过电缆连接于第三光伏组件单元103中第九光伏组件9的正极,第八光伏组件8的正极通过电缆连接于第三光伏组件单元103中第十光伏组件10的负极。第三光伏组件单元103中第九光伏组件9的负极通过电缆连接于第十一光伏组件11的正极,第十光伏组件10的正极通过电缆连接于第十二光伏组件12的负极。依次类推,将若干个光伏组件的正负极相间隔交错串联:即光伏组件的正极引出的电缆,跨过相邻组件连接至相间隔组件的负极。光伏组件的负极引出的电缆,跨过相邻组件连接至相间隔组件的正极,最终从光伏组件串的同一端引接出两根电缆接至直流汇流箱或组串逆变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光伏组件串充分利用光伏组件自带的连接电缆,将若干个光伏组件的正负极相间隔交错串联,即光伏组件正极引出的电缆,跨过相邻光伏组件连接至相间隔光伏组件的负极。光伏组件负极引出的电缆,跨过相邻光伏组件连接至相间隔光伏组件的正极,最终从光伏组件串的同一端引接出两根电缆接至直流汇流箱或组串逆变器。电缆引出端口均位于光伏阵列的同一侧,光伏组件之间的连接仅靠接线盒自带的连接电缆即可完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