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渔光互补太阳能电池板的防水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5183阅读:5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渔光互补太阳能电池板的防水框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渔光互补太阳能电池板的防水框架。



背景技术:

光伏发电:是根据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利用太阳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渔光互补的光伏发电系统工程诞生上层用于光伏发电,下层用于水产养殖,由于只要将光伏面板支架立体布置于水面上方及鱼塘沿岸,因此不需要占用宝贵的农业、工业、住宅用地,这不仅节约了土地,提高了单位面积土地经济价值,在发电的同时也不会影响水产养殖,具有“一地两用,渔光互补”的特点,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共赢。

在雨雪等恶劣自然环境下,雨水和积雪易造成太阳能电池板表面侵蚀损害,严重影响太阳能电池板的使用寿命,以方面易导致导电线轮因潮湿、雨水浸泡等原因造成漏电等现象,严重威胁供电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渔光互补太阳能电池板的防水框架,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提高了太阳能电池板的抗积水和积雪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太阳能电池板运行稳定性和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渔光互补太阳能电池板的防水框架,包括四个首尾依次连接的边框,所述边框的上端设置有导水槽,所述边框的下端设置有与导水槽连通的出水孔;还包括用于将水划入导水槽内的刮刷组件。

作为优选,所述边框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边框的框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向外延伸,所述刮刷组件包括防水盒和设置于防水盒内的电机,所述防水盒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防水盒的侧壁开设有供电机的电机轴穿过的通孔,所述电机的电机轴穿过通孔并连接有摇臂,所述摇臂的一端与电机的电机轴连接,所述摇臂的另一端连接有刮刷。

作为优选,所述刮刷组件还包括感应器,所述感应器与电机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边框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抵接斜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渔光互补太阳能电池板的防水框架,包包括四个首尾依次连接的边框,所述边框的上端设置有导水槽,所述边框的下端设置有与导水槽连通的出水孔;还包括用于将水划入导水槽内的刮刷组件,通过刮刷组件将水或积雪划入导水槽内,再通过与导水槽连通的出水孔排出,有效的提高了太阳能电池板的抗积水和积雪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太阳能电池板运行稳定性和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框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刮刷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3,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渔光互补太阳能电池板的防水框架,包括四个首尾依次连接的边框1,所述边框1的上端设置有导水槽11,所述边框1的下端设置有与导水槽11连通的出水孔12;还包括用于将水划入导水槽11内的刮刷组件3。

本实施例通过刮刷组件3将水或积雪划入导水槽11内,再通过与导水槽11连通的出水孔12排出,有效的提高了太阳能电池板的抗积水和积雪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太阳能电池板运行稳定性和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边框1设置有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的一端与边框1的框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2的另一端向外延伸,所述刮刷组件3包括防水盒31和设置于防水盒31内的电机32,所述防水盒31与连接板2固定连接,所述防水盒31的侧壁开设有供电机32的电机轴穿过的通孔,所述电机32的电机轴穿过通孔并连接有摇臂33,所述摇臂33的一端与电机32的电机轴连接,所述摇臂33的另一端连接有刮刷34,电机32驱动摇臂33摇摆,刮刷34将太阳能电池表面的水划入导水槽11,防水盒31的作用在于防止电机32受到外界雨水或者灰尘的侵蚀,保证刮刷组件3的正常实用。

本实施例电机32的能源可以由太阳能电池提供。

本实施例中,所述刮刷组件3还包括感应器,所述感应器与电机32电连接,感应器用于感应太阳能电池表面是否存在积水,感应器感应到时,驱动电机32工作,刮刷组件3将太阳能电池表面的水划入导水槽11。

本实施例中,所述边框1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抵接斜面,这样结构能使增加框架强度,不至于被外力损坏。

本实施例中,所述边框1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用于连接的螺孔,框架拆卸,安装方便。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