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特种金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4072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特种金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具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的特种金具。



背景技术:

金具,送电线广泛使用的铁制或铝制金属附件,统称为金具,大部分金具在运行中需要承受较大的拉力,有的还要同时保证电气方面接触良好,传统的金具在安装时当面对不同的导线型号时,无法任意更换耐不同型号的金具型号以适应,采购周期受特殊型号导线的制约,从而大大提高了建设周期,可能会耽误人们的工作进程,就采购费用而言,由于特殊金具需要金具厂家采用特殊的模具来定制,比普通的组合金具往往要贵上很多,因此人们需要花许多资源来获取特殊的金具,不能节约成本,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特种金具,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的特种金具,包括50×10铜排、NY-425耐张线夹、第一组合金具、连接杆和绕线槽,所述50×10铜排的下方安装有125×10铜排,所述125×10铜排的右上方安装有NY-425耐张线夹,且125×10铜排的右侧外壁上安装有固定板,所述125×10铜排与SY-800/55NA设备线夹之间通过固定板连接,且SY-800/55NA设备线夹安装在固定板的右下方,所述SY-800/55NA设备线夹的右侧外壁上安装有第二组合金具,所述第二组合金具与第一组合金具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且第二组合金具安装在第一组合金具的下方,所述绕线槽设置在第二组合金具的外壁上,且第二组合金具的右侧安装有装饰板,所述第二组合金具的右下方安装有底座,且底座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左侧设置有螺栓,且螺栓与螺纹孔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NY-425耐张线夹上设置有穿线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组合金具的右上方设置有固定槽。

进一步地,所述绕线槽的下方设置有螺纹孔。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内部设置有固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金具进行安装面对不同的导线型号时,可以任意更换耐不同型号的金具型号以适应,采购周期不受特殊型号导线的制约,从而大大缩短建设周期,不会耽误人们的工作进程,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就采购费用而言,由于特殊金具需要金具厂家采用特殊的模具来定制,比普通的组合金具往往要贵上很多,该金具只需人们拼接组合就可形成特殊金具,无需人们浪费大量资源采购,节约了大量的成本,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组合金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50×10铜排;2、125×10铜排;3、穿线口;4、NY-425耐张线夹;5、固定板;6、SY-800/55NA设备线夹;7、第一组合金具;8、第二组合金具;9、连接杆;10、固定槽;11、绕线槽;12、螺纹孔;13、螺栓;14、装饰板;15、螺纹;16、固定孔;17、连接板;18、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的特种金具,包括50×10铜排1、NY-425耐张线夹4、第一组合金具7、连接杆9和绕线槽11,50×10铜排1的下方安装有125×10铜排2,125×10铜排2的右上方安装有NY-425耐张线夹4,且125×10铜排2的右侧外壁上安装有固定板5,125×10铜排2与SY-800/55NA设备线夹6之间通过固定板5连接,且SY-800/55NA设备线夹6安装在固定板5的右下方,SY-800/55NA设备线夹6的右侧外壁上安装有第二组合金具8,第二组合金具8与第一组合金具7之间通过连接杆9连接,且第二组合金具8安装在第一组合金具7的下方,绕线槽11设置在第二组合金具8的外壁上,且第二组合金具8的右侧安装有装饰板14,第二组合金具8的右下方安装有底座18,且底座18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板17,连接板17的左侧设置有螺栓13,且螺栓13与螺纹孔12之间通过螺纹15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特种金具,当工作时需要特殊金具时,可经过计算进行金具搭接,人们可采用2只NY-425耐张线夹4、一只SY-800/55NA设备线夹6以及一段50×10铜排1和125×10铜排2即可实现最终的金具搭接方案,并且随着线型的不同,可以任意更换耐张线夹和设备线夹的型号,不需要搭接时则可直接使用第二组合金具8,将导线绕在绕线槽11上即可。

其中,NY-425耐张线夹4上设置有穿线口3。

其中,第二组合金具8的右上方设置有固定槽10。

其中,绕线槽11的下方设置有螺纹孔12。

其中,连接板17内部设置有固定孔16。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