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多回平行输电线路的远端输电线路反向π接线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7432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线路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用于多回平行输电线路的远端输电线路反向π接线路结构。



背景技术:

在架空输电线路设计中,对多回平行且回路相距较近的输电线路之中一回进行π接时,常规的π接方式是采用“先跨后π”的正向π接方式,这种π接方式的优点是新建双回路分支耐张塔不需承受反向π接导致的反向张力,同时不需反向增加反向π接的导、地线挂点。但在实际工程中,正向π接方式需要呼高很高的新建双回路分支耐张塔与同样呼高很高的新建单回路π接耐张塔,才能实现“先跨后π”。特别是在先跨多回输电线路(对多回路远端的回路进行π接)时,其新建双回路分支耐张塔与新建单回路π接耐张塔的呼高将更高,造成造价极其昂贵。如何在需要对多回路远端的回路进行π接时,提供一种经济、可行的π接方式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工程造价过高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多回平行输电线路的远端输电线路反向π接线路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多回平行输电线路的远端输电线路反向π接线路结构,包括直线塔A、直线塔B、直线塔C和直线塔D,直线塔A和直线塔B上安装有多回路输电线路,

还包括双回路跨越直线塔、双回路分支耐张塔、左单回路π接耐张塔和右单回路π接耐张塔,直线塔C与左单回路π接耐张塔上安装有左单回路输电线路,直线塔D与右单回路π接耐张塔上安装有右单回路输电线路,左单回路输电线路和右单回路输电线路均与多回路输电线路相平行;双回路跨越直线塔位于多回路输电线路和左单回路输电线路延长线两者的一侧,双回路分支耐张塔位于多回路输电线路和左单回路输电线路延长线两者的另一侧,双回路跨越直线塔至多回路输电线路的垂直距离小于双回路跨越直线塔至左单回路输电线路延长线的垂直距离;

左单回路π接耐张塔与双回路分支耐张塔之间安装有左π接导线,右单回路π接耐张塔与双回路分支耐张塔之间安装有右π接导线,双回路分支耐张塔与双回路跨越直线塔之间安装有双回路线路且双回路线路跨越多回路输电线路。

所述的双回路分支耐张塔与双回路跨越直线塔之间的档距为150-170m。

所述的双回路分支耐张塔至左单回路输电线路延长线的垂直距离大于50m。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多回平行输电线路的远端输电线路反向π接线路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针对多回路远端的回路进行π接时,通过采用直线塔进行跨越,避免了采用呼高非常高的耐张塔跨越多回路,节省了工程造价。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其中,1-直线塔A、2-直线塔B、3-直线塔C、4-直线塔D、5-多回路输电线路、6-双回路跨越直线塔、7-双回路分支耐张塔、8-左π接导线、9-左单回路π接耐张塔、10-右单回路π接耐张塔、11-左单回路输电线路、12-右单回路输电线路、13-右π接导线、14-双回路线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多回平行输电线路的远端输电线路反向π接线路结构,包括直线塔A1、直线塔B2、直线塔C3和直线塔D4,直线塔A1和直线塔B2上安装有多回路输电线路5,而在π接之前,直线塔C3和直线塔D上安装有单回路输电线路,在此,将单回路输电线路开断,形成左单回路输电线路11和右单回路输电线路12,针对开断后的左单回路输电线路11和右单回路输电线路12进行反向π接。而针对于双回路跨越直线塔6而言,其靠近多回路输电线路5,远离直线塔C3和直线塔D4连接的原单回路输电线路,因此其为针对于多回平行输电线路的远端的输电线路进行开断π接。在此情况下,若针对于多回路输电线路5进行开断π接,则直接进行正向π接,其也不存在“先跨后π”的情形。

双回路跨越直线塔6和双回路分支耐张塔7用于安装反向π接后的双回路线路14,左单回路π接耐张塔9和右单回路π接耐张塔10对开断后的单回路输电线路进行安装,输电线路在双回路跨越直线塔6、双回路分支耐张塔7等其上的具体安装方式,利用现有技术的横担、导线绝缘子串、跳线等形式实现即可。直线塔C3与左单回路π接耐张塔9上安装有左单回路输电线路11,直线塔D4与右单回路π接耐张塔10上安装有右单回路输电线路12,左单回路输电线路11和右单回路输电线路12均与多回路输电线路5相平行。通过左单回路π接耐张塔9和右单回路π接耐张塔10将双回路跨越直线塔6远端的原单回路输电线路开断成两条单回路输电线路。

双回路跨越直线塔6位于多回路输电线路5和左单回路输电线路11延长线(原单回路输电线路)两者的一侧,双回路分支耐张塔7位于多回路输电线路5和左单回路输电线路11延长线两者的另一侧,即针对于多回路输电线路5、左单回路输电线路11和右单回路输电线路12而言,双回路跨越直线塔6位于这三者的一侧、双回路分支耐张塔7位于其另一侧,双回路跨越直线塔6、双回路分支耐张塔7基于这三者位于其两侧。双回路跨越直线塔6至多回路输电线路5的垂直距离小于双回路跨越直线塔6至左单回路输电线路11延长线的垂直距离,即基于双回路跨越直线塔6而言,多回路输电线路5位于其近端,左单回路输电线路11和右单回路输电线路12位于其远端。

左单回路π接耐张塔9与双回路分支耐张塔7之间安装有左π接导线8,右单回路π接耐张塔10与双回路分支耐张塔7之间安装有右π接导线13,双回路分支耐张塔7与双回路跨越直线塔6之间安装有双回路线路14且双回路线路14跨越多回路输电线路5。由于双回路跨越直线塔6和双回路分支耐张塔7基于多回路输电线路5和左单回路输电线路11延长线两者位于其两侧,等于拉大了双回路跨越直线塔6和双回路分支耐张塔7之间的距离,双回路线路14则较长,在此情况下,只需要稍加双回路跨越直线塔6和双回路分支耐张塔7的呼高,即可将双回路线路14跨越多回路输电线路5,从而减少了工程用量。

在此,双回路分支耐张塔7与双回路跨越直线塔6之间的档距不宜太大,双回路分支耐张塔7与双回路跨越直线塔6之间的档距可以为150-170m,以便于跨越。同时,双回路分支耐张塔7至左单回路输电线路11延长线的垂直距离大于50m,同理,也为了便于跨越。双回路分支耐张塔7与左单回路π接耐张塔9、右单回路π接耐张塔10之间档距也不宜太大,以放松导、地线,减小双回路分支耐张塔7的反向π接后引起的新增反向荷载。

实际使用时,针对于多回路输电线路5和直线塔C3和直线塔D4所接的原单回路输电线路,将原单回路输电线路打断,新建一基左单回路π接耐张塔9和一基右单回路π接耐张塔10,将原单回路输电线路开断成左单回路输电线路11和右单回路输电线路12。再新建一基双回路分支耐张塔7与一基双回路跨越直线塔6,双回路分支耐张塔7位于原单回路输电线路一侧,双回路跨越直线塔6位于多回路输电线路5一侧。在左单回路π接耐张塔9和双回路分支耐张塔7之间新建左π接导线8,在右单回路π接耐张塔10和双回路分支耐张塔7之间新建右π接导线13,再在双回路分支耐张塔7与双回路跨越直线塔6之间新建双回路线路14,以实现反向π接方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