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顶光伏亮化一体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38320阅读:7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屋顶光伏亮化一体化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领域,特别是一种屋顶光伏亮化一体化系统。



背景技术:

住宅型光伏系统器件的主要特点和优势就是与建筑相结合。随着国家对太阳能利用的口益重视,如何更好的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成为新能源发展战略的趋势之一。光伏与建筑一体化系统是近十多年来在城市中推广应用太阳能发电的一个重要项目。建筑物能为光伏系统提供足够的土地面积以及非常良好的光照条件,并且不需要大规模的占用土地面积。就地取材就地使用的模式与传统电网相比,避免了传输过程与配电过程中的电能损失,大大降低了传输与配电过程的投资和维护成本,更容易被用户所接受,把光伏组件安装的屋顶可以更充分地吸收阳光。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将光伏组件及支架按屋顶自然条件进行合理布置,形成屋顶光伏阵列,用于太阳能的获取及光电转换,然后根据屋顶光伏系统的特点将光伏组件进行合理串并联后,接入防雷汇流箱,根据光伏逆变器的容量配置分路接入直流配电柜,就完成了光伏直流电源的汇集过程。直流配电柜的出口按额定功率匹配接入并网逆变器,经过逆变器将直流电流转换为并入电网的交流电流。

而现代楼宇亮化一般采用LED灯带和灯条作为亮化光源,其安装在楼顶轮廓处,系统中电源取自低楼层变电站低压动力配电柜,经专用电缆,至楼宇亮化照明总配电控制柜,再由总配电柜配出竖井回路干线分别至楼层亮化照明分区配电控制箱和各层亮化照明终端配电程序控制箱,最后配送至各亮化照明灯具,可以说电路分布广、规格多、数量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屋顶光伏亮化一体化系统,能有效的节省蓄电池组和光伏板之间的线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屋顶光伏亮化一体化系统,包括设于楼顶的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及LED灯组,所述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及LED灯组与双刀双掷继电器连接,双刀双掷继电器与供电母线连接,供电母线与市电、蓄电池及直流负载连接。

优选的,所述供电母线通过DC/AC转换器与市电连接,供电母线通过DC/DC转化器与直流负载连接,供电母线通过充放电控制器与蓄电池连接。

优选的,所述双刀双掷继电器与控制器,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有光敏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还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监控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ZigBee无线通信模块或4G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监控终端为PC机。

优选的,所述市电及直流负载与供电母线之间均设有断路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屋顶光伏亮化一体化系统,能有效的节省蓄电池组和光伏板之间的线路,并且能够自动监测光照强度,来调节双刀双掷开关的闭合方向,能够有效缩短线路,节约电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装设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一种屋顶光伏亮化一体化系统,包括设于楼顶的太阳能光伏电池板1及LED灯组2,所述太阳能光伏电池板1及LED灯组2与双刀双掷继电器4连接,双刀双掷继电器4与供电母线5连接,供电母线与市电6、蓄电池7及直流负载8连接。

优选的,所述供电母线5通过DC/AC转换器与市电6连接,供电母线5通过DC/DC转化器与直流负载8连接,供电母线5通过充放电控制器9与蓄电池7连接。

优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双刀双掷继电器4与控制器3,控制器3的输入端连接有光敏传感器。控制器3采用单片机。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还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监控端连接。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可在远程监控双刀双掷继电器的工作状态。

优选的,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ZigBee无线通信模块或4G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监控终端为PC机。对于短距离无线传输可使用ZigBee无线通信模,长距离无线传输可使用4G无线通信模块。

优选的,所述市电6及直流负载8与供电母线5之间均设有断路器。可通过断路器选择供电形式。

如图3所示,太阳能光伏电池板1及LED灯组2均装设于大楼的顶部。

白天, 双刀双掷开关4置于光伏电池板侧1,LED灯组2一端处于断开状态,光伏电池板板1接收太阳辐射能并转化为电能输出,经过充放电控制器储存在蓄电池7中通过供电线路5对负载8进行供电。夜晚当光照强度逐渐降低至10lux左右、光敏电阻感应到这一光照强度时,将电信号传给单片机3,单片机3输出一个电信号给继电器,此时继电器上电,双刀双掷开关和LED灯组2形成闭合回路,可用蓄电池7或市电6为LED灯组2供电。

当光照强度达到50lux、光敏电阻感应到这一光照强度时,输出一个电信号给单片机3,单片机3控制继电器断开。此时双刀双掷开关和光伏电池板1形成闭合回路,光伏电池板板1接收太阳辐射能并转化为电能输出,经过充放电控制器储存在蓄电池7中和本地负载供能。能有效的节省蓄电池组和光伏板之间的线路

所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