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柜式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85771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柜式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封闭开关设备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柜式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的结构设计。



背景技术:

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即除外部连接外,全部装配完成并封闭在接地金属外壳内的开关设备,为电力配电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柜式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C-GIS)以及传统的空气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AIS)之分。

相对传统的AIS,C-GIS具有产品体积小,一次回路免维护、全封闭、全绝缘、智能化程度高等优点, C-GIS产品已经成为中压开关柜发展的重要趋势。目前市场上C-GIS产品结构众多,产品技术参差不齐,虽然C-GIS产品在我国发展已经十几年,但发展规模始终难与传统的AIS产品想媲美,其主要受制于C-GIS产品工艺的难度、母线局部放电检测难控制、现场并柜困难及成本高等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柜式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通过优化柜体内部结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柜式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包括多个柜体,所述柜体内设有隔离开关室、断路器室,所述柜体内还设有布设母线用的母线室,位于不同母线室内的所述母线之间为软连接。

优选的,所述软连接为铜软连接。

优选的,所述母线室与所述隔离开关室之间设有气体管理系统。

优选的,所述断路器室内断路器极柱包括绝缘壳体、上支架、真空灭弧室、软接线、下导电端、绝缘拉杆。所述上支架螺纹连接于所述真空灭弧室的静导电杆,所述上支架、真空灭弧室以及下导电端通过浇注材料浇注为一体,所述浇注材料形成为所述绝缘壳体,所述真空灭弧室的动导电杆螺纹连接于所述绝缘拉杆,所述软接线连接于所述动导电杆与所述下导电端之间,用于电流的输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柜体内增设母线室,将柜式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所需的母线隔离布设在母线室,便于母线局部放电的检测以及控制。而且位于不同母线室内母线之间为软连接,由于软连接便于弯曲的结构特点,方便工作人员实施现场并柜,而且软连接具有施工方便、对现场环境要求低、对空间利用率高等优点,提高了母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及可维护性。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柜式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柜式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柜式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表述。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柜式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包括多个柜体,柜体结构一般采用长方体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其中,柜体内设有隔离开关室1、断路器室2,特别的,柜体内还设有独立的布设母线用的母线室3,为了便于在现场将多个柜体并柜处理,本实施例中位于不同母线室3内的母线之间采用软连接的方案进行连接,由于软连接自身具有一定的韧性并可弯曲,因此便于工作人员实施现场并柜,有效降低了对现场环境的要求、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

由于铜软连接不仅起到辅助散热作用,还具有安装方便、导电性能强、抗疲劳能力强、使用寿命长、免维护等优点,因此本实施例中软连接具体设计为铜软连接,而铜软连接分为三类:铜箔软连接、铜编织带软连接、铜绞线软连接,具体采用哪一类此处不作限定。

由于传统的套筒式断路器极柱存在积尘、受潮、不利散热、体积大等问题,为此本实施例中断路器室2内的断路器极柱采用固封式断路器极柱。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断路器极柱包括绝缘壳体、上支架、真空灭弧室、软接线、下导电端、绝缘拉杆。上支架螺纹连接于真空灭弧室的静导电杆,上支架、真空灭弧室以及下导电端通过浇注材料浇注为一体,浇注工艺为现有成熟技术此处不再赘述,一体式的结构方案不仅使得可拆卸零件减少、尺寸减小、可靠性高,还大大提高了绝缘强度、提升了散热性能,更利于柜体内部各个分隔室的布置,浇注材料固化后形成为绝缘壳体有效防止了上支架、真空灭弧室与绝缘壳体之间存在间隙。真空灭弧室的动导电杆螺纹连接于绝缘拉杆,软接线连接于动导电杆与下导电端之间,软接线的设置可在保证电流有效输出的前提下去掉了传统断路器极柱所必须的下支架及导电夹结构部分,既节约断路器极柱制造成本,又提高了断路器极柱运行的可靠性。

为保持母线室3内母线的干燥,需将干燥度很高的高燥气体充入母线室3内母线中,以便于减少电量消耗,提高安全性能,而现有技术中柜式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现场母线充气受环境影响因素较大,为此本实施例设置了如上所述的独立的母线室3,并且还在母线室3与隔离开关室1之间设有气体管理系统4,如图3所示,由于气体管理系统4具有成熟的现有方案,此处不再赘述。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