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安装装置以及光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17503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组件安装装置以及光伏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光伏组件安装装置,还涉及一种光伏系统。



背景技术: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太阳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发电技术。该技术利用的是可再生的太阳能,发电过程中安全可靠、无噪声、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且不受资源分布地域的限制,因而是一种绿色环保的能源生产方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光伏发电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光伏行业也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新兴产业。

光伏组件是将若干单体太阳能电池串、并联连接和严密封装而成的,是实现光伏发电最小不可分割的光伏电池组合装置。目前,已经产业化的光伏组件有化合物薄膜组件和晶体硅组件,其中晶体硅组件因其较高的光电转化效率和成熟的生产制造工艺,在当今光伏市场上成为主流。晶体硅组件一般采取“玻璃/封装材料/电池片/封装材料/背板”这种夹心结构,同时四周加装边框,以保证组件的机械性能并便于安装。

光伏组件是安装在光伏支架上进行发电的,光伏支架一般是一排排的阵列,组件安装在支架上形成规则排列的组件阵列。由于组件阵列安装方向大致是一致的,北半球朝南,南半球朝北。为了避免前后排组件阵列相互遮挡太阳光,阵列之间会保留一定的间隙,以保证组件能获得充足的太阳光照、产生更多电能。一般的,组件的安装倾斜角是固定的、不可调节的,随着季节变化、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光伏组件安装的最佳倾斜角也是变化的。然而,采用传统的安装方式,组件倾斜角不可调节、光伏组件并没有充分地发挥发电能力。另外,光伏组件阵列之间的间隙大多数也是闲置的、不加以任何利用的。阵列间隙既占用较大的土地空间,也浪费了间隙的那部分太阳光。

因此,如何调节光伏组件的安装倾斜角以便于充分接收太阳光,提高光伏组件的发电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安装装置,能够调节光伏组件的安装倾斜角以便于充分接收太阳光,提高光伏组件的发电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伏组件安装装置,包括:

用于承载光伏组件的光伏组件支架;

至少两个平行设置的后基座,所述后基座包括后底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后底座上的高度可调的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顶部与所述光伏组件支架连接;

至少两个平行设置的前基座,包括前底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前底座上的用于固定所述光伏组件支架的连接件;

所述后基座与所述前基座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所述光伏组件的长度。

优选的,在上述光伏组件安装装置中,所述升降杆包括:

固定杆;

套设于所述固定杆中高度可调的活动杆;

设置于所述固定杆底部的用于与所述后底座连接的衬底;

设置于所述活动杆顶部的用于与所述光伏组件支架连接的螺孔。

优选的,在上述光伏组件安装装置中,所述轴承为滚动式轴承。

优选的,在上述光伏组件安装装置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轴承与所述前底座的顶部之间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通过螺丝与所述前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系统,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安装装置,以及安装于所述光伏组件安装装置上的光伏组件。

优选的,在上述光伏系统中,还包括反光板以及用于承载反光板的反光板支撑装置,所述反光板与所述光伏组件呈预设夹角。

优选的,在上述光伏系统中,所述反光板为金属铝反光板。

优选的,在上述光伏系统中,所述反光板支撑装置包括:

用于承载所述反光板的反光板支架;

至少两个平行设置的后基座,所述后基座包括后底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后底座上的高度可调的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顶部与所述反光板支架连接;

至少两个平行设置的前基座,包括前底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前底座上的用于固定所述反光板支架的轴承。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安装装置,包括:用于承载光伏组件的光伏组件支架;至少两个平行设置的后基座,所述后基座包括后底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后底座上的高度可调的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顶部与所述光伏组件支架连接;至少两个平行设置的前基座,包括前底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前底座上的用于固定所述光伏组件支架的轴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组件安装装置,利用升降杆调节光伏组件一端的高度,另一端高度不变,实现了光伏组件倾斜角可随着季节、天气等状况的调节,使得光伏组件处于最佳倾斜角的状态,以便于充分接收太阳光,提高光伏组件的发电量。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光伏系统,具有上述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安装装置中的后基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安装装置中的前基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安装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有光伏组件的光伏组件安装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安装装置中的后基座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安装装置中的前基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安装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有光伏组件的光伏组件安装装置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安装装置,包括:

用于承载光伏组件14的光伏组件支架13;

至少两个平行设置的后基座12,所述后基座12包括后底座04以及设置于所述后底座04上的高度可调的升降杆10,所述升降杆10的顶部与所述光伏组件支架13连接;

至少两个平行设置的前基座11,包括前底座05以及设置于所述前底座05上的用于固定所述光伏组件支架的轴承06。

其中,本实施例中后底座04或者前底座05为水泥墩,采用钢精与混泥土浇筑而成的,形状为正方体,尺寸大小可根据实际施工需要进行设计,水泥墩浇筑好在地面上,作为基桩以确保装置光伏组件14安装的稳固性,每个水泥墩顶端分布有4个螺丝孔,用于与升降杆10、轴承06的连接固定。

光伏组件支架13,由一组钢杆搭建而成的长方体结构,为了节省材料可以设计成中间凹槽式的,将光伏组件14固定于凹槽中。光伏组件14支架13的一般材质有铝合金、碳钢及不锈钢。钢杆的长度、尺寸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支架的强度、稳定性需要满足光伏组件14安装规定的要求。

升降杆10可为圆柱形或者方柱形等,形状不做具体限定,均在保护范围内。升降杆10可调节收缩,达到升降的目的。收缩方式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可采用气压式、液压式等不同的方式需要配用不同的部件,升降杆10顶部可通过螺孔或者其它固定部件与所述光伏组件支架13连接。

设置于所述前底座05上的用于固定所述光伏组件支架13的连接件可以为滚动轴承06或者螺孔等,用于固定光伏组件14的钢杆。后基座12以及前基座11的个数不做任何限定,至少为四个,在矩形的光伏组件支架13的四个顶角各设置一个即可。所述后基座12与所述前基座11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所述光伏组件14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组件14安装装置,水泥墩浇筑在地面上,采用专用的螺丝、螺母将升降杆10与连接件固定在水泥墩上,光伏组件支架13与升降杆10、连接件衔接、固定,从而组成了可以用于光伏组件14安装的系统。利用升降杆10调节光伏组件14一端的高度,另一端高度不变,实现了光伏组件14倾斜角可随着季节、天气等状况的调节,使得光伏组件14处于最佳倾斜角的状态,以便于充分接收太阳光,提高光伏组件14的发电量。

在上述光伏组件14安装装置的基础上,所述升降杆10包括:

固定杆01;

套设于所述固定杆01中高度可调的活动杆02;

设置于所述固定杆01底部的用于与所述后底座04连接的衬底;

设置于所述活动杆02顶部的用于与所述光伏组件14支架13连接的螺孔03。

其中,整个升降杆10是一体式的,固定杆01、活动杆02以及衬底、螺孔结构均可以采用高强度的不锈钢、铝合金等材料制作,均在保护范围内。

进一步的,在上述光伏组件14安装装置中,所述轴承06为滚动式轴承。

其中,滚动轴承的型号、尺寸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强度、稳定性需要满足光伏组件14安装规定的要求。

在上述光伏组件14安装装置的基础上,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轴承06与所述前底座05的顶部之间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通过螺丝与所述前底座05的顶部固定连接。

其中,连接件以及固定用的螺丝、螺母的型号、尺寸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强度、稳定性需要满足光伏组件14安装规定的要求。轴承06与连接件可以是一体式结构,通过螺丝固定在水泥墩上,组成前基座11。轴承06、连接件与螺丝、螺母可采用高强度的不锈钢、铝合金等材料制作。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光伏系统,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安装装置,以及安装于所述光伏组件安装装置上的光伏组件14。

进一步的,在上述光伏系统中,还包括反光板15以及用于承载反光板15的反光板支撑装置,所述反光板15与所述光伏组件14呈预设夹角。

由于所述反光板15与所述光伏组件14呈预设夹角,反光板15将太阳光反射至光伏组件15表面上,合理的利用了间隙空间、增加入射至组件表面的太阳光,提高光伏组件14的发电量。

进一步的,在上述光伏系统中,所述反光板15为金属铝反光板。

其中,反光板15可为平面镜或者在基底上贴合反光膜的反光板15,采用特定材料作为有机反光膜的反光材料,反光膜划分为两大类别:玻璃珠型反光膜和微棱镜型反光膜,反光能力强,具有一定的厚度、强度,具有一定的抗风压、抗雪压能力,且具有优良的抗环境老化能力、优良的户外使用可靠性等。

进一步的,在上述光伏系统中,所述反光板支撑装置包括:

用于承载所述反光板的反光板支架16;

至少两个平行设置的后基座12,所述后基座12包括后底座04以及设置于所述后底座上的高度可调的升降杆10,所述升降杆10的顶部与所述反光板支架16连接;

至少两个平行设置的前基座11,包括前底座05以及设置于所述前底座05上的用于固定所述反光板支架16的轴承06。

为了便于安装、确保具有足够的强度,建议在反光板15周围加上边框,这样反光板15的安装方式跟光伏组件14的安装方式一样,可以采用压块或螺孔安装将其固定在反光板支架上。

光伏系统安装步骤如下:第一,准备工作,根据光伏组件14、反光板15的安装位置,确定好水泥墩的具体位置,水泥墩的尺寸、间距根据实际需要设计;第二,浇筑水泥墩,在地面确定好的位置上,用钢精与混泥土浇筑水泥墩,然后在水泥墩顶端打4个螺丝孔,孔的深度、直径根据实际需要设计;第三,固定升降杆10与轴承06:利用螺丝、螺母将一体式的升降杆10与轴承06分别固定在前后排水泥墩上;第四,搭建支架:在升降杆10与轴承06的上端搭建光伏组件支架13,光伏组件支架13与升降杆10之间、光伏组件支架13与轴承06之间的固定可以采用连接件、螺丝、螺母等来固定;第五,安装光伏组件14与反光板15安装,在搭建好的光伏组件支架13上采用压块或螺孔安装固定光伏组件14、反光板15。每个反光板15均位于光伏组件阵列之间的间隙;第六,调节角度: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太阳高度角以及不同季节等改变升降杆10的高度来调节光伏组件14的倾斜角度,以及光伏组件14与反光板15之间的夹角,这样使得光伏组件14常年处于最佳倾斜角位置,提高光伏组件的功率输出。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