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用自然对流热管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9813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用自然对流热管散热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散热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热管散热器,具体涉及一种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光伏领域的自然对流热管散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太阳能集热器的光热转化效率为35%-50%,常见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光电转化效率较低,仅有12%-15%,未被利用的太阳能除了小部分被发射之外,大部分被太阳能电池组件吸收,引起太阳能电池组件升温乃至过温,影响光伏发电效率的同时减少太阳能电池片的使用寿命。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的散热能力直接影响光伏发电效率和太阳能电池片的使用寿命,如何提高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的散热能力是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用自然对流热管散热器,安装在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上,相较于传统的散热器散热效率能够提高3-5倍,以此来提高光伏发电效率和延长太阳能电池片的使用寿命。

相较于传统的散热器能够大幅度提高光伏太阳能电池组的散热效率,以此来提高光伏发电效率和延长太阳能电池片的使用寿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光伏用自然对流热管散热器,包括底板、连接在底板上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包括热管和散热翅片组,所述底板的板面上开设有内凹的埋管槽,所述热管设置在埋管槽内,散热翅片组安装在所述底板的板面上,所述散热翅片组包括成型为一体的导热主板、和多个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立式设置、且多个散热翅片依次间隔的一体连接在导热主板上,所述导热主板紧贴在底板埋设热管的板面上。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各个散热翅片之间均间隔一致的设置,且两两散热翅片之间间隔的距离是散热翅片厚度的6~8倍。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热管包括中空管壳、端盖、毛细吸液芯和工作介质,所述端盖和中空管壳连接后中空管壳内形成负压封闭容腔,所述毛细吸液芯贴覆中空管壳的内壁设置,所述负压封闭容腔内灌注工作介质。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热管设置在埋管槽内后其外管壁与底板的板面平齐设置,所述热管的管径小于埋管槽的槽宽。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热管具有独立散热的多根,所述底板上对应每根热管均开设有埋管槽。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导热主板和各散热翅片具有由铝料一体挤压成型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其一、本实用新型的热管散热器,匹配安装在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上,相较于传统的散热器散热效率能够提高3-5倍,安装使用后能够提高光伏发电效率和延长太阳能电池片的使用寿命;

其二、优化结构设计的换热组件,自身导热的同时借助自然对流的方式传热,制作成本低,工艺简单,可以批量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埋管后的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散热翅片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散热翅片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2-底板,4-热管,6-散热翅片组,8-埋管槽,10-导热主板,12-散热翅片,14-中空管壳,16-端盖,18-毛细吸液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光伏用自然对流热管散热器,包括底板2、连接在底板2上的换热组件,光伏太阳能电池组件和换热组件分别安装在底板2的两个相对的板面上,上述换热组件包括热管4和散热翅片组6,上述底板2的板面上开设有内凹的埋管槽8,上述热管4设置在埋管槽8内,散热翅片组6安装在上述底板2的板面上,上述散热翅片组6包括成型为一体的导热主板10、和多个散热翅片12,上述散热翅片12立式设置、且多个散热翅片12依次间隔的一体连接在导热主板10上,上述导热主板10紧贴在底板2埋设热管4的板面上。光伏太阳能电池组件运行产生的热量经热管4、传导至散热翅片组6,散热翅片组6基于自然对流的方式将热量传导出去。

各个散热翅片12之间均间隔一致的设置,且两两散热翅片12之间间隔的距离是散热翅片12厚度的6~8倍,两两散热翅片12之间的距离大于散热翅片12的厚度,由此来提高散热翅片12的对流散热空间,利于提高散热效率。

如图4所示,上述热管4包括中空管壳14、端盖16、毛细吸液芯18和工作介质,上述端盖14和中空管壳14连接后中空管壳14内形成负压封闭容腔,上述毛细吸液芯18贴覆中空管壳14的内壁设置,上述负压封闭容腔内灌注工作介质。中空管壳14内部抽真空,充入适当的工作介质,管壁有毛细吸液芯18,一端为蒸发端,另一端为冷凝端,当热管一端受热时,毛细吸液芯18中的液体迅速蒸发,蒸发在微小的压力差下流向另一端,并释放出热量,重新凝结成液体,液体再沿多孔材料靠毛细力的作用流回蒸发端,如此循环不止,热量由热管4一端传导至另一端,起到传热、导热的作用。

上述热管4设置在埋管槽8内后其外管壁与底板2的板面平齐设置,上述热管4的管径小于埋管槽8的槽宽,埋管槽8的槽宽大于热管4的管径,由此来提高热管4的对流散热空间,利于提高散热效率。

根据实际的散热需要,上述热管4可以是一根,也可以独立散热的多根,上述底板2上对应每根热管均开设有埋管槽8。比如,如图1所示,具有独立散热的六根,各热管换热组的热管一8均设置在与之对应的凹槽12内。根据散热的需要,可以变化热管4的数量,还可以变化散热翅片组6的体积、散热翅片12的数量和表面积等。

上述导热主板10和各散热翅片12具有由铝料一体挤压成型的结构,铝的导热系数高,成本低,利于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

基于以上结构的散热器整体,匹配安装在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上,相较于传统的散热器散热效率能够提高3-5倍,安装使用后能够提高光伏发电效率和延长太阳能电池片的使用寿命,制作成本低,工艺简单,可以批量推广使用。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