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电源双温双控集成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154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移动电源双温双控集成电路,包括移动电源本体(1)和内置电路(6),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电源本体(1)的侧面设有USB接口(2),所述USB接口(2)的一侧设有电量指示灯(3),所述电量指示灯(3)的一侧设有显示屏(4),所述显示屏(4)的一侧设有充电按钮(5),所述移动电源本体(1)的内部设有内置电路(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电源双温双控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电路(6)上设有光敏电阻(7),所述光敏电阻(7)的一端与第一电阻(8)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8)的另一端与导线连接,所述光敏电阻(7)与第一电阻(8)间有节点,所述光敏电阻(7)与第一电阻(8)间的节点与第一运算放大器(12)的同相输出端连接,所述光敏电阻(7)的一侧设有第二电阻(9),所述第二电阻(9)的一端与导线连接,所述第二电阻(9)的另一端与第三电阻(10)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10)的另一端与导线连接,所述第二电阻(9)、第三电阻(10)之间设有节点,所述第二电阻(9)、第三电阻(10)之间的节点与第一运算放大器(12)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12)的输出端与第四电阻(1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12)、第四电阻(14)之间设有节点,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12)、第四电阻(14)之间的节点与驻极体话筒(13)的一端连接,驻极体话筒(13)的另一端与导线连接,所述第二电阻(9)一侧设有稳压二极管(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电源双温双控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电阻(14)的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16)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16)的同相输出端与导线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16)的输出端与第一二极管(17)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16)的输出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16)的反相输入端之间并联一个第五电阻(15),所述第一二极管(17)的另一端与第三运算放大器(21)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一二极管(17)与第三运算放大器(21)间有节点,所述第一二极管(17)与第三运算放大器(21)间的节点与第六电阻(18)的一端连接,第六电阻(18)的另一端与导线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17)与第三运算放大器(21)间的节点与第七电阻(19)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19)的另一端与导线连接,第六电阻(18)、第七电阻(19)间有节点,所述第六电阻(18)、第七电阻(19)件的节点与第一电容(2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20)的另一端与导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移动电源双温双控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21)的输出端与第二二极管(23)的一端连接,第二二极管(23)的一侧设有第八电阻(22),所述有第八电阻(22)的另一端设有第十电阻(28),所述第八电阻(22)与第十电阻(28)间有节点,所述第二二极管(23)的另一端与第四运算放大器(26)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四运算放大器(26)的同相输出端与第八电阻(22)与第十电阻(28)间的节点连接,所述第十电阻(28)的另一端与第四运算放大器(26)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26)的输出端与第十一电阻(29)的一端连接,第十一电阻(29)的另一端与晶闸管(36)的控制极连接,所述晶闸管(36)的T1端与导线连接,晶闸管(36)的T2端与灯泡(35)的一端连接,所述灯泡(35)的另一端与导线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29)与晶闸管(36)间有节点,所述第十一电阻(29)与晶闸管(36)间的节点与第三二极管(33)的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移动电源双温双控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二极管(33)的另一端设有第十三电阻(31)、第四二极管(34)、第十二电阻(30),所述第十三电阻(31)、第四二极管(34)、第十二电阻(30)相互串联,所述第十三电阻(31)、第十二电阻(30)间有节点,所述第十三电阻(31)、第十二电阻(30)间的节点一端设有第四电容(32),所述第四电容(32)的一侧设有第三电容(27)。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