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方式改进的串激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4279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冷却技术,特别是一种冷却方式改进的串激电机。



背景技术:

目前电机冷却结构主要是风冷结构,即转子尾端装有风扇,风扇旋转产生气流,所产生的气流通过机壳上的进风口进入电机内,风流经过定子和转子之间的气隙,然后从机壳下端的出风口流出,带走热量,从而对转子进行风冷却。这种结构的缺点是:由于风扇是装在电机外壳内的,因此在风扇旋转后,进入机壳内的风显然会部分流失在空气中,这样反而降低了冷却效果,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改变和集中冷却空气、有效的降低电机温升和噪音的一种冷却方式改进的串激电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冷却方式改进的串激电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设有电机转子、定子和线包,所述电机转子位于定子内,所述线包位于电机转子与定子之间,在机壳底部的外侧铰接有支架,在支架上设有将风送入机壳内的风扇,在机壳底部相对于电机转子转轴的两侧均设有第一进风装置,所述第一进风装置包括一个以上的进风口,两侧的第一进风装置分别与风扇相互对应,在风扇外套有一个喇叭型的导风罩,在支架上设有向电机转子方向垂直的延伸段,所述延伸段的外侧设有外螺纹,所述导风罩的小口内侧设有与外螺纹配合旋紧的内螺纹。

为了方便安装,所述支架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机壳的一侧,在支架的另一侧设有挂钩,在机壳上设有与挂钩配合的卡扣。

为了实现快速导风作用,在机壳内侧的进风口下方设有碗状导风槽。

作为优先,所述第一进风装置包括5个进风口。

本实用新型得到的一种冷却方式改进的串激电机,通过在风扇上增加一个挡风罩,用来改变和集中冷却空气使其全部吹向电机线包,能够有效的降低电机温升和噪音,提高了产品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一种冷却方式改进的串激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实施例2的一种冷却方式改进的串激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机壳1、电机转子2、定子3、线包4、支架5、风扇5-1、进风口6、导风罩7、延伸段8、外螺纹9、内螺纹10、转轴11、挂钩12、卡扣13、导风槽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却方式改进的串激电机括机壳1,所述机壳1内设有电机转子2、定子3和线包4,所述电机转子2位于定子3内,所述线包4位于电机转子2与定子3之间,在机壳1底部的外侧铰接有支架5,在支架5上设有将风送入机壳1内的风扇5-1,在机壳1底部相对于电机转子2转轴的两侧均设有第一进风装置,所述第一进风装置包括一个以上的进风口6,两侧的第一进风装置分别与风扇5-1相互对应,在风扇5-1外套有一个喇叭型的导风罩7,在支架5上设有向电机转子2方向垂直的延伸段8,所述延伸段8的外侧设有外螺纹9,所述导风罩7的小口内侧设有与外螺纹9配合旋紧的内螺纹1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所述第一进风装置包括6个进风口6。

为了方便安装,所述支架5通过转轴11转动连接在机壳1的一侧,在支架5的另一侧设有挂钩12,在机壳1上设有与挂钩12配合的卡扣13。

工作时,通过导风罩7,让风扇5-1吹出的风能够全部进入到进入导风罩内,然后通过导风罩快速的进入机壳1内部,因此上述结构通过增加导风罩7来改变和集中冷却空气使其全部吹向电机线包,能够有效的降低电机温升和噪音,提高了产品市场竞争力;同时通过将支架5将风扇5-1铰接在机壳1上,当长时间使用后,导风罩7内的灰尘堆积时,通过将挂钩12从卡扣13掰开,然后让支架5绕着转轴11旋转打开,然后将导风罩7从支架5上拆下下来,进行清洗,又可以防止风扇进水,影响使用效果。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却方式改进的串激电机的大致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为了实现快速导风作用,在机壳1内侧的进风口6下方设有碗状导风槽14,当风扇5-1旋转时,风首选由导风罩7送入进风口6,在由进风口6下方的碗状导风槽14快速的送入电机内部,给电机内部进行快速降温冷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所述第一进风装置包括5个进风口6。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