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电磁辐射的变电站配电装置及电磁波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7112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防电磁辐射的变电站配电装置及电磁波检测仪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电磁辐射的变电站配电装置及电磁波检测仪。



背景技术:

电磁污染所造成的危害是不容低估的。在现代家庭中,电磁波在为人们造福的同时,也随着“电子烟雾”的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体健康。据美国权威的华盛顿技术评定处报告,家用电器和各种接线产生的电磁波对人体组织细胞有害。例如长时间使用电热毯睡觉的女性,可使月经周期发生明显改变;孕妇若频繁使用电炉,可增加出生后小儿癌症的发病率。近10年来,关于电磁波对人体损害的报告接连不断。据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学研究人员调查,电磁污染较严重的丹佛地区儿童死于白血病者是其它地区的两倍以上。瑞典学者托梅尼奥在研究中发现,生活在电磁污染严重地区的儿童,患神经系统肿瘤的人数大量增加。

http://article.pchome.net/content-1655575-all.html 而主动降噪技术直到这几年才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赛尔贝尔 G04具备主动降噪的性能。为了积极主动地消除声波,人们发明了“有源消声”这一技术。它的原理是:所有的声波都由一定的频谱组成,如果可以找到一种声波,其频谱与所要消除的声波完全一样,只是相位刚好相反,就可以将这声波完全抵消掉。关键就在于如何得到那抵消声波的声波。实际采用的办法是:从波源本身着手,设法通过电子线路将原噪声的相位倒过来。由此看来,有源消声这一技术实际上是用一种正负相抵,以毒攻毒的方式。主动降噪技术应用在耳机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今很多的厂商已经拥有了主动降噪的产品,这一功能甚至成为了标准配置,尤其是那些诸如创新、UE、魔声等品牌的头戴式耳机,已经开始主打该系列的产品,而国内的厂商诸如赛尔贝尔等也早已对这一技术发扬光大,而更加令人惊喜的是,拥有主动降噪技术的耳机的价格已经有了很多亲民的趋势。



技术实现要素:

由于电磁波本是也是一种波,通过波检测仪器,检测到配电箱的辐射电磁波,利用主动降噪技术,配置一个反向的电磁波,从而实现正负抵消,从而减少电磁辐射,保护环境,从而更好地降低噪音污染。

针对上述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总的来说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成本低廉、结实耐用、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节约资金、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的防电磁辐射的变电站配电装置;详细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取得有益效果在后述内容以及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中内容具体描述。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电磁辐射的变电站配电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配电箱、设置在壳体上且位于配电箱左侧的锅型反射板、设置在壳体上且位于配电箱右侧的平型反射板;

配电箱的电磁波发射源位于锅型反射板的焦点上和/或在壳体还设置有用于主动抵消配电箱发射的电磁波的反向电磁波发射仪;

配电箱发射的电磁波经锅型反射板反射变为平行波,所述平行波射到平型反射板上后发生二次平行反射,二次平行发射的波与平行波相差180°并回波抵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反向电磁波发射仪在锅型反射板的焦点上,反向电磁波发射仪的电磁波射向平型反射板。

在配电箱与平型反射板之间设置有菲涅尔透镜,配电箱的电磁波发射源位于菲涅尔透镜的焦点上,配电箱发射的电磁波经菲涅尔透镜折射变为平行波,反向电磁波发射仪还设置在菲涅尔透镜与平型反射板之间,反向电磁波发射仪发射的为平行波,反向电磁波发射仪发射的平行波与配电箱发射的电磁波经菲涅尔透镜折射的平行波相差180°并抵消。

在壳体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电磁波吸收片。

锅型反射板为菲涅尔反射镜。

在壳体的外侧四个方向设置有电磁波检测仪。

一种用于检测防电磁辐射的变电站配电装置的电磁波检测仪,其包括电源BAT1串联开关P1形成的电源电路以及并联在电源电路两端的接收电路、放大电路、滤波电路和检测电路;

接收电路接收配电箱向四周发射的电磁波,放大电路将该接收电路的信号放大,检测电路接收放大电路的放大后的信号,当接收的放大后的信号大于设计值后放大反光警示;

接收电路包括用于感应电磁波的电感线圈L1、场效应晶体管 T1、定值电阻R1、定值电阻R2以及可变电阻AJ1;

可变电阻AJ1与定值电阻R1串联在电源电路两端,可变电阻 AJ1的活动触点、电感线圈L1以及场效应晶体管T1的栅极G串联,定值电阻R2、场效应晶体管T1的漏极G、场效应晶体管T1 的源极S串联在电源电路两端;

放大电路包括电容C1、定值电阻R3、定值电阻R4以及NPN 三极管T2;定值电阻R4依次与NPN三极管T2的集电极和NPN三极管T2的发射极串联在电源电路两端;定值电阻R3串联在NPN 三极管T2的集电极和NPN三极管T2的基极之间,电容C1连接在 NPN三极管T2的基极与场效应晶体管T1的栅极G之间;

检测电路包括定值电阻R5、定值电阻R6、定值电阻R7、可变电阻AJ2、电容C2、PNP三极管T3以及发光二极管D1;

发光二极管D1与定值电阻R位于PNP三极管T3的发射极与电源BAT1的负极之间;PNP三极管T3的集电极与电源BAT1的正极电连接,可变电阻AJ2、定值电阻R6串联在PNP三极管T3的基极与电源BAT1的负极之间,定值电阻R5在PNP三极管T3的基极与电源BAT1的正极之间,电容C2在NPN三极管T2的集电极与 PNP三极管T3的基极之间;

滤波电路包括串联在电源电路两端电容C3。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电源BAT1由光伏板、蓄电池、风力发电机或配电箱的电路提供电能。

场效应晶体管T1NPN三极管T2、PNP三极管T3的型号分别为BC547C、BC557C、BS170。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通过锅型反射板2调整电磁波的方向,变散射为平行波,通过平型反射板3来回波抵消,通过采用菲涅尔反射尽可能使得更多的散射波变为电磁波,通过将反向电磁波发射仪4设置在焦点处或附近从而更好回波抵消,通过菲涅尔透镜6将为直接反射到锅型反射板2而直接射出的电磁波变为平行波,从而进一步尽可能使得更多的散射波变为电磁波,通过反向电磁波发射仪4发射的主动电磁波进行抵销,通过多种被动电磁波抵消以及主动电磁波抵消从而更好的抵销电磁波,从而更好地降低噪音污染。通过电池吸收片进一步吸收电磁波,通过水平设置,减少电磁波向周围建筑人群的污染,更好的减少污染。电磁波检测仪5的发光二极管可以实现监视监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不限于此描述,为了更好的便于理解,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进行了更佳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磁波检测仪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其中:1、配电箱;2、锅型反射板;3、平型反射板;4、反向电磁波发射仪;5、电磁波检测仪;6、菲涅尔透镜;7、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防电磁辐射的变电站配电装置,包括壳体7、设置在壳体7内的配电箱1、设置在壳体7上且位于配电箱1左侧的锅型反射板2、设置在壳体7上且位于配电箱1右侧的平型反射板3;

配电箱1的电磁波发射源位于锅型反射板2的焦点上和/或在壳体7还设置有用于主动抵消配电箱1发射的电磁波的反向电磁波发射仪4;

配电箱1发射的电磁波经锅型反射板2反射变为平行波,平行波射到平型反射板3上后发生二次平行反射,二次平行发射的波与平行波相差180°并回波抵消。

反向电磁波发射仪4在锅型反射板2的焦点上,反向电磁波发射仪4的电磁波射向平型反射板3。

在配电箱1与平型反射板3之间设置有菲涅尔透镜6,配电箱1的电磁波发射源位于菲涅尔透镜6的焦点上,配电箱1发射的电磁波经菲涅尔透镜6折射变为平行波,反向电磁波发射仪4 还设置在菲涅尔透镜6与平型反射板3之间,反向电磁波发射仪 4发射的为平行波,反向电磁波发射仪4发射的平行波与配电箱1 发射的电磁波经菲涅尔透镜6折射的平行波相差180°并抵消。

在壳体7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电磁波吸收片。

锅型反射板2为菲涅尔反射镜。

在壳体7的外侧四个方向设置有电磁波检测仪5。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检测防电磁辐射的变电站配电装置的电磁波检测仪,其包括电源BAT1串联开关P1形成的电源电路以及并联在电源电路两端的接收电路、放大电路、滤波电路和检测电路;

接收电路接收配电箱1向四周发射的电磁波,放大电路将该接收电路的信号放大,检测电路接收放大电路的放大后的信号,当接收的放大后的信号大于设计值后放大反光警示;

接收电路包括用于感应电磁波的电感线圈L1、场效应晶体管 T1、定值电阻R1、定值电阻R2以及可变电阻AJ1;

可变电阻AJ1与定值电阻R1串联在电源电路两端,可变电阻 AJ1的活动触点、电感线圈L1以及场效应晶体管T1的栅极G串联,定值电阻R2、场效应晶体管T1的漏极G、场效应晶体管T1 的源极S串联在电源电路两端;

放大电路包括电容C1、定值电阻R3、定值电阻R4以及NPN 三极管T2;定值电阻R4依次与NPN三极管T2的集电极和NPN三极管T2的发射极串联在电源电路两端;定值电阻R3串联在NPN 三极管T2的集电极和NPN三极管T2的基极之间,电容C1连接在 NPN三极管T2的基极与场效应晶体管T1的栅极G之间;

检测电路包括定值电阻R5、定值电阻R6、定值电阻R7、可变电阻AJ2、电容C2、PNP三极管T3以及发光二极管D1;

发光二极管D1与定值电阻R位于PNP三极管T3的发射极与电源BAT1的负极之间;PNP三极管T3的集电极与电源BAT1的正极电连接,可变电阻AJ2、定值电阻R6串联在PNP三极管T3的基极与电源BAT1的负极之间,定值电阻R5在PNP三极管T3的基极与电源BAT1的正极之间,电容C2在NPN三极管T2的集电极与 PNP三极管T3的基极之间;

滤波电路包括串联在电源电路两端电容C3。

电源BAT1由光伏板、蓄电池、风力发电机或配电箱1的电路提供电能(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故省略图示未画出)。

场效应晶体管T1NPN三极管T2、PNP三极管T3的型号分别为BC547C、BC557C、BS170。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锅型反射板2调整电磁波的方向,变散射为平行波,通过平型反射板3来回波抵消,通过采用菲涅尔反射尽可能使得更多的散射波变为电磁波,通过将反向电磁波发射仪4设置在焦点处或附近从而更好回波抵消,通过菲涅尔透镜6将为直接反射到锅型反射板2而直接射出的电磁波变为平行波,从而进一步尽可能使得更多的散射波变为电磁波,通过反向电磁波发射仪4发射的主动电磁波进行抵销,通过多种被动电磁波抵消以及主动电磁波抵消从而更好的抵销电磁波,从而更好地降低噪音污染。通过电池吸收片进一步吸收电磁波,通过水平设置,减少电磁波向周围建筑人群的污染,更好的减少污染。电磁波检测仪5的发光二极管可以实现监视监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T1是通过串接的固定电阻R1和可变电阻AJ1在其导电区始端被极化的。T1的漏极上将呈现出L1中产生的经过放大的电动势。呈现在电阻R2端脚上的被放大的信号经由电容C1送到设置在围绕NPN晶体管T2建立的公共发射极上的第二放大级。T2的集电极上呈现的信号的幅度当然取决于周围的辐射强度;如果用示波器进行测试时,可在T2集电极看到100mV以上的电压波形。电容C2是耦合电容,它将T2放大后的信号送到T3,同时又起到隔直流的作用。

T3的基极是通过固定电阻R5、R6和可变电阻AJ2建立偏置电压的。调节AJ2可使T3达到无辐射截止点,从而熄灭集电极电路中的发光二极管D1。当辐射达到一定强度时,T2输出信号的负半波将导通T3,从而点亮发光二极管D1。电阻R7可限制通过发光二极管D1的电流。

因为检测器只是用来判断辐射污染范围的,所以要设置一个简单的开关按钮P1。电容C3作电源BAT1滤波用。

安装完毕后,首先把检测器放置在远离照明线或电压较高的电线的位置上例如房间中央。当检查晶体管和发光二极管的安装方向正确之后,要顺时针方向旋转AJ1,直至电压达到9V,指示灯点亮为止。调节前,最好用电烙铁把按钮P1临时焊下来。否则在调节过程中要一直按住该按钮。向正反两个方向调节AJ2,调节应起始于发光二极管点亮状态,终止于熄灭状态。一旦发光二极管熄灭,AJ2就已调节到位。不要再调。调节AJ1时。

在逆时针方向旋转AJ1的情况下,当调到某一特定位置时,检测器越是接近辐射源,发光二极管就越是容易点亮先把检测器逐步移近辐射源,一直移到D1开始发光的位置;再把检测器逐步移开,一直移到D1不再持续发光的位置。若晶体管T1持续导通,则表明AJ1还没有调节好。AJ1虽不容易一次调准,但只需反复进行几次就可调节到位。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成本低廉、结实耐用、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节约资金、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充分描述是为了更加清楚的公开,而对于现有技术就不在一一例举。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多个技术方案进行组合是显而易见的。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