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9519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供电电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在很多企业、公司等单位不断的添加新的设备,而不断添加新设备就会带来无法容纳于原先的核心机房中的问题。而在核心机房中所有设备进行搬迁时,又会遇到系统供电的安全性和连续性问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供电系统,以解决现在企业、公司等单位在将核心机房中所有设备进行搬迁时,遇到的系统供电的安全性和连续性问题,实以成为本领域从业者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电系统,用于解决现在企业、公司等单位在将核心机房中所有设备进行搬迁时,遇到的系统供电的安全性和连续性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供电系统,用于为电子设备供电;所述供电系统包括:N个配电设备;第一自动切换开关;第二自动切换开关;电能存储设备;配电柜;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其中,每个配电设备分别连接在第一自动切换开关和第二自动切换开关上;所述第一自动切换开关与所述第二自动切换开关并列设置;所述第一自动切换开关与所述电能存储设备连接,所述电能存储设备与所述配电柜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自动切换开关和第二自动切换开关为双电源自动切换开关。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供电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自动切换开关和第二自动切换开关并联的联锁旁路开关。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配电设备包括主路配电设备和与所述主路配电设备并列设置的N-1个备路配电设备;所述第一自动切换开关包括第一控制器,第一主路开关,第一备路开关;其中,所述主路配电设备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一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主路开关,第一主路开关与第一备路开关并联;所述第二自动切换开关包括第二控制器,第二主路开关,第二备路开关;其中,所述主路配电设备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主路开关,第二主路开关与第二备路开关并联。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N-1个备路配电设备中每个备路配电设备并联连接在所述第一自动切换开关和第二自动切换开关上。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自动切换开关的输出端与一市电柜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配电柜与所述电子设备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能存储设备为UPS主机;所述供电系统还包括与所述UPS主机连接的多个电池组。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供电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供电系统采用自动切换模式和手动切换模式的双重模式,一旦出现主电源掉电或故障,需要切换到备路电源工作的情况时,无需值机人员人工进行判断操作,应急处理的质量得到保证,更加保证了配电柜和市电柜在断电情况下仍可持续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供电系统于一实施例中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供电系统

11 配电设备

12 第一自动切换开关

13 第二自动切换开关

14 电能存储设备

15 配电柜

16 市电柜

17 电池组

18 联锁旁路开关

111 主路配电设备

112 备路配电设备

121 第一控制器

122 第一主路开关

123 第一备路开关

131 第二控制器

132 第二主路开关

13 第二备路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供电系统,用于为电子设备供电;所述供电系统包括:

N个配电设备;第一自动切换开关;第二自动切换开关;电能存储设备;配电柜;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其中,每个配电设备分别连接在第一自动切换开关和第二自动切换开关上;所述第一自动切换开关与所述第二自动切换开关并列设置;所述第一自动切换开关与所述电能存储设备连接,所述电能存储设备与所述配电柜连接。

以下将结合图示对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供电系统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显示为供电系统于一实施例中的原理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供电设备1为配电柜2和市电柜3供电。所述供电设备1包括N个配电设备11,第一自动切换开关12;第二自动切换开关13,电能存储设备14,配电柜15,市电柜16、电池组17、及联锁旁路开关18。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所述N个配电设备11包括主路配电设备111和与所述主路配电设备并列设置的N-1个备路配电设备112;N-1个备路配电设备112中每个备路配电设备呈并联连接在所述第一自动切换开关12和第二自动切换开关13上。在本实施例中,N取2。如图1所示,所述配电设备11包括主路配电设备111和备路配电设备112。

所述第一自动切换开关12包括第一控制器121,第一主路开关122,第一备路开关123。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器121的输入端与所述主路配电设备11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12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主路开关122,第一主路开关122与第一备路开关123并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自动切换开关12接收主路配电设备111和备路配电设备112输入的两路电源T1和T2,通过第一控制器121实现两路电源T1和T2的切换,当主路配电设备111输出的主路电源有电时,第一控制器121自动合上第一主路开关122,即主路配电设备111供电至电能存储设备14;当主路配电设备111输出的主路电源失电时,第一控制器121发送一个启动信号,第一控制器121自动合上第一备路开关123,令备路配电设备112供电。若存在N-1个备路配电设备,当主路配电设备111输出的主路电源失电时,第一控制器121中包与N-1个备路配电设备一一对应的继电器,第一控制器121选择N-1个备路配电设备任一备路配电设备,并控制与该备路配电设备的继电器,以达到合上第一备路开关123的目的。

所述第二自动切换开关13包括第二控制器131,第二主路开关132,第二备路开关133;其中,所述第二控制器131的输入端与所述主路配电设备11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131的输出端连接第二主路开关132,第二主路开关132与第二备路开关133并联。在本实施例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自动切换开关13接收主路配电设备111和备路配电设备112输入的两路电源T1和T2,通过第二控制器131实现两路电源T1和T2的切换,当主路配电设备111输出的主路电源有电时,第二控制器131自动合上第二主路开关132,即主路配电设备111供电至电能存储设备14;当主路配电设备111输出的主路电源失电时,第二控制器131发送一个启动信号,第二控制器131自动合上第二备路开关133,令备路配电设备112供电至市电柜1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能存储设备14为UPS主机,通过所述UPS主机稳压、逆变后送到所述配电柜15供各个电子设备使用。例如,UPS主机为48KW 2+1冗余模块化设计,正常工作在32KW+16KW冗余模式,单个UPS单元任意一模块出现故障均不影响UPS主机正常工作,而且可实现各模块热插拔免停机安装及更换,保持配电柜和市电柜所接电子设备持续运行30分钟以上。

所述供电系统还包括与所述UPS主机连接的多个电池组17,采用多个电池组17给UPS主机多路供电模式,有效防止了单节电池的故障,影响到一整组电池的使用,确保UPS主机在断电的情况下可持续运行时间。例如,如图1所示中的2个电池组17。

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第一自动切换开关12和第二自动切换开关13出现故障后,无法正常进行两路电源的切换,从而使得UPS主机输入无电源,因此在第一自动切换开关12;第二自动切换开关13旁,增加一路联锁旁路开关18。如图1所示,所述联锁旁路开关18的输入端与所述配电设备1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联锁旁路开关18的输出端与所述UPS主机的输入端连接。当第一自动切换开关12和第二自动切换开关13出现故障,可以手动开启所述联锁旁路开关18,确保UPS主机正常输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供电系统采用自动切换模式和手动切换模式的双重模式,一旦出现主电源掉电或故障,需要切换到备路电源工作的情况时,无需值机人员人工进行判断操作,应急处理的质量得到保证,更加保证了配电柜和市电柜在断电情况下仍可持续运行。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