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成本的高清数字音响多路短路保护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50520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成本的高清数字音响多路短路保护电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清数字音响的短路保护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低成本的高清数字音响多路短路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现在技术的高清数字音响中,要求对多个电路支路或电路单元提供短路保护,常用的短路保护线路要么保护不完善,不能对所有电路支路提供短路保护,对数字音响中的电路支路的短路保护不够齐全,而且有可能降低数字音响的音质,要么使用很复杂电路或短路保护芯片,成本很高,在数字音响领域的应用受到很大阻碍,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成本的保护齐全的高清数字音响短路保护电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成本的高清数字音响多路短路保护电路,包括MCU芯片、总电源控制电路、若干供电支路和若干由二极管组成的检测支路,MCU芯片设置有总电源关断信号输出接脚POWER_CONTROL和短路信号输入接脚SHORT_DET,总电源控制电路电连接总电源关断信号输出接脚POWER_CONTROL,每个供电支路均设置有一支路电源正极,短路信号输入接脚SHORT_DET电连接一电压提升电阻R10的第一端,电压提升电阻R10的第二端连接+3.3V电源,用于对短路信号输入接脚SHORT_DET提供一高电平信号,各检测支路的第一端分别电连接各供电支路的支路电源正极、第二端分别电连接电压提升电阻R10的第一端,在短路信号输入接脚SHORT_DET接收到低电平信号时MCU芯片向总电源控制电路输出一电源关断控制信号。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检测支路由一个二极管组成,各检测支路中的二极管的阳极分别电连接各供电支路的支路电源正极、阴极分别电连接电压提升电阻R10的第一端。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二极管选用型号为LT4148的发光二极管,电压提升电阻R10选用阻值为10K欧姆的电阻。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高清数字音响多路短路保护电路设置有按键控制电路,MCU芯片设置有按键锁死信号输出接脚KEY_LOCK,按键控制电路电连接按键锁死信号输出接脚KEY_LOCK,在短路信号输入接脚SHORT_DET接收到低电平信号时MCU芯片向按键控制电路输出一按键锁死控制信号。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供电支路至少包括USB接口供电支路、IPOD接口供电支路、主供电支路、第一通用接口供电支路和第二通用接口供电支路,USB接口供电支路设置有支路电源正极USB5.1V,相应的检测电路中的二极管D10的阳极电连接支路电源正极USB5.1V、阴极电连接电压提升电阻R10的第一端;IPOD接口供电支路设置有支路电源正极IPOD_5.1V,相应的检测电路中的二极管D11的阳极电连接支路电源正极IPOD_5.1V、阴极电连接电压提升电阻R10的第一端;主供电支路设置有支路电源正极8V/1.0A,相应的检测电路中的二极管D12的阳极电连接支路电源正极端8V/1.0A、阴极电连接电压提升电阻R10的第一端;第一通用接口供电支路设置有支路电源正极A_+5.6V,相应的检测电路中的二极管D13的阳极电连接支路电源正极端A_+5.6V、阴极电连接电压提升电阻R10的第一端;第二通用接口供电支路设置有支路电源正极OTHER_+3.3V,相应的检测电路中的二极管D14的阳极电连接支路电源正极端OTHER_+3.3V、阴极电连接电压提升电阻R10的第一端。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简单,成本非常低,对高清数字音响中进行检测和短路保护的电路支路的路数没有数量限制,且短路保护稳定可靠,减少数字音响的电路复杂程度,避免降低音响的音质,用低成本实现齐全的短路保护线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低成本的高清数字音响多路短路保护电路,见图1至图3所示,包括MCU芯片、总电源控制电路、按键控制电路、若干供电支路和若干检测支路,MCU芯片设置有总电源关断信号输出接脚POWER_CONTROL和短路信号输入接脚SHORT_DET,总电源控制电路电连接总电源关断信号输出接脚POWER_CONTROL,每个供电支路均设置有一支路电源正极。短路信号输入接脚SHORT_DET电连接一电压提升电阻R10的第一端,电压提升电阻R10的第二端连接+3.3V电源,用于对短路信号输入接脚SHORT_DET提供一高电平信号。各检测支路的第一端分别电连接各供电支路的支路电源正极、第二端分别电连接电压提升电阻R10的第一端。

一个检测支路由一个二极管组成,二极管选用型号为LT4148的发光二极管,各检测支路中的二极管的阳极分别电连接各供电支路的支路电源正极、阴极分别电连接电压提升电阻R10的第一端。在短路信号输入接脚SHORT_DET接收到低电平信号时MCU芯片向总电源控制电路输出一电源关断控制信号。

电压提升电阻R10选用阻值为10K欧姆的电阻。

MCU芯片设置有按键锁死信号输出接脚KEY_LOCK,按键控制电路电连接按键锁死信号输出接脚KEY_LOCK,在短路信号输入接脚SHORT_DET接收到低电平信号时MCU芯片向按键控制电路输出一按键锁死控制信号。

具体的,供电支路至少包括USB接口供电支路、IPOD接口供电支路、主供电支路、第一通用接口供电支路和第二通用接口供电支路,USB接口供电支路设置有支路电源正极USB5.1V,相应的检测电路中的二极管D10的阳极电连接支路电源正极USB5.1V、阴极电连接电压提升电阻R10的第一端;IPOD接口供电支路设置有支路电源正极IPOD_5.1V,相应的检测电路中的二极管D11的阳极电连接支路电源正极IPOD_5.1V、阴极电连接电压提升电阻R10的第一端;主供电支路设置有支路电源正极8V/1.0A,相应的检测电路中的二极管D12的阳极电连接支路电源正极端8V/1.0A、阴极电连接电压提升电阻R10的第一端;第一通用接口供电支路设置有支路电源正极A_+5.6V,相应的检测电路中的二极管D13的阳极电连接支路电源正极端A_+5.6V、阴极电连接电压提升电阻R10的第一端;第二通用接口供电支路设置有支路电源正极OTHER_+3.3V,相应的检测电路中的二极管D14的阳极电连接支路电源正极端OTHER_+3.3V、阴极电连接电压提升电阻R10的第一端。

在整机上电时,短路信号输入接脚SHORT_DET由R10上拉到+3.3V,当二极管D10-D14所接支路电源正极处于正常状态时,所有二极管D10-D14均为反向截止,短路信号输入接脚SHORT_DET为高电平+3.3V。

当二极管D10-D14中的任意一组或多组所接电源短路或没有电压时,对应的二极管D10-D14将短路信号输入接脚SHORT_DET的电平拉低,MCU芯片检测到短路信号输入接脚SHORT_DET为低电平,判定为短路或电压不对,通过总电源关断信号输出接脚POWER_CONTROL向总电源控制电路输出一电源关断控制信号,关断整机电源,并通过按键锁死信号输出接脚KEY_LOCK向按键控制电路输出按键锁死控制信号,锁死所有按键操作,直至拔掉电源或重启后,消除所有短路问题,MCU芯片复位开始工作,有效地保护因短路或过载引起的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线路简单可靠,成本非常低,每增加一路检测只需增减一只普通二极管,而且对检测电路的路数没有限制,多少路都可以,对MCU芯片的要求也低,只需一个普通的I/O接口就可以,用低成本实现齐全的短路保护线路。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