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接线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7262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用接线盒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用接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用接线盒。



背景技术:

船在海上航行时,由于海上环境较为恶劣,潮湿度较大,盐雾腐蚀能力较强,因而,对于船用物品,如接线盒等的要求就比较高。

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安全,一般会在船上使用带有屏蔽层的线缆,线缆上的屏蔽层一般会通过专用的接地结构接地,然而当有工人不小心误操作或触碰到该接地结构时,容易导致接地失败,给人们带来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带有屏蔽层的线缆只是通过专用的接地结构接地,一旦因工人误操作导致接地失败,会给人们带来危险的技术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使带有屏蔽层的线缆接地的船用接线盒,从而实现双重保障。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用接线盒,包括:

壳体,具有底面,以及与所述底面连接、从而围合形成容纳空间的侧壁,与所述底面相对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侧壁上设有用于供线缆插入的插入孔;

盖体,密封盖合在所述开口上,使所述容纳空间成为密闭空间;

安装筒,设置在所述侧壁的外部,具有中部空腔,且所述中部空腔与所述插入孔相对,内径大于所述插入孔的内径;

接线端子,固定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部;

还包括:

第一锥度垫圈,安装在所述安装筒内部,大端面与所述插入孔相对,且抵靠在所述侧壁上;

第二锥度垫圈,套设在所述第一锥度垫圈的外部,大端面朝外;

压料盖,安装在所述安装筒内,通过挤压所述第二锥度垫圈的大端面,使所述第一锥度垫圈抱紧;

所述第一锥度垫圈、所述第二锥度垫圈、所述压料盖和所述壳体均为导电材质;

线缆穿过所述安装筒、所述第二锥度垫圈、所述第一锥度垫圈、所述插入孔进入所述容纳空间,与所述接线端子连接后,安装所述压料盖,所述压料盖通过挤压所述第二锥度垫圈的大端面,使得所述第一锥度垫圈抱紧所述线缆,进而使所述线缆的屏蔽层通过所述第一锥度垫圈、所述第二锥度垫圈以及所述压料盖与所述壳体连通,并通过所述壳体接地。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接地导电片,所述接地导电片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接地线电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料盖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安装筒内壁上设有能够与所述外螺纹配合螺接的内螺纹。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密封垫圈,安装在所述压料盖和所述第二锥度垫圈之间,具有能够套设在线缆外部的空腔;

所述压料盖向内挤压所述第二锥度垫圈时,所述第一锥度垫圈同时挤压所述密封垫圈,使得所述密封垫圈向外变形实现与所述安装筒内壁之间的密封,向内变形实现与所述线缆之间的密封。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密封垫圈上还设有用于封闭所述空腔的密封膜;

不需要安装线缆时,所述密封膜将所述空腔密封,防止杂物进入所述容纳空间;

需要安装线缆时,刺破所述密封膜,所述空腔打开,所述线缆能够安装进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密封垫圈和所述压料盖之间的金属垫圈。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开口的四周设有密封圈,所述盖体上设有能够容纳并挤压所述密封圈,从而实现密封连接的环形密封凹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上设有至少两个安装螺纹孔,所述盖体上设有与所述安装螺纹孔相对的通孔,使用安装螺钉穿过所述通孔后与所述安装螺纹孔螺接,从而将所述盖体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筒和所述接线端子分别至少有四个,每个所述安装筒内都设有所述第一锥度垫圈和所述第二锥度垫圈。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上还设有安装片,所述安装片上设有U形开口;

当需要固定所述壳体时,使用螺钉穿过所述U形开口后螺接,即可将所述壳体固定安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船用接线盒,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船用接线盒,安装筒安装有第一锥度垫圈和第二锥度垫圈,当线缆穿过安装筒、第二锥度垫圈、第一锥度垫圈、插入孔后进入容纳空间与接线端子连接时,安装压料盖,压料盖通过挤压第二锥度垫圈的大端面,使第一锥度垫圈抱紧线缆,进而使线缆的外屏蔽层通过第一锥度垫圈、第二锥度垫圈以及压料盖与壳体连通,并通过壳体接地;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船用接线盒,使得带有屏蔽层的线缆即能通过其自身的接地结构接地,又能通过壳体接地,具有双重保护功能,即便是有工人不小心误操作或触碰到其自身的接地结构,也不会导致线缆接地失败,因安全性更高。

2.本实用新型的船用接线盒,壳体的外部设置有接地导电片,当壳体不直接接地时,可通过接地导电片和接地线接地。

3.本实用新型的船用接线盒,压料盖通过螺纹结构与安装筒配合安装,螺纹结构安装方便,实现容易,成本低。

4.本实用新型的船用接线盒,还包括密封垫圈,安装在压料盖和第二锥度垫圈之间,且具有能够套设在线缆外部的空腔;当压料盖向内挤压密封垫圈时,密封垫圈向外变形实现与安装筒内壁之间的密封,向内变形实现与线缆之间的密封,密封垫圈的设置,能够实现线缆的密封安装。

5.本实用新型的船用接线盒,密封垫圈上还设有用于密封空腔的密封膜,当某个安装筒内暂时不需要安装线缆时,密封膜用于封闭空腔,防止杂物进入容纳空间;当需要安装线缆时,刺破密封膜,此时空腔打开,能够安装线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现有技术或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现有技术或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船用接线盒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船用接线盒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壳体;10、容纳空间;11、底面;12、侧壁;13、开口;14、插入孔;15、接地导电片;16、密封圈;17、安装螺纹孔;18、通孔;19、安装螺钉;2、盖体;21、密封凹槽;3、安装筒;30、中部空腔;4、接线端子;5、第一锥度垫圈;6、第二锥度垫圈;7、压料盖;8、密封垫圈;80、空腔;81、密封膜;82、金属垫圈;9、安装片;90、U形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下述的实施例不是本实用新型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其他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船用接线盒,如图1-2所示,包括:壳体1,具有底面11,以及与所述底面11连接、从而围合形成容纳空间10的侧壁12,与所述底面11相对的一端设有开口13,所述侧壁12上设有用于供线缆插入的插入孔14;盖体2,密封盖合在所述开口13上,使所述容纳空间10成为密闭空间;安装筒3,设置在所述侧壁12的外部,具有中部空腔30,且所述中部空腔30与所述插入孔14相对,内径大于所述插入孔14的内径;接线端子4,固定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10内部;第一锥度垫圈5,安装在所述安装筒3内部,大端面与所述插入孔14相对,且抵靠在所述侧壁12上;第二锥度垫圈6,套设在所述第一锥度垫圈5的外部,大端面朝外;压料盖7,安装在所述安装筒3内,通过挤压所述第二锥度垫圈6的大端面,使所述第一锥度垫圈5抱紧;所述第一锥度垫圈5、所述第二锥度垫圈6、所述压料盖7和所述壳体1均为导电材质。

线缆穿过所述安装筒3、所述第二锥度垫圈6、所述第一锥度垫圈5、所述插入孔14进入所述容纳空间10,与所述接线端子4连接后,安装所述压料盖7,所述压料盖7通过挤压所述第二锥度垫圈6的大端面,使得所述第一锥度垫圈5抱紧所述线缆,进而使所述线缆的屏蔽层通过所述第一锥度垫圈5、所述第二锥度垫圈6以及所述压料盖7与所述壳体1连通,并通过所述壳体1接地。

本实施例的船用接线盒,安装筒3安装有第一锥度垫圈5和第二锥度垫圈6,当线缆穿过安装筒3、第二锥度垫圈6、第一锥度垫圈5、插入孔14后进入容纳空间10与接线端子4连接时,安装压料盖7,压料盖7通过挤压第二锥度垫圈6的大端面,使第一锥度垫圈5抱紧线缆,进而使线缆的外屏蔽层通过第一锥度垫圈5、第二锥度垫圈6以及压料盖7与壳体1连通,并通过壳体1接地;使用本实施例的船用接线盒,使得带有屏蔽层的线缆即能通过其自身的接地结构接地,又能通过壳体1接地,从而具有双重保护功能,即便是有工人不小心误操作或触碰到其自身的接地结构,也不会导致线缆接地失败,因安全性更高。

还包括接地导电片15,所述接地导电片15的一端与所述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接地线电连接。当壳体1不直接接地时,可通过接地导电片15和接地线接地。

所述压料盖7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安装筒3内壁上设有能够与所述外螺纹配合螺接的内螺纹。压料盖7与安装筒3通过螺纹结构螺接连接。

还包括密封垫圈8,所述密封垫圈8安装在所述压料盖7和所述第二锥度垫圈6之间,具有能够套设在线缆外部的空腔80。

所述压料盖7向内挤压所述密封垫圈8时,所述密封垫圈8向外变形实现与所述安装筒3内壁之间的密封,向内变形实现与所述线缆之间的密封。

所述密封垫圈8上还设有用于封闭所述空腔80的密封膜81;不需要安装线缆时,所述密封膜81将所述空腔80密封,防止杂物进入所述容纳空间10;需要安装线缆时,刺破所述密封膜81,所述空腔80打开,所述线缆能够安装进入。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密封垫圈8和所述压料盖7之间的金属垫圈82。

所述开口13的四周设有密封圈16,所述盖体2上设有能够容纳并挤压所述密封圈16,从而实现密封连接的环形密封凹槽21。

所述壳体1上设有两个安装螺纹孔17,所述盖体2上设有与所述安装螺纹孔17相对的通孔18,使用安装螺钉19穿过所述通孔18后与所述安装螺纹孔17螺接,从而将所述盖体2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1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筒3和所述接线端子4分别有四个,每个所述安装筒3内都设有所述第一锥度垫圈5和所述第二锥度垫圈6。

所述壳体1上还设有安装片9,所述安装片9上设有U形开口90;当需要固定所述壳体1时,使用螺钉穿过所述U形开口90后螺接,即可将所述壳体1固定安装。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