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电能质量智能综合优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9362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配网电能质量智能综合优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控制装置,特别涉及配网电能质量智能综合优化装置。



背景技术:

配网电能质量智能综合优化装置是能够用于提升配电区域电能质量的新型电力电子装置。其可通过电感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回收彼此反相的剩余电流和无功功率,有效地改善功率因数,滤除电网电路中的瞬变浪涌,对其内部具有过压、欠压、过流等保护功能,以保护电气设备不受瞬变电流、电压的影响或破坏,能提高用电率,延缓用电设备老化,可最大限度地降低用电系统的电耗。

配网电能质量智能综合优化装置主要包括控制柜以及安装在控制柜内的控制电路、控制装置等,控制柜一般安装有柜门,既能起到保护控制电路的作用,又能方便人们对柜体内的控制电路以及控制装置进行维护。

然而配网电能质量智能综合优化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控制柜内部的控制电路会因电流做功而发热,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若控制柜内部的温度过高,容易烧毁控制电路上的电子元件,进而影响配网电能质量智能综合优化装置的正常运行,因此还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网电能质量智能综合优化装置,当控制柜内部的温度过高时,能够自动进行警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配网电能质量智能综合优化装置,包括控制柜和设置于控制柜上的柜门,所述柜门的内侧面上安装有温度报警器,所述温度报警器包括用于检测控制柜内部的温度变化以输出温度检测信号的温度检测单元、耦接于温度检测单元以接收温度检测信号的比较单元,所述比较单元具有一基准值,所述基准值对应于控制柜内的标准温度,所述比较单元将温度检测信号的值与基准值进行比较后输出相应的比较信号,所述比较单元上耦接有响应于比较信号的警示单元;当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到控制柜内的温度超过标准温度时,所述警示单元进行警示。

采用上述方案,当柜门合上后,通过温度检测单元能够时刻监测控制柜内的温度变化,当温度超过标准温度时,警示单元能够自动进行警示,以提醒人们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控制柜内的元器件被烧毁而影响配网电能质量智能综合优化装置的正常运行。

作为优选,所述比较单元的输出端还耦接有用于提高基准值电压以降低标准温度的反馈部。

采用上述方案,反馈部为比较单元提供正反馈信号,使比较单元在输出高电平的比较信号后,能通过正反馈提高其基准值电压,从而降低基准值所对应的标准温度,即恢复温度,避免温度检测信号的值在标准温度值附近波动,而导致警示单元的工作状态不断发生跳变,进而提高警示单元告警时的精确性以及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比较单元还耦接有用于调节基准值的调节部。

采用上述方案,调节部可以调整比较单元的基准值,从而调节对应的标准温度值,以适应不同工况,增加了适用范围。

作为优选,所述警示单元为发声报警器。

采用上述方案,发声报警更加醒目,更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从而提升警示单元的警示效果。

作为优选,还包括承托板,所述温度报警器固定于承托板的板面上,所述柜门的内侧面上垂直延伸有两根呈横向排列的螺纹杆,所述承托板的两端分别超出温度报警器的两侧且超出的部分均开设有分别供两根螺纹杆穿设的穿孔,所述螺纹杆超出承托板的部分螺纹连接有用于压紧承托板的螺母。

采用上述方案,承托板能够用来固定温度报警器,螺纹杆与穿孔之间的插接配合,能够将承托板挂于柜门的内侧面上,通过螺母能够将承托板的两端牢牢紧压于柜门的内侧面上,从而能够将温度报警器牢牢固定于柜门的内侧面上;并且只需卸下螺母便能解除承托板的锁定,从而能够方便地将温度报警器从柜门上取下,增加了操作便利性。

作为优选,所述柜门的内侧面上并于两根螺纹杆之间的位置垂直向外延伸有插杆,所述承托板上靠近柜门的板面开设有供插杆穿设的插孔,所述插孔的底部设置有常开型的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串联于警示单元的供电回路;当插杆的端部插入至插孔内并抵压于微动开关的动触点,所述微动开关闭合,以使警示单元能够被触发。

采用上述方案,当温度报警器处于未安装并且未使用的状态,若周围的温度过高,警示单元也会发出警报,不仅造成电能的浪费,同时还会给人们带来错误指示,从而造成不便;通过微动开关的设置,当温度报警器及其承托板未安装于柜门上时,插孔内的微动开关未被触发,从而切断警示单元的供电回路,使得警示单元无法进行警示,从而节省了电能,同时也避免了其向人们发送错误的指示;只有当温度报警器安装于柜门的内侧面同时将插杆的端部插入至插孔内,并抵压于微动开关的动触点上,才能使微动开关闭合,以使警示单元能够被触发,以此来激活温度报警器的温度检测及报警功能。

作为优选,还包括用于指示警示单元是否处于能被启动状态的提示单元。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提示单元能够清楚地指示温度报警器是否已经安装到位,并且是否已进入到激活状态,从而降低温度报警器无法正常进入工作状态的风险,更加人性化。

作为优选,所述承托板上还设置有包裹于温度报警器的防尘网。

采用上述方案,若空气中的粉尘浓度过高,容易影响温度检测单元的检测精度,通过在承托板上设置防尘网,能够有效降低外界粉尘对于温度检测单元的影响,同时外界的空气能够顺利通过防尘网的网孔进出,避免影响温度检测单元的正常温度检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柜门合上后,通过温度检测单元能够时刻监测控制柜内的温度变化,当温度超过标准温度时,警示单元能够自动进行警示,以提醒人们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控制柜内的元器件被烧毁而影响配网电能质量智能综合优化装置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2为图1所示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控制柜;2、柜门;3、温度报警器;4、温度检测单元;5、比较单元;6、警示单元;7、反馈部;8、调节部;9、承托板;10、螺纹杆;11、穿孔;12、螺母;13、插杆;14、插孔;15、微动开关;16、提示单元;17、防尘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配网电能质量智能综合优化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控制柜1和设置于控制柜1上的柜门2,其中柜门2的侧边与控制柜1开口的侧边相枢接,柜门2的内侧面上安装有温度报警器3。

如图2所示,还包括承托板9,该承托板9呈长条形设置,温度报警器3固定于承托板9的板面上,并优选设置于承托板9的中心位置。柜门2的内侧面上垂直延伸有两根呈横向排列的螺纹杆10,承托板9的两端分别超出温度报警器3的两侧且超出的部分均开设有分别供两根螺纹杆10穿设的穿孔11,即两个穿孔11以温度报警器3为中心呈对称设置。螺纹杆10超出承托板9的部分螺纹连接有用于压紧承托板9的螺母12,该螺母12优选为蝶形螺母12,使其能够免工具进行拆装,增加了操作便利性。

如图3所示,温度报警器3包括用于检测控制柜1内部的温度变化以输出温度检测信号的温度检测单元4、耦接于温度检测单元4以接收温度检测信号的比较单元5,比较单元5具有一基准值,基准值对应于控制柜1内的标准温度,比较单元5将温度检测信号的值与基准值进行比较后输出相应的比较信号。

温度检测单元4包括热敏电阻Rt、电阻R6和R7;电阻R7的一端耦接于电压V2,另一端耦接于热敏电阻Rt的一端,热敏电阻Rt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6的一端耦接于热敏电阻Rt和电阻R7的连接点,另一端输出相应的温度检测信号至比较单元5;电阻R6的输出端还通过电容C2接地。其中热敏电阻Rt优选采用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即电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反之,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加。

热敏电阻Rt与电阻R7构成了分压电路,当控制柜1内的温度上升时,热敏电阻Rt的阻值减小,其与电阻R7之间的连接点电压随之降低;相反地,当控制柜1内的温度下降时,热敏电阻Rt的阻值增加,其与电阻R7之间的连接点电压随之上升。其中电容C2起稳压滤波的作用,电阻R6起限流作用。

比较单元5为比较器U,比较器U的反相输入端耦接于电阻R6与电容C2的连接点,输出端输出相应的比较信号。

比较单元5上耦接有响应于比较信号的警示单元6,警示单元6为发声报警器,其包括蜂鸣器SP与NPN型的三极管Q1,蜂鸣器SP的一端耦接于电压V3,另一端耦接于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三极管Q1的基极耦接于比较器U的输出端以接收比较信号,发射极接地。当温度检测单元4检测到控制柜1内的温度超过标准温度时,警示单元6进行警示。

比较单元5的输出端还耦接有用于提高基准值电压以降低标准温度的反馈部7。反馈部7包括可变电阻R2和二极管D1,二极管D1的阳极耦接于比较器U的输出端,阴极耦接于可变电阻R2的a端,可变电阻R2的b端耦接于比较器U的同相输入端。

通过二极管D1和可变电阻R2形成了正反馈回路,当比较器U输出高电平时,通过正反馈回路将输出的信号叠加至比较器U的同相输入端,使同相输入端的电压升高;其中二极管D1起单向导通作用,防止电压V1通过正反馈回路倒灌到比较器U的输出端;通过调节可变电阻R2的阻值可以改变流入到比较器U同相输入端的电流大小,从而调节正反馈电压的值。

比较单元5还耦接有用于调节基准值的调节部8。调节部8包括可变电阻R1、可变电阻R3和电容C1,可变电阻R1的a端耦接于电压V1,b端耦接于可变电阻R3的a端;可变电阻R3的b端接地,可变电阻R1和可变电阻R3的连接点耦接于比较器U的同相输入端。

可变电阻R1与R3共同构成了分压电路,通过调节R1与R3的阻值能够调节两者之间的连接点电压,该电压作为比较单元5的基准值电压作用于比较器U的同相输入端,其对应于控制柜1内部的标准温度,且电压值越高,对应的标准温度值就越低。

电容C1的两端分别耦接于可变电阻R3的两端,电容C1起稳压作用,使得可变电阻R3在进行调节时,其两端的电压变化能够更加平滑。

如图3和图4所示,承托板9上还设置有包裹于温度报警器3的防尘网17。柜门2的内侧面上并于两根螺纹杆10之间的位置垂直向外延伸有插杆13,该插杆13优选设置于两根螺纹杆10的中间位置。承托板9上靠近柜门2的板面开设有供插杆13穿设的插孔14,该插孔14优选设置于承托板9的中心位置,以使其能够与插杆13的位置正对。插孔14的底部设置有常开型的微动开关15,该微动开关15的动触点朝着插孔14的开口方向设置。同时该微动开关15串联于警示单元6的供电回路,即微动开关15串联于蜂鸣器SP与电压V3之间。当插杆13的端部插入至插孔14内并抵压于微动开关15的动触点,微动开关15闭合,以使警示单元6能够被触发;反之,若插杆13未插入至插孔14内,则常开型的微动开关15保持断开状态,以切断警示单元6的供电回路,使其无法被触发。

还包括用于指示警示单元6是否处于能被启动状态的提示单元16,该提示单元16包括发光二极管LED,发光二极管LED的阳极耦接于微动开关15和蜂鸣器SP的连接点,阴极接地。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在安装温度报警器3时,先将承托板9上的两个穿孔11分别对准两根螺纹杆10,并使承托板9远离温度报警器3的板面朝向柜门2,然后通过推动承托板9使螺纹杆10插入至对应的穿孔11内,以完成承托板9的初步定位,同时柜门2上的插杆13插入承托板9的插孔14内。

接着将螺母12套设于螺纹杆10上超出承托板9的部分并且拧紧,以使螺母12能够压紧承托板9;在此过程中,插杆13的端部抵压微动开关15的动触点,以使微动开关15闭合,从而使警示单元6解锁。同时发光二极管LED发光进行提示,以使人们知晓警示单元6正处于能被使用的状态。

当温度报警器3完全安装于柜门2上并且柜门2合上时,其能正常监测控制柜1内部的温度变化。

当控制柜1内部的温度正常时,热敏电阻Rt的阻值较高,使比较器U反相输入端的电压大于其同相输入端的电压,这时比较器U输出低电平的比较信号至三极管Q1的基极,使三极管Q1截止,以切断蜂鸣器SP的供电回路,使蜂鸣器SP不进行警示。

反之,当控制柜1内的温度升高时,设置于柜门2上的热敏电阻Rt的阻值随之减小,使作用于比较器U上的反相输入端的电压减小;当温度超过标准温度时,比较器U的反相输入端电压正好小于其同相输入端的电压,使比较器U输出高电平的比较信号至三极管Q1的基极,使三极管Q1导通,蜂鸣器SP发出警报声。

同时比较器U的输出端通过反馈部7使同相输入端的电压升高,从而使控制柜1内的恢复温度小于原来的标准温度,通过调节可变电阻R2的阻值可以调节恢复温度的高低。

当配网电能质量智能综合优化装置停止运行后,控制柜1内部的温度开始下降,热敏电阻Rt的阻值随之增加,从而使比较器U的反相输入端电压不断升高,当温度下降到小于原来标准温度的恢复温度时,比较器U的反相输入端电压才能重新大于其同相输入端的电压,使比较器U再次输出低电平的比较信号至三极管Q1的基极,使三极管Q1截止,蜂鸣器SP停止警示。

若温度报警器3未安装于柜门2上,则插杆13没有插接于插孔14内,此时微动开关15仍处于断开状态,以切断蜂鸣器SP的供电回路,使得蜂鸣器SP无法进行警示,同时发光二极管LED不发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