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360°全景影像电源保护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62331阅读:1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360°全景影像电源保护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360°全景影像电源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配置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360°全景影像已经成为汽车标配。通过360°全景影像驾驶员在进行倒车过程中操作更安全。360°全景影像性能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为动态显示效果。目前市场上使用的360°全景影像,大多显示效果不够细腻,纹波较大,这是由于电源设计不合理导致的,因此要想提高360°全景影像的稳定性,改善其供电电源是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波动、抗干扰强的新型360°全景影像电源保护电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360°全景影像电源保护电路,连接在影像ECU与供电电源之间,包括与供电电源连接的缓冲滤波电路,所述缓冲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信号过滤电路,所述信号过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通断控制电路,所述通断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两个并联设置的稳压电路,其中一所述稳压电路连接至所述影像ECU。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缓冲滤波电路包括供电防短路支路、浪涌脉冲吸收支路和电源滤波支路,所述供电防短路支路、所述浪涌脉冲吸收支路和所述电源滤波支路并联设于所述供电电源上;

所述供电防短路支路包括串联设置的电容C1和电容C3;

所述浪涌脉冲吸收支路包括串联设置的稳压二极管D1和稳压二极管D2,所述稳压二极管D1和稳压二极管D2的极性反向设置;

所述电源滤波支路包括电容C2,所述电容C2一端输出稳定电压,一端接地。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信号过滤电路包括并联在所述电容C2两端的电容C5,所述电容C5两端依次并联有共模电感L2和电容C6,所述电容C6一端连接至所述通断控制电路,所述电容C6另一端接地。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通断控制电路包括二极管控制芯片U2,所述二极管控制芯片U2设有八个连接引脚,所述二极管控制芯片U2的1号引脚与7号引脚之间连接有电容C21,所述二极管控制芯片U2的2号引脚与6号引脚分别连接至MOS管Q1的G端,所述二极管控制芯片U2的3号引脚与5号引脚悬空设置,所述二极管控制芯片U2的4号引脚分别连接至所述MOS管Q1的S端和所述电容C6,所述二极管控制芯片U2的8号引脚连接至所述MOS管Q1的D端;

所述MOS管Q1的D端串联至MOS管Q2的D端,所述MOS管Q1的D端与MOS管Q2的D端之间的导线上还并联有稳压管D3和稳压电阻R2,所述稳压管D3和所述稳压电阻R2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所述MOS管Q2的G端,所述MOS管Q2的G端还串联有电阻R6和MOS管Q3,所述MOS管Q3的S端接地,所述MOS管Q3的G端通过电阻R10接地,所述 MOS管Q3的S端与所述MOS管Q3的G端之间还连接有稳压二极管;

所述MOS管Q3的G端与所述MOS管Q1的S端之间连接有稳压支路。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稳压支路包括电阻R13和电阻17的串联支路、电阻R12与触发二极管的串联支路,两所述串联支路并联设置,所述触发二极管的触发端连接至所述电阻R13和所述电阻17之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稳压电路包括三个并联连接在所述 MOS管Q2的S端的电容,三各所述电容分别接地,所述电容还连接有稳压电感,所述稳压电感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影像ECU。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一种新型360°全景影像电源保护电路,连接在影像ECU与供电电源之间,包括与供电电源连接的缓冲滤波电路,所述缓冲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信号过滤电路,所述信号过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通断控制电路,所述通断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两个并联设置的稳压电路,其中一所述稳压电路连接至所述影像ECU;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技术手段,可使360°全景影像ECU能够承受车内电源的波动,使其显示效果更细腻,从而显著提高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缓冲滤波电路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除缓冲滤波电路以外其它部分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型360°全景影像电源保护电路,连接在影像ECU与供电电源之间,包括与供电电源连接的缓冲滤波电路,所述缓冲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信号过滤电路,所述信号过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通断控制电路,所述通断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两个并联设置的稳压电路,其中一所述稳压电路连接至所述影像ECU。

本实施例的所述缓冲滤波电路包括供电防短路支路、浪涌脉冲吸收支路和电源滤波支路,所述供电防短路支路、所述浪涌脉冲吸收支路和所述电源滤波支路并联设于所述供电电源上;具体地,所述供电防短路支路包括串联设置的电容C1和电容C3;所述浪涌脉冲吸收支路包括串联设置的稳压二极管D1和稳压二极管D2,所述稳压二极管D1和稳压二极管D2的极性反向设置;所述电源滤波支路包括电容C2,所述电容C2一端输出稳定电压,一端接地,用于静电卸放。

所述电容C1、所述电容C2为防静电电容,电容串联可以防止单个电容短路引起供电线路短路。所述稳压二极管D1、所述稳压二极管D2主要作用是吸收能量较大浪涌脉冲,所述电容C2起到电源滤波作用。

所述信号过滤电路包括并联在所述电容C2两端的电容C5,所述电容C5两端依次并联有共模电感L2和电容C6,所述电容C6一端连接至所述通断控制电路,所述电容C6另一端接地,所述共模电感L2能够消除线路上的共模干扰。

所述通断控制电路包括二极管控制芯片U2,所述二极管控制芯片U2控制电源的导通与关闭,所述二极管控制芯片U2可以采用LM74610Q1控制芯片,所述二极管控制芯片U2设有八个连接引脚,所述二极管控制芯片U2的1号引脚与7号引脚之间连接有电容C21,所述二极管控制芯片U2的2号引脚与6号引脚分别连接至MOS管Q1的G端,所述二极管控制芯片U2的3号引脚与5号引脚悬空设置,所述二极管控制芯片U2的4号引脚分别连接至所述MOS管Q1的S端和所述电容C6,所述二极管控制芯片U2的8号引脚连接至所述MOS管Q1的D端。

所述MOS管Q1的D端串联至MOS管Q2的D端,所述MOS管Q1的D端与MOS管Q2的D端之间的导线上还并联有稳压管D3和稳压电阻R2,所述稳压管D3和所述稳压电阻R2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所述MOS管Q2的G端,所述MOS管Q2的G端还串联有电阻R6和MOS管Q3,所述MOS管Q3的S端接地,所述MOS管Q3的G端通过电阻R10接地,所述 MOS管Q3的S端与所述MOS管Q3的G端之间还连接有稳压二极管。所述MOS管Q3的G端与所述MOS管Q1的S端之间连接有稳压支路。

本实施例所述稳压支路包括电阻R13和电阻17的串联支路、电阻R12与触发二极管的串联支路,两所述串联支路并联设置,所述触发二极管的触发端连接至所述电阻R13和所述电阻17之间。所述稳压电路包括三个并联连接在所述 MOS管Q2的S端的电容,三各所述电容分别接地,所述电容还连接有稳压电感,所述稳压电感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影像ECU。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技术手段,可使360°全景影像ECU能够承受车内电源的波动,使其显示效果更细腻,从而显著提高显示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