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拼接太阳能电池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3960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拼接太阳能电池板,其特征在于:由电池板供电单元(1)和输出转接单元(2)组成,所述电池板供电单元(1)上侧边沿从左至右依次排列第一N磁极(101)、第一电极转换开关(102)、第一正极(103)和第一S磁极(104),电池板供电单元(1)右侧边沿从上至下依次排列第二N磁极(105)、第二正极(106)、第一限位槽(107)、第一负极(108)和第三N磁极(109),电池板供电单元(1)下侧从左至右依次排列第二S磁极(113)、第二电极转换开关(112)、第二负极(111)和第四N磁极(110),电池板供电单元(1)左侧边沿从上至下依次排列第四S磁极(118)、第三正极(117)、第二限位槽(116)、第三负极(115)和第三S磁极(114),电池板供电单元(1)的第一正极(103)、第二正极(106)和第三正极(117)内部连通,第一负极(108)、第二负极(111)和第三负极(115)内部连通,第一电极转换开关(102)和第二电极转换开关(112)内部连通且同步切换;

所述输出转接单元(2)上侧边沿从左至右依次排列第五N磁极(201)、第三电极转换开关(202)、第一输入负极(203)和第五S磁极(204),输出转接单元(2)右侧边沿从上至下依次排列第六N磁极(205)、第一输入正极(206)、第三限位槽(207)、第二输入负极(208)和第七N磁极(209),输出转接单元(2)下侧边沿从左至右依次排列第六磁极(213)、第四电极转换开关(212)、第二输入正极(211)和第八N磁极(210),输出转接单元(2)左侧边沿从上至下依次排列第八S磁极(218)、第三输入正极(217)、第四限位槽(216)、第三输入负极(215)和第七S磁极(214);

输出转接单元(2)内置了限压限流保护电路(219)、输出控制电路(220)和输出接口(221),第一输入负极(203)、第一输入正极(206)和第三输入正极(217)内部连通,第二输入负极(208)、第二输入正极(211)和第三输入负极(215)内部连通,第三电极转换开关(202)和第四电极转换开关(212)内部连通且同步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拼接太阳能电池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板供电单元(1)的表面排布有太阳能电池片(1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拼接太阳能电池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负极(203)、第二输入负极(208)和第三电极转换开关(202)分别连接限压限流保护电路(219)的输入端,限压限流保护电路(219)的输出端连接输出控制电路(220)的输入端,输出控制电路(220)的输出端连接输出接口(221)实现输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拼接太阳能电池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板供电单元(1)分为第一电池板供电单元(21)和第一电池板供电单元(22),输出转接单元(2)分为串联输出单元(23)和并联输出转接单元(33),太阳能电池板分为串联输出和并联输出,太阳能电池板为串联输出时,第一电池板供电单元(21)的第二S磁极、第二电极转换开关、第二负极和第四N磁极分别连接第二电池板供电单元(22)的第一N磁极、第一电极转换开关、第一正极和第一S磁极,第二电池板供电单元(22)的第二S磁极、第二电极转换开关、第二负极和第四N磁极分别连接串联输出单元(23)的第五N磁极、第三电极转换开关、第一输入负极和第五S磁极,第一电池板供电单元(21)的第二电极转换开关切换为与电池板供电单元(1)的正极连接,第二电池板供电单元(22)的第一电极转换开关不连接电极;

太阳能电池板为并联输出时,第一电池板供电单元(21)的第二N磁极、第二正极、第一限位槽、第一负极和第三N磁极分别连接第二电池板供电单元(22)的第四S磁极、第三正极、第二限位槽、第三负极和第三S磁极,第二电池板供电单元(22)的第二N磁极、第二正极、第一限位槽、第一负极和第三N磁极分别连接并联输出转接单元(33)的第八S磁极、第三输入正极、第四限位槽、第三输入负极和第七S磁极。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