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永磁电机用线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68254阅读:653来源:国知局
新能源汽车永磁电机用线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永磁电机用线束。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汽车电机要耐高温、高湿、腐蚀、强震动环境,同时要减轻车身重量和体积,水冷电机取代了风冷电机成为主流电机。对于水冷电机的改进正沿着定子水冷至定子水冷+转子水冷至定子水冷+转子水冷+端盖水冷的方向发展,全封闭铸铝结构电机机壳成为新趋势,由此可见,对于新能源电机冷却方法的改进迫在眉睫。电机线束作为电机的一部分,有必要改进电机线束对电机的冷却提供帮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电机线束无法给电机冷却提供帮助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永磁电机用线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能源汽车永磁电机用线束,包括骨架以及套设于所述骨架上的壳体,所述骨架侧壁上沿轴向设有多个线腔,所述线腔内设有电线,所述壳体上设有多个位置和数量与所述线腔一一对应的狭缝,所述壳体和所述骨架均采用热传导性能好的铝合金材质,为了防止电线沿狭缝从线腔内跳脱出壳体外,所述壳体外壁面上设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一端与所述壳体外壁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带另一端饶设所述壳体外壁面一周与所述固定带外侧面固定连接。

骨架用于支撑壳体和电线,线腔用于固定电线,骨架上设置线腔与壳体配合将电机电线整理成束,将电机电线排布整齐,出现故障时可以快速找出故障电线,狭缝用于将电线沿狭缝从壳体外卡进线腔内,固定带用于防止电线从线腔内脱出。壳体和骨架均采用热传导性能好的铝合金材质用于将电机运转产生的热依靠壳体和骨架传递到电机外,增加电机的冷却效果。

进一步,所述线腔内壁面上设有若干细小凸起。凸起嵌入电线表皮,避免电线在线腔内发生转动或轴向上的抽动,避免滑动摩擦造成电线磨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永磁电机用线束,采用壳体和骨架将电机电线整理成束,并通过铝合金材质热传导性好的远离,将电机运转产生的热依靠壳体和骨架传递到电机外,增加电机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固定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骨架,2、壳体,3、线腔,4、电线,5、狭缝,6、凸起,7、固定带,8、固定块,9、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永磁电机用线束,包括骨架1以及套设于所述骨架1上的壳体2,所述骨架1与所述壳体2一体连接,所述骨架1侧壁上沿轴向均匀设有三个线腔3,所述线腔3内设有电线4,所述壳体2上设有三个位置和数量与所述线腔3一一对应的狭缝5,所述壳体2和所述骨架1均采用热传导性能好的铝合金材质,所述壳体2外壁面上设有固定带7,所述固定带7一端与所述壳体2外壁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带7另一端饶设所述壳体2外壁面一周与所述固定带7外侧面固定连接,具体为固定带7固定端设有若干固定孔9,固定带7另一端设有与固定孔9配合的固定块8,利用固定块8嵌入固定孔9内,将固定带7固定在壳体2外侧,防止电线4从狭缝5跳脱出来。

所述线腔3内壁面上设有若干细小凸起6。

安装过程:

壳体2和骨架1采用铝合金材质制成,将电线4从狭缝5处卡设进线腔3内,线腔3内的凸起6顶住电线4表皮,增大电线4与骨架1之间的摩擦力,再在壳体2上每隔一段的距离设置固定带7,防止电线4从狭缝5中跳脱出来,电机运转时,依靠铝合金的导热性能,将电机内的热量通过壳体2和骨架1传递到电机外,增加电机的冷却效果。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