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柱上智能变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46716发布日期:2018-06-20 00:25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体化柱上智能变电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一体化柱上智能变电站。



背景技术:

为不断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全面建成安全可靠、坚固耐用、结构合理、技术先进、灵活可靠、经济高效的现代配电网,提高配电网工程质量及供电可靠性是其重要基础。

目前,现有大多数小区配电室一般都设置于地下空间,而近几年,各地频频发生地下配电室被暴雨积水淹没损坏内部电力设备而导致大面积停电事故,给周边居民带来极大的不便和损失。而将配电室置于地表又会占用较大地面面积,影响周边土地规划,浪费土地使用资源,且不能有效地解决暴雨积水严重时对设备的影响和损坏。因此,如何解决配电室地表面积占用较大及被暴雨积水淹没损坏的问题,是一项势在必行且对现代配电网建设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工作。

针对上述现有配电室系统技术和结构上存在的不足,本专利采用两台一体化智能组合变电站和一台低压联络柜,通过专用台架实现柱上安装运行,有效地解决了配电室被暴雨积水淹没损坏的问题。正常运行时,每台一体化智能组合变电站各带一段母线,两路母线相互独立,互为备用,当其中一台变电站出现系统故障时,可通过母联开关投入,实现一路进线带两母线同时运行,大大提高了供电可靠性,进一步推进了现代配电网建设和发展。

例如公布号为CN 104967036A的中国发明专利,其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智能组合变电站,其安装于地面或离地安装于杆上,包括户外一体化智能组合电器、变压器、综合智能配电箱或配变低压保护开关箱、中压电缆附件,所述综合智能配电箱或配变低压保护开关箱固定安装在变压器的低压端子一侧;该变电站通过户外一体化智能组合电器完成对油浸式电力变压器高压侧的保护和隔离,通过综合智能配电箱或配变低压保护开关箱完成低压侧配电和保护等综合功能,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选配的配电自动化设备和智能感知终端,可实现配电台区的智能化管理和状态检修。但该申请中只有一台组合电器,当出现故障时整个变电站将无法工作。

又例如公布号为CN 105281240A的中国发明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户外柱上紧凑型智能变电站,将柱上高低压电器设备进行了一体化、组合式的结构设计。配电变压器上面安装有高压开关柜,配电变压器低压侧正面装有低压柜;配电变压器高压进线端设有高压套管,所述高压套管外部是柔性固体绝缘层,高压套管内部有梅花触头和高压螺杆,高压开关柜下部设有高压母联座,高压母联座内有静触头与梅花触头配合。其中高压开关柜采用气箱密封、六氟化硫气体绝缘、表面屏蔽技术,充分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的运行安全。但该申请中只有一台组合电器,当出现故障时整个变电站将无法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柱上智能变电站,采用两台一体化智能组合变电站和一台低压联络柜,每台一体化智能组合变电站各带一段母线,两路母线相互独立,互为备用,当其中一台变电站出现系统故障时,可通过母联开关投入,实现一路进线带两母线同时运行。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一体化柱上智能变电站,包括一体化柱上智能变电站主体、操作平台、低压电缆桥架、钢管杆、高压侧进线电缆和台架,操作平台位于台架上,一体化柱上智能变电站主体包括两台一体化智能组合变电站和一台低压联络柜,其中一体化智能组合变电站包括一体化智能组合电器、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箱;所述高压侧进线电缆由电缆沟通过钢管杆引上;所述高压侧进线电缆的端部采用肘型电缆接头与一体化智能组合电器上的进线侧套管插接配合;低压电缆桥架由钢管杆支撑;操作平台位于低压电缆桥架的上部。正常运行时,每台一体化智能组合变电站各带一段母线,两路母线相互独立,互为备用,当其中一台变电站出现系统故障时,可通过母联开关投入,实现一路进线带两母线同时运行。本发明的一体化柱上智能变电站采用柱上安装运行方式,有效地解决了配电室地表面积占用较大及被暴雨积水淹没损坏的问题,大大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优选的是,所述一体化柱上智能变电站主体采用柱上安装方式。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低压联络柜安装于两台低压配电箱的中间;低压联络柜的壳体通过连接罩壳与低压配电箱进行密封对接。

低压联络柜安装于两台低压配电箱的中间;低压联络柜的壳体通过连接罩壳与低压配电箱进行密封对接,可达到防水、防尘要求,同时通过母联开关与低压配电箱进行电气连接,实现低压母联功能,箱体内采用上下布局,上层配置双无功补偿模块,分别单独与两侧低压配电箱连接,下层配置母联开关、双计量室,实现两侧低压配电箱分开单独计量功能。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台架由一组横担组成。将一体化柱上智能变电站通过横担固定架空安装于钢管杆上,架空高度可根据用户需求而定,节约了占地空间,有效地避免了配电室被暴雨积水淹没损坏。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每台一体化智能组合变电站各带一段母线,两路母线相互独立。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低压联络柜内设有一台低压联络开关,所述开关采用框架式断路器,带三段式过流保护。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低压配电箱通过铜排与母联开关进行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低压联络柜箱体内采用上下布局,上层配置双无功补偿模块,分别单独与两侧低压配电箱连接,下层配置母联开关、双计量室,实现两侧低压配电箱分开单独计量功能。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低压联络柜内还设有低压主母线,该低压主母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方式,两台主进线框架断路器和母联框架断路器采用三锁两钥匙机械闭锁和电气闭锁。低压出线电缆通过电缆桥架、钢管杆引入地下,避免电缆外露布置存在隐患且影响美观。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一体化智能组合电器、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箱采用品字形布置,构成一体化智能组合变电站。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高压侧进线电缆由电缆沟通过钢管杆引上;所述高压侧进线电缆的端部采用肘型电缆接头与一体化智能组合电器上的高压侧套管插接配合。构成全绝缘、全密封、全屏蔽、可分离的防水结构,具备接地条件下外表可带电触摸、带电插拔等优点。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配电变压器的高压侧套管采用配套一体式套管,通过U型连接电缆肘型接头与一体化智能组合电器的出线一体式套管插接配合,高压侧部分整体实现全绝缘、全密封、全屏蔽。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一体化智能组合电器的进线侧套管上装有防雨罩。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低压配电箱的壳体采用不锈钢材料,与配电变压器前后布置固定。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低压配电箱内的低压进线采用铜排与配电变压器的低压侧铜排直连,结构上更加紧凑美观。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低压配电箱和低压联络柜的壳体侧面和顶盖四周下方设有百叶窗和散热孔。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台架的两侧均设有爬梯,方便操作人员登杆作业,有效保障了其高空作业的人身安全。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一体化柱上智能变电站具有以下优点:一体化柱上智能变电站占地面积小,节约土地使用资源,减少了配电房的建造成本;系统设备采用柱上安装运行方式,有效地解决了配电室被暴雨积水淹没损坏的问题,大大提高了供电可靠性;系统整体处于户外运行,低压配电箱及联络柜壳体侧面和顶盖四周下方加开百叶窗和散热孔,无需另加排风扇,通过自然风循环冷却即可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满足温升要求,减少能源及材料消耗;依据“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加工、机械化施工、装配式建设”原则,工厂预制,集成调试,减少了现场调试工作量;高压侧采用屏蔽型可分离插拔式套管接口代替传统的高压瓷式套管和接线端子,全绝缘、全密封、全屏蔽,使得操作人员可以带电作业,插拔方便快捷,安装检修方便;低压出线电缆采用电缆桥架布置,更加美观、安全;台架设有爬梯及操作平台,方便操作人员登杆作业,有效保障了其高空作业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按照本发明的一体化柱上智能变电站的一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按照本发明的一体化柱上智能变电站的图1所示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为按照本发明的一体化柱上智能变电站的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中一体化智能变电站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按照本发明的一体化柱上智能变电站的图3所示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5为按照本发明的一体化柱上智能变电站的图3所示实施例的侧视图。

一体化柱上智能变电站主体1,操作平台2,爬梯3,低压电缆桥架4,钢管杆5,一体化智能组合变电站10,一体化智能组合电器11,配电变压器12,低压配电箱13,低压联络柜1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说明本质上仅仅是示例性的而并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应用或用途。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一体化柱上智能变电站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图4所示,按照本发明的一体化柱上智能变电站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柱上智能变电站,包括一体化柱上智能组变电站主体1,操作平台2、低压电缆桥架4、钢管杆5、高压侧进线电缆和台架,操作平台2位于台架上,所述一体化柱上智能变电站主体1包括两台一体化智能组合变电站10和一台低压联络柜14(如图4、图5所示),其中一体化智能组合变电站10包括一体化智能组合电器11、配电变压器12和低压配电箱13;所述高压侧进线电缆由电缆沟通过钢管杆5引上;所述高压侧进线电缆的端部采用肘型电缆接头与一体化智能组合电器11上的进线侧套管15插接配合;低压电缆桥架4由钢管杆5支撑;操作平台2位于低压电缆桥架4的上部。正常运行时,每台一体化智能组合变电站10各带一段母线,两路母线相互独立,互为备用,当其中一台变电站出现系统故障时,可通过母联开关投入,实现一路进线带两母线同时运行。本发明的一体化柱上智能变电站采用柱上安装运行方式,有效地解决了配电室地表面积占用较大及被暴雨积水淹没损坏的问题,大大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一体化柱上智能变电站主体1采用柱上安装方式。

如图3-图5所示,按照本发明的一体化柱上智能变电站的图1 所示优选实施例中一体化柱上智能变电站主体1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低压联络柜14安装于两台低压配电箱13的中间;低压联络柜14的壳体通过连接罩壳与低压配电箱13进行密封对接。

低压联络柜14安装于两台低压配电箱13的中间,壳体通过连接罩壳与低压配电箱13进行密封对接,可达到防水、防尘要求,同时通过母联开关与低压配电箱13进行电气连接,实现低压母联功能,箱体内采用上下布局,上层配置双无功补偿模块,分别单独与两侧低压配电箱13连接,下层配置母联开关、双计量室,实现两侧低压配电箱13分开单独计量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台架由一组横担组成。将一体化柱上智能变电站通过横担固定架空安装于钢管杆上,架空高度可根据用户需求而定,节约了占地空间,有效地避免了配电室被暴雨积水淹没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每台一体化智能组合变电站10各带一段母线,两路母线相互独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低压联络柜14内设有一台低压联络开关,所述开关采用框架式断路器,带三段式过流保护。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一体化智能组合变电站10通过铜排与母联开关进行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母联开关与低压配电箱13通过铜排进行连接,实现低压母联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低压联络柜14箱体内采用上下布局,上层配置双无功补偿模块,分别单独与两侧低压配电箱13连接,下层配置母联开关、双计量室,实现两侧低压配电箱13分开单独计量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低压联络柜14内还设有低压主母线,该低压主母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方式,两台主进线框架断路器和母联框架断路器采用三锁两钥匙机械闭锁和电气闭锁。低压出线电缆通过电缆桥架、钢管杆引入地下,避免电缆外露布置存在隐患且影响美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一体化智能组合电器11、配电变压器12和低压配电箱13采用品字形布置,构成一体化智能组合变电站10(如图3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压侧进线电缆由电缆沟通过钢管杆5引上;所述高压侧进线电缆的端部采用肘型电缆接头与一体化智能组合电器11上的进线侧套管15插接配合。构成全绝缘、全密封、全屏蔽、可分离的防水结构,具备接地条件下外表可带电触摸、带电插拔等优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配电变压器12的高压侧套管采用配套一体式套管,通过U型连接电缆肘型接头与一体化智能组合电器11的出线一体式套管插接配合,高压侧部分整体实现全绝缘、全密封、全屏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一体化智能组合电器11的进线侧套管15上装有防雨罩。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低压配电箱13的壳体采用不锈钢材料,与配电变压器12前后布置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低压配电箱13内的低压进线采用铜排与配电变压器12的低压侧铜排直连,结构上更加紧凑美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低压配电箱13和低压联络柜14的壳体侧面和顶盖四周下方设有百叶窗和散热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台架的两侧均设有爬梯3,方便操作人员登杆作业,有效保障了其高空作业的人身安全。

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难理解,本发明的一体化柱上智能变电站包括本说明书中各部分的任意组合。限于篇幅且为了使说明书简明,在此没有将这些组合一一详细介绍,但看过本说明书后,由本说明书构成的各部分的任意组合构成的本发明的范围已经不言自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