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电缆防火防水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84493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电缆防火防水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管道密封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电缆防火防水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使用领域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地下埋设电缆的方式,由于不占用地上空间更加普遍,在地下电缆与地面上部的用电设备连接引线时,特别是电缆在地面出口位置上需要对电缆进行保护,避免人为破坏、老鼠咬破等引起的不安全因素,以保证电缆特别是高压电缆的用电安全,另外在电缆出口位置需要进行密封,达到防水、防火的要求,避免水、火以及老鼠等进入地下的电缆管道对电缆造成的破坏以避免地下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地下电缆防火防水密封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可靠地对地面以上部分电缆进行保护,避免地面以上部位的破坏,同时对地面及地下管道部分密封可靠,防止地面连接位置及地下部分的电缆受到雨水浸入、老鼠进入地下电缆管道造成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地下电缆防火防水密封装置,包括保护套管,保护套管下端穿过基础及基础下的地基,电缆从保护套管穿过,保护套管上端设有密封结构。

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密封套、密封盖,密封套与密封盖连接,密封盖的内孔与电缆外圆密封配合。

密封盖的下部中间设有凸起部,密封套的内孔与凸起部配合。

在凸起部下端面位置的内孔中设有密封件。

所述密封套的内孔为圆锥孔,密封盖的凸起部为圆锥面,圆锥孔与圆锥面配合。

所述密封套下端与保护套管上端通过螺纹配合连接。

在保护套管连接位置的基础电缆槽孔上设有凹槽,在凹槽上设有压盖,压盖的中间孔与保护套管外圆柱面密封配合,压盖的外圆柱面与基础的凹槽内圆柱表面密封配合,保护套管外圆柱面密封在压盖下端面的凹槽位置设有密封垫。

所述密封结构为膨胀型防火密封胶,膨胀型防火密封胶在保护套管端部与电缆之间形成预定厚度的封堵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够可靠地对地面以上部分电缆进行保护,防水、防火、防鼠咬效果好,避免地面以上部位的破坏,同时对地面部分密封可靠,防止地面连接位置及地下部分的电缆受到雨水浸入、老鼠进入地下电缆管道造成的安全隐患。

2.通过密封盖的下部设有凸起部,密封套的内孔与凸起部配合,凸起部下端面下部位置的内孔中设有密封件。保证上部密封可靠,避免雨水侵入引起的不安全.通过密封套的内孔为圆锥孔,密封盖的下部凸起为圆锥面,圆锥孔与圆锥面配合更精确,能够对下部的密封件施加力的作用,密封性更好,防水性能更可靠。

3.套管气囊与电缆的外圆面利用粘接等方式连接,通过气囊加强密封、避免雨水向下进入电缆地下管道,同时能够将电缆的部分重量传递到基础上,减少电缆过度下垂引起的弯曲和变形以及上部接头受力可靠性变差的缺陷。

4.通过在保护套管端部与电缆之间形成预定厚度的膨胀型防火密封胶封堵层,同时起到防水和防火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I局部放大图;

图3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地下地下电缆防火防水密封装置,包括保护套管1,保护套管1下端穿过基础11及基础11下的地基14,电缆8从保护套管穿过1,保护套管上端设有密封结构3。

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密封套31、密封盖32,密封套31与密封盖32通过螺栓7密封连接,密封盖32的内孔与电缆外圆密封配合。

密封盖32的下部中间设有凸起部321,密封套31的内孔311与凸起部配合。

在凸起部下端面322位置的内孔311中设有密封件6。

所述密封套31的内孔311为圆锥孔,密封盖32的凸起部321为圆锥面,圆锥孔与圆锥面配合。

所述密封套31下端与保护套管1上端通过螺纹配合2连接。

在保护套管连接位置的基础11电缆槽孔上设有凹槽,在凹槽上设有压盖9,压盖9的中间孔与保护套管外圆柱面密封配合,压盖9的外圆柱面与基础11的凹槽内圆柱表面密封配合,保护套管外圆柱面密封在压盖9下端面的凹槽位置设有密封垫10。压盖9上设有便于向上提起和放下的挂钩或者把手。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一种地下地下电缆防火防水密封装置,包括保护套管1,保护套管1下端穿过基础11及基础11下的地基14,电缆8从保护套管穿过1,保护套管上端设有密封结构3。所述密封结构3为膨胀型防火密封胶,膨胀型防火密封胶在保护套管1端部与电缆之间形成预定厚度的封堵层15。其他参照实施例1,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