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防噪音干扰电路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5168发布日期:2018-07-07 11:3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工业防噪音干扰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转换模块CON2、电解电容EC14、电感L2、电解电容EC15、电容C115以及保险丝F1;

电解电容EC14的正极端与电源转换模块CON2的输出端引脚5相连,电解电容EC14的负极端与电源转换模块CON2的接地端引脚3相连;

电感L2的一端与电解电容EC14的正极端相连,电感L2的另一端与保险丝F1的一端相连;

电解电容EC15的正极端与电感L2的另一端相连,电解电容EC15的负极端与电解电容EC14的负极端相连;

电容C115的一端与电解电容EC15的正极端相连,电容C115的另一端与电解电容EC15的负极端相连;

保险丝F1的另一端为所述电源转换模块CON2的输出端;

电源转换模块CON2的接地端引脚3、电解电容EC14的负极端、电解电容EC15的负极端以及电容C115的另一端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防噪音干扰电路,其特征在于,保险丝F1采用自恢复保险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防噪音干扰电路,其特征在于,电源转换模块CON2采用AC/DC电源转换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业防噪音干扰电路,其特征在于,电源转换模块CON2的输出端的电压为24V。

5.一种工业防噪音干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压转换电路、第二电压转换电路和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工业防噪音干扰电路;

所述工业防噪音干扰电路和所述第一电压转换电路相连;所述第二电压转换电路与所述第一电压转换电路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业防噪音干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转换电路包括:芯片TPS54331、电解电容EC3、电解电容EC4、电容C14、电容C15、电容C16、电容C17、电容C18、电容C19、零欧姆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20、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和二极管D3;芯片TPS54331的引脚1与电容C14的一端相连;芯片TPS54331的引脚2与电源转换模块CON2的输出端相连;芯片TPS54331的引脚2还与电解电容EC4的正极端、电容C16的一端以及电阻R19的一端相连;电解电容EC4的负极端和电容C16的另一端接地;芯片TPS54331的引脚3与电阻R19的另一端和电阻R21的一端相连;芯片TPS54331的引脚4与电容C19的一端相连;电阻R21的另一端和电容C19的另一端接地;芯片TPS54331的引脚5与电阻R20的一端和电阻R23的一端相连;芯片TPS54331的引脚6与电容C17的一端和电容C18的一端相连;电容C17的另一端与电阻R22的一端相连;电容C18的另一端与电阻R22的另一端接地;芯片TPS54331的引脚7接地、二极管D3的阳极、电解电容EC3的负极端和电容C15的一端均接地;芯片TPS54331的引脚8与电容C14的另一端、二极管D3的阴极以及电感L1的一端相连;电感L1的另一端、电解电容EC3的正极端和电容C15的另一端相连且为所述第一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电阻R20的另一端通过零欧姆电阻R18与所述第一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业防噪音干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压转换电路包括:芯片AM117-3.3、电解电容E3、电解电容E4、电容C12和电容C13;芯片AM117-3.3的引脚3与所述第一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相连;电解电容E3的正极端和电容C12的一端与芯片AM117-3.3的引脚3相连;芯片AM117-3.3的引脚2、芯片AM117-3.3的引脚4、电解电容E4的正极端以及电容C13的一端相连且为所述第二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芯片AM117-3.3的引脚1、电解电容E3的负极端、电解电容E4的负极端、电容C12的另一端以及电容C13的另一端均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业防噪音干扰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状态指示电路,所述状态指示电路与所述第二电压转换电路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业防噪音干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指示电路包括:发光二极管Power1以及保护电阻R17,保护电阻R17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相连;保护电阻R17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Power1的阳极相连;发光二极管Power1的阴极接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工业防噪音干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Power1采用绿光发光二极管。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