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体板、整极模块、压条、转子、转子的制造方法及电机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42432发布日期:2018-10-23 22:31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载体板、整极模块、转子、转子的制造方法及电机。



背景技术:

现有直驱永磁发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在诸如风力发电机组的大型发电机中,转子包括转子磁轭和固定至转子磁轭上充磁的永磁体。

转子一般由多列整极模块提供交变磁场,每列整极模块由多个永磁体或者包括永磁体的多个磁极模块组成。转子磁轭的内壁上加工有固定部,每列整极模块需要重复进行相同的组装工艺将永磁体或磁极模块逐个组装到该固定部,装配或拆卸过程复杂。另外,组装后的整极模块与转子磁轭的内壁之间有间隙,为了防止湿气、腐蚀介质等渗入转子磁轭的内壁与永磁体接触,需要采用树脂复合覆层进行二次防腐,工艺繁琐,并且转子磁轭的结构复杂,需要数控加工中心才能准确加工,对设备和成本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载体板、整极模块、压条、转子和电机,其可以简化整极模块的组装工艺,提高电机转子的组装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提高组装效率的转子的制造方法。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载体板,用于电机转子的整极模块,载体板包括:本体部,本体部在自身长度延伸的第一方向上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在自身厚度方向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二表面用于承载整极模块的多个永磁体;和凸出部,分别由本体部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凸出形成且沿第一方向延伸,凸出部包括第一承压面和第二承压面,第二承压面与第一表面连续分布,第一承压面由第一端面至第二端面的方向逐渐靠近第二承压面以形成倾斜面。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本体部的第一表面为弧形面,第二表面为平面,第二承压面的曲率与第一表面的曲率相等;第一承压面与第二表面连接,并且第一承压面进一步由第二承压面至第二表面的方向逐渐向本体部内倾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本体部的第一表面为弧形面,第二表面为平面,第二承压面的曲率与第一表面的曲率相等;本体部进一步包括连接于第一承压面与第二表面之间的导引面,导引面由第一承压面至第二表面的方向逐渐向本体部内倾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本体部靠近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位置沿第二表面至第一表面的方向分别设置有螺纹孔;本体部靠近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设置的螺纹孔的数量分别为两个,两个螺纹孔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连线与邻近的第一端面或者第二端面的夹角等于整极模块固定于电机转子上的预定角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本体部靠近第一端面的位置沿第二表面至第一表面的方向进一步设置有第一台阶孔,第一台阶孔与螺纹孔相邻设置。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整极模块,整极模块包括:如前所述的载体板;定位块,分别设置于本体部靠近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第二表面上;和多个永磁体,沿第一方向并排布置于本体部的第二表面上且位于靠近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设置的定位块之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整极模块还包括防护层,其中,防护层涂覆于第一表面及第二承压面的厚度为t1,涂覆于凸出部的端面的厚度为t2,涂覆于第一承压面的厚度为t3,涂覆于定位块和永磁体的外露表面的厚度为t4,且t1<t2≤t3≤t4。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压条,用于将如前所述的整极模块固定于电机转子,压条包括:本体部,本体部在自身长度延伸的第一方向上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在自身厚度方向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和压接部,分别由本体部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凸出形成且沿第一方向延伸,压接部包括第一压接面和第二压接面,第二压接面与第一表面连续分布,第一压接面由第一端面至第二端面的方向逐渐靠近第二压接面以形成倾斜面,整极模块的载体板的第一承压面与压条的第一压接面沿预定方向相互搭接,以将整极模块固定于电机转子。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二表面为弧形面,第一压接面与述第二表面连接,并且第一压接面进一步由第二压接面至第二表面的方向逐渐向本体部内倾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二表面为弧形面,本体部进一步包括连接于第一压接面与第二表面之间的连接面。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转子,转子包括:转子磁轭,沿轴向具有相对的开口端和连接端;多个压条,每个压条为如前所述的压条,多个压条沿转子磁轭的周向间隔分布于安装表面上,并且每个压条的第二表面贴合于安装表面设置,每个压条的第一端面对应于连接端设置,每个压条的第二端面对应于开口端设置;以及多个整极模块,每个整极模块为如前所述的整极模块,整极模块设置于相邻的两个压条之间,并且载体板的第二端面对应于连接端设置,载体板的第一端面对应于开口端设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转子磁轭的开口端设置有第一固定部,连接端设置有第二固定部,其中,第二固定部设置为形成于安装表面上的环状凸起。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多个压条与转子磁轭的轴向呈预定角度设置。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如前所述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包括:沿转子的转子磁轭的周向在安装表面上间隔设置多个压条,其中,每个压条的第二表面贴合于安装表面设置,每个压条的第一端面对应于转子磁轭的开口端设置,每个压条的第二端面对应于转子磁轭的连接端设置;将每个整极模块的载体板的第二端面沿转子磁轭的开口端至连接端的方向置入相邻的两个压条之间;通过紧固件将每个整极模块的载体板的第一端面固定于转子磁轭的安装表面上。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其包括如前所述的转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载体板、整极模块、压条、转子、转子的制造方法及电机,简化了整极模块的组装工艺,提高了电机转子的组装效率,同时降低了电机转子的制作成本,有利于大规模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沿垂直于转子的轴向方向截取的转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载体板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载体板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沿A-A方向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载体板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整极模块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的整极模块的俯视图;

图8是图7中沿B-B方向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9是图6所示的整极模块中定位块的俯视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定位块沿D-D方向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1是图8中区域C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条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压条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所示的转子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

10-载体板;11-载体板的第一端面;12-载体板的第二端面;a-载体板的第一表面;b-载体板的第二表面;c-导引面;2a-第一承压面;2b-第二承压面;3-螺纹孔;4-第一台阶孔;5-工艺安装孔;X-第一方向;

20-定位块;21-第二侧表面;22-第二台阶孔;22a-第一孔;22b-第二孔;23-外端面;30-永磁体;32-第一侧表面;40-防护层;

100-整极模块;200-压条;210-压条的第一端面;220-压条的第二端面;230-压条的第一表面;240-压条的第二表面;250-第一压接面;260-第二压接面;270-通孔;连接面-280;

300-转子磁轭;310-开口端;320-连接端;311-第一固定部;321-第二固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的更好的理解。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至少部分的公知结构和技术没有被示出,以便避免对本发明造成不必要的模糊;并且,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部分结构的尺寸。此外,下文中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

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发明的载体板、整极模块、压条、转子及电机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式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图1至图14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载体板、整极模块、压条、转子、转子的制造方法及电机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沿垂直于转子的轴向方向截取的转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其包括定子和转子。定子包括定子铁芯,转子包括转子磁轭300、固定于转子磁轭300的安装表面的多个压条200和多个整极模块100。

其中,电机可以是内定子、外转子结构,即转子沿定子的外周设置,转子磁轭300的安装表面是转子磁轭的内周面;电机也可以是内转子、外定子结构,即定子沿转子的外周设置,转子磁轭300的安装表面是转子磁轭的外周面,以使整极模块100与定子铁芯相对设置。

多个压条200沿转子磁轭300的周向间隔分布于安装表面上,整极模块100设置于相邻的两个压条200之间。

整极模块100包括载体板10和固定于载体板10上的多个永磁体30。其中,载体板10与相邻的压条200接触的部分为斜面搭接配合,一方面,可以使组装后的整极模块100的永磁体30到定子铁芯的外周面(电机为内定子、外转子结构)或者内周面(电机为内转子、外定子结构)之间的距离相等;另一方面,整极模块100装配于转子磁轭300的安装表面上后,不需要施加二次覆层工艺即可消除整极模块100、压条200及转子磁轭300之间的间隙,防止湿气、腐蚀介质等渗入到整极模块100中而与永磁体30接触,稍后将详细展开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转子的各部件的具体结构。为了便于描述,以下将以电机为内定子、外转子的结构作为示例进行说明。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载体板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载体板10,用于电机转子的整极模块100,载体板10包括本体部和凸出部。

本体部在自身长度延伸的第一方向X上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11和第二端面12,在自身厚度方向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a和第二表面b,第二表面b用于承载整极模块100的多个永磁体30。

凸出部分别由本体部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凸出形成且沿第一方向X延伸,凸出部包括第一承压面2a和第二承压面2b,第二承压面2b与第一表面a连续分布,第一承压面2a由第一端面11至第二端面12的方向逐渐靠近第二承压面2b以形成倾斜面。该第一承压面2a的倾斜面与压条200上设置的倾斜面相互搭接配合,稍后将详细展开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载体板10,能够承载多个永磁体30以组成磁极模块,而现有技术中每个载体板仅能够承载一个永磁体以组成磁极模块,多个磁极模块排成一列逐个组装到转子磁轭的安装表面构成一个整极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载体板10可以简化整极模块的组装工艺,后期维护也比较方便。

图3是图2所示的载体板的俯视图,图4是图3中沿A-A方向的示意性剖视图。

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4,本体部的第一表面a为弧形面,与转子磁轭300的安装表面相适配。本体部的第二表面b为平面,凸出部的第二承压面2b的曲率与第一表面a的曲率相等,也与转子磁轭300的安装表面相适配。本体部进一步包括连接于第一承压面2a与第二表面b之间的导引面c,导引面c由第一承压面2a至第二表面b的方向逐渐向本体部内倾斜。

由此,载体板10的凸出部可以插入压条20与转子磁轭300的安装表面形成的槽中,从而消除了整极模块100、压条200及转子磁轭300在转子的径向上的间隙。

进一步地,本体部靠近第一端面11和第二端面12的位置沿第二表面b至第一表面a的方向分别设置有螺纹孔3,该螺纹孔3用于界定本体部的第二表面b所能承载的多个永磁体30的空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体部靠近第一端面11和第二端面12设置的螺纹孔3的数量分别为两个,两个螺纹孔3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连线L与邻近的第一端面11或者第二端面12的夹角θ等于整极模块100固定于电机转子上的预定角度。在整极模块100的布置方向与转子的轴向平行的情况下,该预定角度为零。在整极模块的布置方向与转子的轴向呈大于零的预定角度的情况下,可以减小电机在实际应用中的振动及噪声,该预定角度一般取为0~5°。

进一步地,本体部靠近第一端面11的位置沿第二表面b至第一表面a的方向设置有第一台阶孔4,第一台阶孔4与螺纹孔3相邻设置。通过穿过第一台阶孔4的紧固件将整极模块100的载体板10靠近第一端面11的位置固定于转子磁轭300的安装表面上。优选地,第一台阶孔4为两个。

另外,本体部的第一端面11和第二端面12上分别设置有工艺安装孔5。当将整极模块100固定至转子磁轭300时,可以采用工具或工装插入工艺安装孔5内,便于微调整极模块100在转子磁轭300的安装表面上的相对位置,实现快速定位与安装,也便于拆卸整极模块100。工艺安装孔5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以上,具体根据载体板10的尺寸而定。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载体板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参阅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载体板与图2所示的载体板结构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凸出部的结构不同。具体来说,凸出部的第一承压面2a与第二表面b连接,并且第一承压面2a进一步由第二承压面2b至第二表面b的方向逐渐向本体部内倾斜。可以理解的是,与该载体板10相适配的压条200上同样设置有与该第一承压面2a搭接的倾斜面。

由此,凸出部的第一承压面2a与第二表面b连接,一方面由第二承压面2b至第二表面b的方向逐渐向本体部内倾斜,另一方面由本体部的第一端面11至第二端面12的方向逐渐靠近第二承压面2b以形成倾斜面,使得载体板10插入压条20与转子磁轭300的安装表面形成的槽中时,消除了整极模块100、压条200及转子磁轭300在转子的径向和周向上的间隙。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整极模块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参阅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整极模块100,其包括如前所述的载体板10、定位块20和多个永磁体30。

定位块20分别设置于载体板10靠近第一端面11和第二端面12的第二表面b上。

多个永磁体30沿第一方向X并排布置于载体板10的本体部的第二表面b上且位于靠近第一端面11和第二端面12设置的定位块20之间。

如前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整极模块,将多个永磁体30一并布置于一个载体板10上,可以一次性地对一列永磁体30整体进行装配或拆卸,提高了装配效率,后期维护也比较方便。

为了便于描述,下面以图2所示的载体板10的结构为例进行描述。

图7是图6所示的整极模块的俯视图,图8是图7中沿B-B方向的示意性剖视图。

请一并参阅图7和图8,永磁体30在对应于本体部的宽度方向上具有相对的两个第一侧表面32,第一侧表面32与本体部相对应的导引面c斜度相等或者大致相等。所述“大致相等”指的是,第一侧表面32与导引面c的倾斜角度相差不超过±3°。优选地,第一侧表面32与本体部相对应的导引面c共面。永磁体30的底部31贴合于载体板10的本体部的第二表面b。多个永磁体30通过涂覆于底部31上的耐高温的固定胶例如环氧树脂胶并排固定于载体板10的本体部的第二表面b上且位于两个定位块20之间。

图9是图6所示的整极模块中定位块的俯视图,图10是图9所示的定位块沿D-D方向的示意性剖视图。

请一并参阅图6、图9和图10,定位块20在对应于本体部的宽度方向上具有相对的两个第二侧表面21,第二侧表面21与本体部相对应的导引面c斜度相等或者大致相等。与前述类似,所述“大致相等”指的是,第二侧表面21与导引面c的倾斜角度相差不超过±3°。优选地,第二侧表面21与本体部相对应的导引面c共面。

另外,定位块20在自身厚度方向具有相对的底面和顶面,底面贴合于本体部的第二表面b设置。定位块20在第一方向X具有外端面23,外端面23由底面至顶面的方向向内倾斜,外端面23用于引导风沿着载体板10的自身长度延伸方向流动,以减少风阻。

由此,载体板10的本体部的导引面c与永磁体30相对应的第一侧表面32、定位块20相对应的第二侧表面21的斜度相等或者大致相等,优选地,导引面c、第一侧表面32和第二侧表面21三者共面,使得安装在转子磁轭300的安装表面上的相邻的两列整极模块100之间形成相对于安装表面渐扩的散热风道,便于及时将永磁体30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

需要说明的是,当载体板10为图5所示的结构时,载体板10的本体部的第一承压面2a与永磁体30相对应的第一侧表面32、定位块20相对应的第二侧表面21的斜度相等或者大致相等,优选地,第一承压面2a、第一侧表面32和第二侧表面21三者共面,以便于及时将永磁体30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

进一步地,定位块20在自身厚度方向上设置有第二台阶孔22,第二台阶孔22包括相继设置的第一孔22a和第二孔22b,第一孔22a靠近底面设置,且第一孔22a的直径小于第二孔22b的直径。第二台阶孔22对应于载体板10的本体部的螺纹孔3,通过穿过第二台阶孔22和螺纹孔3的紧固件将定位块20固定于载体板10上,从而在本体部的第二表面b与两个对定位块20之间形成承载多个永磁体30的空间,多个永磁体30沿第一方向X并排布置于该空间内。

如前所述,本体部的第一端面11或者第二端面12设置的两个螺纹孔3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连线L与相邻的第一端面11或者第二端面12的夹角为θ,两个定位块20通过穿过第二台阶孔22和螺纹孔3的紧固件固定于载体板10上时所界定的空间使得多个永磁体30相对于载体板的长度延伸方向呈角度θ。由此,整极模块100在转子磁轭300的安装表面上的布置方向与转子的轴向呈预定角度θ设置时,可以更准确地定位每个载体板10在转子磁轭300的安装表面上的空间位置。

图11是图8中区域C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参阅图11,整极模块100还包括防护层40,定位块20、永磁体30与载体板10组装完毕后,需要在整极模块100的整个外表面涂覆防护层40,以防止永磁体30与湿气、腐蚀介质等接触而被腐蚀。

不同位置的防护层厚度是不同的,例如,防护层40涂覆于载体板10的本体部的第一表面a及凸出部的第二承压面2b的厚度为t1,涂覆于凸出部的端面的厚度为t2,涂覆于凸出部的第一承压面2a的厚度为t3,涂覆于定位块20及永磁体30的外露表面的厚度为t4,且t1<t2≤t3≤t4。其中,t1应在满足防腐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小,避免影响永磁体30到磁轭表面300之间的非导磁距离。定位块20及永磁体30的外露表面指的是,定位块20、永磁体30与载体板10组装完毕后肉眼能看到的所有表面。另外,当载体板10采用图2所示的结构时,涂覆于本体部的导引面c的厚度也为t4,不再赘述。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条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参阅图1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条200,用于将如前所述的整极模块100固定于电机转子,压条200包括本体部和压接部。

本体部在自身长度延伸的第一方向X上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210和第二端面220,在自身厚度方向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230和第二表面240。

压接部分别由本体部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凸出形成且沿第一方向X延伸,压接部包括第一压接面250和第二压接面260,第二压接面260与第一表面230连续分布,第一压接面250由第一端面210至第二端面220的方向逐渐靠近第二压接面260以形成倾斜面,整极模块100的载体板10的第一承压面2a与压条200的第一压接面250沿预定方向相互搭接,以将整极模块100固定于电机转子。

进一步地,压条200的本体部的第二表面240为弧形面,与转子磁轭300的安装表面相适配。本体部的第一表面230与凸出部的第二压接面260曲率相等,可以均为平面,也可以均为曲面,不做限制。本体部进一步包括连接于第一压接面250与第二表面240之间的连接面280,由此形成的压接部与图2所示的载体板的凸出部相适配。如前所述,载体板10的第一承压面2a与压条200的第一压接面250相互搭接配合,消除了整极模块100、压条200及转子磁轭300在转子的径向上的间隙。

另外,压条200的本体部在自身长度延伸的方向上设置有贯穿自身厚度的通孔270。通过通孔270将压条200固定于转子磁轭300的安装表面上。压条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制作,也可以采用耐高温的非金属材料制作。当采用金属材料制作时,压条也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转子磁轭300的安装表面上,不再赘述。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压条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参阅图1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压条与图12所示的压条结构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压接部的结构不同。具体来说,第一压接面250与第二表面240连接,并且第一压接面250进一步由第二压接面260至第二表面240的方向逐渐向本体部内倾斜,由此形成的压接部与图5所示的载体板的凸出部相适配。

如前所述,该压条200的第一压接面250与第二表面240连接,一方面由第二压接面260至第二表面240的方向逐渐向本体部内倾斜,另一方面由本体部的第一端面210至第二端面220的方向逐渐靠近第二压接面260以形成倾斜面,与图5所示的载体板10的第一承压面2a相互搭接配合,使得载体板10插入压条200与转子磁轭300的安装表面形成的槽中时,消除了整极模块100、压条200及转子磁轭300在转子的径向和周向上的间隙。

图14是图1所示的转子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参阅图1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子,其包括:转子磁轭300、多个如前所述的压条200和多个如前所述的整极模块100。

转子磁轭300沿轴向具有相对的开口端310和连接端320。以风力发电机组所用的电机转子为例,开口端310对应于塔架一侧,连接端320对应于叶轮一侧。

多个压条200沿转子磁轭300的周向间隔分布于安装表面上,并且每个压条200的本体部的第二表面240贴合于安装表面设置,每个压条200的本体部的第一端面210对应于转子磁轭300的连接端320设置,第二端面220对应于转子磁轭300的开口端310设置。

每个整极模块100设置于相邻的两个压条200之间,并且载体板10的第二端面12对应于转子磁轭200的连接端320设置,载体板10的第一端面11对应于转子磁轭200的开口端310设置。

由此,整极模块100的载体板10的第一承压面2a与压条200的第一压接面250相互搭接,以将整极模块100固定于电机转子,保证装配后的压条200的倾斜面与载体板10的倾斜面之间气隙均匀,不需要施加二次覆层工艺即可消除整极模块100、压条200及转子磁轭300之间的间隙,防止湿气、腐蚀介质等渗入到整极模块100中腐蚀永磁体30。

进一步地,转子磁轭300的开口端310设置有第一固定部311,用于固定整极模块100的载体板10靠近第一端面11的位置。第一固定部311设置为与紧固件配合的螺纹孔,紧固件穿过载体板10的第一台阶孔4和该螺纹孔,以将整极模块100的载体板10靠近第一端面11的位置固定于转子磁轭300的安装表面上。

转子磁轭300的连接端320设置有第二固定部321,用于固定整极模块100的载体板10的第二端面12。第二固定部321设置为形成于安装表面上的环状凸起,整极模块100的载体板10的第二端面12置入两个压条200之间后抵靠在该环状凸起上,从而固定第二端面12。

进一步地,多个压条200与转子磁轭300的轴向呈预定角度设置,以使整极模块100在转子磁轭300的安装表面上的布置方向与转子的轴向呈预定角度,从而减小电机在实际应用中的振动及噪声。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以上为了方便描述,以电机为内定子、外转子结构作为示例进行了描述,但应理解的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转子同样适用于电机为内转子、外定子的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子,由于减少了二次覆层工艺,提高了电机转子的组装效率,同时降低了电机转子的制作成本,有利于大规模批量生产。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如前所述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步骤S1,沿转子的转子磁轭300的周向在安装表面上间隔设置多个压条200,其中,每个压条200的本体部的第二表面240贴合于安装表面设置,每个压条200的第一端面210对应于转子磁轭300的连接端320设置,每个压条200的第二端面220对应于转子磁轭300的开口端310设置;

步骤S2,将每个整极模块100的载体板10的第二端面12沿转子磁轭200的开口端310至连接端320的方向置入相邻的两个压条200之间;

步骤S3,通过紧固件将每个整极模块100的载体板10的第一端面11固定于转子磁轭300的安装表面上。

进一步地,通过螺栓紧固的方式将每个压条200布置于转子磁轭300的安装表面上。如前所述,当采用金属材料制作时,压条200也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转子磁轭300的安装表面上。

此外,根据以上所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整极模块和电机可被应用到各种需要设置电机的设备中,例如但不限于风力发电机组。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