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子、马达、送风装置以及定子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14947发布日期:2019-02-10 14:16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定子、马达、送风装置以及定子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定子、马达、送风装置以及定子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具有利用树脂材料模制而成的定子的马达。例如,在日本公开公报特开2001-268862号公报中,在将电动机的定子插入模具的下模内的状态下,对该定子进行模制成型。此时,为了提高定子内径的精度,利用设置于下模的突起来保持定子的外周部。

为了抑制包括利用树脂材料模制而成的定子的马达的转矩特性下降,通过较薄地形成与转子相对的定子的侧面的树脂层,来缩短定子铁芯与磁铁之间的径向距离,因此需要将磁阻抑制得较低。

然而,若较薄地形成树脂层,则在利用树脂材料对定子进行模制时,难以在较薄地形成树脂层的部分利用树脂材料充分覆盖定子的表面。因此,发生缺料的可能性变高。若发生缺料,则导致利用树脂材料模制而成的定子的耐环境性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定子的耐环境性。

本发明的例示性的驱动转子的定子包括:定子铁芯;绝缘件,其覆盖所述定子铁芯;以及树脂部,其覆盖所述定子铁芯和所述绝缘件,所述定子铁芯具有: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环状的铁芯背部;以及从所述铁芯背部向径向一侧延伸的多个齿,所述绝缘件具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在所述定子铁芯的至少轴向一侧比所述定子铁芯向径向一侧突出,所述突出部的径向一侧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是所述定子的表面的一部分。

本发明的例示性的马达包括:转子,其能够以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以及上述定子,其驱动所述转子旋转。

本发明的例示性的送风装置包括:叶轮,其能够使叶片部以轴向为中心旋转;以及上述的马达,其驱动所述叶轮旋转。

本发明的例示性的定子的制造方法使用模具制造上述的定子,该定子的制造方法包括:将被所述绝缘件覆盖的所述定子铁芯放置到所述模具内的步骤;以及将树脂材料注入所述模具内,由此利用所述树脂部覆盖所述定子铁芯和所述绝缘件的步骤,在放置所述定子铁芯的步骤中,所述绝缘件所具有的所述突出部的径向一侧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模具的内壁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例示性的定子、马达、送风装置以及定子的制造方法,能够提高定子的耐环境性。

由以下的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参照附图,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特征、要素、步骤、特点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风扇马达的一例的剖视图。

图2是定子的截面结构的放大图。

图3是定子的立体图。

图4是定子的侧视图的一例。

图5是定子的侧视图的另一例。

图6是示出突出部的一例的定子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突出部的另一例的定子的剖视图。

图8是用于对设置树脂部的工序进行说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在风扇马达100中,将与中心轴线ca平行的方向称作“轴向”。在轴向中,将从后述的盖部261b朝向后述的衬套11的方向作为轴向一侧,并称作“轴向上侧”,将从衬套11朝向盖部261b的方向作为轴向另一侧,并称作“轴向下侧”。在各个构成要素中,将轴向上侧的端部称作“上端部”,将轴向下侧的端部称作“下端部”。并且,在各个构成要素的表面中,将朝向轴向上侧的面称作“上表面”,将朝向轴向下侧的面称作“下表面”。

而且,将与中心轴线ca正交的方向称作“径向”,将以中心轴线ca为中心的周向称作“周向”。在径向中,将朝向中心轴线ca的方向称作“径向内侧”,将远离中心轴线ca的方向称作“径向外侧”。在各个构成要素中,将径向内侧的端部称作“内端部”,将径向外侧的端部称作“外端部”。并且,在各个构成要素的侧面中,将朝向径向内侧的侧面称作“内侧面”,将朝向径向外侧的侧面称作“外侧面”。

另外,以上说明的方向、端部以及面等的称呼并不表示组装于实际设备时的位置关系以及方向等。

图1是示出风扇马达100的一例的剖视图。另外,图1示出了风扇马达100的包含中心轴线ca的截面结构。

风扇马达100是送风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外转子型马达300、叶轮400以及外壳500。马达300是驱动叶轮400旋转的驱动装置。叶轮400是具有多个叶片部401的叶轮。叶轮400能够与多个叶片部401一同以轴向为中心旋转。叶轮400安装于马达300的轴向的上部。叶轮400通过马达300以中心轴线ca为中心旋转,由此产生在轴向上流动的气流。外壳500容纳马达300以及叶轮40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风扇马达100是轴流风扇,但是并不限定于该例示,也可以是离心风扇。即,风扇马达100也可以是产生向径向外侧流动的气流的结构。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300是外转子型马达,但是并不限定于该例示,也可以是内转子型马达。

接下来,对马达300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马达300包括转子1、轴1a以及定子2。

转子1能够相对于定子2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ca为中心旋转。转子1具有衬套11、磁铁保持部件12以及磁铁13。衬套11在马达300的上端部安装于轴1a。磁铁保持部件12是保持磁铁13的部件。磁铁保持部件12具有板部121和圆筒部122。板部121是从衬套11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圆环形状的部件。圆筒部122是筒状的部件,从板部121的外端部至少向轴向下侧延伸。磁铁13保持于圆筒部122的内侧面,位于比定子2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并与定子2的外侧面相对。

轴1a是转子1的旋转轴,对转子1进行支承,并能够与转子1一同以中心轴线ca为中心旋转。另外,并不限定于该例示,轴1a也可以是安装于定子2的固定轴。另外,在轴1a是固定轴的情况下,在转子1与轴1a之间设置有轴承(未图示)。

定子2是保持于外壳500的静止部,呈以中心轴线ca为中心的环状。定子2对转子1进行支承,在驱动马达300时,驱动转子1使其旋转。

定子2具有定子铁芯21、绝缘件22、多个线圈部23、基板24、树脂部25、固定部26、轴承261a以及盖部261b。定子2通过固定部26固定于外壳500。

定子铁芯21是固定于固定部26的后述的轴承保持架261的径向外侧的铁芯部件,在径向上与转子1的磁铁13相对。在后面对定子铁芯21的结构进行说明。

绝缘件22是例如使用树脂材料的绝缘部件,覆盖定子铁芯21的至少一部分。绝缘件22具有突出部3。更具体地说,定子2具有绝缘件22,绝缘件22具有突出部3。在后面对突出部3的结构进行说明。

多个线圈部23分别由隔着绝缘件22卷绕于定子铁芯21的导线构成。

基板24与线圈部23的导线以及引出到外壳500的外部的连接线24a电连接。在基板24上例如装配有定子2的驱动设备等。基板24位于比定子铁芯21靠轴向下侧的位置。

树脂部25覆盖定子2的至少一部分,例如覆盖定子铁芯21以及绝缘件22。树脂部25例如通过使用树脂材料对定子铁芯21以及绝缘件22等进行模制而设置。另外,在后面对树脂部25的形成工序进行说明。

固定部26将定子2固定于外壳500。固定部26具有轴承保持架261和安装部262。换句话说,定子2具有轴承保持架261和安装部262。

轴承保持架261是对定子2进行支承的筒状的部件。在轴承保持架261的内部设置有轴承261a,并进一步插入有轴1a。轴承保持架261借助轴承261a将轴1a支承为能够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轴承261a是球轴承,但是并不限定于该例示,例如也可以是套筒轴承等。并且,在轴承保持架261的下端部嵌合有盖部261b。该盖部261b覆盖轴承保持架261的下端部。

安装部262呈圆环形状,将定子2安装于外壳500。更具体地说,安装部262将定子2安装于容纳定子2的外壳500。在安装部262的内端部安装有轴承保持架261。并且,安装部262的外端部安装于外壳500。并且,安装部262的至少一部分被树脂部25覆盖。

接下来,对定子铁芯21的结构进行说明。图2是定子2的截面结构的放大图。另外,图2与图1中用虚线包围的局部的截面结构对应。

定子铁芯21由在轴向上层叠多个钢板21a而成的层叠钢板构成。钢板21a例如是电磁钢板。定子铁芯21具有铁芯背部211和多个齿212。铁芯背部211呈以中心轴线ca为中心的环状,固定于轴承保持架261的径向外侧。多个齿212分别从铁芯背部211向径向外侧延伸,并在径向上与磁铁13相对。

并且,在定子铁芯21上设置有填充材料213和保护膜214。换句话说,定子2具有填充材料213和保护膜214。填充材料213在层叠钢板的外端部填充于钢板21a之间。保护膜214覆盖定子铁芯21的至少外侧面。通过填充材料213、保护膜214能够提高定子铁芯21的耐环境性。

接下来,参照图2~图7对突出部3的结构进行说明。图3是定子2的立体图。图4是定子2的侧视图的一例。图5是定子2的侧视图的另一例。图6是示出突出部3的一例的定子2的剖视图。图7是示出突出部3的另一例的定子2的剖视图。另外,在图3中,为了容易理解结构,省略了树脂部25。图6以及图7与沿图2的虚线a-a的截面对应。

如图3所示,突出部3在定子铁芯21的轴向上侧比定子铁芯21向径向外侧突出。突出部3的后述的外侧面32a的至少一部分与树脂部25的表面一同成为定子2的表面的一部分。另外,在定子2的径向外侧的表面未被包覆物覆盖的情况下,如图2所示,外侧面32a以及树脂部25与定子2的向外部露出的露出面对应。但是,在定子2的径向外侧的表面被例如派瑞林涂层这样的防水膜等包覆物覆盖的情况下,该表面与和该包覆物之间的界面对应。

这样一来,例如在通过使用后述的模具700的树脂材料的模制而设置树脂部25时,能够在定子铁芯21的轴向上侧通过突出部抑制树脂材料在轴向上的流动的一部分。因此,树脂材料优先向具有突出部3的绝缘件22与定子铁芯21的上端部之间的界面以外的部分流动之后,朝向该界面流动。在该界面处,能够使空气释放到绝缘件22与定子铁芯21的上端部之间。因而,能够抑制或防止空气积存在该界面附近处,因此能够利用树脂部25覆盖该界面。而且,能够抑制或防止生成被称作所谓缺料的未设置树脂部25的部分以及被称作所谓熔接部的树脂部25的脆弱部分,因此还能够抑制发生树脂部25的紧贴性的下降、变形、剥落等。由此,能够提高定子2的耐环境性。

另外,并不限定于上述的例示,突出部3也可以在定子铁芯21的轴向下侧突出。即,突出部3只要在定子铁芯21的至少轴向一侧比定子铁芯21向径向外侧突出即可。

突出部3的周向长度lr1为定子铁芯21的齿212的外端部的周向长度lr2的50%以上。另外,关于突出部3的周向长度lr1的上限,只要在周向上在相邻的突出部3之间存在间隙即可。例如,突出部3的周向长度lr1只要小于齿212的外端部的周向长度lr2与相邻的齿212之间的间隙的周向长度lt之和(lr2+lt)即可。

通过这样设计突出部3的周向长度lr1,在通过树脂材料的模制而设置树脂部25时,能够在利用经由突出部3之间而流向轴向下侧的树脂材料覆盖具有突出部3的绝缘件22与定子铁芯21的上端部之间的界面以外的部分之后,使该树脂材料到达该界面。因而,能够抑制或防止空气积存在该界面附近处。由此,能够更加可靠地抑制或防止发生缺料。

并且,突出部3具有连接部31、壁部32、沿周向延伸的凹部3a、多个第一肋33以及第二肋34。

连接部31在定子铁芯21的轴向上侧向轴向上侧且径向外侧延伸。

壁部32设置于连接部31的外端部。壁部32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定子铁芯21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并且,壁部32的外侧面32a的至少一部分成为定子2的表面的一部分。这样一来,例如在使用模具700模制成型树脂材料时,壁部32的外侧面32a的至少一部分与模具700的内壁接触。在连接部31抑制朝向轴向下侧的树脂材料的流动的一部分时,连接部31以及壁部32被向轴向下侧按压,壁部32的外侧面32a与模具700的内壁更加紧贴。因而,能够通过连接部31以及壁部32更有效地抑制树脂材料在轴向上流动。

壁部32的从径向观察的形状呈矩形(参照图4)。这样一来,无需使壁部32向轴向上侧大幅延伸就能够确保壁部32的周向长度。或者,并不限定于该例示,壁部32的从径向观察的形状例如也可以是长边位于轴向下侧且短边位于轴向上侧的梯形(参照图5)。这样一来,即使朝向轴向下侧的树脂材料的流动碰触到梯形的壁部32的短边部分,也能够沿着梯形的壁部32的斜边部分流动。因而,能够减轻壁部32承受的力,因此能够抑制突出部3变形。

凹部3a在突出部3的下端部从轴向下侧向轴向上侧凹陷。在凹部3a内填充有树脂部25的一部分。这样一来,树脂部25不易向径向外侧剥落。尤其能够在比突出部3靠轴向下侧的位置抑制覆盖定子铁芯21的外侧面的比较薄的树脂部25发生变形以及剥离等。

第一肋33设置于凹部3a中,并从该凹部3a的内壁面向轴向下侧且沿径向延伸。通过在凹部3a中设置第一肋33,能够提高突出部3的强度。因而,能够抑制或防止例如在通过使用模具700的树脂材料的模制而设置树脂部25时发生突出部3的弯折、变形等。并且,在模制树脂材料之后,第一肋33被埋入树脂部25内,能够增加突出部3与树脂部25之间的紧贴性。

更具体地说,第一肋33分别设置于凹部3a的周向一侧的端部和周向另一侧的端部(参照图6)。这样一来,能够提高突出部3的强度。并且,在通过树脂材料的模制而设置树脂部25时,从凹部3a的下端部流入凹部3a内的树脂材料容易填充到凹部3a内。另一方面,从凹部3a的周向的端部流入凹部3a内的树脂材料不易填充到凹部3a内。因此,通过防止后者的流入,能够将树脂材料从轴向下侧充分地填充到突出部3的凹部3a内。因而能够提高凹部3a与树脂部25之间的紧贴性。

并且,第一肋33还设置于凹部3a的周向一侧的端部与周向另一侧的端部之间。换句话说,第一肋33还设置于凹部3a的内部中的远离凹部3a的周向两侧的端部的位置处。这样一来,能够进一步提高突出部3的强度。

或者,第一肋33也可以不设置于凹部3a的周向的端部,而是设置于凹部3a的周向一侧的端部与周向另一侧的端部之间(参照图7)。即使这样,也能够提高突出部3的强度。并且,通过防止在周向上流入多个第一肋33之间的树脂材料,从轴向下侧流入的树脂材料优先填充到突出部3的凹部3a内。因而,能够提高凹部3a与树脂部25之间的紧贴性。

在各个齿212中,设置于最靠周向一侧的第一肋33a的周向一侧的端部与设置于最靠周向另一侧的第一肋33b的周向另一侧的端部之间的周向间隔d1为齿212的外端部的周向长度lr2的50%以上(参照图6以及图7)。

并且,在各个齿212中,设置于最靠周向一侧的第一肋33a位于比设置于最靠周向另一侧的第一肋33b靠近突出部3的周向中心cc的位置处。并且,突出部3的周向中心cc与设置于最靠周向一侧的第一肋33a的周向一侧的端部之间的周向间隔d2为齿212的外端部的周向长度lr2的25%以上,并且在突出部3的周向长度lr1的一半{(1/2)lr1}以下(参照图6以及图7)。这样一来,设置于最靠周向一侧的第一肋33a的周向一侧的端部不会过于远离突出部3的周向一侧的端部。

通过如上述那样设计各间隔d1、d2,在通过树脂材料的模制而设置树脂部25时,能够有效地抑制树脂材料从凹部3a的周向的端部流入凹部3a内。因此,能够在利用经由突出部3之间而流向轴向下侧的树脂材料覆盖具有突出部3的绝缘件22与定子铁芯21的上端部之间的界面以外的部分之后,使该树脂材料到达该界面。因而,能够抑制或防止空气积存在该界面附近处。由此,能够更加可靠地抑制或防止发生缺料。

第二肋34从连接部31向轴向上侧延伸,并在径向外侧与壁部32连接。这样一来,能够进一步提高突出部3的强度,能够抑制突出部3变形。并且,通过使被第一肋33a抑制了流入的树脂材料向径向外侧按压突出部3,由此能够增加突出部3与模具700之间的紧贴性。因而,能够更加可靠地抑制树脂材料在轴向上流动。

接下来,对使用模具700的定子2的制造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定子2的制造方法包括:形成定子铁芯21的工序;设置绝缘件22的工序;设置线圈部23的工序;设置基板24的工序;固定定子铁芯21的工序;以及设置树脂部25的工序。

在形成定子铁芯21的工序中,在轴向上层叠多个钢板21a。设置绝缘件22的工序具有:利用绝缘件22覆盖定子铁芯21的至少一部分的工序;以及设置突起部3的工序。在设置线圈部23的工序中,导线隔着绝缘件22卷绕于定子铁芯21的各个齿212上。在设置基板24的工序中,在定子铁芯21的轴向下侧配置基板24。在固定定子铁芯21的工序中,定子铁芯21被固定于固定部26的轴承保持架261。

在设置树脂部25的工序中,通过使用由下模710和上模720构成的模具700进行树脂材料的模制来设置树脂部25。设置树脂部25的工序具有:将定子铁芯21放置到模具700内的工序;以及对树脂材料进行模制的工序。图8是用于对设置树脂部25的工序进行说明的剖视图。另外,图8中的轴向的上下方向与图1~图5相反。即,图8的下方与图1~图5的轴向上侧对应,图8的上方与图1~图5的轴向下侧对应。

在将定子铁芯21放置到模具700内的工序中,被绝缘件22覆盖的定子铁芯21被放置于模具700内。此时,绝缘件22所具有的突出部3的外侧面32a的至少一部分与模具700的内壁接触。而且,通过将树脂材料注入模具700内,定子铁芯21以及绝缘件22等被树脂部25覆盖。

更具体地说,首先,将设置有除树脂部25以外部分的定子2放置到下模710的内部。此时,轴承保持架261的轴向上侧的端部被下模710的凸部710a封闭。并且,壁部32的外侧面32a的至少一部分与下模710的内壁面接触。

接下来,下模710的上方的端部被上模720关闭。此时,轴承保持架261的轴向下侧的端部被上模720的凸部720a封闭。

接下来,树脂材料从模具700的注入口(未图示)流入并填充到下模710与上模720之间。然后,通过树脂材料的固化,定子铁芯21以及绝缘件22等被树脂部25覆盖。

接下来,通过分别在上下方向上打开上模720以及下模710,而完成定子2。

通过这样设置树脂部25,由于突出部3的外侧面32a的至少一部分与模具700的内壁接触,因此在树脂材料流入模具700内时,能够在定子铁芯21的轴向上侧通过突出部3抑制树脂材料在轴向上的流动的一部分。因此,树脂材料在优先向具有突出部3的绝缘件22与定子铁芯21的轴向上侧的端部之间的界面以外的部分流动之后,向该界面流动。在该界面处,能够将空气释放到绝缘件22与定子铁芯21的轴向上侧的端部之间。因而,能够抑制或防止空气积存在该界面附近处,因此能够利用树脂部25覆盖该界面。而且,能够抑制或防止生成被称作所谓缺料的未设置树脂部25的部分以及被称作所谓熔接部的树脂部25的脆弱部分,因此还能够抑制发生树脂部25的紧贴性的下降、变形、剥落等。由此,能够提高定子2的耐环境性。

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定子2包括定子铁芯21、覆盖定子铁芯21的绝缘件22以及覆盖定子铁芯21和绝缘件22的树脂部25。定子铁芯21具有:以中心轴线ca为中心的环状的铁芯背部211;以及从铁芯背部211向径向一侧延伸的多个齿212。绝缘件22具有突出部3,该突出部3在定子铁芯21的至少轴向上侧比定子铁芯21向径向一侧突出。突出部3的径向一侧的侧面32a的至少一部分是定子2的表面的一部分。另外,在该结构中,在如上述的实施方式那样马达300是外转子型马达的情况下,径向一侧是径向外侧,而在马达300是内转子型马达的情况下,径向一侧则为径向内侧。

通过这样,例如在通过使用模具700对树脂材料进行模制而在定子铁芯21以及绝缘件22等上设置树脂部25时,能够在定子铁芯21的轴向上侧通过突出部3抑制树脂材料在轴向上的流动的一部分。因此,树脂材料在优先向具有突出部3的绝缘件22与定子铁芯21的上端部之间的界面以外的部分流动之后,向该界面流动。在该界面处,能够将空气释放到绝缘件22与定子铁芯21的上端部之间。因而,能够抑制或防止空气积存在该界面附近处,因此能够利用树脂部25覆盖该界面。即,能够抑制或防止生成被称作所谓缺料的未设置树脂部25的部分以及被称作所谓熔接部的树脂部25的脆弱部分,因此还能够抑制发生树脂部25的紧贴性的下降、变形、剥落等。由此,能够提高定子2的耐环境性。

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突出部3的周向长度lr1为齿212的径向一侧的端部的周向长度lr2的50%以上。另外,关于周向长度lr1的上限,只要在周向上在相邻的各突出部3之间存在间隙即可。例如,周向长度lr1只要小于周向长度lr2与相邻的齿212之间的间隙的周向长度lt之和(lr2+lt)即可,并且也可以小于周向长度lr2和周向长度lt的一半之和{lr2+(1/2)lt}。并且,在该结构中,在如上述的实施方式那样马达300是外转子型马达的情况下,齿212的径向一侧的端部是齿212的外端部,而在马达300是内转子型马达的情况下,齿212的径向一侧的端部则为齿212的内端部。

通过这样设计突出部的周向长度lr1,在通过树脂材料的模制而设置树脂部25时,能够在利用经由突出部3之间而流向轴向下侧的树脂材料覆盖具有突出部3的绝缘件22与定子铁芯21的上端部之间的界面以外的部分之后,使该树脂材料到达该界面。因而,能够抑制或防止空气积存在该界面附近处。由此,能够更加可靠地抑制或防止发生缺料。

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突出部3具有从突出部3的轴向下侧向轴向上侧凹陷的凹部3a。在凹部3a内填充有树脂部25的一部分。

通过使树脂部25的一部分填充到向轴向上侧凹陷的凹部3a内,树脂部25不易在径向上剥落。尤其能够在比突出部3靠轴向下侧的位置抑制覆盖在径向上与磁铁13相对的定子铁芯21的侧面的比较薄的树脂部25发生变形以及剥离等。

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凹部3a沿周向延伸。突出部3具有沿径向延伸的多个第一肋33。多个第一肋33设置于凹部3a中。

通过在凹部3a内设置多个第一肋33,能够提高突出部3的强度。因而,能够抑制或防止例如在通过使用模具700模制树脂材料而设置树脂部25时发生突出部3的弯折、变形等。

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第一肋分别设置于凹部3a的周向一侧的端部和周向另一侧的端部。

通过这样,能够提高突出部3的强度。并且,在通过树脂材料的模制而设置树脂部25时,从凹部3a的下端部流入凹部3a内的树脂材料容易填充到凹部3a内。另一方面,从凹部3a的周向的端部流入凹部3a内的树脂材料不易填充到凹部3a内。因而,通过防止后者的流入,树脂材料能够从轴向下侧充分地填充到突出部3的凹部3a内。因而,能够提高凹部3a与树脂部25之间的紧贴性。

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第一肋33被设置于凹部3a的周向一侧的端部与周向另一侧的端部之间。

通过这样,能够提高突出部3的强度。并且,通过防止在周向上流入多个第一肋33之间的树脂材料,从轴向下侧流入的树脂材料优先填充到突出部3的凹部3a内。因而,能够提高凹部3a与树脂部25之间的紧贴性。

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在各个齿212中,设置于最靠周向一侧的第一肋33a与设置于最靠周向另一侧的第一肋33b之间的周向间隔d1为齿212的径向一侧的端部的周向长度lr2的50%以上。另外,间隔d1是突出部3的周向长度lr1以下。并且,在该结构中,在如上述的实施方式那样马达300是外转子型马达的情况下,齿212的径向一侧的端部是齿212的外端部,而在马达300是内转子型马达的情况下,齿212的径向一侧的端部则为齿212的内端部。

并且,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在各个齿212中,设置于最靠周向一侧的第一肋33a位于比设置于最靠周向另一侧的第一肋33b靠近突出部3的周向中心cc的位置处。而且,突出部3的周向中心cc与设置于最靠周向一侧的第一肋33a的周向一侧的端部之间的周向间隔d2是齿212的径向一侧的端部的周向长度lr2的25%以上。另外,间隔d2是突出部3的周向长度lr1的一半{(1/2)lr1}以下。并且,在该结构中,在如上述的实施方式那样马达300是外转子型马达的情况下,齿212的径向一侧的端部是齿212的外端部,而在马达300是内转子型马达的情况下,齿212的径向一侧的端部则为齿212的内端部。这样一来,设置于最靠周向一侧的第一肋33a的周向一侧的端部不会过于远离突出部3的周向一侧的端部。

通过如上述那样设计各间隔d1、d2,在通过树脂材料的模制而设置树脂部25时,能够有效地抑制树脂材料从凹部3a的周向的端部流入凹部3a内。因此,能够在利用经由突出部3之间而流向轴向下侧的树脂材料覆盖具有突出部3的绝缘件22与定子铁芯21的上端部之间的界面以外的部分之后,使该树脂材料到达该界面。因而,能够抑制或防止空气积存在该界面附近处。由此,能够更加可靠地抑制或防止发生缺料。

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突出部3具有在定子铁芯21的至少轴向上侧向轴向上侧且径向一侧延伸的连接部31和设置于连接部31的径向一侧的端部的壁部32。壁部32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定子铁芯21靠径向一侧的位置。壁部32的径向一侧的侧面32a的至少一部分是定子2的表面的一部分。另外,在该结构中,在如上述的实施方式那样马达300是外转子型马达的情况下,径向一侧是径向外侧,而在马达300是内转子型马达的情况下,径向一侧则为径向内侧。

通过这样,例如在通过使用模具700模制树脂材料而设置树脂部25时,能够在定子铁芯21的轴向上侧通过连接部31抑制树脂材料在轴向上的流动的一部分。并且,在使用模具700进行模制时,壁部32的径向一侧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与模具700的内壁接触。在连接部31抑制朝向轴向下侧的树脂材料的流动的一部分时,连接部31以及壁部32被向轴向下侧按压,壁部32的径向一侧的侧面32a与模具700的内壁进一步紧贴。因而,能够通过连接部31以及壁部32更有效地抑制树脂材料在轴向上的流动。

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突出部3具有从连接部31向轴向上侧延伸的第二肋。第二肋34在径向一侧与壁部32连接。另外,在该结构中,在如上述的实施方式那样马达300是外转子型马达的情况下,径向一侧是径向外侧,而在马达300是内转子型马达的情况下,径向一侧则为径向内侧。

通过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突出部3的强度。

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壁部32的从径向观察的形状呈矩形。

通过这样,无需使壁部32向轴向上侧大幅延伸就能够确保壁部32的周向长度。

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壁部32的从径向观察的形状也可以是短边位于轴向上侧并且长边位于轴向下侧的梯形。

通过这样,即使朝向轴向下侧的树脂材料的流动碰触到梯形的壁部32的短边部分,也能够沿着梯形的斜边部分流动。因而,能够减轻壁部32承受的力,因此能够抑制突出部3变形。

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定子铁芯21由层叠多个钢板21a而成的层叠钢板构成。定子2包括在层叠钢板的径向一侧的端部填充于钢板21a之间的填充材料213。另外,在该结构中,在如上述的实施方式那样马达300是外转子型马达的情况下,层叠钢板的径向一侧的端部是层叠钢板的外端部,而在马达300是内转子型马达的情况下,层叠钢板的径向一侧的端部则为层叠钢板的内端部。

并且,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定子2包括覆盖定子铁芯21的至少径向一侧的侧面的保护膜214。另外,在该结构中,在如上述的实施方式那样马达300是外转子型马达的情况下,径向一侧的侧面是外侧面,而在马达300是内转子型马达的情况下,径向一侧的侧面则为内侧面。

通过设成这些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定子铁芯21的耐环境性。

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马达300包括能够以中心轴线ca为中心旋转的转子1和驱动转子1旋转的上述的定子2。

通过这样,能够提高马达300的耐环境性。

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风扇马达100是送风装置,包括能够使叶片部401以轴向为中心旋转的叶轮400和驱动叶轮400旋转的上述的马达300。

通过这样,能够提高风扇马达100的耐环境性。

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使用模具700制造上述的定子2的方法包括:将被绝缘件22覆盖的定子铁芯21放置到模具700内的步骤;以及将树脂材料注入模具700内,由此利用树脂部25覆盖定子铁芯21以及绝缘件22的步骤。在放置定子铁芯21的步骤中,绝缘件22所具有的突出部3的径向一侧的侧面32a的至少一部分与模具700的内壁接触。另外,在该结构中,在如上述的实施方式那样马达300是外转子型马达的情况下,突出部3的径向一侧的侧面32a是突出部3的外侧面32a,而在马达300是内转子型马达的情况下,突出部3的径向一侧的侧面32a则为突出部3的内侧面。

通过这样,由于在树脂材料流入模具700内时,突出部3的径向一侧的侧面32a的至少一部分与模具700的内壁接触,因此能够在定子铁芯21的轴向上侧通过突出部3抑制树脂材料在轴向上的流动的一部分。因此,树脂材料在优先向具有突出部3的绝缘件22与定子铁芯21的上端部之间的界面以外的部分流动之后,向该界面流动。在该界面处,能够将空气释放到绝缘件22与定子铁芯21的上端部之间。因而,能够抑制或防止空气积存在该界面附近处,因此能够利用树脂部25覆盖该界面。即,能够抑制或防止生成被称作所谓缺料的未设置树脂部25的部分以及被称作所谓熔接部的树脂部25的脆弱部分,因此还能够抑制发生树脂部25的紧贴性的下降、变形、剥落等。由此,能够提高定子2的耐环境性。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另外,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加以各种各样的变更来实施。并且,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事项在不发生矛盾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任意组合。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例如对于包括模制树脂部而成的定子的马达以及送风装置是有用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