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具有套管的导线送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27952发布日期:2019-04-17 03:06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具有套管的导线送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具有套管的导线送线装置。



背景技术:

绕线机是把线状的物体缠绕到特定的工件上的机器。凡是电器产品大多需要用漆包铜线(简称漆包线)绕制成电感线圈,就需要用到绕线机。电子行业单个串联空心线圈制作加工通常都需要用到主轴驱动装置。所述主轴驱动装置用于夹设线圈的骨架,以在旋转该骨架的同时将导线缠绕在所述骨架上。

众所周知,马达线圈包括的磁芯,以及缠绕在该磁芯上的导线。目前马达线圈为一种双胞胎线圈,即一个马达线圈具有两个用一根导线连接的磁芯。当然,每一个磁芯上都缠绕有导线。在连接该两个磁芯的导线上套设有一个套管。该套管通常为塑料管,用于绝缘同时避免组装该马达线圈时,连接两个磁芯的导线与其他零部件接触而发生干扰。因此,在绕线时,首先要将套设在所述导线上的导管固定,等一个磁芯上的导线缠绕完成后,释放该套管,然后将该套管设置在两个磁芯之间。为了实现自动化,上述的每一个动作皆需要特定的机构来完成,因此,该特定机构以及这些特定机构的排列方式对于自动化的实现都是非常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给双胞胎马达线圈缠绕导线的适用于具有套管的导线送线装置,以满足上述需求。

一种适用于具有套管的导线送线装置,其用于将一个套管套设在导线的设计位置。所述适用于具有套管的导线送线装置包括一个基座,一个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拉线装置,一个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挡线装置,一个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套管取放限位装置,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夹线装置。所述夹线装置、套管取放限位装置、挡线装置、以及拉线装置依次延导线的前进方向设置。所述拉线装置包括一个固定在所述基座上的固定座,一个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的第一驱动机构,一个由该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的安装座,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的拉线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方向与所述导线的前进方向之间的夹角包括一个锐角。所述拉线机构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的第二驱动机构,一个由该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的第一夹线爪,以及一个相对于所述第一夹线爪固定设置的第二夹线爪。所述第一夹线爪的运动方向垂直于所述导线的前进方向。所述挡线装置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第三驱动机构,两个设置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上的挡线杆。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分别驱动两个挡线杆作开合运动。所述两个挡线杆的开合方向垂直所述导线前进方向。所述套管取放限位装置包括一个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第四驱动机构,一个设置在所述第四驱动机构上的导轨机构,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导轨机构上的套管取放限位机构。所述第四驱动机构的驱动方向平行于所述导线的前进方向。所述套管取放限位机构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导轨机构上的支架,一个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调节块,一个设置在所述调节块一侧的套管夹设机构,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调节块另一侧的套管限位机构。所述套管夹设机构与所述套管限位机构的排列方向平行于所述导线的前进方向。所述套管夹设机构包括一个固定设置在所述调节块上的第五驱动机构,以及两个分别由该第五驱动机构驱动的第一夹柄与第二夹柄。所述第一夹柄与第二夹柄的运动方向垂直于所述导线的前进方向。所述套管限位机构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伸出臂,一个设置在所述伸出臂上的穿孔,以及一个固定设置在所述穿孔中的限位管。所述限位管的内径大于所述导线的直径且小于或等于所述套管的内径。所述夹线装置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第五驱动机构,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五驱动机构上的夹爪。所述夹爪在所述第五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夹放所述导线。

所述第一夹线爪具有一个l形爪头,所述第二夹线爪具有一个台阶形爪头,所述l形爪头与所述台阶形爪头相耦合以夹设导线。

所述两个挡线杆的开合方向垂直所述第一夹线爪的运动方向。

两个所述挡线杆中的一个挡线杆上设置有两个间隔设置的限位杆,另一个挡线杆上开设有用于插设所述限位杆的插孔,所述导线位于两个所述限位杆之间。

所述第一、第二夹柄具有相同的结构,并都为阶梯形,所述第一夹柄的一端具有一个导杆,所述第二夹柄的一端具有一个导孔,当所述第一夹柄与第二夹柄夹设导线时,所述导杆插设在所述导孔中。

所述导轨机构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导轨,以及至少两个设置在所述导轨上的第一、第二滑块。

所述第四驱动机构包括一个设置在第一滑块上的第一安装板,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块上的第二安装板,一个驱动所述第一安装板运动的第一气缸,以及一个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板上。

所述第二安装板的结构为l形,该l形的第二安装板的一条边固定在所述第二滑块上,另一条边用于设置所述第一气缸以及第二气缸的活塞杆。

所述第四驱动机构还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用于限制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回复位置以避免所述套管限位机构与所述夹线机构相干涉。

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的组装座,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组装座两侧的第三、第四气缸,以及两个分别由该第三、第四气缸驱动的导板,所述第三、第四气缸的排列方向与所述挡线杆的开合方向平行,所述两个导板在同一时间的运动方向相反,所述两个挡线杆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两个导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具有套管的导线送线装置由于具有所述夹线装置、套管取放限位装置、挡线装置、以及拉线装置,使得不仅可以将套管穿设于导线上,而且还可以将套管在所述套管取放限位装置上固定一段时间。所述拉线装置用于将导线的头拉住以进行插线或放线等动作以将所述套管套设在所述导线中。所述挡线装置用于在将导线缠绕在磁芯上时,根据实际需要将导线偏向某一侧以利于导线的缠绕。所述套管取放限位装置用于在将套管插设到所述导线上,并在将套管进行限位,以在适当的时候放开该套管从而将该套管设置在所述两个磁芯的连接线上。所述夹线装置在将所述套管套设在所述导线上时夹住该导线而在所述导线缠绕到磁芯上时放开该导线以达到夹放所述导线的目的。综上所述,本导线送线装置可以有机地对导线及套管进行穿设与控制,有利于自动化的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具有套管的导线送线装置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适用于具有套管的导线送线装置的所具有的拉线机构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适用于具有套管的导线送线装置的所具有的挡线装置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适用于具有套管的导线送线装置的所具有的套管取放限位装置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套管取放限位装置所具有的第二夹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5所示,其为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具有套管的导线送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适用于具有套管的导线送线装置用于将一个套管套设在导线的设计位置。该设计位置位于两个磁芯的连接导线上,即位于两个磁芯之间。为了将导线与套管空设在一起,所述导线需要与套管首先穿插在一起。而套管是直的,因此所述导线在穿插所述套管时,其前进方向是直的,以便于使用自动化机器将所述导线插入所述套管。所述适用于具有套管的导线送线装置包括一个基座10,一个设置在所述基座10上的拉线装置20,一个设置在所述基座10上的挡线装置30,一个设置在所述基座10上的套管取放限位装置40,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基座10上的夹线装置50。所述夹线装置50、套管取放限位装置40、挡线装置30、以及拉线装置20依次延导线的前进方向设置,其中,所述拉线装置20设置在靠近所述导线的头部的位置,而所述夹线装置50设置在所述运离所述导线的头部的位置,而套管取放限位装置40、挡线装置30设置在所述夹线装置50与拉线装置20之间。可以想到的是,所述适用于具有套管的导线送线装置还可以包括其他的功能模块,如安装组件,组装组件,电气连接组件等等,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的技术,在此不在一一详细说明。

所述基座10用于设置或安装所述夹线装置50、套管取放限位装置40、挡线装置30、以及拉线装置20等,因此其结构与形状应当根据实际需要而设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座10为一个槽形结构。

如图1所示,所述拉线装置20位于导线的头部位置,并包括一个固定在所述基座10上的固定座21,一个设置在所述固定座21上的第一驱动机构22,一个由该第一驱动机构21驱动的安装座23,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安装座23上的拉线机构24。所述固定座21的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21为一个支架,并具有一个斜面211。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2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座21的斜面211上,从而使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2的驱动方向与所述导线的前进方向之间的夹角包括一个锐角。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2为一个气缸,并具有一个滑动板,该气缸驱动该滑动板作往复运动以驱动所述安装座23沿平行于所述斜面的方向往复运动。所述安装座23架设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2的滑动板上。所述安装座23包括一个斜板231,以及一个与该斜板231连接的垂直板232。所述斜板23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固定座21的斜面211。所述垂直板232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导线的前进方向。所述拉线机构24设置在所述垂直板232上并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安装座23的垂直板232上的第二驱动机构241,一个由该第二驱动机构241驱动的第一夹线爪242,以及一个相对于所述第一夹线爪242固定设置的第二夹线爪243。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41也可以为一个气缸,其具有一个由气压驱动的滑动板。在气压下,所述滑动板的滑动方向垂直于所述导线的前进方向。所述第一夹线爪242固定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41上并在该第二驱动机构241的驱动下作往复运动,即该第一夹线爪242的移动方向垂直于所述导线的前进方向。所述第一夹线爪242具有一个l形爪头244。所述第二夹线爪243具有一个台阶形爪头245。所述l形爪头244与所述台阶形245相耦合,从而在所述l形爪头244与所述台阶形245之间形成一个孔。当第一、第二夹线爪242、243相夹合时,所述导线可以夹设在所述l形爪头244与所述台阶形245之间形成的孔中。而由于所述斜板231的原因,当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2作用时,则可以驱动所述安装座23沿垂直于所述导线的前进方向和第一夹线爪242的活动方向,即所述安装座23驱动所述拉线机构24朝远离或靠近所述导线运动。当所述安装座23驱动所述拉线机构24朝远离所述导线运动时,所述第一夹线爪242脱离与第二夹线爪243的耦合,从而放开所述导线。而当所述安装座23驱动所述拉线机构24朝靠近所述导线运动时,所述第一夹线爪242与第二夹线爪243的耦合,从而夹住所述导线。当所述拉线机构24夹住所述导线时,便可以将该导线插入所述套管或线夹中。

所述挡线装置30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基座10上的第三驱动机构31,两个设置所述第三驱动机构31上的挡线杆32。所述挡线装置30用于在缠绕导线时将导线偏向某一侧,或将导线置于磁芯的导线槽中,以便于缠绕动作的进行。所述第三驱动机构31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固定座21上的组装座311,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组装座311两侧的第三、第四气缸312、313,以及两个分别由该第三、第四气缸312、313驱动的导板314。所述组装座311为一个固定结构,其结构与形状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所述第三、第四气缸312、313的排列方向与所述挡线杆32的开合方向平行。所述第三、第四气缸312、313用于驱动两个所述导板314上下往复运动,且所述两个导板314在同一时间的运动方向相反,从而驱动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导板314上的挡线杆32作开合运动,即所述第三驱动机构31驱动两个挡线杆32作开合运动。所述两个挡线杆32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两个导板314上,该两个挡线杆32间隔设置以让导线穿过该两个挡线杆32之间。所述两个挡线杆32的开合方向垂直所述导线前进方向。所述两个挡线杆32的开合方向垂直所述第一夹线爪242的运动方向。为了固定穿设在两个所述挡线杆32之间的导线的相对位置,两个所述挡线杆32中的一个挡线杆32上设置有两个间隔设置的限位杆321,另一个挡线杆32上开设有用于插设所述限位杆321的插孔322。所述导线位于两个所述限位杆321之间并穿过所述两个限位杆321以及两个挡线杆32所形成孔。

所述套管取放限位装置40包括一个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10上的第四驱动机构41,一个设置在所述第四驱动机构41上的导轨机构42,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导轨机构42上的套管取放限位机构43。所述第四驱动机构41的驱动方向平行于所述导线的前进方向。为了方便所述第四驱动机构41的驱动所述套管取放限位机构43工作,所述套管取放限位机构43设置在所述导轨机构42上。所述导轨机构42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基座10上的导轨421,以及至少两个设置在所述导轨421上的第一、第二滑块422、4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轨机构42具有两个第一滑块422。所述导轨机构42有助于所述套管取放限位机构43可以平稳地运行。所述第四驱动机构41包括一个设置在第一滑块422上的第一安装板411,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块423上的第二安装板412,一个驱动所述第一安装板411运动的第一气缸413,以及一个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10上的第二气缸414。所述第一安装板411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422上。为了使所述第一气缸413驱动所述第一安装板411运动,所述第一气缸413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板412上,且该第一气缸413的活塞杆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板411上。为了使所述第二气缸414驱动所述第二安装板412运动,所述第二气缸414设置在所述基座10,且该第二气缸414的活塞杆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板412上。所述第二安装板413的结构为l形,该l形的第二安装板413的一条边固定在所述第二滑块423上,另一条边用于设置所述第一气缸412以及第二气缸414的活塞杆。当所述第二气缸414的活塞杆运动时则可以驱动所述第二安装板414运动,而第一安装板411通过所述第一气缸413与所述第二安装板414连接,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安装板411随所述第二所缸414的活塞杆运动而运动。而当所述第一气缸411的活塞杆运动时则可以进一步或再次驱动所述第一安装板411活动。因此在所述第一、第二气缸413、414的作用下,所述第一安装板411可以运动两次。所述套管取放限位机构43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导轨机构42上的支架431,一个设置在所述支架431上的调节块432,一个设置在所述调节块432一侧的套管夹设机构433,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调节块432另一侧的套管限位机构434。所述支架431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411上,以可以随该第一安装板411运动两次。所调节块432设置在所述支架431上。对于不同长度的套管,通过更换不同尺寸的调节块432即可完成所述套管夹设机构433与套管限位机构434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长度的套管。所述套管夹设机构433与所述套管限位机构434的排列方向平行于所述导线的前进方向。所述套管夹设机构433设置在靠近所述拉线装置20的一侧,而所述套管限位机构434设置在远离所述拉线装置20的一侧。所述套管夹设机构433包括一个固定设置在所述调节块432上的第五驱动机构435,以及两个分别由该第五驱动机构435驱动的第一夹柄436与第二夹柄437。所述第五驱动机构435可以为一个气缸,其推动所述第一、第二夹柄436、437沿垂直于所述导线的前进方向运动以夹放所述导线或套管。所述第一、第二夹柄436、437具有相同的结构,并都为阶梯形。所述第一夹柄436的一端具有一个导杆4361。该导杆4361垂直于所述第一夹柄436。所述第二夹柄437的一端具有一个导孔4371。当所述第一夹柄436与第二夹柄437夹设导线时,所述导杆4361插设在所述导孔4371中,以固定所述第一夹柄436与第二夹柄437之间的相对位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411第一次前后运动时,所述套管夹设机构433夹设所述套管并将该套管穿设在导线上。在所述第一安装板411第二次前后运动时,所述套管夹设机构433将所述套管推入所述导线并使该套管位于所述套管限位机构434与该套管夹设机构433之间。所述套管限位机构434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支架431上的伸出臂438,一个设置在所述伸出臂438上的穿孔439,以及一个固定设置在所述穿孔439中的限位管430。所述伸出臂438由所述支架431伸向所述导线的行进路线上。所述穿孔439的中心轴与所述导线的中心轴重合。所述限位管430设置在所述穿孔439中,以利于通过更换不同的限位管430而适应不同直径的导线以及不同直径的套管。所述限位管430的内径大于所述导线的直径且小于或等于所述套管的内径。所述第四驱动机构41还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基座10上的限位杆415。所述限位杆415用于限制所述第一安装板411的回复位置以避免所述套管限位机构434与所述夹线机构50相干涉。

所述夹线装置50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基座10上的第五驱动机构51,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五驱动机构51上的夹爪52。所述第五驱动机构51可以为一个气动机构,所述夹爪52在所述第五驱动机构51的驱动下夹放所述导线。

可以想到的是,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以及第五驱动机构22、241、31、41、51的工作状态由一个控制装置(图未示)来控制,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编制程序来控制上述的各个驱动机构来有序地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具有套管的导线送线装置由于具有所述夹线装置50、套管取放限位装置40、挡线装置30、以及拉线装置20,使得不仅可以将套管穿设于导线上,而且还可以将套管在所述套管取放限位装置40上固定一段时间。所述拉线装置20用于将导线的头拉住以进行插线或放线等动作以将所述套管套设在所述导线中。所述挡线装置30用于在将导线缠绕在磁芯上时,根据实际需要将导线偏向某一侧以利于导线的缠绕。所述套管取放限位装置40用于在将套管插设到所述导线上,并在将套管进行限位,以在适当的时候放开该套管从而将该套管设置在所述两个磁芯的连接线上。所述夹线装置50在将所述套管套设在所述导线上时夹住该导线而在所述导线缠绕到磁芯上时放开该导线以达到夹放所述导线的目的。综上所述,本导线送线装置可以有机地对导线及套管进行穿设与控制,有利于自动化的实现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发明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