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电路、切换电路的控制方法、电源装置及空调器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79669发布日期:2019-04-20 06:21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切换电路、切换电路的控制方法、电源装置及空调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源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切换电路、切换电路的控制方法、电源装置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一般在夏天的用电高峰期,实际电压往往偏低,并且电压不稳定;偏远地区,野外施工场地,供电的变压器环境恶劣,可能发生变压器一次侧匝间短路引起电压升高的情况。现有的变频空调普遍使用直流变频技术,需要将工频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再通过逆变器驱动直流变频压缩机。仅使用二极管的整流得到的直流电压,其电压高低由外部工频交流电确定,因此,外部电压波动会引起直流电压波动,并且整流对电网带来严重的污染,主要包括电流谐波较大,输入功率因数低,为了抑制这一现象,国家电力部门提出了相应的谐波标准,当功率在75w以上的用电设备时都要满足谐波标准。现有的采用直流变频技术的空调普遍使用单boost功率因素矫正电路,可以在工频电压低于标准电压范围(+7%,-10%)时提升直流电压到正常值,并且抑制电流谐波,提升输入功率因数。但单boost功率因素矫正电路仅能应对工频电压不高于标准电压时的工况,不能应对电压过高的工况,并且单boost功率因素矫正电路的开关损耗过大,电压提升能力有限,电网适应能力差。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切换电路、切换电路的控制方法、电源装置及空调器,旨在通过在现有技术中加入切换电路,解决电压调整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切换电路,所述切换电路包括buck电路、boost电路及控制器;其中,所述切换电路的输入端与整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切换电路的输出端与逆变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整流电路输出的输入电压,判断所述输入电压是否在第一预设电压阈值及第二预设电压阈值之间,其中所述第一预设电压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电压阈值;在所述输入电压低于所述第一预设电压阈值时,根据所述输入电压生成第一控制信号,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切换至所述boost电路,关断所述buck电路;在所述输入电压高于所述第二预设电压阈值时,根据所述输入电压生成第二控制信号,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切换至所述buck电路,关断所述boost电路;所述boost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调节输出电压;所述buck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调节输出电压。优选地,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输入电压在所述第一预设电压阈值及所述第二预设电压阈值之间时,根据所述输入电压生成预设控制信号,根据所述预设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输入电压经由所述buck电路及所述boost电路,所述buck电路及所述boost电路根据所述预设控制信号调节输出电压。优选地,所述buck电路还用于将输入电流与所述输入电压保持为相同相位以执行功率因素矫正;所述boost电路还用于将输入电流与所述输入电压保持为相同相位以执行功率因素矫正。优选地,所述buck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一电容、第二开关管、第一二极管、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及第二电容;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与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出端及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及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还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及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分别连接。优选地,所述boost电路包括第二开关管、第一电感、第三开关管、第二电感、第四开关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及第二电容;其中,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入端与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输入端及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开关管的输入端及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还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输出端、所述第四开关管的输出端及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分别都与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如上所述的切换电路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包括:所述控制器获取所述整流电路输出的输入电压,判断所述输入电压是否在第一预设电压阈值及第二预设电压阈值之间,其中所述第一预设电压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电压阈值;在所述输入电压低于所述第一预设电压阈值时,根据所述输入电压生成第一控制信号,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切换至所述boost电路,关断所述buck电路,所述boost电路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调节输出电压;在所述输入电压高于所述第二预设电压阈值时,根据所述输入电压生成第二控制信号,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切换至所述buck电路,关断所述boost电路,所述buck电路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调节输出电压。优选地,该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所述输入电压在所述第一预设电压阈值及所述第二预设电压阈值之间时,根据所述输入电压生成预设控制信号,根据所述预设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输入电压经由所述buck电路及所述boost电路,所述buck电路及所述boost电路根据所述预设控制信号调节输出电压。优选地,该控制方法还包括:所述buck电路还用于将输入电流与所述输入电压保持为相同相位以执行功率因素矫正;所述boost电路还用于将输入电流与所述输入电压保持为相同相位以执行功率因素矫正。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源装置,所述电源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切换电路,或者应用于如上所述的切换电路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电源装置还包括整流电路及逆变器;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交流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逆变器的输出端与负载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用于将所述交流电源输出的交流电进行整流后输入至所述切换电路。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源装置。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采用设置buck电路、boost电路及控制器,形成了一种切换电路。其中,所述控制器获取所述整流电路输出的输入电压,判断所述输入电压是否在第一预设电压阈值及第二预设电压阈值之间以调节输出电压,所述buck电路及所述boost电路还用于将输入电流与所述输入电压保持为相同相位以执行功率因素矫正。由此解决电压调整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切换电路或者电源装置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图;图2为本发明buck电路及boost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图;图3为本发明buck电路工作的第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图;图4为本发明buck电路工作的第二实施例的电路结构图;图5为本发明buck电路工作的第三实施例的控制原理框图;图6为本发明boost电路工作的第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图;图7为本发明boost电路工作的第二实施例的电路结构图;图8为本发明boost电路工作的第三实施例的控制原理框图;图9为本发明切换电路的控制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整流电路l1~l2第一电感至第二电感200切换电路d1~d3第一二极管至第三二极管210buck电路s1~s4第一开关管至第四开关管220boost电路c1~c2第一电容至第二电容230控制器300逆变器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人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提出一种切换电路。参照图1,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切换电路200包括buck电路210、boost电路220及控制器230;其中,所述切换电路200的输入端与整流电路10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切换电路200的输出端与逆变器300连接;所述控制器230,用于获取所述整流电路100输出的输入电压,判断所述输入电压是否在第一预设电压阈值及第二预设电压阈值之间,其中所述第一预设电压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电压阈值;在所述输入电压低于所述第一预设电压阈值时,根据所述输入电压生成第一控制信号,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切换至所述boost电路220,关断所述buck电路210;在所述输入电压高于所述第二预设电压阈值时,根据所述输入电压生成第二控制信号,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切换至所述buck电路210,关断所述boost电路220;所述boost电路22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调节输出电压;所述buck电路210,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调节输出电压。所述buck电路210还用于将输入电流与所述输入电压保持为相同相位以执行功率因素矫正;所述boost电路220还用于将输入电流与所述输入电压保持为相同相位以执行功率因素矫正。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可运用于变频空调器中,在所述整流电路100与所述逆变器300之间加入所述切换电路200,形成了一种电源装置,以根据实际的电网电压,通过所述控制器230获取所述整流电路100输出的输入电压,判断所述输入电压是否在第一预设电压阈值及第二预设电压阈值之间,以此来选择切换至所述boost电路220或者所述buck电路210;所述boost电路220或者所述buck电路210都可以实现功率因素矫正功能,抑制电流谐波,提升输入功率因素,降低开关损耗,以提升电网适应能力。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boost电路220采用的是并联交错boost电路;易于理解的是,所述控制器230可由处理能力较强的控制芯片及外围电路组成,例如可参考德州仪器的控制芯片ucc28060、ucc29910a等等,此处不再一一赘述。易于理解的是,所述第一预设电压阈值为在整个电路正常工作时所述输入电压标准范围的最低临界值,所述第二预设电压阈值为在整个电路正常工作时所述输入电压标准范围的最高临界值,即所述第一预设电压阈值应小于所述第二预设电压阈值。参照图2,为本发明buck电路及boost电路的电路结构图;具体地,所述控制器230还用于在所述输入电压在所述第一预设电压阈值及所述第二预设电压阈值之间时,根据所述输入电压生成预设控制信号,根据所述预设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输入电压经由所述buck电路210及所述boost电路220,所述buck电路210及所述boost电路220根据所述预设控制信号调节输出电压。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所述输入电压在标准范围之内,即所述第一预设电压阈值及所述第二预设电压阈值之间时,则不进行选择切换,根据所述预设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输入电压经由如图2所示的电路;易于理解的是,两种电路的电感为公用电感。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采用设置buck电路210、boost电路220及控制器230,形成了一种切换电路200。其中,所述控制器230获取所述整流电路100输出的输入电压,判断所述输入电压是否在第一预设电压阈值及第二预设电压阈值之间,其中所述第一预设电压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电压阈值;在所述输入电压低于所述第一预设电压阈值时,根据所述输入电压生成第一控制信号,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切换至所述boost电路220,关断所述buck电路210,所述boost电路220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调节输出电压;在所述输入电压所述高于第二预设电压阈值时,根据所述输入电压生成第二控制信号,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切换至所述buck电路210,关断所述boost电路220,所述buck电路210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调节输出电压;在所述输入电压在所述第一预设电压阈值及所述第二预设电压阈值之间时,根据所述输入电压生成预设控制信号,根据所述预设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输入电压经由所述buck电路210及所述boost电路220,所述buck电路210及所述boost电路220根据所述预设控制信号调节输出电压;所述buck电路210还用于将输入电流与所述输入电压保持为相同相位以执行功率因素矫正;所述boost电路220还用于将输入电流与所述输入电压保持为相同相位以执行功率因素矫正。由此应对电网电压不稳定,在电网电压过高时降低输出电压,在电网电压过低时提升输出电压,并执行功率因素矫正,抑制电流谐波,以提升输入功率因素。参照图3,为本发明buck电路工作的第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图;具体地,所述buck电路210包括第一开关管s1、第一电容c1、第二开关管s2、第一二极管d1、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及第二电容c2;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管s1的输入端与所述整流电路100的第一输出端及所述第二开关管s2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s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与所述整流电路100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s2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及所述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与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l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感l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l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还与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及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分别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buck电路工作的第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所述输入电压高于第二预设电压阈值时,根据所述输入电压生成第二控制信号,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切换至所述buck电路210,关断所述boost电路220;在所述buck电路210工作时,所述第一开关管s1始终闭合,所述第三开关管及所述第四开关管s4始终处于断开状态,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所述buck电路210的控制端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还会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管s2不断地切换闭合与断开状态。参照图4,为本发明buck电路工作的第二实施例的电路结构图;进一步地,在所述buck电路的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关管s2闭合状态如图4(a)(省略交流电源、整流电路100、逆变器300及负载)所示,此时所述第一二极管d1实际断开,所述第二二极管d2及所述第三三极管d3导通,所述输入电压ui给所述第一电感l1及所述第二电感l2充电,所述第一电感l1及所述第二电感l2在所述buck电路210中可看成一个整体,通过所述第一电感l1及所述第二电感l2的电流之和等于输入电流ii。所述第二开关管s2闭合时,输入电流ii逐渐上升。进一步地,在所述buck电路的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关管s2断开状态如图4(b)(省略交流电源、整流电路100、逆变器300及负载)所示,此时所述第一二极管d1、所述第二二极管d2及所述第三二极管d3均导通,所述第一电感l1及所述第二电感l2中存贮的电能继续输出给所述第二电容c2,而输入电压ui给所述第一电容c1充电,使得输入电流ii逐渐下降。所述第一电容c1的作用是使所述输入电流ii不至于断流,如果所述第一电容c1的电容值过大,会产生较大的电流谐波,因此所述第一电容c1的电容值在选取上不能太大。进一步地,在所述buck电路工作的第二施例中,在一个电压周期内,所述第二开关管s2闭合的总比率为d,即占空比,最终输出电压为uo:uo=d·ui,因此,只要控制好整体的所述总比率d,就可以在所述输入电压ui过大时,维持输出电压uo在正常范围,以实现降压的目的。值得说明的是,在所述buck电路工作的第二施例中,所述buck电路210的功率因素矫正功能,即控制输入电流ii的波形与输入电压ui波形同相,如图4(c)所示,一个电压周期内的所述第二开关管s2闭合的总比率为d,但每个时刻占空比是随输入电压波形变化而变化的时变值。参照图5,为本发明buck电路工作的第三实施例的控制原理框图;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为buck部分控制原理框图,需要四个变量,其中三个是实时检测量:输入电压ui、输入电流ii、输出电压uo,一个给定量,参考输出电压uo_ref,这个量要根据所述负载,例如直流变频压缩机电机要求的输入电压来确定。所述控制器230获取所述整流电路100输出的输入电压,判断所述输入电压是否在第一预设电压阈值及第二预设电压阈值之间,在所述输入电压高于所述第二预设电压阈值时,根据所述输入电压生成第二控制信号,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切换至所述buck电路210,所述buck电路210的所述第二开关管s2的控制端接收到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进行调节所述输出电压。值得说明的是,buck部分控制方法有很多,此图为列举的其中一种,此处不再一一赘述。其中pi调节器的作用是避免所述输入电压瞬间变化造成控制信号突然变化,因为电路中有电感和电容,可以抑制电压和电流突变。参照图6,为本发明boost电路工作的第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图;具体地,所述boost电路220包括第二开关管s2、第一电感l1、第三开关管s3、第二电感l2、第四开关管s4、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及第二电容c2;其中,所述第二开关管s2的输入端与所述整流电路100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s2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二电感l2的第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感l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s3的输入端及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电感l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开关管s4的输入端及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与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还与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s3的输出端、所述第四开关管s4的输出端及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分别都与所述整流电路100的第二输出端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boost电路工作的第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在所述输入电压低于第一预设电压阈值时,根据所述输入电压生成第一控制信号,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切换至所述boost电路220,关断所述buck电路210;在所述boost电路220工作时,所述第一开关管s1始终处于断开状态,所述第一电容c1不参与电路工作,所述第二开关管s2始终处于闭合状态,所述第一二极管d1实际断开,在整个工作工作过程中,所述boost电路220的控制端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还会分别控制所述第三开关管s3及所述第四开关管s4不断地切换闭合与断开状态。参照图7,为本发明boost电路工作的第二实施例的电路结构图;进一步地,在所述boost电路工作的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开关管s3及所述第四开关管s4都闭合地状态如图7(a)(省略交流电源、整流电路100、逆变器300及负载)所示,此时所述第二二极管d2及所述第三二极管d3断开,所述输入电压ui给所述第一电感l1及所述第二电感l2充电,电感电流上升,所述第二电容c2储存的电能输出给之后的逆变器300。进一步地,在所述boost电路工作的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开关管s3及所述第四开关管s4都断开地状态如图7(b)(省略交流电源、整流电路100、逆变器300及负载)所示,此时所述第二二极管d2及所述第三二极管d3导通,所述输入电压ui和所述第一电感l1及所述第二电感l2同时输出电能给所述第二电容c2,再输出给之后的逆变器300,使得电感电流下降。其中,在所述第三开关管s3及所述第四开关管s4都断开时,所述输入电压ui等于电感上的电压ul加上所述输出电压uo:ui=ul+uo,uo=ui-ul,其中,所述输入电压ui是由电网电压确定又经所述整流电路100整流之后的正弦波取绝对值后的波形;所述输出电压uo因为有输出所述第二电容c2的稳压作用,瞬时变化很小。所述ul是随电流变化的时变值:在电感电流上升时,即所述第三开关管s3及所述第四开关管s4都闭合时,电感上的电压ul为正值;而在电感电流下降时,即所述第三开关管s3及所述第四开关管s4都断开时,电感上的电压ul会瞬变为负值,因此所述输出电压uo会增加;因此所述输出电压uo:uo为所述第三开关管s3及所述第四开关管s4都闭合之前的瞬时值(所述第三开关管s3及所述第四开关管s4都闭合时);uo=ui-ul(所述第三开关管s3及所述第四开关管s4都断开时,此时ul为负值);最终输出电压uo的有效值:其中,所述d是开关器件在一个电压周期里的总闭合比率,即占空比。进一步地,在所述boost电路工作的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开关管s3及所述第四开关管s4一个闭合,另一个断开的状态如图7(c)、7(d)(省略交流电源、整流电路100、逆变器300及负载)所示:如果所述第三开关管s3及所述第四开关管s4只能有都断开或都闭合这两种状态,那么并联交错boost电路实际是与单boost电路相同。理论上,如果单boost电路的d(占空比)接近1,那么最终输出电压uo可以任意放大,但实际上输出第二电容c2维持电压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单boost电路的升压能力有限,并且电源输出到所述第二电容c2的电流是非连续的,所以输出电压uo并不是很稳定。因此所述第三开关管s3及所述第四开关管s4一个闭合,另一个断开的状态避免了单boost电路的缺点,即一路电感处于电流上开的储能状态,另一路电感处于电流下降的输出电能到所述第二电容c2的状态,最大程度的增加输出到所述第二电容c2的电流的连续性。增加了输出电压uo的稳定性,加强了电路的升压能力,适应电网电压过低的工况。值得说明的是,在所述boost电路工作的第二实施例中,所述boost电路220的功率因素矫正的功能,即控制输入电流ii的波形与输入电压ui波形同相,如图7(e)所示,一个电压周期内的所述第三开关管s3及所述第四开关管s4在每个时刻占空比是随输入电压波形变化而变化。参照图8,为本发明boost电路工作的第三实施例的控制原理框图;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为boost部分控制原理框图,需要四个变量,其中三个是实时检测量:输入电压ui、输入电流ii、输出电压uo,一个给定量,参考输出电压uo_ref,这个量要根据所述负载,例如直流变频压缩机电机要求的输入电压来确定。所述控制器230获取所述整流电路100输出的输入电压,判断所述输入电压是否在第一预设电压阈值及第二预设电压阈值之间,在所述输入电压低于所述第一预设电压阈值时,根据所述输入电压生成第一控制信号,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切换至所述boost电路220,所述boost电路220的所述第三开关管s3及所述第四开关管s4的控制端分别接收到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进行调节所述输出电压。值得说明的是,boost部分控制方法有很多,此图为列举的其中一种,此处不再一一赘述。相对于buck部分控制,多了一个负载分配部分,平衡分配所述第三开关管s3及所述第四开关管s4的闭合与分断。参照图9,为本发明切换电路的控制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如上所述的切换电路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0:所述控制器230获取所述整流电路100输出的输入电压,判断所述输入电压是否在第一预设电压阈值及第二预设电压阈值之间,其中所述第一预设电压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电压阈值。步骤s21:在所述输入电压低于所述第一预设电压阈值时,根据所述输入电压生成第一控制信号,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切换至所述boost电路220,关断所述buck电路210,所述boost电路220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调节输出电压。步骤s22:在所述输入电压高于所述第二预设电压阈值时,根据所述输入电压生成第二控制信号,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切换至所述buck电路210,关断所述boost电路220,所述buck电路210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调节输出电压。步骤s23:在所述输入电压在所述第一预设电压阈值及所述第二预设电压阈值之间时,根据所述输入电压生成预设控制信号,根据所述预设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输入电压经由所述buck电路210及所述boost电路220,所述buck电路210及所述boost电路220根据所述预设控制信号调节输出电压。在上述过程执行的同时,所述buck电路210还用于将输入电流与所述输入电压保持为相同相位以执行功率因素矫正;所述boost电路220还用于将输入电流与所述输入电压保持为相同相位以执行功率因素矫正。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控制器230获取所述整流电路100输出的输入电压,判断所述输入电压是否在第一预设电压阈值及第二预设电压阈值之间以调节输出电压,同时所述buck电路210及所述boost电路220还用于将输入电流与所述输入电压保持为相同相位以执行功率因素矫正。由此应对电网电压不稳定,在电网电压过高时降低输出电压,在电网电压过低时提升输出电压,并执行功率因素矫正,抑制电流谐波,以提升输入功率因素。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源装置,所述电源装置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切换电路或者应用于如上所述的切换电路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电源装置还包括整流电路100及逆变器300;所述整流电路100的输入端与交流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逆变器300的输出端与负载连接;所述整流电路100,用于将所述交流电源输出的交流电进行整流后输入至所述切换电路。易于理解的是,该电源装置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装置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切换电路或者应用于如上所述的切换电路的控制方法。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源装置。易于理解的是,该空调器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源装置;其中,所述空调器可以是(直流)变频空调器,所述电源装置可作所述(直流)变频空调器压缩机电机的前端电源装置。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