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用光伏逆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85919发布日期:2018-12-14 23:15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户用光伏逆变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逆变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户用光伏逆变器。



背景技术:

在电网不稳定或者尚未接入电网的偏远无电地区,常结合当地自然资源情况将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设备组合为微网系统来供电,系统中包含实现逆变、整流、变压等功能的设备。

光伏微网系统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结构,系统中逆变器需要安装在背阳、屋檐下或室内的位置,以防止阳光直射导致高温降载,影响发电效率。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逆变器通常于光伏板处就近安装,没有合适的避光处,大都采用搭设遮阳棚的办法解决问题。但临时搭建的结构存在避光效果差、搭建麻烦、不耐用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光伏逆变器没有合适的避光处安装,临时搭建的遮阳棚避光效果差、搭建麻烦、不耐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户用光伏逆变器。

一种户用光伏逆变器,包括外壳、逆变电路、交互面板、多个电路接头,所述逆变电路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交互面板、所述电路接头均设于所述外壳表面,且与所述逆变电路连接,还设有遮阳罩,所述遮阳罩一侧与所述外壳通过枢轴以可旋转的结构连接,所述遮阳罩覆盖所述外壳的部分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户用光伏逆变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一侧设有安装支架。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户用光伏逆变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遮阳罩一侧与所述安装支架通过枢轴以可旋转的结构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户用光伏逆变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外壳靠近所述遮阳罩的枢轴处设有支杆,所述支杆一端与所述外壳或所述安装支架通过枢轴以可旋转的结构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户用光伏逆变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杆远离其枢轴的一端设有衔接槽,所述衔接槽的宽度大于所述遮阳罩的厚度。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户用光伏逆变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外壳表面还设有隔热层和/或反射层。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户用光伏逆变器设有所述遮阳罩,简单耐用,安装方便。在室外安装时可以有效的遮阳,避免了因阳光直射导致高温降载的情况。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户用光伏逆变器还设有隔热层和/或反射层,进一步减缓设备安装在室外时在阳光下的升温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户用光伏逆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户用光伏逆变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分别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户用光伏逆变器1的结构示意图和局部放大图。

所述户用光伏逆变器1包括外壳11、逆变电路(图中未示出)、交互面板13、多个电路接头14、安装支架15、遮阳罩16、支杆17。

所述逆变电路设于所述外壳11内,所述交互面板13设于所述外壳正面,所述电路接头14设于所述外壳11的底部。所述交互面板13、所述电路接头14均与所述逆变电路通过电路连接。

两条所述安装支架15竖直的设于所述外壳11的背面两侧。

所述遮阳罩16为“凹”形的结构,覆盖所述外壳11的正面及两侧,高度方向覆盖所述外壳11的三分之二。所述遮阳罩16的顶部内侧设有两条遮阳罩枢轴61,通过这两条所述遮阳罩枢轴61与所述安装支架15以可旋转的结构连接。

所述外壳11的两侧,所述遮阳罩枢轴61下方的位置设有二根所述支杆17。所述支杆17一端通过一条支杆枢轴71与所述外壳11以可旋转的结构连接,另一端设有一道衔接槽。所述衔接槽的宽度大于所述遮阳罩16的厚度。

请参阅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户用光伏逆变器1的俯视图。

所述外壳11的正面和侧面除所述交互面板13的位置外,还涂抹有一层反射隔热涂料21。

具体实施时,所述户用光伏逆变器1通过所述安装支架15固定于合适位置。输入、输出的缆线与所述电路接头14连接。操作所述交互面板13选择合适的参数。

掀开所述遮阳罩16,根据当地太阳的入射角度调整至合适的位置。转动所述支杆17,使所述遮阳罩16的侧边卡入所述衔接槽,并调整至所述支杆17与所述遮阳罩16的侧边垂直。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户用光伏逆变器1设有所述遮阳罩16,简单耐用,安装方便。在室外安装时可以有效的遮阳,避免了因阳光直射导致高温降载的情况。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户用光伏逆变器1还涂抹一层所述反射隔热涂料21,进一步减缓设备安装在室外时在阳光下的升温速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