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阀控制电路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96695发布日期:2018-09-21 21:53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磁阀控制电路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电磁阀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电磁阀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如空调器等家用电器。电磁阀的种类繁多,且电磁阀的启动电压也不尽相同,最为流行的有12V、24V等。

目前市场大多数电磁阀控制方案是保持电压等于启动电压,或者用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实现电流连续。但通过上述方案对于不同厂家和不同环境使用的螺线管,并不能完全做到可靠统一,而且往往需要根据不同厂家物料针对性的做特别控制,过程不好控制,浪费人力,也浪费资源;同时用启动电压来提供保持所需电压,长时间工作会造成电磁阀寿命减少、电磁阀工作不稳定概率提升、加大电磁兼容性的难度、用电安全的隐患、能耗提升等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电磁阀控制电路及空调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阀控制电路,所述电磁阀控制电路包括:充电模块、电压转换模块、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以及电磁阀,所述充电模块、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以及所述电磁阀依次电连接,所述电压转换模块、所述第二开关模块以及所述电磁阀依次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电连接;

所述充电模块用于当所述电磁阀控制电路上电时充电,以使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导通从而为所述电磁阀提供第一电压;

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用于在预设定的第一时间后断开;

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开关模块断开时导通;

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用于当所述电磁阀控制电路上电时将输入电压转换为第二电压;以及当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导通时,为所述电磁阀提供所述第二电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开关管以及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开关管串联所述第一二极管后与所述充电模块并联,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三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电连接,所述电磁阀与所述第一二极管并联。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以及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阻、所述第二电阻以及所述第一电容依次串联,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极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及所述第二电阻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包括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及所述电磁阀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压转换模块包括电压转换芯片,所述电压转换芯片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压转换模块还包括第三电阻以及第四电阻,所述第三电阻以及所述第四电阻串联于所述电压转换芯片的信号输出端以及所述电压转换芯片的接地端之间,所述电压转换芯片的反馈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三电阻以及所述第四电阻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电压转换模块还包括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串联于所述电压转换芯片的信号输出端以及所述电压转换芯片的接地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电压转换模块还包括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反向串联于所述电压转换芯片的信号输出端以及所述电压转换芯片的接地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阀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三开关模块以及电源,所述第三开关模块与所述电源、所述充电模块以及所述电压转换模块均电连接;

当所述第三开关模块闭合时,所述电磁阀控制电路上电;

当所述第三开关模块断开时,所述电磁阀控制电路下电。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磁阀控制电路,所述电磁阀控制电路包括:充电模块、电压转换模块、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以及电磁阀,所述充电模块、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以及所述电磁阀依次电连接,所述电压转换模块、所述第二开关模块以及所述电磁阀依次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电连接;

所述充电模块用于当所述电磁阀控制电路上电时充电,以使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导通从而为所述电磁阀提供第一电压;

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用于在预设定的第一时间后断开;

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开关模块断开时导通;

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用于当所述电磁阀控制电路上电时将输入电压转换为第二电压;以及当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导通时,为所述电磁阀提供所述第二电压。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阀控制电路及空调器,该电磁阀控制电路包括充电模块、电压转换模块、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以及电磁阀,充电模块、第一开关模块以及电磁阀依次电连接,电压转换模块、第二开关模块电以及电磁阀依次电连接,第一开关模块与第二开关模块电连接,其中,充电模块用于当电磁阀控制电路上电时充电,以使第一开关模块导通从而为电磁阀提供第一电压,即电磁阀的启动电压,第一开关模块用于在预设定的第一时间后断开,第二开关模块用于当第一开关模块断开时导通,电压转换模块用于当电磁阀控制电路上电时将输入电压转换为第二电压以及当第二开关模块导通时,为电磁阀提供第二电压,即电磁阀的保持电压,从而实现了从电磁阀的启动电压到保持电压的自动切换,无需特别控制,既节省了额外的人力,还增加了电磁阀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磁阀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磁阀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图标:100-电磁阀控制电路;1-充电模块;2-电压转换模块;3-第一开关模块;4-第二开关模块;5-电磁阀;6-电源;7-第三开关模块;8-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第一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阀控制电路100,用于控制电磁阀5的工作状态,为电磁阀5提供开启电压以及保持电压。

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磁阀控制电路100的电路结构框图。该电磁阀控制电路100包括:充电模块1、电压转换模块2、第一开关模块3、第二开关模块4、第三开关模块7、电源6、控制器8以及电磁阀5。其中,充电模块1、第一开关模块3以及电磁阀5依次电连接,电压转换模块2、第二开关模块4电以及电磁阀5依次电连接,第一开关模块3与第二开关模块4电连接,第三开关模块7与电源6、控制器8、充电模块1以及电压转换模块2均电连接。

其中,电源6为电磁阀5提供工作电压。

第三开关模块7用于在控制器8的控制下,切换自身的关断状态,从而控制电磁阀控制电路100上电或下电。

具体地,当第三开关模块7闭合时,电源6与充电模块1以及电压转换模块2均电连接,电磁阀控制电路100上电;当第三开关模块7断开时,电源6与充电模块1以及电压转换模块2均断开连接,电磁阀控制电路100下电。

该第三开关模块7可以但不仅限于单刀单掷开关、单刀双掷开关、并联到地的PIN管等。

控制器8与第三开关模块7电连接,用于控制第三开关模块7的关断状态。该控制器8可以是但不仅限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微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等电子器件。

例如,当第三开关模块7为并联到地的PIN管时,通过控制PIN管阳极的电平,便能实现对第三开关模块7的关断状态的控制。具体地,当控制器8输出高电平信号至PIN管阳极时,PIN管导通,则第三开关模块7处于断开状态;当控制器8输出低电平信号至PIN管阳极时,PIN管截止,则第三开关模块7处于关闭状态。

充电模块1用于当电磁阀控制电路100上电时充电,以使第一开关模块3导通从而为电磁阀5提供第一电压。请参阅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磁阀控制电路100的电路图。其中,充电模块1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以及第一电容C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以及第一电容C1依次串联,第一开关模块3电连接于第一电阻R1及第二电阻R2之间。

可以理解地,当第三开关模块7闭合时,电源6为充电模块1供电,从而电源6通过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为第一电容C1充电。

需要说明的是,该充电模块1的充电时间可通过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的阻值大小以及第一电容C1的容值大小决定。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20K,第一电容C1=470nF。

如图2所示,第一开关模块3包括开关管Q1以及第一二极管D1,开关管Q1串联第一二极管D1后与充电模块1并联,开关管Q1的第一极电连接于第一电阻R1及第二电阻R2之间,开关管Q1的第二极电连接于电源6及第一电阻R1之间,开关管Q1的第三极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电连接,电磁阀5与第一二极管D1并联。

可以理解地,当电源6通过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为第一电容C1充电时,第二电阻R2产生的压降使得开关管Q1导通,从而第一二极管D1将第一二极管D1阴极的电压钳位于电源6电压,即第一电压,为电磁阀5提供启动电压,使得电磁阀5启动;而当第一电容C1充电完成后,开关管Q1因第一极掉电而断开。

因此,第一开关模块3用于在预设定的第一时间后断开。可以理解地,该预设定的第一时间为充电模块1的充电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该开关管Q1可以但不仅限于MOS管、三极管等。在本实施例中,该开关管Q1为P-MOS管,其中,开关管Q1的第一极为栅极,开关管Q1的第二极为漏极,开关管Q1的第三极为源极。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二极管D1为肖特基二极管SS34。

电压转换模块2用于当电磁阀控制电路100上电时将输入电压转换为第二电压;当电压转换模块2还用于第二开关模块4导通时,为电磁阀5提供第二电压。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电压应当小于第一电压。

电压转换模块2包括电压转换芯片U1、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二电容C2、电感L1以及第三二极管D3。电压转换芯片U1包括信号输入端、信号输出端、反馈端以及接地端,电压转换芯片U1的信号输入端与第三开关模块7电连接,电压转换芯片U1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二开关模块4电连接,电压转换芯片U1的信号输出端还依次串联电感L1、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后接地,电压转换芯片U1的反馈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三电阻R3以及所述第四电阻R4之间,第二电容C2与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并联,第三二极管D3反向串联于电压转换芯片U1的信号输出端以及电压转换芯片U1的接地端之间。

可以理解地,通过改变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的阻值,可以改变电压转换芯片U1的反馈电压,从而进一步地改变电压转换芯片U1的输出电压,即第二电压。

因此,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通过调整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的阻值,使电压转换芯片U1的输出电压达到目标电压。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电压转换芯片U1的型号为LM22675,第三二极管D3为肖特基二极管SS34。

第二开关模块4用于当第一开关模块3导通时断开,并用于当第一开关模块3断开时导通。第二开关模块4包括第二二极管D2,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与压转换芯片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与开关管Q1的第三极电连接。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二极管D2为肖特基二极管SS34。

可以理解地,当第一开关模块3导通时,开关管Q1的第三极的电压由于第一二极管D1的钳位作用,保持为第一电压,即第二二极管D2阴极的电压值为第一电压,而此时第二二极管D2阳极的电压值为压转换芯片的信号输出端输出的第二电压,而第二电压小于第一电压,通过二极管的正向导通性可得知,此时第二二极管D2处于断开状态。

当第一开关模块3断开时,开关管Q1的第三极的电压值为0,即第二二极管D2阴极的电压值为0,而此时第二二极管D2阳极的电压值为压转换芯片的信号输出端输出的第二电压,从而第二二极管D2由于阳极电压大于阴极电压而导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磁阀控制电路100的原理为:当第三开关模块7导通时,电源6为充电模块1以及电压转换模块2供电,电源6为第一电容C1充电,第二电阻R2产生的压降使得开关管Q1导通,又通过第一二极管D1的钳位作用,使电磁阀5获得第一电压,即为启动电压;当充电模块1充电结束后,开关管Q1因第一极掉电而断开,使得第二二极管D2正向导通,从而电压转换模块2输出的第二电压为电磁阀5供电,作为电磁阀5的保持电压。

第二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磁阀控制电路100,该电磁阀控制电路100包括:充电模块1、电压转换模块2、第一开关模块3、第二开关模块4、第三开关模块7、电源6、控制器8以及电磁阀5。其中,充电模块1、第一开关模块3以及电磁阀5依次电连接,电压转换模块2、第二开关模块4电以及电磁阀5依次电连接,第一开关模块3与第二开关模块4电连接,第三开关模块7与电源6、控制器8、充电模块1以及电压转换模块2均电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阀控制电路及空调器,该电磁阀控制电路包括充电模块、电压转换模块、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以及电磁阀,充电模块、第一开关模块以及电磁阀依次电连接,电压转换模块、第二开关模块电以及电磁阀依次电连接,第一开关模块与第二开关模块电连接,其中,充电模块用于当电磁阀控制电路上电时充电,以使第一开关模块导通从而为电磁阀提供第一电压,即电磁阀的启动电压,第一开关模块用于在预设定的第一时间后断开,第二开关模块用于当第一开关模块断开时导通,电压转换模块用于当电磁阀控制电路上电时将输入电压转换为第二电压以及当第二开关模块导通时,为电磁阀提供第二电压,即电磁阀的保持电压,从而实现了从电磁阀的启动电压到保持电压的自动切换,无需特别控制,既节省了额外的人力,还增加了电磁阀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