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70986发布日期:2018-11-07 21:24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电箱,具体的是一种容易调整支撑架高度的配电箱。



背景技术:

见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号:2008200444642,名称为:一种配电箱,其包括箱体、开关安装架和调节螺杆,箱体上设有导轨和支撑平台,开关安装架两端设置有滑块,开关安装架通过滑块安装在箱体导轨上,调节螺杆固定在支撑平台,并与安装架连接,调节螺杆带动安装架上下移动,即调节开关安装架的高度;然而,上述配电箱,仍存在有不足之处:(1)配电箱的支撑平台与调节螺杆为螺纹连接,因此,在调升开关安装架高度时,调节螺杆也会随之升上,升起的调节螺杆占用了配电箱的上部空间,为满足配电箱上部空间安装需要,造成配电箱体积过大,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2)再有,配电箱的整体零件数量多,安装工序复杂,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而且零件少,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的配电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配电箱,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内的支撑架和螺钉,所述箱体内侧壁上设置有支撑平台,所述螺钉穿过支撑平台与支撑架连接,以使支撑架吊挂在箱体内,且所述支撑平台和支撑架之间还设有弹性件,且弹性件套置在螺钉外壁上。此款配电箱,螺钉固定在支撑平台,支撑架与螺钉螺接,通过旋转螺钉来调节支撑架在箱体内的高度,弹性件通过螺钉设置在支撑平台与支撑架之间,弹性件的弹力使得螺钉的螺帽与支撑平台始终相抵,螺钉不会因为支撑架上升而上升,从而不会影响配电箱上部空间大小,使配电箱体积较小,再有,配电箱整体安装零件少、组装容易,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箱体内侧壁上对应支撑架两端分别设置有导轨,所述支撑架两端对应所述导轨位置开有导槽,所述导轨插入所述导槽内。导槽和导轨相互限位,且为支撑架的升降活动起导向作用。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导轨和导槽之间留有间隙,以防止导轨和导槽之间产生摩擦力,支撑架的升降活动更加省力。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导槽由支撑架端部朝内延伸,导槽由支撑架冲压裁剪成型,即导槽与支撑架一体成型。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支撑架为一金属长板块,且支撑架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支撑架包括中间凹部底壁和两侧凸部边缘,所述导槽设置在中间凹部底壁的两侧。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箱体内侧壁上对应支撑架两端分别设置有两条导轨,支撑架两端的导槽置于对应的两条导轨上,以使支撑架保持平衡,不易倾斜。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导轨底端与箱体内腔底面之间存有隔离间隙,所述隔离间隙的垂直高度大于支撑架中间凹部底壁的厚度,便于支撑架由隔离间隙处安装,即支撑架远离支撑平台,以使弹性件更省力、更容易套在螺钉上。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支撑平台与导轨顶面之间留有空隙。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箱体、支撑平台和导轨为一体结构,减少配电箱需要安装的零件。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箱体的侧壁上向内镂空出三块弯折片,顶部的一块弯折片向箱体内弯折构成所述支撑平台,下部的两块弯折片向箱体内弯折构成所述导轨,以使三块弯折片构成品字形排列。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此款配电箱,螺钉固定在支撑平台,支撑架与螺钉螺接,通过旋转螺钉来调节支撑架在箱体内的高度,弹性件通过螺钉设置在支撑平台与支撑架之间,弹性件的弹力使得螺钉的螺帽与支撑平台始终相抵,螺钉不会因为支撑架上升而上升,从而不会影响配电箱上部空间大小,使配电箱体积较小,再有,配电箱整体安装零件少、组装容易,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

(2)其次,箱体内侧壁上的导轨插入支撑架的导槽,并为支撑架的升降起导向作用,而且,导轨和导槽之间留有间隙,以防止导轨和导槽之间产生摩擦力,支撑架的升降活动更加省力。

(3)再有,支撑平台和导轨由箱体的侧壁上镂空出三块弯折片向内弯折而成,即箱体、支撑平台和导轨为一体结构,同时,导轨底端与箱体内腔底面之间存有隔离间隙,支撑平台与导轨顶面之间留有空隙。

(4)另,隔离间隙的垂直高度大于支撑架中间凹部底壁的厚度,即支撑架由隔离间隙处安装,以使弹性件套在螺钉上时无需压缩,支撑架能直接与螺钉螺接,组装更省力、容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配电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配电箱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1-3所示,一种配电箱,包括箱体1,以及设置在箱体1内的支撑架2、螺钉3和弹性件4。所述箱体1内侧壁上设置有支撑平台11,箱体1内侧壁上对应支撑架2两端分别设置有导轨12。所述支撑架2为一金属长板块,且支撑架2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支撑架2包括中间凹部底壁和两侧凸部边缘,支撑架2两端对应所述导轨12位置开有导槽21,导槽21由支撑架2端部朝内延伸,且导槽21设置在中间凹部底壁的两侧,所述导轨12插入所述导槽21内。

其中,所述导轨12和导槽21之间留有间隙,支撑平台与导轨顶面之间留有空隙5,导轨12底端与箱体1内腔底面之间存有隔离间隙6,所述隔离间隙6的垂直高度大于支撑架2中间凹部底壁的厚度。

所述螺钉3穿过支撑平台11与支撑架2连接,以使支撑架2吊挂在箱体1内,且所述支撑平台11和支撑架2之间还设有弹性件4,且弹性件4套置在螺钉3外壁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4为弹簧,所述箱体1内侧壁上对应支撑架2两端分别设置有两条导轨12,支撑架2两端的导槽21置于对应的两条导轨12上。

所述箱体1的侧壁上向内镂空出三块弯折片,顶部的一块弯折片向箱体1内弯折构成所述支撑平台11,下部的两块弯折片向箱体1内弯折构成所述导轨12,以使三块弯折片构成品字形排列,即所述箱体1、支撑平台11和导轨12为一体结构。

组装过程:弹性件4置于两条导轨12之间,螺钉3穿过支撑平台11时,并将弹性件4穿套在螺钉3上,支撑架2放置在隔离间隙6处,导轨12与导槽21对齐,上移支撑架2使螺钉3与支撑架2螺接,以达到支撑架2吊挂在箱体1内的目的。

通过旋转螺钉3,支撑架2上移,且使支撑架2和支撑平台11压缩弹性件4,以使螺钉3的螺帽与支撑平台11始终相抵,即螺钉3控制支撑架2上下移动,从而调节支撑架2在箱体1内的高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