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挠金属电气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2574发布日期:2018-12-07 22:04阅读:765来源:国知局
可挠金属电气导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导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可挠金属电气导管。



背景技术:

可挠金属电线保护套管是一种用于电线、电缆保护套管的新型材料,属于可挠性金属软管。

现如今金属电气导管采用的是金属材料制成,导致其无法进行弯曲,施工起来较为不方便,且市面上的金属导管在管内并未设置有绝缘材料,导致安装完后使用时,会出现漏电的情况,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且如今金属电气导管未设置有荧光涂料,在夜晚并不好寻找,满足不了工作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可挠金属电气导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可挠金属电气导管,包括连接金属头管、导管本体、螺纹和连接孔,所述连接金属头管通过螺纹安装在导管本体的一端,所述导管本体的另一端通过螺纹安装有金属尾管,所述导管本体的外侧设置有镀锌层,所述导管本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绝缘材料层,所述导管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孔。

优选的,所述连接金属头管上缠绕有橡胶圈。

优选的,所述连接金属头管与金属尾管的外表面均设置有荧光涂料。

优选的,所述导管本体上设置有翅片。

优选的,所述绝缘材料层由树脂与橡胶组成。

优选的,所述连接孔设置有4个,且连接孔的孔径大小一致。

优选的,所述导管本体可随意进行弯曲,且导管本体在中点位置可进行对折。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导管在外壳上镀锌,大大提高了该导管的耐腐蚀性,也使该导管可进行弯曲,人们在施工时,可随意弯曲该导管,可挠性好,非常方便,且该导管在内壁上设置有绝缘材料层,隔缘材质可有效防止安装完成后的漏电,保障了该导管使用的安全性,且阻燃性能强、耐水性能强、防腐性能强,且该导管在接头处设置有荧光涂料,荧光涂料在夜晚会反射出光亮,使该导管便于定位,该导管是螺纹状,在施工中可以任意连接,连接方便,省工省时,降低了工程造价,且该导管在内部设置有连接孔,若需要加长导管时,只需将连接件装入连接孔内,再将两根导管连接即可实现加长,非常方便、快捷,该导管质量轻、卷成圆盘状体积小,搬运方便,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且该导管采用超厚的热镀锌钢带,加上特殊的工艺制管,因此抗拉和抗压性能强。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导管本体的弯曲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导管本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1、连接金属头管;2、橡胶圈;3、导管本体;4、翅片;5、金属尾管;6、荧光涂料;7、螺纹;8、镀锌层;9、绝缘材料层;10、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可挠金属电气导管,包括连接金属头管1、导管本体3、螺纹7和连接孔10,连接金属头管1通过螺纹7安装在导管本体3的一端,导管本体3的另一端通过螺纹7安装有金属尾管5,导管本体3的外侧设置有镀锌层8,镀锌层8大大提高了该导管的耐腐蚀性,也使该导管可进行弯曲,人们在施工时,可随意弯曲该导管,非常方便,导管本体3的内壁上设置有绝缘材料层9,绝缘材料层9可有效防止安装完成后的漏电,保障了该导管使用的安全性,且阻燃性能强、耐水性能强、防腐性能强,导管本体3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孔10,连接金属头管1上缠绕有橡胶圈2,连接金属头管1与金属尾管5的外表面均设置有荧光涂料6,荧光涂料6在夜晚会反射出光亮,使该导管便于定位,导管本体3上设置有翅片4,绝缘材料层9由树脂与橡胶组成,连接孔10设置有4个,且连接孔10的孔径大小一致,若需要加长导管时,只需将连接件装入连接孔10内,再将导管连接即可实现加长,非常方便、快捷,导管本体3可随意进行弯曲,且导管本体3在中点位置可进行对折,该导管质量轻、卷成圆盘状体积小,搬运方便,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且该导管采用超厚的热镀锌钢带,加上特殊的工艺制管,因此抗拉和抗压性能强。

工作原理:将连接金属头管1与金属尾管5通过螺纹7分别安装在导管本体3的两端,在工作中,人们可根据工作需要随意弯曲该导管本体3,绝缘材料层9可有效防止安装完成后的漏电,保障了该导管使用的安全性,荧光涂料6在夜晚会反射出光亮,使该导管便于定位,人们可轻易发现该导管的位置,若需要加长该导管时,只需将连接件装入连接孔10内,再将两根导管连接即可实现加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