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线缆防水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02027发布日期:2018-12-18 21:47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下线缆防水接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接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下线缆防水接头。



背景技术:

水下设备之间通过线缆连接,因此线缆的密封性,极大的影响着设备的使用期限。尤其水下环境恶劣,水下设备经常由于防水保护失效,导致整个设备因漏水而报废。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水下线缆防水接头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甚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下线缆防水接头,解决了水下设备线缆连接密封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

提供一种水下线缆防水接头,包括第一压紧螺母、第一密封圈、固定螺母和中空的双头螺栓;

双头螺栓设置有固定连接且中心连通的第一螺栓部和第二螺栓部;第一螺栓部和第二螺栓部的中心线重合;

第一压紧螺母螺旋装配于第一螺栓部的外壁,且第一密封圈在第一压紧螺母的紧压下固定于第一螺栓部的内腔;

第一螺栓部底端固定有用于与线缆连接对象的箱体外壁紧压来实现密封装配的挡板;

固定螺母螺旋装配于第二螺栓部的外壁且紧压线缆连接对象的箱体内壁。

进一步的,以第一密封圈从外到内装配进入第一螺栓部内腔方向为参照,第一密封圈的外径逐渐减小,第一螺栓部的底端内腔的内径逐渐减小且与第一密封圈外径相匹配。

进一步的,防水接头还设置有O形圈,O形圈装配于挡板与箱体外壁之间,挡板与箱体外壁之间通过O形圈紧压并实现密封。

进一步的,第一压紧螺母与第一密封圈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压环,第一压紧螺母通过第一压环紧压第一密封圈。

进一步的,第二螺栓部的外壁螺旋装配有第二压紧螺母,第二密封圈在第二压紧螺母的紧压下装配于第二螺栓部的内腔。

进一步的,以第二密封圈从外到内装配进入第二螺栓部内腔方向为参照,第二密封圈的外径逐渐减小;第二螺栓部的底端内腔的内径逐渐减小且与第二密封圈外径相匹配。

进一步的,第二压紧螺母与第二密封圈之间设置有第二压环,第二压紧螺母通过第二压环紧压第二密封圈。

进一步的,第一密封圈设置为中空的碗形密封圈或中空的圆台形密封圈。

进一步的,第二密封圈设置为中空的碗形密封圈或中空的圆台形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水下线缆防水接头,通过压紧螺母的旋紧对密封圈施加一轴向压力,密封圈变形紧贴螺栓内径逐渐减小的内部斜面,并产生径向压力,在轴向压力和径向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大大提高了水下设备线缆连接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水下线缆防水接头与设备箱体装配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水下线缆防水接头与设备箱体装配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水下线缆防水接头的结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水下线缆防水接头的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中的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5中,包括:

第一压紧螺母11、第一密封圈21、第二压紧螺母12、第二密封圈22、固定螺母3、双头螺栓4、第一螺栓部41、挡板411、第二螺栓部42、O形圈5、第一压环61、第二压环62。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水下线缆防水接头,包括第一压紧螺母11、第一密封圈21、固定螺母3和中空的双头螺栓4;双头螺栓4设置有固定连接且中心连通的第一螺栓部41和第二螺栓部42;第一螺栓部 41和第二螺栓部42的中心线重合;第一压紧螺母11螺旋装配于第一螺栓部41的外壁,且第一密封圈21在第一压紧螺母11的紧压下固定于第一螺栓部41的内腔;第一螺栓部41底端固定有用于与线缆连接对象的箱体外壁紧压来实现密封装配的挡板411;固定螺母3螺旋装配于第二螺栓部42的外壁且紧压线缆连接对象的箱体内壁。

.以第一密封圈21从外到内装配进入第一螺栓部41内腔方向为参照,第一密封圈21的外径逐渐减小,第一螺栓部41的底端内腔的内径逐渐减小且与第一密封圈21外径相匹配。

.防水接头还设置有O形圈5,O形圈5装配于挡板411与箱体外壁之间,挡板411与箱体外壁之间通过O形圈5紧压并实现密封。

.第一压紧螺母11与第一密封圈21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压环61,第一压紧螺母11通过第一压环61紧压第一密封圈21。

.第二螺栓部42的外壁螺旋装配有第二压紧螺母12,第二密封圈 22在第二压紧螺母12的紧压下装配于第二螺栓部42的内腔。

.以第二密封圈22从外到内装配进入第二螺栓部42内腔方向为参照,第二密封圈22的外径逐渐减小;第二螺栓部42的底端内腔的内径逐渐减小且与第二密封圈22外径相匹配。

第二压紧螺母12与第二密封圈22之间设置有第二压环62,第二压紧螺母12通过第二压环62紧压第二密封圈22。

本实施例中的水下线缆防水接头,在设备箱体的外壁一侧,第一压紧螺母11在第一螺栓部41上旋紧,对第一密封圈21施加一轴向压力,第一密封圈21变形紧贴第一螺栓部41的内径逐渐减小所形成的内部斜面,并产生径向压力;同时,在设备箱体的内壁一侧,第二压紧螺母12在第二螺栓部42上旋紧,对第二密封圈22施加一轴向压力,第二密封圈22变形紧贴第二螺栓部42的内径逐渐减小所形成的内部斜面,并产生径向压力,在两对相向的轴向压力和径向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对水下设备线缆起到了双重防水保护作用,大大提高了水下设备线缆连接的密封性。另一方面,在设备外壁一侧设置有O 形圈进一步确保了线缆接头的密封性,防止水下设备因漏水而报废。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下线缆防水接头,其它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密封圈21设置为中空的碗形密封圈或中空的圆台形密封圈,第二密封圈22设置为中空的碗形密封圈或中空的圆台形密封圈,如图5所示,图(A)-(B)为碗形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图(C)-(D)为圆台形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密封圈21和第二密封圈22均设置为中空的碗形密封圈或中空的圆台形密封圈。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密封圈21和第二密封圈22优选的设置为中空的碗形密封圈,中空的碗形密封圈指该密封圈的外径逐渐减小且外径减小率逐渐减小,即碗形密封圈的外侧面呈外凸的拱形。第一密封圈21与第一螺栓部41的内径逐渐减小所形成的内部斜面紧贴,第二密封圈22与第二螺栓部42的内径逐渐减小所形成的内部斜面紧贴,因此,当第一密封圈21和第二密封圈22设置为中空的碗形密封圈,碗形密封圈在轴向压力作用下的变形各大,产生的径向压力也更大,使得本实施例的水下线缆防水接头密封性更好,防水保护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水下线缆防水接头,通过压紧螺母的旋紧对密封圈施加一轴向压力,密封圈变形紧贴螺栓内径逐渐减小的内部斜面,并产生径向压力,在轴向压力和径向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大大提高了水下设备线缆连接的密封性。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