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体及使用该箱体的箱式变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03826发布日期:2019-02-19 18:13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箱体及使用该箱体的箱式变电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箱体及使用该箱体的箱式变电站。



背景技术:

预装式箱式变电站由于具有建设方便快捷、节省建设用地以及建设成本较低的优点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变电站的建设中,预装式箱式变电站大都包括高压室、低压室以及变压器室,其中高压室主要用于安放高压柜,低压室主要用于安放低压柜,变压器室主要用于安放变压器。

现有技术中为了节省预装式箱式变电站的建设用地,预装式箱式变电站的高压室和低压室大都设计的非常紧凑,当低压柜和高压柜分别对应安装在低压室和高压室内后,低压室和高压室的剩余空间将会变的非常狭窄,这种狭窄的空间甚至连现场安装人员的手都无法伸入,给低压室和高压室的室内操作带来不便。此外,由于高压柜和低压柜的高度常常高于对应的高压室柜门和低压室柜门的高度,现有技术中高压柜和低压柜的安装大都采用悬吊的方式从预装式箱式变电站的顶部分别将高压柜和低压柜下放至对应的高压室和低压室内,当高压柜和低压柜安装完毕后,需要通过螺栓将预装式箱式变电站的顶盖进行固定,此时,由于高压柜和低压柜内的剩余空间过于狭窄,会使得局部的某些螺栓无法安装,导致顶盖无法完全紧固,如图1~4所示,图1和图2中所示的是一种“目”字形的预装式箱式变电站1,该变电站包括依次排布的高压室、变压器室以及低压室,以高压室为例,高压室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顶部翻边2均布置有用于安装螺栓的螺栓安装孔21,由于高压柜占据了高压室大部分的内部空间,使得高压柜和高压室的左侧壁、高压柜和高压室的右侧壁之间的间隙均过于狭窄,致使人手无法穿过间隙对左侧壁和右侧壁顶部的螺栓进行安装;图3和图4中所示的是一种“品”字形的预装式箱式变电站3,该箱式变电站包括呈品字排布的高压室、低压室以及变压器室,高压室和低压室之间设置有隔板4,隔板4的顶部翻边也设置有用于安装螺栓的螺栓安装孔41,由于高压柜与隔板之间的间隙、低压柜与隔板之间的间隙均过于狭窄,使得高压室和低压室之间的隔板顶部的螺栓也存在上述安装不便的问题。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使得预装式箱式变电站无法按照国家规范或者用户要求达到应有的外壳等级防护和顶部固定的要求,降低了预装式箱式变电站的电气防护性能,导致预装式箱式变电站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不利于安全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体,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箱室变电站的各箱室中的柜体距离箱室的内壁较近,致使局部某些用于固定顶盖的螺栓无法安装,导致箱室变电站的电气防护性能降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箱体的箱式变电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箱式变电站的箱体的技术方案是:

箱式变电站的箱体,包括箱壳和设置在箱壳顶部的顶盖,箱壳包括由四周围板合围形成横截面呈矩形的腔室,腔室的四周围板的顶部设有水平方向延伸的顶部翻边,顶盖上对应各个顶部翻边的底部均设有水平延伸的顶盖固定板,其中一侧或相背布置的两侧围板上的顶部翻边以及相应侧的顶盖固定板上分设有长条孔和用于伸入至长条孔中的钩板,长条孔沿对应围板的水平延伸方向延伸,所述钩板的延伸方向与长条孔的延伸方向一致,钩板可在长条孔中滑动以钩挂长条孔的一侧孔沿而将顶盖与箱壳沿上下方向钩挂卡装,其他侧的顶部翻边与对应的顶盖固定板之间通过紧固件穿装实现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整体结构连接固定的稳定性,相背布置的两侧围板上的顶部翻边上设有钩板,钩板有多个,沿钩板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加工,所述钩板与顶部翻边为一体弯折成型结构,钩板为由顶部翻边的部分切割并向上弯折形成。

进一步的,为了适应“品”字形箱式变电站的装配,所述箱体内具有高压室、低压室和变压器室,三者呈“品”字形布置,高压室和低压室并排延伸分别形成所述腔室,高压室和低压室之间通过中间围板分隔,所述钩板设置在中间围板上的顶部翻边上。

进一步的,为了适应“目”字形箱式变电站的装配,所述箱体具有高压室、低压室和变压器室,三者呈“目”字形布置,高压室和低压室并排延伸分别形成所述腔室,所述钩板设置在高压室和低压室的与三个腔室的并排排布方向平行的围板上的顶部翻边上。

本实用新型的箱式变电站的技术方案是:

箱式变电站,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的变压器件,箱体包括箱壳和设置在箱壳顶部的顶盖,箱壳包括由四周围板合围形成横截面呈矩形的腔室,腔室的四周围板的顶部设有水平方向延伸的顶部翻边,顶盖上对应各个顶部翻边的底部均设有水平延伸的顶盖固定板,其中一侧或相背布置的两侧围板上的顶部翻边以及相应侧的顶盖固定板上分设有长条孔和用于伸入至长条孔中的钩板,长条孔沿对应围板的水平延伸方向延伸,所述钩板的延伸方向与长条孔的延伸方向一致,钩板可在长条孔中滑动以钩挂长条孔的一侧孔沿而将顶盖与箱壳沿上下方向钩挂卡装,其他侧的顶部翻边与对应的顶盖固定板之间通过紧固件穿装实现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整体结构连接固定的稳定性,相背布置的两侧围板上的顶部翻边上设有钩板,钩板有多个,沿钩板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加工,所述钩板与顶部翻边为一体弯折成型结构,钩板为由顶部翻边的部分切割并向上弯折形成。

进一步的,为了适应“品”字形箱式变电站的装配,所述箱体内具有高压室、低压室和变压器室,三者呈“品”字形布置,高压室和低压室并排延伸分别形成所述腔室,高压室和低压室之间通过中间围板分隔,所述钩板设置在中间围板上的顶部翻边上。

进一步的,为了适应“目”字形箱式变电站的装配,所述箱体具有高压室、低压室和变压器室,三者呈“目”字形布置,高压室和低压室并排延伸分别形成所述腔室,所述钩板设置在高压室和低压室的与三个腔室的并排排布方向平行的围板上的顶部翻边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箱式变电站,通过将箱体内的腔室的其中一侧或相背布置的两侧围板上的顶部翻边与对应的顶盖上的顶盖固定板上分设条状孔和与条状孔配合的钩板,这样设置能够在实际的安装过程中,原本的由于空间狭小而导致无法操作安装的位置处均通过钩板和条状孔的钩挂连接结构取代,安装时直接将长条孔对准钩板,在钩板伸入至长条孔中后,通过朝向对应围板的水平延伸方向移动钩板,从而将钩板钩挂在长条孔的对应侧的孔沿上,此时即可实现对应顶盖与箱壳之间在对应侧的钩挂配合,防止二者上下分离,同时,在将钩挂钩挂到位后,通过紧固件将其他侧的顶盖和箱壳连接起来,即可实现顶盖和箱壳之间的固定连接,这样连接方式比较方便操作,而且整体结构比较稳定,能够较好的避开螺栓无法安装的位置,连接结构紧凑、现场施工和安装方便,节省人力物力,连接牢固可靠,防护性能比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目”字形箱式变电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品”字形箱式变电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箱式变电站的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顶盖的顶盖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中间围板的顶部翻边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箱式变电站的具体实施例1中顶盖固定板和顶部翻边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箱式变电站的具体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去掉顶盖的俯视图;

图11为图9中顶盖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 “目”字形的预装式箱式变电站;2-顶部翻边;21-螺栓安装孔;3-“品”字形的预装式箱式变电站;4-隔板;41-螺栓安装孔;5-箱壳;51-高压室;52-低压室;6-顶盖;61-顶盖固定板;62-长条孔;7-中间围板;8-顶部翻边;81-钩板;811-横向段;812-竖向段;9-箱壳;91-顶部翻边;92-低压室;93-变压器室;94-高压室;95-钩挂配合连接处;96-螺栓连接处;10-顶盖;101-顶盖固定板;102-长条孔;103-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箱式变电站的具体实施例1,如图5至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箱式变电站包括箱体,箱体包括箱壳5和与箱壳5连接的顶盖6,其中箱壳5内通过各个围板分隔而形成高压室51、低压室52和变压器室,在本实施例中,高压室51、低压室52和变压器室呈“品”字形布置,上述的顶盖6为整体式盖装结构,定义高压室51沿左右方向延伸,高压室51和低压室52并排布置,高压室51和低压室52之间通过一个左右方向延伸的中间围板7分隔,且变压器室位于高压室51和低压室52的左侧,同时高压室51和低压室52的前后相背两侧面上均设有开关门。在实际的装配过程中,高压室51和低压室52内分别布置有高压柜和低压柜,这样会导致在将顶盖6安装在箱壳5上时,中间围板7位置处的螺栓连接比较困难。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中间围板7处的螺栓连接困难的问题,中间围板7的顶部设有水平延伸的顶部翻边8,顶部翻边8上向上突设有钩板81,钩板81整体为L形结构,包括与顶部翻边8连接的竖向段812和连接在竖向段812的顶端并水平延伸的横向段811,且横向段811的延伸方向与顶部翻边8的水平延伸方向一致。与钩板81相对的,在顶盖6的底部具有顶盖固定板61,顶盖固定板61上设有供钩板81穿装的长条孔62,长条孔62的延伸方向与钩板81的横向段811的延伸方向一致,且长条孔62的宽度大于钩板81厚度,长度大于钩板81的横向段811的长度,这样能够将钩板81插入至长条孔62中,且钩板81插入长条孔62中后,钩板81的竖向端处于长条孔62内,横向段811位于顶盖固定板61的上板面上方,这样设置就可以在将钩板81插入长条孔62中后,通过左右推动顶盖6,使钩板81在长条孔62中左右移动,且在移动过程中,钩板81的横向段811能够钩挂在长条孔62的一侧孔沿上,实现顶盖固定板61与顶部翻边8之间的钩挂连接,防止顶盖6与箱壳5沿上下方向分离。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顶盖固定板上设置钩板,相应的在顶部翻边上设置长条孔。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钩板81有多个,沿左右方向间隔并排布置,对应的长条孔62也有多个,这样能够通过多个位置处的钩挂连接实现箱壳5与顶盖6之间的钩挂配合的稳定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仅设置一个钩板,钩板的数量也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相应的增加或减少。

上述的顶部翻边8上的钩板81与顶部翻边8为一体结构,将顶部翻边8上的中间对应位置处的部分切割并向上弯折形成。这样设计比较方便加工,而且一体式的结构能够保证其结构稳定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钩板也可以通过焊接与顶部翻边连接,钩板与顶部翻边之间也可以可拆连接实现相对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在箱壳5的前后外侧以及左右两侧的各个围板上均设置有螺栓穿孔,对应的在顶盖固定板61上也设置有连接孔,这些位置处均方便安装螺栓,可以与现有技术中的连接形式一样,螺栓穿孔和连接孔的相对位置关系需要满足在将钩板81钩挂在长条孔62中时,对应的螺栓穿孔和连接孔同轴布置以供螺栓穿装实现固定,而螺栓就构成了用于连接箱壳5与顶盖6的紧固件。这样既解决了狭小空间安装螺栓困难的问题,也保证了箱壳5与顶盖6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在装配时,先将中间围板7上的顶部翻边8的钩板81与顶盖固定板61上的长条孔62相对,将钩板81伸入至长条孔62中,此时各个位置的螺栓穿孔与对应的连接孔之间并未对正,然后向左推动顶盖6,顶盖6在移动时带动长条孔62相对钩板81移动,直至钩板81的横向段811卡设在长条孔62的右侧孔沿上,此时各个位置处的螺栓穿孔与对应的连接孔刚好同轴布置,通过螺栓穿装实现顶盖6与箱壳5之间的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箱式变电站的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9至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箱壳9内的高压室94、低压室92和变压器室93呈“目”字形布置,变压器室93位于高压室94和低压室92之间,三者沿左右方向并排布置,在实际的安装过程中,箱壳9的左侧和右侧均具有开关门,因此高压室94和低压室92的前后侧的围板处顶部翻边91螺栓安装比较困难。此时在上述的安装螺栓困难的位置处围板的顶部翻边91上设置钩板,对应的在顶盖10的顶盖固定板101的对应位置处设置长条孔102,钩板和长条孔102的结构和配合关系与实施例1中的一致,而且其他位置处的围板与顶盖10之间通过螺栓穿装连接孔103实现固定,如图10所示,钩挂配合连接处95处于高压室94和低压室92的前后围板位置,螺栓连接处96位于变压器室93的四周围板以及左右围板处,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变压器室93的空间比较大,因此在安装时,顶盖10有三个,分别对应高压室94、低压室92和变压器室93,在本实施例中,低压室92位于左侧,高压室94位于右侧,低压室92对应的钩板的横向段向右延伸,高压室94对应的钩板的横向段向左延伸,这样在安装时,从中间位置向左将对应的顶盖10与低压室92的围板连接,从中间位置向右将对应的顶盖10与高压室94的围板连接,最后将变压器室93对应的顶盖10与变压器室93连接。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箱体可以仅仅有一个腔室,并且仅仅在其中一侧围板上的顶部翻边上设置钩板,对应的在顶盖固定板上设置长条孔。

在其他实施例中,顶部翻边上也可以既设置长条孔,还设置钩板,对应的在顶盖固定板上设置与长条孔对应的钩板,与钩板对应的长条孔。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箱体的实施例,其结构与上述的箱式变电站的实施例中的箱体的结构一致,不再详细展开。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