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嵌线定子退出定子壳体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2595发布日期:2019-05-15 23:10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使嵌线定子退出定子壳体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维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嵌线定子退出定子壳体的装置。



背景技术:

定子组件是电机重要的组成部分。现有的定子组件包括嵌线定子和定子壳体,嵌线定子又基本由定子铁心、线圈绕组等组成。在电机维修中,有时会因为定子壳体缺陷,需要跟换定子壳体。在将嵌线定子退出定子壳体的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使整个定子组件报废,比如划伤线包绝缘层。为了定子壳体与嵌线定子分离时,避免损坏嵌线定子,就需要设计一种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嵌线定子退出定子壳体的装置。本使嵌线定子退出定子壳体的装置可将嵌线定子安全退出定子壳体,操作简单,避免了嵌线定子的损伤,也有效提高了定子壳体与嵌线定子的分离效率。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使嵌线定子退出定子壳体的装置,包括油压设备、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均为具有一定高度的圆环,所述下模具的上壁设有一圈外径小于自身外径的定位环且该定位环的外径小于嵌线定子的定子铁心的内径,所述下模具的外径大于定子铁心的内径,所述上模具的内径大于定子铁心的外径且小于定子壳体的外径,所述下模具位于油压设备的操作台面上;

所述定位环的圆周外壁用于与嵌线定子的定子铁心的内壁间隙配合且下模具的上壁用于与嵌线定子的定子铁心的下表面接触,所述上模具用于放置在定子壳体的上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均为钢性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上模具的高度大于等于定子壳体的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下模具与定位环的总高度大于定子壳体的高度与定位环的高度之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油压设备、上模具和下模具可将嵌线定子安全退出定子壳体,操作简单,避免了嵌线定子的损伤,也有效提高了定子壳体与嵌线定子的分离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嵌线定子退出定子壳体的装置,我们知道,大部分的电机都是使用热胀冷缩的原理进行装配定子组件。但是退定子壳体7的时候,没法用这个方法。因为定子壳体7内部的线圈上面有绝缘漆,一旦整体加热,势必会融化线圈上面的绝缘漆,影响线包性能。所以退定子壳体7时,只能使用冷压的办法。因此本实施例通过油压设备1和工装,将压力施加在定子壳体7上面,然后使定子壳体7与嵌线定子5分离。本实施例装置所适用的定子组件包括定子壳体7与嵌线定子5,嵌线定子5固定在定子壳体7内部,嵌线定子5还包括定子铁心6和线包8,图2和图3中的定子组件均为截面图,具体如下:

参见图1,一种使嵌线定子退出定子壳体的装置,包括油压设备1、上模具2和下模具3,所述上模具2和下模具3均为具有一定高度的圆环,参见图3,所述下模具3的上壁设有一圈外径小于自身外径的定位环4且该定位环4的外径小于嵌线定子5的定子铁心6的内径,即定位环4的圆周外壁用于与嵌线定子5的定子铁心6的内壁间隙配合,起到定位作用。下模具3的外径大于定子铁心6的内径,即下模具3的上壁(与定位环4连接的拐弯位置的水平面)用于与嵌线定子5的定子铁心6的下表面接触。上模具2的内径大于定子铁心6的外径且小于定子壳体7的外径,上模具2用于放置在定子壳体7的上面。下模具3位于油压设备1的操作台面上。

本实施例的上模具2为一种钢性材质,如45#,是一种圆环,上模具2的高度为H1,H1≥H(H为定子壳体7的高度),上模具2的内环直径为D1,D1≥d+αmm(d为定子铁心6的外环直径,α为大间隙配合公差),上模具2的壁厚以施压过程中不变形且材质节约为宜。

本实施例的下模具3与定位环4为一体机构,是一种钢性材质,如45#,下模具3与定位环4均为圆环状,下模具3与定位环4的总高度为H2,H2>H+h(H为定子壳体7的高度,h为下模具3上的定位环4的高度)。下模具3壁厚以施压过程中不变形且材质节约为宜。

本实施例的油压设备1采用四柱三板式油压机。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参见图2,首先,将下模具3放置在油压设备1的操作台面上,将定子组件卡在下模具3的定位环4上面,即下模具3上的定位环4位于定子铁心6的内侧且定位环4的圆周外壁,与定子铁心6的内壁间隙配合,下模具3的上壁(与定位环4连接的拐弯位置的水平面)与嵌线定子5的定子铁心6的下表面接触,嵌线定子5内的线包8(即线圈绕组)位于下模具3的外侧且与下模具3的圆周外壁间隙配合。然后将上模具2放置在定子壳体7上面,注意此处不设卡槽,所以工作人员在放置上模具2时尽可能保持上模具2与定子壳体7同心放置,不可随意,然后操作油压设备1,使油压设备1的油压板缓慢施压在上模具2上,慢慢下压,直到定子壳体7自由落下,便停止下压。油压板缓慢上升,归位。依次取走上模具2、嵌线定子5和定子壳体7。本实施例不仅操作简单,而且避免了嵌线定子5的损伤,也有效提高了定子壳体7与嵌线定子5的分离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任何对本技术做出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替换、变形、改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