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沟除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55851发布日期:2019-06-11 22:33阅读:688来源:国知局
电缆沟除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沟除湿装置,属于电缆沟除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缆沟是变电站和配电所配置的常见设施,沟内设有电缆等电气设备,沟顶设有盖板,由于沟内空气流通较少,沟内湿气易聚积起来,尤其在雨季或湿度较大的天气,沟内湿气更加严重,这种现象会导致电气设备等设施受潮引起的绝缘度降低,甚至腐蚀等问题,带来短路或跳闸等故障,存在影响安全供电的严重隐患。

专利公告号为CN 2017526717U的一种电缆沟通风除湿装置,其包括底端开口的箱体、抽风机构和设于箱体内的湿度感应系统,所述抽风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出风管和与出风管底端相连通的抽风喇叭口,出风管向上延伸并伸出箱体顶端外,抽风喇叭口向下延伸至箱体底端的开口,且抽风喇叭口的大小与箱体底部开口相适配,所述出风管内设有风向竖直向上的风机,所述湿度感应系统包括设于风机上的温湿度控制器以及设于风机下方的湿度感应器,所述温湿度控制器通过线缆分别与风机开关和湿度感应器电连接。该专利方案虽然能够通过湿度感应系统来实现自动控制抽风喇叭对电缆沟内进行除湿处理,但是该专利方案将湿度感应系统固定设置在箱体内部,这样并不能够准确对电缆沟内部的湿度进行测量,所以该种湿度测量的数据存在较大的误差性;另外,该专利方案中抽风喇叭口固定安装在箱体底部开口处的,并不能深入到电缆沟内抽风除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缆沟除湿装置,可以在检测时将湿度检测装置深入到电缆沟中,实现湿度的精准检测,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缆沟除湿装置,包括底端开口的箱体、抽风机构和设于箱体内的湿度检测装置,所述抽风机构包括排风管和抽风喇叭,排风管上端延伸出箱体外,而下端与设置在箱体底端开口内的抽风喇叭口连通,在所述箱体内设有升降装置,所述湿度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升降装置上,所述升降装置驱动所述湿度检测装置在向下延伸出箱体底端开口外和收缩于箱体内之间活动。

所述箱体上设有适于容纳所述升降装置的凹槽,所述升降装置固定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伺服电机、齿条和第一主齿轮,所述第一主齿轮与跟随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转动连接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主齿轮与齿条啮合连接,配套的在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适于齿条通过的通孔,所述齿条的底端连接所述湿度检测装置,所述伺服电机驱动第一主齿轮转动,带动所述齿条在向下延伸出凹槽底部通孔和收缩于凹槽内之间活动。

所述齿条上沿其活动方向设置有条形长孔,在所述凹槽内设有穿设在所述条形长孔内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适于将所述齿条的移动范围限制在所述条形长孔的长度范围内。

所述条形长孔内两侧壁上沿齿条的活动方向设置有滑槽,配套的在所述固定架两侧设有滑片,所述滑片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内。

所述凹槽内远离伺服电机的一侧设置有平衡块。

还包括伸缩装置,所述抽风喇叭设置在所述伸缩装置上,所述伸缩装置驱动所述抽风喇叭在向下伸出箱体底端开口外和收缩于箱体底端开口处之间活动。

所述伸缩装置包括主连通管、从连通管和驱动机构,所述主连通管上端连接所述排风管的下端,所述主连通管的下端与所述从连通管的上端螺纹连接,所述从连通管的下端与所述抽风喇叭的上端连通,所述从连通管被配置为仅能沿箱体高度方向上下活动,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主连通管外壁连接,且适于驱动所述主连通管转动, 以带动所述从连通管向上或向下移动。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二主齿轮、从齿轮和步进电机,所述第二主齿轮与跟随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转动连接在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主齿轮与从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从齿轮套接在所述主连通管上。

所述从连通管的外壁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限位块,配套的在所述箱体内壁上设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在所述限位滑槽内。

所述湿度检测装置包括防护箱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固定在所述防护箱的内部,所述防护箱侧壁上设有通风口,所述防护箱与所述齿条的底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当需要对电缆沟进行除湿处理时,可以通过湿度检测装置检测湿度来控制抽风喇叭对电缆沟的除湿处理,当需要对电缆沟进行湿度检测时,升降装置可以将湿度检测装置升降到电缆沟的内部,这样湿度检测装置可以与电缆沟的内部进行接触,可以有效提高湿度检测装置检测湿度的准确性。2、在排风管与抽风喇叭之间设置伸缩装置可以将抽风喇叭的吸入端口升降到电缆沟的内部,使除湿的效果更加的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凹槽侧方剖视图;

图4为升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抽风喇叭侧向剖视图;

图6为伸缩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中A区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4中B区局部放大图;

图中:1-箱体;2-湿度检测装置;3-抽风喇叭;4-排风管;5-凹槽;6-升降装置;7-通孔;8-伺服电机;9-输出轴;10-第一主齿轮;11-齿条;12-条形长孔;13-滑槽;14-固定架;15-滑片;16-防雨板;17-万向轮;18-伸缩装置;19-主连通管;20-从连通管;21-从齿轮;22-第二主齿轮;23-步进电机;24-限位块;25-滤网板;26-通风孔;27-防护箱;28-湿度传感器;29-通风口;30-平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介绍:

参考图1至图8,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缆沟除湿装置,包括底端开口的箱体1、抽风机构和设于箱体1内的湿度检测装置2,抽风机构包括排风管4和抽风喇叭3,排风管4上端延伸出箱体1外,而下端与设置在箱体1底端开口内的抽风喇叭3口连通。优选地,排风管4呈L型,其上端向箱体1侧面水平延伸出去,而下端在箱体1内竖直布置,抽风喇叭3口与排风管4的下端连通。优选地,在抽风喇叭3的的吸入端口内固定有滤网板25,滤网板25上开设有若干个通风孔26,在除湿的过程中常常通过抽风喇叭3抽取电缆沟内部的较为潮湿的空气以达到除湿的目的。由于在抽风的过程中,可以一些杂质会被抽风喇叭3抽出,长时间抽风下,杂质会影响抽风喇叭3的抽风效果,在抽风喇叭3的吸入端加入滤网板25可以有效防止这些杂质进入抽风喇叭3中。

在箱体1内设有升降装置6,湿度检测装置2设置在升降装置6上,升降装置6驱动湿度检测装置2在向下延伸出箱体1底端开口外和收缩于箱体1内之间活动,以在需要检测时能够湿度检测装置2可以与电缆沟的内部进行接触,可以有效提高湿度检测装置2检测湿度的准确性。

在箱体1上设置有适于容纳升降装置6活动的凹槽5,升降装置6包括伺服电机8、齿条11和第一主齿轮10,其中伺服电机8固定地安装在凹槽5的底部,第一主齿轮10安装在伺服电机8的输出轴9上,第一主齿轮10跟随伺服电机8的输出轴9转动,第一主齿轮10与竖直安装在凹槽5内的齿条11啮合连接,配套的在凹槽5的底部设有适于齿条11通过的通孔7,齿条11的底端连接湿度检测装置2,通过伺服电机8驱动第一主齿轮10转动,带动齿条11在向下延伸出凹槽5底部通孔7和收缩于凹槽5内之间活动。

在齿条11上沿其活动方向设置有条形长孔12,在凹槽5内固定地设置有穿设在条形长孔12内的固定架14,该固定架14将齿条11的移动范围限制在条形长孔12的长度范围内,即齿条11向下移动的最大长度与条形长孔12的长度相同。在条形长孔12内两侧壁上沿齿条11的活动方向设置有滑槽13,配套的在固定架14两侧设有滑片15,滑片15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13内,通过该滑片15与滑槽13的滑动限制,可以提高齿条11移动的稳定性。

另外,为了保证装置的受力平衡,在凹槽5内远离伺服电机8的一侧设置有平衡块30。

在排风管4与抽风喇叭3之间设置有伸缩装置18,伸缩装置18驱动抽风喇叭3在向下伸出箱体1底端开口外和收缩于箱体1底端开口处之间活动,这样抽风喇叭3可深入到电缆沟内进行抽湿,相比较原先在电缆沟开口处抽湿相比,可以明显的提高抽湿效果。

伸缩装置18包括主连通管19、从连通管20和驱动机构,主连通管19上端连接排风管4的下端,主连通管19上端活动套接在排风管4的下端口内壁面或外壁面上,主连通管19的下端与从连通管20的上端螺纹连接,从连通管20的下端与抽风喇叭3的上端连通,从连通管20被配置为仅能沿箱体1高度方向上下活动,驱动机构与主连通管19外壁连接,且适于驱动主连通管19转动,以带动从连通管20向上或向下移动。具体地,主连通管19下部外壁开设有外螺纹,而配合的在从连通管20上部外壁开设有内螺纹。当主连通管19转动时,由于主连通管19与从连通管20采用丝杠螺纹连接,而从连通管20又只能沿箱体1高度方向移动,因此主连通管19的转动会转化为从连通管20的移动,进而可带动抽风喇叭3上下移动。

驱动机构包括第二主齿轮22、从齿轮21和步进电机23,步进电机23固定地安装在箱体1内,第二主齿轮22与步进电机23的输出轴连接,并跟随该输出轴转动,第二主齿轮22与从齿轮21啮合连接,从齿轮21固定地套接在主连通管19上,从齿轮21可带动主连通管19同步转动。在从连通管20的外壁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限位块24,配套的在箱体1内壁上设有限位滑槽13,限位块24滑动连接在限位滑槽13内,以将从连通管20限制为仅能沿箱体1高度方向移动。

湿度检测装置2包括防护箱27和湿度传感器28,湿度传感器28固定地安装在防护箱27的内部,防护箱27两对侧壁上设有通风口29,以保证湿度传感器28跟外界空气的有效接触,防护箱27与所述齿条11的底端连接。

在箱体1上方固定地安装有防雨板16,以防止雨水落入箱体1内,防雨板16的底面大于箱体1顶面。在底部安装有万向轮17,以便于装置的移动到电缆沟的内部,湿度检测装置2对电缆沟内部的空气进行湿度侧测量,当测量的湿度达到或者超过固定值时,

工作原理:当需要对电缆沟内进行除湿处理时,先将电缆沟顶部的盖板拿开,将本装置移动到电缆沟出口的顶部,此时,启动伺服电机8驱动湿度检测装置2运动电缆沟的内部,湿度检测装置2对电缆沟内部的空气进行湿度侧测量,当测量的湿度达到或者超过固定值时,此时伸缩装置18启动并将抽风喇叭3运动到电缆沟内进行抽风处理。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